2019-2020年高中语文 专题10 短新闻两篇(测)(提升版)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085174 上传时间:2020-03-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专题10 短新闻两篇(测)(提升版)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专题10 短新闻两篇(测)(提升版)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专题10 短新闻两篇(测)(提升版)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专题10 短新闻两篇(测)(提升版)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专题10 短新闻两篇(测)(提升版)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专题10 短新闻两篇(测)(提升版)新人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中语文 专题10 短新闻两篇(测)(提升版)新人教版必修1.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高中语文 专题10 短新闻两篇(测)(提升版)新人教版必修1一、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题目。(每小题3分,共9分)第一面登上月球的五星红旗15日晚通过电视直播“亮相”。中国探月工程总指挥马兴瑞随后宣布,嫦娥三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来自中国月球车车身上的这一图像,是由当天凌晨释放它的着陆器拍摄的。23时许进行的首次互拍成像试验中,着陆器和月球车用各自携带的相机互相拍照。照片显示,在虹湾地区布满砾石和尘埃的灰黑色月面上,着陆器被阳光照得一片金色,月球车“胸前”的五星红旗鲜艳夺目。约一分钟时间的互拍,并非简单的“留影”。从几小时前驶向拍摄点开始,月球车成功验证了月面行走、地形建

2、立、视觉定位、感知规划等遥操作技术和车体控制、原地转向、相机使用等工作模式。未来几天还将进行的4次互拍及后续科学探测,将是这些技术和模式的重复应用。2013年12月2日凌晨1时30分,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搭载长征三号乙火箭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是继xx年嫦娥一号、xx年嫦娥二号之后,我国发射的第3颗月球探测器,也是首颗月球软着陆探测器。嫦娥三号携带有一台无人月球车,重3吨多,是我国设计最复杂的航天器。12月2日发射升空以来,嫦娥三号先后突破多窗口窄宽度准时发射、月面软着陆、两器分离等关键技术。探月工程新闻发言人裴照宇表示,“两器”成功互拍意味着它们携带的载荷顺利工作,这次任务“实现软

3、着陆、开展就位探测和巡视勘查”的目标已经实现。国旗展现在屏幕上的那一刻,北京飞控中心掌声骤起。这面五星红旗接近B5纸大小,特殊材质能够经受月球高达300摄氏度的温差。着陆器上的彩色相机,还原了它的“中国红”。10年前的10月15日,中国航天员杨利伟在神舟五号的第7圈飞行中,同样展示了一面五星红旗。那次飞行,让中国得以跻身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10年后嫦娥三号任务成功实施,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探测技术的国家。10年间,以载人航天工程和探月工程为代表的中国航天在实现规模拓展、技术跨越的同时,带动了高新产业和基础学科的发展。“正是因为坚持独立自主、勇于创新的发展道路,我们才能

4、一次次在浩瀚天空中开辟属于中国人的新纪元。”探月工程高级顾问孙家栋说。尽管任务已经成功,嫦娥三号的探月之旅并未结束。接下来的3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名为“玉兔”号的月球车将以每小时200米的速度和每一“步”7米左右的节奏巡视月面,并与留在落月点的着陆器一起,开展月表形貌和地质构造、月面物质成分和可利用资源、地球等离子体层等科学探测。嫦娥三号是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第二步。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表示,我国有望在2020年前实现月球无人采样返回,为下一步载人探月奠定基础。1从下列各项中为这则新闻报道选择一个最佳标题( )(3分)A“嫦娥三号”飞向月球的航程 B“嫦娥三号”奔月成功,严寒酷暑

5、考验在即C“嫦娥三号”落地成功,五星红旗登月亮相 D“嫦娥”完美着陆,“玉兔”新奇巡航【答案】C【解析】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本文与别了,“不列颠尼亚”相同的是,在介绍现实场景的同时,兼顾历史的回顾,从而增加了作品的厚重感和丰富性。B本文与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相同的是,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原则,把自己和参与者的感受当作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着强烈的个人感情。C本文与包身工不同的是,虽然都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社会意识,但包身工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本文则表现了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D本文与飞向

6、太空的航程主体部分不同,飞向太空的航程用了很大篇幅叙述中国航天史,而本文主要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现实情况。【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题中,B项,本文虽有作者及观看者主观感受,但针对的是现实场景,主体仍是新闻事实的报道和介绍,作者强烈的感情含蓄地融在其中。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对本文的分析,不合理的一项是( )(3分)A文章首段属于新闻的导语部分,点明了这篇报道想要传达的最主要的最有价值的新闻,即“嫦娥三号”登月作业任务圆满完成。B“嫦娥三号”成功登月,是中国科技史上的又一个重大突破,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骄傲,作者

7、巧妙地捕捉到“五星红旗”在月球展现的画面,来表现中国科技的辉煌成就,表达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C文章先写“嫦娥三号”登月成功,月球车“胸前”五星红旗鲜艳夺目,再写12月2日“嫦娥三号”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这是一般的新闻报道常用的倒叙写法。D根据文章介绍,到2020年,“嫦娥三号”将完成月球采样工作,返回地球,为下一步载人登月提供服务。【答案】D【解析】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题。(18分)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这真像一场噩梦,

8、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十四年前,最后一批囚徒被剥光衣服,在军犬和武装士兵的押送下走进毒气室。从那时起,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接着,当他们在想象中

9、把人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导游也无须多说,他们只消用手指一指就够了。每一个参观者都感到有一个地方对他说来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对有的人来说,这个地方是经过复原的奥斯维辛毒气室。人们对他们说,这是“小的”,还有一个更大的。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然而,一看到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一看到用以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牢房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一个参观者惊

10、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原来,在女牢房,他看到了一些盒子。这些三层的长条盒子,6英尺宽,3英尺高,在这样大一块地方,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参观者来到一座灰砖建造的建筑物前,这是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解说员试着推了一下门-门是锁着的。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现在参观者来到一条长廊里。从长廊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这是数以千计的照片,是囚徒们的照片。他们都死了-这些面对着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他们表情木然。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

11、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参观者被带到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去看一眼,这时,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4这篇新闻报道,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为题,请简要分析这个题目的好处。(4分)【答案】题目用“没

12、有什么新闻”与文章报道的内容形成强烈反差。题目用“没有什么新闻”,警醒读者永远记住奥斯维辛曾发生过的人间惨剧。 (每点2分)【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要从新闻标题的作用角度分析,一般情况下,新闻标题具有吸引读者,是新闻内容的高度概括的作用。所以答题时,要从新闻标题与新闻内容的关系角度,新闻标题对读者所起到的影响角度组织答案。如“没有什么新闻”与文章报道的内容形成强烈反差;警醒读者永远记住奥斯维辛曾发生过的人间惨剧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5阅读第-段,简要说出作者先后写了哪些展览内容,以及参观者的哪些感受。(4分)【答案】展览内容: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

13、实验室,纪念墙,绞刑室。参观者的感受:恐怖,压抑,震撼等。【解析】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6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4分)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答案】(1)祷告是为了求得保佑或宽恕。但在这个“人间地狱”里,生命,人性,文化,信仰全部被灭绝。因此,在这里,受难者不可能得到一丝的安慰和生的希望;而刽子手也不可能忏悔自己的罪行,更得不到宽恕。(2)反衬,以有着旺盛生命力的雏菊花在怒放从反面衬托这里层发生过令人不堪回首的惨剧。【解析】试题分析:此类考查句子在文中的含义的题,可以通过分析是否运用一

14、些表现手法,如有,可从有何作用来分析作答;也可以抓住句子的关键词进行分析作答。如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这个句子可以抓住“祷告”来理解,祷告是为了求得保佑或宽恕,在这个“人间地狱”里,受难者不可能得到一丝的安慰和生的希望。 “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很明显,运用了反衬的修辞手法,用雏菊的怒放来反衬这里曾发生的惨剧。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7选段开头说“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那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报道?最后一句话表达什么感情?有什么作用?(6分)【答案】(1)出于一种来源于不安

15、的心情产生的非写不可的使命感,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者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2)表达了作者的悲凉之情。继续运用反衬,点题,也是对人们的提醒。【解析】试题分析:此题可在整体理解文章内容大意的基础上,从文中作者所流露出的观点中进行分析概括,如文章“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可以直接引用这句话来说明原因。最后一句以“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的游戏”来反衬出曾经发生的悲惨,表达作者的悲凉心情。照应了开头一段。考点: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5分)人站在传统上,内心才会深刻 广州日报独家专访林清玄清雅的文字、浅显的表达、古典的意境、佛禅的睿智,这便是林清玄散文带给读者最直观的印象。单只看温一壶月光下酒这样的文章标题,你就会产生丰富的遐想。作为最有影响力的当代华语散文作家之一,林清玄把东方的审美智慧和佛家的哲学情怀融入散文艺术之中,近40年来著书百部、本本畅销,作品风靡了整个华人世界。由上海博库书城承办的上海徐汇青年讲坛将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