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跟踪测试试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952155 上传时间:2020-03-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跟踪测试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跟踪测试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跟踪测试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跟踪测试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跟踪测试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跟踪测试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跟踪测试试卷.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沪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跟踪测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字词书写 (共1题;共8分)1. (8分)下列各组词语均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订正冥思暇想 深恶痛绝 不屈不挠 美不胜收 _改为_翻来覆去 粗制烂造 知书达理 鹤立鸡群 _改为_藏污纳垢 繁花似锦 正禁危坐 好意难却 _改为_风云突变 油光可签 毫不介意 诚惶诚恐 _改为_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2. (10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足蒸暑土气,_。观刈麦(白居易) (2)_,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3)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_,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

2、以寄之(辛弃疾)(4)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 (5)把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默写完整。塞下秋来风景异,_。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_。_,_。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三、 文言文阅读 (共3题;共43分)3. (17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项籍字羽,下相人也。家世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去。梁怒之。籍曰:“书足记姓名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耳。”于是梁奇其意,乃教以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梁尝有栎阳逮,请蕲狱橡曹咎书抵栎阳狱史司马欣,以故事皆已。梁尝杀人,与籍避仇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梁下。每有大徭役及丧,

3、梁常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子弟,以知其能。秦始皇帝东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无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二寸,力扛鼎,才气过人。吴中子弟皆惮籍。(节选自汉书,有删改)(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封于项_乃教以兵法_(2)翻译下面的句子。书足记姓名而已。(3)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项羽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 (4)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和杜牧的题乌江亭对项羽“乌江自刎”的看法大相径庭,你认同哪种?说明理由。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夏日绝句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题乌江亭4. (22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

4、题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下,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

5、据理臆断欤?(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2)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山门圮于河_ 棹数小舟,曳铁钯_沿河求之,不亦颠乎_ 然则天下之事_(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4)阅读理解全文后填空。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判断其“在水中”、“顺流下矣”;讲学家判断其在_,理由是_;老水兵则判断其在_,是因为“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5)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5. (4分)(2015营口)名著阅读。A在左面的石墙上反复探索,终于找到了一处条石接缝较宽的地方,那是在靠近墙角的角落,从左面数过去的第

6、三块条石。他用手指在接缝间用力挖了一下,湿润的石灰粉屑掉下了一点。新的发现,给他很大的启示,他拿定了主意。许多日子过去了,A的手指早已磨破,滴着鲜血,但他没有停止过挖掘。石灰的接缝,愈挖得深,他的进度愈慢。脚镣手铐妨碍着他的动作,那狭窄的接缝也使他难于伸手进去。困难,但是困难不能使他停止这场特殊的战斗。上面这段文字节选自小说_ , A的名字是_ , 此时A是在_ , 这里是国民党囚禁屠杀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的集中营。选文中“他拿定了主意”是指A的_这一想法。四、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6. (20分)阅读父亲告诫我的“大”与“小”一文,回答下列小题。 父亲告诫我的“大”与“小”至今还记

7、得高三复读的日子,那时候,到处租房子,为的是能给自己“复读生”这样一个尴尬的身份找一个容身之处。人人都说“穷学生”,那时候哪有什么钱呢,我经过为期三天的校园附近“排查”,在一处老夫妇家里找到了一间屋子。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省租金,我找到的那间屋子确实很小,小到只能容下一张1.2米的床铺,外加一张桌子,还要紧挨着床放。房子租好了,定金也交了,让父亲去看我租的房子时,父亲赶忙赔了老夫妇2倍的定金,当即就领着我从那家老夫妇家里出来了,说,这房子,我们不租了。出了老夫妇家的门,我问父亲,不是好好的吗,怎么不租了?父亲斩钉截铁地说,这么小的屋子,憋也能憋出病来,即使憋不出病来,长期住下去,你的心胸也会受到影

8、响,显得日趋狭隘了,何谈考大学?就这样,屈从于父亲严威的我带着很大的疑问换了一间近20平米的大单间。高考那年,我顺利考上一所重点院校。我拿着大红的录取通知书,买了一张卧铺票坐上南去的列车,买的是张上铺的票。那晚,我一夜没睡着,不是因为赶赴大学生活的新奇,而是因为,上铺车顶的压抑感,让我感觉脑袋都要炸掉了。所以,那一夜,我都在卧铺车厢的过道里坐着,直到列车到站。那一晚,我也突然明白了父亲不让我租住小房子的原因。大学是在城市的城乡结合部,课外闲下来的时光,我经常坐公交车去市里购书,当然了,更多的是闲逛。父亲不会发短信,常常是三两个星期给我写一次信,信中,每一次都嘱咐我:我们来自小城市,凡事不要逞能

9、,不要夜郎自大。我读到父亲写给我的信,再想想高三复读时竭力要给我租住大房子的父亲,感觉父亲前后判若两人。人人都说,大学是表现自我的时候,父亲却让我“偃旗息鼓”,甚至是“忍气吞声”,我很不能理解。我有一次带着很大的疑问给父亲回了信,把我对父亲思想的反抗写了整整两页纸。那次,父亲没有回信,一直没有。后来,父亲很少再给我写信,只是邮寄了一本著名作家米沃什的回忆录给我。我当时正在忙着恋爱,哪有工夫看思想那么深邃的书,只是随手丢在床头。就这样,一晃6年过去了,米沃什的那本书一直立在书橱的那一角,我未曾碰过它。直到前不久,家里的宽带突然断了,我从书房里拿出来读,读到米沃什写的这样一句话时,我突然想起大学时

10、候,瞒着父亲,和室友做起贩卖自来水笔的生意,结果被骗近两千元一事,瞬间热泪盈眶不是心疼,而是明白了父亲在我上大学时的良苦用心,我为自己当时的乖戾感到深深的不安米沃什在回忆录写的那句话是:“我到过许多城市,许多国家,但没有养成世界主义的习惯,相反,我保持着一个小地方人的谨慎。”(选自不出鞘的心灵,李丹崖)(1)第段与第段中的两个“很大的疑问”分别指什么? (2)联系上下文,揣摩画线句“那次,父亲没有回信,一直没有”中父亲的心理活动。 (3)文章以“父亲告诫我的大与小”为题,有何妙处? (4)文章末尾用米沃什在回忆录里写的那句话来结束全文,简述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3

11、分)7. (13分)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1)【补写对联】学生会将要组织开展“国学经典品读”活动。为营造活动氛围,组织者打算拟写一副对联作为宣传语。假如你也是组织者之一,请你扣住活动主题,补写出对联的下联。上联:品国学涵养正气下联:_(2)【设计版块】班上要办一次以读书为主题的手抄报展,小明设计了自己的手抄报版块,请帮他再设计两个版块,以使手抄报内容更丰富。版块一:名人嗜读趣事版块二:读书方法汇编版块三:_版块四:_(3)【探究材料】写出对下面三则材料的探究结果。材料一:明末大学问家张溥读书时先抄一遍,再读一遍,接着把书稿烧掉。然后再抄再读再焚,反复七次,直到烂熟于心,融会贯通。材料二:

12、毛泽东在青年时期就熟读了史记、汉书等古籍,并且不断地重温复习,他称之为“三复四温”式阅读法。材料三:数学家苏步青主张读书要多读、精读。他读书时,第一遍一般先读个大概,第二遍、第三遍逐步加深理解。他最喜欢聊斋,不知反复读了多少遍。(4)【提出建议】免费办理借书卡、开办星期六讲坛、派出流动借书车这是襄阳市图书馆近年来为引导市民爱上阅读实施的一系列便民措施,请你为襄阳市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再提两条合理化建议。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8.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俗话说,“身在福中不知福”这句话有些道理,一方面是说人们每天都生活在幸福之中,反而对幸福熟视无睹;另一方面也说明幸福其

13、实是很简单,很平凡的,甚至不被人注意。我们想一想,幸福是什么?幸福有时是一种拥有,有时是一种等待,有时是一种感动。收获是一种幸福,付出也是一种幸福;功成名就是幸福,淡泊宁静也是幸福一其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点点滴滴的生活中,在我们成长道路上的每一个脚印里。请以“这就是幸福”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文体不限(除诗歌外);字数不少于500;抒写真情实感,标点符号的运用力求正确、规范;为考试公平起见,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字词书写 (共1题;共8分)1-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2-1、2-2、2-3、2-4、2-5、三、 文言文阅读 (共3题;共43分)3-1、3-2、3-3、3-4、4-1、4-2、4-3、4-4、4-5、5-1、四、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6-1、6-2、6-3、6-4、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3分)7-1、7-2、7-3、7-4、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