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12月月度检测试题 苏科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951156 上传时间:2020-03-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12月月度检测试题 苏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12月月度检测试题 苏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12月月度检测试题 苏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12月月度检测试题 苏科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12月月度检测试题 苏科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12月月度检测试题 苏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12月月度检测试题 苏科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12月月度检测试题 苏科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答案唯一)1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其中与日食的形成具有相同规律的是( )墙上的手影A电视塔在水中的倒影B铅笔“错位”C用放大镜看蚂蚁D在晴朗无风的早晨,当飞机从空中飞过,在蔚蓝的天空中会留下痕迹,这种现象俗称为“飞机拉烟”。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暖湿气体遇冷所致。在这一过程中,暖湿气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熔化 B 液化 C 蒸发 D 汽化物体放出热量后,其温度 ( ) 一定升高 B一定降低 C一定不变 D可能降低也可能不变NPM如右图,N是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

2、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P为暗盒右侧平面上的一个圆孔,M是一个与暗盒右侧平面平行的、相间一定距离的光屏,若用一个外径与圆孔P相同的光学器件嵌入其中,发现在光屏M上呈现出一个比圆孔P大的圆形光斑,则嵌入圆孔P的光学器件是( )一定是凹透镜 一定是凸透镜可能是凸透镜或凹透镜 可能是厚平板玻璃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 )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D在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抽出,它的示数将() A先升高后降低,最后不变 B先降低后升高,最后不变 C一直升高 D

3、一直降低一物体位于焦距为5厘米的凸透镜前,从距离透镜25厘米处逐渐靠近距离10厘米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的变化情况是()A逐渐变大,而且始终比物大B逐渐变小,但始终比物大C不管怎样变化,始终比物大D逐渐变大,但始终比物小晚上,小明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白纸上,用手电筒正对着镜子和白纸照射,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镜子和白纸一样亮B.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镜子始终比白纸亮C.正对着镜子和白纸看,应该是白纸比镜子亮D.从侧面看,应该是白纸比镜子亮如图所示,一束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照到墙上的E点。若要使反射光射到墙上的F点,可采用的方法是( )A.平面镜不动,

4、入射点不变,减小入射角B.入射光不动,将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定距离C.入射光不动,将平面镜顺时针转动适当角度 D.入射光不动,将平面镜逆时针转动适当角度10一凸透镜的焦距是8cm,当物体距焦点5 cm时,则物体的成像情况是 ( )A、一定能用光屏接收到 B、一定成放大的虚像C、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D、可能成放大的实像,也可能成放大的虚像11如图所示,图中人出现了错误判断,在下列的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光路图是()A B C D12放在凸透镜主轴上焦点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1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5、此时在光屏上得到蜡焰清晰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35刻度处,对于此时像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是放大的像 B一定是缩小的像C可能是倒立的像 D可能是正立的像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7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 6分)13如图是草叶上出现的露珠,露珠的形成是_现象,形成的过程中需要_(选填“吸”或“放”)热,透过露珠可以看到草叶放大的叶脉,这是光的_现象。14一艘国际商船在“火地岛”发现了多年前神秘失踪的“马可波罗”号帆船,而船上的一切设备及物品却完好无损,经科学家们多年的研究和探索,终于揭开了这些遇难者的“死亡之谜”,原来他们都死于风暴所产生的_15中秋的夜晚,

6、皓月当空,繁星点点。我们漫步在林荫小道上,传来阵阵树叶的沙沙声。月光穿过层层叠叠的树叶,在大地上形成了一个个圆形的光斑,好像在大地上撒了一地碎银在这美好的夜晚,你可曾想到:(1)月亮 _(选填“是”或“不是”)光源,我们看见星星闪烁是由于发生了光的(填“反射”或“折射”)(2)树叶的沙沙声是由于树叶的_产生的,这个声音是通过_传来的.(3)大地上圆形的光斑实际上是月亮的_(填“实像”或“虚像”)16在某饭店的一个长方形房间里,为了使客人感觉室内宽敞,主人在一面墙上装了一个与墙等大的平面镜,这是利用了 的特点,这样可以使人感觉房间的大小是原来的 倍17如图所示,墙壁上的平面镜前立有一硬杆硬杆离平

7、面镜1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若杆向右移1m,杆的像相对镜向_移动,杆的像大小会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8在气温为20的冬天,河面上冰的上表面温度是 ,冰的下表面温度是 192008年9月25日,“神舟7号”飞船在“长征二号F”火箭的推动下,又开始了中国人的太空飞行。请你结合物理知识解释下列问题:(1)火箭中的燃料和氧化剂是_(填“固”、“液”或“气”)态的,它是通过常温下用_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2)9月27日下午16时43分,翟志刚跨出神七的舱门,向浩瀚的太空迈出中国人的第一步,实施中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如图)。当时翟志刚与近在咫尺的刘伯明必须借助无线电来通话,这是因为 (3)

8、翟志刚所穿宇航服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在外太空,由于没有空气,特别是没有臭氧层这一保护伞,因此宇航服的设计必须关注对 的防止.20如图所示,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分界面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角_入射角,折射角_入射角(以上两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折射角会先到达90,入射角继续增大时,便没有了_(选填“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光纤通信就是利用了此原理来减少光在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失21如图所示,一束激光沿 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 (左/右)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在此过程中,折射角 (增

9、大/不变/减小)三、简答题:(共50分)22甲图中,一束光从直角三角形玻璃砖AB面垂直射入,并从玻璃砖AC面射出。请画出该过程的光路图; 23在乙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24在丙图中,画出BC的入射光线和AO的折射光线 第22题图 第23题图 第24题图25(分)下面是小滨同学探究“水的沸腾”实验的过程:(1)安装实验器材时,小滨应按照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滨的操作如图所示,请指出小滨的错误之处: ;(3)下表是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滨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你这样

10、判断的理论是 ;时间/min891011121314温度/96979898959898()小滨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未停止沸腾,试分析因: ()在本次实验中,观察到烧杯口有大量的“白气”不断冒出,这些“白气” 是(填“水蒸气”或“小水珠”)()通过实验可得:水在加热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26(分)如图所示是小明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玻璃板位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张白纸,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2)刻度尺的作用是

11、便于比较物与像关系。()将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甲)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小明在B蜡烛的上方放一根火柴,火柴 (选填“可能”或“不可能”)被点燃;()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环境中进行,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眼睛应该在玻璃板的_(填“A”或“B”)侧观察蜡烛A的像。移去蜡烛B,并在B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填“实”或“虚”)像。27(4分)在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E、F是两块粘起来的硬纸板,可绕接缝ON转动小明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

12、上,再把硬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1)小明让一束光贴着硬纸板射到O点(如图甲),要使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同时在纸板上出现,硬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_(选填“一定垂直”、“一定不垂直”或“可以垂直也可以不垂直”)(2)如图乙,以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前或向后转折,不能在纸板F上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在_(选填“同一”或“不同”)平面内;此时,反射光线_(填“存在”或“不存在”);若存在,请你用另一种方式将它显示出来;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_28(7分)小刚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P点是2倍焦距处(1)若实验过程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不会出现清晰的像可能的两个原因是:_(2)如图所示,他经过调节,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把凸透镜向_(选填“上”或“下”)调;(3)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他把蜡烛移到A点处,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_移动(选填“左”或“右”),这次成的是倒立、_的实像(4)再把蜡烛移到B点处,来回调节光屏,光屏上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像,此时要想看到这个像,应从图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