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权利与义务微课比赛学设计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239102 上传时间:2017-06-0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宪法权利与义务微课比赛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宪法权利与义务微课比赛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宪法权利与义务微课比赛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宪法权利与义务微课比赛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宪法权利与义务微课比赛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宪法权利与义务微课比赛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宪法权利与义务微课比赛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案第 1 页 共 5 页课程名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授课时间 第 周 第 次授课章节第八章 行使法律权利 履行法律义务第二节 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学目的通过帮助学生学习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了解公民应该享有哪些法律权利和承担哪些法律义务,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义务观,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质和个人修养。学重点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基本内涵及相互关系学难点如何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学方法 多媒体、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互动交流具 案、课件、微课视频学过程设计第八章 行使法律权利 履行法律义务第二节 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课程导入】:(5 分钟)2016 年

2、新年大片老炮儿火爆朋友圈,我看完却犯了职业病,找出了许多法律问题。明明涉及的是违法犯罪的事儿,怎么就私下解决呢,这不是法治社会该有的事儿啊!同时也引发我的担忧,因为该片中许多涉及法律问题的处理方式是错误的。如果不能及时分辨,容易给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带来行为上的误导。什么是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公民应该享有哪些法律权利和承担 哪些法律义务,如何行使法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如何尊重别人的权利,当自己的法律权利受到侵害后如何依照法律途径寻求保护和 救济,以及滥用去律权利和违反法律义务后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大学生只有了解相关的去法律知识,才能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义务观,妥

3、善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和各种矛盾,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质和个人修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案第 2 页 共 5 页讲授新课:我国宪法法律规定了种类多样、内容丰富的公民权利与义务,大体可分为政治权利与义务、人身权利与义务、财产权利与义务、社会经济权利与义务、信仰及文化权利义务。这些权利与义务具有广泛性、公平性和真实性,表现在:权利与义务的主体为全体公民,权利范围涵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权利与义务为公民平等地享有或履行;国家从制度上、法律上、物质上保障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实现。一、 政治权利与义务(9 分钟)(一)选举权利与义务。选举权利包括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我国第 34 条

4、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信仰、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规定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二)表达权利与义务。表达权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表达自己对国家公共生活的看法、观点、意见的权利。典型的表达方式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和示威。(三)民主管理权利与义务。民主管理权利是指公民根据宪法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以及社会事务的权利。我国宪法第 2 条规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公民行使民主管理权利主要通过选举和监督人大代表,

5、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活动,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区域自治,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参与国有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的民主管理,选举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主任以及参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管理活动等方式而获得实现。(四)监督权利与义务。监督权是指公民依据宪法法律规定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活动的权利。我国宪法第 41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的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二、 人身权利与义务(9 分钟)(一)生命健康权利与义务。

6、生命健康权是公民的生命权和健康权两种权利的统称,是公民享有的最基本的人权。拥有生命是人最基本、最原始的权利,享有生命权是人享有其他权利的前提,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生命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生命安全不被非法剥夺、危害的权利。健康权是指公民保护自己身体各器官、机能安全的权利。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二)人身自由权利与义务。人身自由权是指公民在法律范围内有独立为行为而不受他人干涉,不受非法逮捕、拘禁,不被非法剥夺、限制自由及非法搜查身体的权利

7、。人身自由,首先是指人的身体不受拘束,其次是指人的行动自由,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必须依法行使,滥用人身自由权利,构成违法犯罪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如果具有殴打、侮辱情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案第 3 页 共 5 页的,还要从重处罚。小飞一伙已然够成该罪,且有殴打情节,应当从重处罚。(三)人格尊严权利与义务。人格尊严权利是指与人身有密切联系的名誉、姓名、肖像等不容侵犯的权利。人格尊严的基本内容包括: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宪法第 38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8、(四)住宅安全权利与义务。住宅安全权也称住宅不受侵犯权,是指公民居住、生活、休息的场所不受非法侵入或搜查的权利。住宅安全包括以下内容:任何公民的住宅不得非法侵入,任何公民的住宅不得随意搜查,任何公民的住宅不得随意查封。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必要时可以对住宅安全权进行限制。如国家机关为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依法对公民住宅进行搜查;国家机关可依法查封公民的住宅;在紧急状态下,特定国家机关和人员可在事先没有办理必要手续的情况下,强行进入公民住宅,但事后须办理必要手续。非法侵入住宅罪,根据法律规定,违背住宅内成员的意愿或无法律依据,进入公民住宅,或进入公民住宅后经要求退出而拒不退出的就是非法侵入他人住宅,可处

9、三年以下有期徒刑。(5)通信自由权利与义务。通信自由通过通信秘密,是指公民通过书信、电报、传真、电话及其他通信手段,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通信,不受他人干涉的自由。通信自由的基本内容是公民何时何地、采取何种方式、与何人通信不受非法干涉,其所保护的利益是私生活秘密和表达行为的自由。宪法第四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思考:如果你是老炮儿的主人公你该怎样处理纠纷呢?三、 财产权利与义务(9 分钟)财产权是指公民、法人或其

10、他组织通过劳动或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和占有、使用、收益、处分财产的权利。对个人而言,财产权是公民权利的重要内容,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获得自由与实现经济利益的必要途径。(一) 私有财产权利与义务我国宪法法律规定,公民一切具有财产价值的权利,不管是生活资料还是生产资料,不管是物权、债权还是知识产权,都应当受到保护。其中包括:第一,公民自由战友、使用、收益、处分其财产,排除他人的干涉;第二,国家征收、征用公民财产须为公共利益,且依法给予合理补偿;第三,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侵犯公民财产权的,应负赔偿责任;第四,公民不得侵犯他人财产权,否则应负相应的民事、行政或刑事责任。公民在其财产权受到侵犯时,有权

11、要求侵权行为人停止侵害、返还财产、排除妨害、回复原状、赔偿损失,或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二) 继承权利与义务继承权是指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资格。法律所规定的第一顺序继承人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案第 4 页 共 5 页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考试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或第一顺序继承人丧失继承权利的,将丧失继承权。四、 社会经济权利与义务(9 分钟)(一) 劳动权利与义务劳动权是指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获得劳动的机会和适当的劳动条件和报酬的权利。劳动权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是行使其他权利的物质上

12、的保障。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权利包括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等。(二) 休息权利与义务休息权是指劳动者在付出一定的劳动以后所享有的休息和修养的权利,是劳动权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休息权和劳动权是密切联系的,休息权是提高劳动效率、保障劳动者的生活和身体健康所必需的。劳动者的休息权主要通过国家规定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予以实现。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我国职工每日工作 8 小时,平均每周工作 44 小时。子 1995 年 5 月 1 日起,国务院进一步将职工工作时间缩短为每日工作 8 小时,每周工作 40 小时。休假制度是指劳动

13、者根据国家和企事业单位的有关规定,暂离工作岗位,进行休息和度假,同时继续领取这一阶段的工资的制度。休假支付主要包括三项内容:公休日制度、法定节假日制度、带薪年休假制度。(三) 社会保障权利与义务社会保障权是指公民享有国家提供维持有尊严的生活的权利。我国高度重视公民社会保障权的实现,努力履行国家承担的义务。我国宪法第 44 条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四) 物质帮助权利与义务物质帮助权是指公民在法定条件下获得国家物质帮助的权利。我国宪法第 45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

14、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除宪法外,社会保障法、社会救助法等法律法规具体规定了物质帮助权的内容及其实现方式。五、 信仰及文化权利与义务(4 分钟)(一) 信仰权利与义务信仰自由是指公民依据内心的信念,自愿地信仰的自由,具体内容包括信仰的自由、从事活动的自由、举行或参加仪式的自由等。我国宪法规定,信仰权利与义务主要包括:第一,公民有信仰自由。第二,国家保护正常的活动。第三,我国实行独立自主自办的方针,反对外来势力支配和干涉中国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案第 5 页 共 5 页的内部事务。(二) 文化育权利与义务文化育权利是公民在文化和育领域享有的权利。文化权利有个人的文化权利和集体的文化权利之分,前者如由任何科学、文学或艺术作品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利益受到保护的权利;后者如少数民族群众享有保留和发展其文化特性及其文化的各种形式的权利。小结: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只有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义务观,妥善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 法律问题和各种矛盾,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质和个人修养,才能更好地完善自我,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有青年。学心得作业 观看电影十二公民写观后感要求字数不少于 500 字备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