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岔维修与保养定稿PPT课件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23811493 上传时间:2020-03-10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24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岔维修与保养定稿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道岔维修与保养定稿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道岔维修与保养定稿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道岔维修与保养定稿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道岔维修与保养定稿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岔维修与保养定稿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岔维修与保养定稿PPT课件(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道岔维修与保养定稿PPT课件 道岔维修与保养定稿引言道岔作为铁道线路组成部分,由于其自身结构比较复杂,运用条件比较特殊,因此在几何尺寸标准上的要求要比线路苛刻,如维修养护不当极易引发各类病害。 特别是在行车速度不断提高,线路结构不断优化发展的今天,道岔设备也在同步发展。 各种新型道岔相继上道使用,对于如何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维修原则,进一步提高道岔维修养护水平,确保行车安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和维修周期,提升总体经营管理水平是我们养路人必须面对的课题和共同责任。 本课件主要以普通单开砼枕道岔为典型范例,着重阐述道岔病害的现场检查、病害产生原因分析判断和整治方法,意在与各位同事共同进行探讨,同

2、时对站场岔区(岔群)设备间关系、站场设备维修整治达标工作谈一些个人观点和经验,重在交流,受理论水平限制,内容粗糙、谬误之处难免,望领导和同事指正。 内容概要本课件内容分六部分前4部分按照道岔结构,由前向后,分别是转辙、导曲、辙叉部及附带曲线常见病害的原因分析,第五部分是道岔及岔区其他病害,第六部分是道岔维修与保养。 一、转辙部轨距及尖轨密贴不良转辙部轨距和尖轨密贴状态不良占转辙部病害的比例最大,病害原因分析判断和调整矫正方法过程也最为繁琐复杂,同时还须电务配合,如整治方法和作业程序不对,往往整治效果不佳,引起转辙部轨距不良的主要原因是基本轨及尖轨框架尺寸不良。 转辙部由两组框架组成,一个是固定

3、框架基本轨框架;另一个为活动框架尖轨框架。 两个框架相互作用、关联密切,其中基本轨固定框架状态对转辙部尺寸起决定作用,同时尖轨状态及尖轨框架调整不良,也会造成转辙部轨距不良。 11、基本轨框架尺寸不良由两根基本轨组成的基本轨固定框架,是决定转辙部尺寸的基础,基本轨框架尺寸直接控制尖轨正常密贴定位后的轨距。 导致基本轨框架尺寸不良的主要原因(一)转辙部轨枕位置不正确(导致框架尺寸变形)导致基本轨框架不良的主要原因是道岔预制质量精度不高。 在组装预制道岔时,使用“短尺法”或者用木棍“画”枕木间隔,而非使用长钢尺准确定位轨枕位置,形成累计误差,当轨枕位置偏前时,基本轨框架扩大,偏后时基本轨框架缩小。

4、 砼枕道岔是靠岔枕精确定位来保证和控制道岔尺寸的,每一根砼岔枕的位置是否正确,都会直接影响道岔尺寸精度。 不同厂家生产的砼枕道岔,砼枕、垫板、调整块等配件尺寸精度会有差别,按标准装配是保证道岔尺寸标准的基础。 同时在道岔(运行)使用过程中,钢轨(基本轨)爬行、枕木位置串动位移,也会导致基本轨(配轨)与轨枕相对位置发生变化,造成基本轨框架变形而影响轨距尺寸。 我们曾对某站区40余组道岔进行检查整治,个别道岔尖轨中最大轨距超过+10mm,岔枕位置最大偏量差超过100mm。 最近我们又对双泡子外单位新预制、预铺的3组代维修道岔进行了检查验收,再次发现,因枕木位置偏差和调整块装配错误,造成支距误差过大

5、,最大误差超过6mm,岔枕位置偏差可以导致道岔内任何部位尺寸变形。 砼枕道岔与木枕道岔的最大区别之一,是砼岔枕上固定铁垫板的“钉孔”位置是厂制固定的,不能像木枕道岔那样可以通过改孔随意改变钢轨位置,通过改道调整道岔尺寸范围有限,即使使用备用的(7/17#)调整块,最大调整量也只有10mm,并且滑床板上固定基本轨铁底卡槽位置是固定的,基本轨位置向内调整受限。 部分调整后转辙部轨枕位置偏差留有痕迹装配后基本轨框架的正确形状*直基本轨应为一条直线,无方向硬弯。 *曲基本轨应为“两直、一园”,即曲基本轨前接头至尖轨尖前弯折点间应为一条直顺,曲基本轨刨切面应为一条直线,对应第二牵引点后至基本轨后接头应保

6、持园顺,两基本轨间工作边距离应符合设计图尺寸。 SC330(CZ560)基本轨框架尺寸单位mm距尖轨尖端距离027215641764112478两基本轨工作边距离14371471150615491699(二)作业方法不当(人为放大基本轨框架尺寸)改基本轨方向在调整改正转辙部方向时,不检查核对基本轨框架尺寸,为了调整基本轨方向内凹,采用在直基本轨与滑床板轨底卡槽间加装调整条的方法调整方向,人为地扩大了基本轨框架。 改转辙部轨距在调整转辙部轨距时,没有认真检查尖轨与基本轨密贴状态,或调整无果后,简单地在基本轨与滑床板轨底卡槽间加装调整条的方法调整轨距,人为地放大了基本轨框架。 (三)基本轨侧磨、超

7、量打磨(造成框架扩大)基本轨侧磨钢轨侧磨在线路及道岔任何部位都有发生,主要原因是道岔前后及道岔本身状态不良晃车造成的。 由于基本轨内侧铁底固定在滑床板卡槽内,向内调整量很小,一旦基本轨发生侧磨,将造成基本轨框架尺寸扩大,调整困难。 基本轨刨切部位超量打磨基本轨打磨通常使用道岔打磨机进行钢轨打磨,由于操纵手对基本轨肥边观察不细,不掌握基本轨顶面(钢轨在车轮的碾压作用下会产生向钢轨内侧倾斜的轨顶坡)与基本轨刨切面间的形状过渡关系,误把轨顶坡与基本轨刨切面(刨切面坡度1/4)小角度折角当做肥边做了打磨处理。 在不经意间对基本轨做了超量打磨,基本轨超量打磨的危害同于基本轨侧磨。 发生在基本轨中前部的(

8、侧磨)超量打磨,不但会扩大基本轨框架尺寸,还会影响到尖轨工作状态,由于尖轨20mm断面前尖轨顶面不受力,这一部分主要起导向和过渡作用,尖轨尖端藏尖于基本轨刨切面内,一旦基本轨前部刨切面前部发生(侧磨)超量打磨,将暴露和改变尖轨尖端及尖轨前部的受力状态,导致尖轨前部不正常侧磨,严重时造成尖轨尖端掉块,降低尖轨使用寿命。 线下备用新基本轨线上使用的基本轨直基本轨侧磨 22、尖轨框架尺寸调整不良尖轨不密贴和尖轨轨距不良是一对孪生兄弟。 尖轨不密贴同时伴有尖轨中轨距缩小。 一般目测配合道尺检查会有如下关系尖轨刨切部分与基本轨密贴良好,轨距大,可以肯定基本轨刨切部分框架尺寸扩大。 在基本轨框架尺寸良好状

9、态下,尖轨不密贴、尖轨轨距一定缩小。 引发尖轨密贴不良主要原因(一)尖轨本身技术状态不良直尖轨侧弯、曲尖轨矢度不准确造成尖轨密贴不良,道岔转换定位时,尖轨一侧密贴,另一侧不密贴。 造成尖轨计算状态不良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搬运、储藏保管不当,二是线上使用维修保养方法不当造成的。 尖轨刨切量、刨切角度(1/4)不标准,造成两刨切面间角度不吻合。 (二)基本轨硬弯方向基本轨刨切部分存在硬弯和方向导致尖轨密贴不同步,尖轨与基本轨静态下局部密贴不良,严重时会造成尖轨静态反弹。 (三)尖跟固定方向不良尖轨装配后在脱杆自由状态下,尖跟固定状态会给尖轨一个固有方向,尖轨固定方向不良,在尖轨定位时,会在尖轨全长范

10、围内产生弯矩,这个弯矩会导致尖轨强制侧弯,继而引发尖轨中后部密贴不良,尖轨中静态轨距变小,顶铁离缝,造成尖轨固有方向不良的原因有基本轨方向不良,尤其是基本轨后接头(对应尖跟接头)前后方向(接头支嘴)不良,导致尖轨方向不良。 曲尖轨尖跟支距小,导致尖轨方向不良。 尖轨跟端前后轨距变化率不好,导致尖轨方向不良。 (四)限位器顶卡基本轨、尖轨爬行串动,造成限位器顶卡,使尖跟产生横向弯矩,导致尖轨侧弯。 限位器设计前后间隙为7mm,前后最大限制量为14mm,限位器顶死会产生尖轨向内的横向弯矩,造成尖轨侧弯,引发尖轨定位时不密贴和尖轨中后部静态轨距变小及顶铁离缝。 (五)顶铁长度调整不良尖轨顶铁作用主要

11、有两个,一是动态承载并向基本轨传递尖轨的横向力,二是控制尖轨尺寸位置,顶铁离缝不应超过1mm,厂制顶铁长度误差不会太大,在基本轨框架尺寸良好状态下,顶铁不会发生过大调整量。 盲目加长或磨削顶铁会破坏直尖轨方向,改变曲尖轨矢度,甚至造成尖轨局部横向受力,导致尖轨发生塑性变形而弯曲。 (六)盲目在尖轨连杆上加垫在尖轨本身技术状态良好、基本轨框架尺寸标准、尖轨固有方向良好状态下,尖轨连杆调整量不大,在调整尖轨框架时,使用只加不减调整片的方法调整尖轨(连杆长度)密贴状态,会减小尖轨非作用边与基本轨作用边的斥离距离,缩小尖轨牵引点动程。 (七)尖轨中轨距检查维修存在错误检查轨距漏尺道岔检查和维修作业时“

12、漏尺”,对于转辙部的检查,检查手册只记3点,尖轨尖端、尖轨中、尖轨跟端,一般也习惯只下3尺,往往对尖轨方向、尖轨中其他部位水平及轨距和轨距变化率检查重视不够,造成漏检。 所有曲尖轨都会因设计线型不同,直、曲尖轨刨切部分的刨切量也不同,曲尖轨刨切部分存在构造加宽。 以SC330道岔为例,距尖轨尖3508mm处,最大构造轨距加宽为1441.6(较标准轨距大6.6)mm。 二、顽固性转辙部方向 11、侧向通过列车冲击影响机车车辆进入转辙部曲股时,尖轨前部处于导曲线起点前后,离心力作用会产生横向力,造成转辙部方向变化。 22、直基本轨硬弯、曲基本轨线型不良直、曲基本轨共同安装固定在一根岔枕上,相互作用

13、形成一对力偶,当直基本轨有硬弯,曲基本轨弯折点弯折量不标准或有硬弯时时,组装后的基本轨框架会形成横向应力,在列车撞击和碾压下,会导致转辙部方向逐渐产生变化。 33、转辙部高低、水平不良道岔转辙部高低、水平扭曲,道岔前后线路(道岔)连接尺寸关系不良,导致晃车,加重了列车进入转辙部曲股的冲击力,造成转辙部方向不良。 三、尖轨非正常侧磨 11、尖轨反超高、水平扭曲(造成尖轨侧磨)直基本轨水平低于曲基本轨水平,导致曲尖轨(导曲线)反超高。 曲尖轨与导曲线间存在三角坑(水平扭曲),引发曲尖轨受力异常,造成曲尖轨侧磨。 转辙部水平不良在现场比较普遍,主要原因是习惯上还在把转辙部视为直线。 忽略了曲尖轨是导

14、曲线的一部分,对转辙部的水平和三角坑没有引起重视,还在按直线进行检查、分析和维护。 事实上所有曲尖轨都是导曲线的一部分,以SC330道岔为例,导曲线理论起点在基本轨接头后2438mm处,实际起点在尖轨尖端后2778mm处。 22、转辙部零件工况不良转辙部零配件工况不良,荷载动态下基本轨、尖轨动态抖动,几何尺寸变形,造成尖轨侧磨。 基本轨存在“三道缝”基本轨内侧铁底与滑床板卡槽离缝;轨距调整块与基本轨外侧铁底及挡肩间存在缝隙;顶铁离缝超标(规定不超过1mm),轨撑离缝以及型弹条压力衰减。 33、晃车转辙部长期晃车没有得到有效控制,造成尖轨侧磨。 四、尖轨掉块 11、肥边打磨不及时(造成尖轨掉块)

15、对尖轨、基本轨肥边检查发现和打磨处理不及时。 缺乏对基本轨、尖轨的预防性打磨。 导致尖轨、基本轨肥边相互挤压,造成尖轨尖前部掉块。 22、工况不良(造成尖轨掉块)(一)基本轨前部磨耗,导致尖轨侧磨,形状改变、强度下降。 车轮撞击尖轨前部藏尖部分,尖轨20mm断面前受力异常。 (二)尖轨尖端前后捣固质量不良,枕下空吊导致尖轨尖端受力异常,引发磨耗掉块。 五、基本轨爬行位移、钢轨直角斜差超标钢轨爬行是百病之源,在道岔内发生钢轨爬行会导致一系列病害发生,如道岔直角斜差超标,引发道岔尺寸不良;尖轨限位器顶卡,引发尖轨侧弯、顶铁离缝,导致尖轨密贴及尖轨后部静态轨距不良;同时大轨缝会恶化接头工况等等。 11、道岔配轨长度不标准、导致钢轨直角斜差超标通常厂制配轨不会发生钢轨长度超差问题,配轨长度变化往往是维修方法不良造成的。 在更换伤损钢轨和处理大轨缝时,看缝锯轨,盲目调整岔内钢轨长度,导致道岔钢轨斜差超标、长度变形。 22、道岔及岔区轨缝设置不标准,引发钢轨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