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D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789053 上传时间:2020-03-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鄂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鄂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鄂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D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鄂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D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鄂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D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D卷.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鄂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凌驾 响当当 开卷有益 无与伦比B . 亵渎 座右铭 起承转和 对答如流C . 栈桥 连锁店 豁然惯通 袖手旁观D . 嘻闹 挡剑牌 孤军奋战 歇斯底里2. (2分)把后面的句子填到下列两段的横线上,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春,仅仅作为一个季节,就有其他季节无法比拟的色态,只有春天能使其在总趋势上发生良性巨变:_。除夕守岁的热闹景象,表面上看,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笔下一片片浪漫的文字与一幅幅高丽的风俗画,_

2、。山为之绿,革为之青,花为之艳,水为之盈。山为之绿,水为之盈,草为之青,袍为之艳。与其说它是一种风俗、一种传统,不如说它是一种文化。它不仅是一种风俗、一种传统,更是一种文化。A . B . C . D . 3. (2分)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暗喻、顶真)B .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拟人)C .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比喻)D .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反复、拟人)4. (2分)下

3、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当我为前途感到迷茫时,老师的建议令我茅塞顿开。B . 面对生活的重压,我们不能颓废消沉,更不能自暴自弃 , 要将它化为前进的动力。C . 梦想绝不仅仅存在于梦境,只要我们一意孤行 , 朝着目标奋进就一定会成功。D . 我国商务部发言人郑重其事地重申:中美两国贸易谈判的原则必须是对等的。5. (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我爱这土地表达了作者林徽因对祖国真挚的爱,诗中的“鸟”是一个饱受折磨,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B . 乡愁这首诗以空间的变化来组织全诗,诗人为四个人生阶段分别找了一个最能表达乡愁的对应物。C . 岳阳楼记中叙

4、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D .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写的,在信中,他态度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愤怒谴责和批判了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6.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学校经常开展安全常识教育活动,这大大增强了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B . 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胡适先生从小就养成了宽恕人、体谅人的好脾气。C . 为优化育人环境,提高办学质量,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速度和规模。D . 要改变“亚健康”状态,就必须科学合理的安排时间,切记不要打“疲劳战”。7

5、. (2分)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在这样隆重的、这样叫人不知所措的盛情场合,我该怎么办才好呢?B . 我国先圣孔子说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C . 谁敢说获得不朽的不更可能是一篇三百行的小说?是未来世纪的小学生们当作无懈可击的完美的典范、交口相传的寓言或者故事呢?D . 我只来得及最后大喊一声“行行好吧,先生!”二、 书写 (共1题;共4分)8. (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yo ro(_)。 (2)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是xi d(_)职业之神圣。 (3)我们要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务必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

6、纷和谐、xing d y zhng(_)的局面。 (4)这种错误的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gn shn d g(_)。 三、 默写 (共1题;共10分)9. (10分)古诗文默写。 (1)露从今夜白,_。(杜甫月夜忆舍弟) (2)三年谪宦此栖迟,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3)_,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5)面对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我们要像李白行路难其一里说的“_,_”,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这两句包含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7)苏轼水调歌头中“_,_”这两句,与谢庄

7、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10. (19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叔敖埋蛇孙叔敖为婴儿之时,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闻见两头之蛇者死。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其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 其母曰:“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之以福 , 汝不死也。”及长,为楚令尹,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1)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断两处)吾 闻 有 阴 德 者 天 报 之 以 福。(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叔敖对曰_ 蛇今安在_及长_ 为楚令尹_(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向者

8、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4)读了这则故事,说说你欣赏孙叔敖身上的哪些优秀品质。11. (10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

9、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未尝识书具_自是指物作诗立就_卒之为众人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文章篇幅不长,但内容详略得当,详写仲永年少时天赋异禀,略写仲永长大后因不学,才学平庸。B . 仲永惊人的写作天赋与后文才能平庸形成鲜明的对照,文中导致仲永“卒之为众人”的根本原因是“不使学”。C . 文章前叙后议,第三段的议论集中强烈,言简意赅,画龙点睛,使前面所叙的事实立

10、即升华,具有典型意义。D . 方仲永这一事例,令人不禁叹息仲永最终平凡的结局,作者想要表达的是:天赋好的人不学习会造成什么后果。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12. (20分)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争吵的雅俗陈鲁民人是群体动物,有事没事老爱往一起凑,臧否人事也喜欢见仁见智,议论纷纷,一旦意见不合,免不了争争吵吵。争吵有雅俗之分,可见水准风骨,有文野之别,可见时势风气。在俄罗斯某咖啡馆里,两个老友发生激烈争吵。一个教师,是诗歌的忠实拥趸;一个商人,坚决捍卫散文的重要地位。两个人为诗歌还是散文重要吵得不亦乐乎,后来大打出手。无独有偶,去年9月,两个俄罗斯工人在一起讨论哲学,当谈到他

11、们共同的偶像德国哲学家康德时,因意见不同而翻脸。这年头常见的是,球迷为球队输赢而争论甚至打斗,粉丝为哪个明星更漂亮而争执动武,酒徒为谁喝得多喝得少而吵闹,恋人为争风吃醋而大动干戈 , 可没想到,居然还会有人为那些虚头巴脑的诗歌、散文而玩命,为哲学、康德而较真,听起来真如同天方夜谭。但不可否认,恰恰是这样的争吵能使人感到一些欣慰。毕竟,在物欲横流、发财高于一切的当下,还有人在仰望天空,捍卫精神财富,关注那些不挣钱的东西。其实,我们也曾有过这样的时期,或者说有过这样的小气候。抗战时期,西南联大虽然条件异常艰苦,但师生们学习钻研的劲头一点也不差,学术氛围也十分浓郁。据作家汪曾祺回忆,在昆明的小茶馆里

12、,饿着肚子的大学生在争论李白、杜甫谁更伟大,豪放派与婉约派谁的艺术价值谁更高,四大名著的优劣得失,每每争得热火朝天,脸红脖子粗。老板娘很困惑:这帮面有菜色的学生娃咋就争得那么大劲,是管吃还是管喝?不光是学生争,老师也不消停。废名与熊十力皆为北大知名教授,两人常在一起讨论学问,争吵也是常事。一日废名到熊十力处与其探讨佛学,生发异见,争论不休,忽而静止,原来二人已扭打在一处。不一会儿,废名气哄哄地走出,但至次日,乃见废名又来,与熊十力在讨论别的问题。近几十年,改革开放,人们似乎早已放弃那些“荒唐无聊”的争论,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国家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百姓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不过,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对滞

13、后也慢慢显现出来,金钱至上的影响日渐蔓延。过于“务实”的风气,使我们被世人视为“物质主义”至上的国度。2013年末,法国市场调查公司发布了一项名为“全球物质主义、理财和家庭态度”的调查,在20个受调查国家中,中国人对于物质的热衷程度远高于其他国家,位居榜首。当年,丘吉尔曾说过:“我宁愿失去印度,也不愿失去莎士比亚。”60多年后,撒切尔在谈到中国时则很自负地说过:“一个只会输出电视机的国度算不上伟大,一个能输出文化的国家才是真正的强国。”如果把这当成对我们的提醒,认真盘查一下文化短板,在重视物质建设的同时,对文化建设投入更多的关心,将会是十分有益的。倘若有一天,我们在高铁上听到有人在争论诗歌与散

14、文的重要性,在酒吧里听到有人在探讨哲学与康德的意义,那就是文化复兴的令人鼓舞的信号。(选自杂文月刊2014年4期,略有改动)(1)全文围绕哪句话展开论述?(2)全文围绕哪句话展开论述?(3)联系上下文,谈谈第段中画线的文字有什么作用。(4)联系上下文,谈谈第段中画线的文字有什么作用。13. (20分)阅读下文,回答提问只想和你接近在我十六岁离家之前,我们一家七口全睡在同一张床上那种把木扳架高,铺着草席,冬天加上一层垫被的通铺。这样的一家人应该很亲近吧?没错。不过,不包括父亲在内。父亲可能一直在摸索、尝试与孩子们亲近的方式,但老是不得其门。同样的,孩子们也是。小时候特别喜欢父亲上小夜班的那几天,因为下课回来时他不在家。因为他不在,所以整个家就少了莫名的肃杀和压力,妈妈准确地形容是“猫不在,老鼠呛秋”。午夜父亲回来,他必须把睡得横七竖八的孩子一个个搬动、摆正之后,才有自己可以躺下来的空间。那时候我通常是醒着的。早就被他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