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联考)科学试卷A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774721 上传时间:2020-03-1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联考)科学试卷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联考)科学试卷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联考)科学试卷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联考)科学试卷A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联考)科学试卷A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联考)科学试卷A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联考)科学试卷A卷.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联考)科学试卷A卷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小题,110小题每题4分,1115 (共15题;共55分)1. (4分)下列对于氢氧化钠溶液样品是否变质进行的相关实验中,实验现象及结论均合理的是( ) A . 取少量样品,加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由无色变红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B . 若样品部分变质,滴入稀盐酸,立即有大量气体产生C . 取少量样品,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不变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变质D . 取少量样品,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几滴酚酞

2、试液,溶液由无色变红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2. (4分)“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乱丢垃圾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所以我们要将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废弃的草稿纸应放入下列四个垃圾桶中的( ) A . 厨余垃圾B . 可回收物C . 有害垃圾D . 其他垃圾3. (4分)下列四种叙述均用所对应的图像表示,其中图像正确的是( ) A . 表示向一定量的Ba(OH)2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导电性与加入量的关系 B . 表示向一定量Na2SO4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沉淀量与加入量的关系 C . 表示一定量的KMnO4加热制O2过程中,残留固体中MnO2的质量分数与时间的关系 D . 表示向

3、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逐渐滴加稀盐酸,混合溶液的pH与加入量的关系 4. (4分)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 物质MNQP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X26212A . 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B . 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13gC . 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5:4D . 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5. (4分)科学家提出:“硅是未来的石油”,制备粗硅的反应为SiO2+2C=Si+nC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B . 该化学方程式中n=1C .

4、 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发生变化D . 硅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6. (4分)下列实验方法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CO2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B鉴别H2和CH4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C鉴别石灰水和NaOH溶液加入适量的稀盐酸D比较Zn、Cu、Ag的金属活动性将Zn和Ag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A . AB . BC . CD . D7. (4分)下列各组物质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 . Na2CO3、KCl、KNO3B . K2SO4、BaCl2、HClC . FeSO4、HCl、KClD . HNO3、KOH、NaCl8. (

5、4分)如图所示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丙均为有机物B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 . 该反应说明乙具有氧化性D .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9. (4分)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 H2O2B . O3C . C6H12O6D . KMnO410. (4分)下列实验中,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证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 B . 证明铁生锈是水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C . 验证生石灰与水混合后试管中气压变大 D . 探究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11. (3分)试剂的正确选择和使用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6、。下列实验所选用的试剂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名称所用试剂A检验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B检验三价铁离子的存在硫氰化钾溶液C除去氯化钡中混杂的硝酸镁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D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硝酸铵溶液适量的蒸馏水A . AB . BC . CD . D12. (3分)如图所示的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有关这些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实验能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B . 实验能证明空气中的氧气含量C . 实验能证明锌在金属活动顺序表氢前面D . 实验说明铁有可燃性13. (3分)下列主要成分中含有少量杂质,选用试剂进行检验杂质、除去杂质是化学实验中的常见实际问题,以下选择的试剂既能检

7、验所含杂质、又能除去杂质的是(所加试剂均适量且忽略分离步骤)( ) 选项主要成分所含的杂质试剂AHNO3H2SO4BaCl2BNaOHCa(OH)2K2CO3CCuOFeHClDMgCl2MgSO4BaCl2A . AB . BC . CD . D14. (3分)在RU 图所示的密闭容器内有一个理想活塞(滑动自如,且密封性绝对可靠)处在容器容积的1/4处;其中,1/4的部分充的是空气,另3/4的部分充的是H2和O2混合气体;当后者用电火花点燃引爆时,活塞先被冲向左边,而当容器内的气体逐渐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时,活塞逐渐向右滑边,最终停留在容器容积的1/2处,则原来的H2和O2混合气体中H2和O2的

8、体积比可能是 ( ) A . 81B . 71C . 45D . 2715. (3分)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 . 石灰水和盐酸B . 硝酸银和盐酸C . 纯碱和硫酸D . 氯化钙和碳酸钠二、 简答题(本题共有6小题,20空格、每空格2分,共36分) (共6题;共36分)16. (6分)家庭制备氯化钠:将洁厕灵(含有盐酸)与炉具清洁剂(含有氢氧化钠)混合,如图甲所示。 (1)若反应后溶液呈红色,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酚酞除外)_,此时溶 液可用图乙中_(选填 A、B、C)点处表示。 (2)若反应后溶液 pH 为 7,图丙中 a 微粒的化学式为_。 17. (6分)我国不少地方有端午

9、吃“灰水粽”的习俗,所谓“灰水粽”是指用草木灰的浸出液(俗称“灰水”)浸泡糯米做成的粽子,这种粽子颜色微黄、清香软糯,小乐对制作“灰水粽”的草木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展开了如下探索: 【查阅资料】糯米中加入食用碱可起到中和微生物生成的酸、软化食物纤维等作用;草木灰中富含钾盐,主要成分是K2CO3,还有少量K2SO4和KCl。(1)装置B处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2)小华用图式装置测定草木灰中碳酸钾质量分数,实验中通过测定C装置质量的增加量来计算碳酸钾的质量, 有同学设计了另外一种测定方法,将C装置的溶液换成氢氧化钡容液,则通过测量_。18. (6分)有A、B、C三种物质,已知A是一种氯化物,B是一

10、种酸,C是一种碱。如图所示A、B、C三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的实验现象,请回答:(1)A的化学式_。 (2)白色沉淀D的化学式_19. (8分)从玫瑰花瓣中提取的花青素(紫色)可制成酸碱指示剂,滴入到不同试剂中颜色变化如下表,结合表中信息回答:试剂NaCl溶液盐酸NaHCO3溶液NH4Cl溶液NaOH溶液颜色紫红蓝红蓝(1)NH4Cl溶液呈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 (2)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花青素,溶液变蓝色,则此溶液中一定不存在Na+、k+、Fe3+、NH4+、NO3-、SO42-离子中的_(填离子符号)。 (3)胃酸过多的病人用碳酸氢钠片治疗胃酸过多的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1、) 20. (4分)干涸的深井和久未开启的菜窖底部存在着二氧化碳,人们在进入这些地方之前,先进行灯火试验,原因是_,如果灯火熄灭或燃烧不旺,说明二氧化碳的含量_(填“较高”或“较低”)。若要从井底处收集一瓶气体,收集的方法是:_。 21. (6分)为检测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液中是否含有 ,小金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了实验:取样品,滴加_,在步骤的溶液中滴加 BaCl2 溶液,依次出现_和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废液中含有 。小明同学设计了他的方案:取样品,滴加 BaCl2 溶液对步骤反应后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在滤渣中滴加稀盐酸,依次出现白色沉淀产生和无明显现象,则证明废液中含有 ,小金说此方案不成立

12、的,理由是_。三、 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3分,共39分) (共4题;共39分)22. (12分)小明设计实验来探究“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和同体积盐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测得实验数据如下:某金属与同体积盐酸溶液反应实验数据 盐酸溶液浓度5%10%15%5%10%15%反应开始时酸溶液的温度()202020353535反应开始到2分钟产生的气体体积(mL)1019282872103反应结束共产生气体体积(mL)6011817560118175(1)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和同体积盐酸反应,影响金属和酸反应快慢的主要因素 _、_。(2)可以通过比较_实验数据来确定金属和酸反应

13、的快慢。 (3)过量锌粒加入盐酸中,反应开始的一段时间,反应速率逐渐加快,而不是逐渐减慢。可能的原因是_。 23. (12分)某兴趣小组在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于是他们对这瓶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展开探究【提出问题】这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1)【猜想假设】猜想一:没有变质,全部是NaOH;猜想二:完全变质,全部是Na2CO3;猜想三:_。(2)【实验探究】为了探究固体成分,他们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甲同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后有放热现象,说明这瓶固体中含有_。(3)写出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 (4)为了进一步确定这瓶固体的成分,丙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请你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结论、取样于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入过量的 _(填化学式)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含有 Na2CO3、反应后过滤,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溶液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猜想_正确24. (6分)某小组同学发现镁条在空气中久置表面会变黑,猜想:常温下,镁条变黑可能与O2、CO2和水蒸气有关。 (1)该小组想设计实验探究镁条变黑的条件。 查阅资料得知:常温下,亚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