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6.5 科学探究:摩擦力 同步练习A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765026 上传时间:2020-03-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6.5 科学探究:摩擦力 同步练习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6.5 科学探究:摩擦力 同步练习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6.5 科学探究:摩擦力 同步练习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6.5 科学探究:摩擦力 同步练习A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6.5 科学探究:摩擦力 同步练习A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6.5 科学探究:摩擦力 同步练习A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6.5 科学探究:摩擦力 同步练习A卷.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6.5 科学探究:摩擦力 同步练习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1. (2分)如图所示,条形磁铁位于水平桌面上,电磁铁位于水平位置且右端固定在墙上,当电磁铁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端逐渐移动时,条形磁铁仍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条形磁铁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分别是( )A . 方向向左,逐渐增大B . 方向向右,逐渐增大C . 方向向左,逐渐减小D . 方向向右,逐渐减小2. (2分)假如没有摩擦,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A . 地面上滚动的球、行驶的车辆很难停下来B . 手拿不住笔写字C . 人可以在地面上行走如飞D . 用

2、吹灰之力就可以将火车沿铁轨推动3. (2分)如图所示,婷婷同学用12N的水平拉力F拉滑轮,使足够长的木板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物体B相对于地面静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若不计滑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滑轮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N,方向为水平向左B . 木板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左C . 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1.2WD . 在运动过程中若将拉力F增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将增大4. (2分)运动鞋的鞋底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主要是为了( ) A . 增大摩擦B . 轻便省力C . 增大压强D . 节省材料5. (2分

3、)下图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 . 轴承之间装滚珠 B . 写字时用力 C . 门轴加润滑油 D . 滑冰时穿冰鞋滑行 6. (2分)在研究木块与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实验中,以下操作中不必要的是( )A . 把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B . 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C . 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D . 依次在木板上铺上毛巾和棉布7. (2分)如图所示,定滑轮重2N,动滑轮重1N,物体A在拉力F的作用下,1s内将重为8N的物体A沿竖直方向匀速提高了0.2m,如果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以下计算结果不正确的是( ) A . 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为0.4m/sB . 拉力F的大小为4.5NC .

4、 拉力F的功率为1.8WD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8. (2分)(2014贺州)如图所示的做法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 . 用力握紧球拍B . 汽车轮胎刻有花纹C . 运动鞋底装鞋钉D . 轴承中装有滚珠二、 填空题 (共3题;共8分)9. (4分)用久了的传送带会打滑,人们往往会通过张紧皮带和打蜡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其中张紧皮带是通过_来增大摩擦,打蜡是通过_来增大摩擦;在雪地上撒沙子目的是_摩擦;挂在黑板上的带磁条的黑板擦不掉下来是因为受到_(填“黑板的吸引力”或“黑板的摩擦力”)的作用。 10. (2分)“辽宁舰”航行的过程中,两侧的护卫舰不能靠它太近是因为_,外部的水会把两舰

5、挤在一起冬天手冷时,人们总喜欢双手搓几下就感觉暖和,这是利用_使手的内能增加 11. (2分)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5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_N;若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图乙所示,则推力F2=_N 三、 实验题 (共3题;共17分)12. (5分)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A 与接触面的压力大小有关B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C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小慧同学用一个表面平整的长木板一个带钩的木块、一块棉

6、布、一块毛巾和一只弹簧测力计设计了如图20甲所示的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1)由图甲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 (2)实验探究中,小慧采用的实验探究方法是_; A . 类比法B . 科学推理法C . 控制变量法(3)与小慧同组的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时,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很难读数,其原因是_; (4)某同学将图甲实验装置改进为如图乙所示的装置: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写出装置改进以后的好处:_。 13. (5分)如图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装置图.(1)将物体置

7、于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其做_运动,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 (2)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 (3)图乙、图丙中铜块和木块叠放在一起的目的是_,这样做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的关系. (4)根据图甲、图丙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大小,_(填“能”或“不能”)比较铜块和木块的表面粗糙的程度. 14. (7分)小宇骑车时发现,不踩踏脚板,车也能滑行一段距离,他在不同的路面上多次尝试后猜想:车滑行的距离可能与路面的粗糙程度和速度有关。为探究其中的奥秘,他在水平桌面上搭成一斜面,用小球做实验,并用毛巾、棉布、木板等改变水平桌面的粗糙程度。 (1)为了探究

8、小球在水平面上的滑行距离与速度的关系,小宇应先后三次将小球从斜面的_(同一/不同)高度处释放,比较小球在_(同一/不同)粗糙面上滑行的路程。 (2)为探究小球滑行距离与水平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小宇先后三次将小球从斜面上的同一高度处释放,三次实验结果如图甲所示,由此得到结论:_。小宇认为,通过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结论: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阻力作用,将_。 (3)在上述(2)的三次实验中,若小球克服毛巾的摩擦力做的功为W1 , 小球克服木板的摩擦力做的功为W2 , 则W1_W2(选填“”、“”或“”)。 (4)为了模拟研究汽车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李斌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探究实验:将A、B两个小球先后从

9、同一装置,高分别为hA、hB的位置滚下(mAmB , hAhB),推动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同组的小红认为他这样设计实验得出的结论有问题,理由是_。在如图乙所示的甲、乙两次实验中,木块移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甲、f乙 , 则f甲_f乙(选填“”、“”或“”)。 四、 简答题 (共1题;共5分)15. (5分)如图所示:物体A重10N,B重20N两个相同的力F=4N,同时作用在A、B两个物体上,使它们在平面C上同步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B间的摩擦力为多少N?B、C间的摩擦力为多少N?五、 综合题 (共1题;共7分)16. (7分)小明同学做“比较两种材料保温性能”的实验,他取泡沫塑料和卫

10、生纸两种材料作保温材料,两根相同的温度计,两个相同的大玻璃烧杯,钟表和热开水,以及细线、硬纸片、剪刀。他做两个相同的硬纸外壳,装置如图(a)所示。把盛有热水的烧杯放入不同保温材料的硬纸盒中自然冷却。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得图(b)所示“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像实验过程室温基本不变,请回答:(1)为保证实验的科学性,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卫生纸外,还应考虑影响水温变化的其他因素,即保持烧瓶、环境因素、水的_相同。(2)小明与小芳是采用了“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水温降低多少”的方法来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的,你还可以采用“_”的方法来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你能看出,在这两种材料中,保温效果比

11、较好的是_。(3)分析实验图像数据,你认为热水放在房间里降温时,温度自然降低的规律是( )A . 先快后慢B . 先慢后快C . 均匀降低D . 基本不变(4)当时的室温大约是_。(5)根据描绘的热水冷却图像,如果你要喝一杯奶咖啡,可以有两种方式供你选择:方式1:先将烧开的热咖啡倒入杯中,冷却5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方式2:先将烧开的热咖啡倒入杯中,立即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杯中,然后冷却5min那么,你认为方式_的冷却效果较好(选填“1”或“2”)。六、 作图题 (共1题;共5分)17. (5分)木块所受重力是100N,如图对它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30N的压力将他压在竖直墙面上处于静止,画出此时它受到的摩擦力并标出大小.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1-1、2-1、3-1、4-1、5-1、6-1、7-1、8-1、二、 填空题 (共3题;共8分)9-1、10-1、11-1、三、 实验题 (共3题;共17分)12-1、12-2、12-3、12-4、13-1、13-2、13-3、13-4、14-1、14-2、14-3、14-4、四、 简答题 (共1题;共5分)15-1、五、 综合题 (共1题;共7分)16-1、16-2、16-3、16-4、16-5、六、 作图题 (共1题;共5分)1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