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04:无机盐和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A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659336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科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04:无机盐和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沪科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04:无机盐和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沪科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04:无机盐和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沪科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04:无机盐和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A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沪科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04:无机盐和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A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科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04:无机盐和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A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科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04:无机盐和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A卷.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沪科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04:无机盐和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13题;共26分)1. (2分)草本植物的茎不能像木本植物的茎那样逐年加粗是因为茎结构中没有( )A . 髓B . 木质部C . 韧皮部D . 形成层2. (2分)如图所示,用透明塑料袋将植物的叶片包扎起来,浇水后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塑料袋内有水珠产生。下列关于本实验的说法合理的是( ) A . 选材说明:应选择具有较强吸水能力的干旱地区的植物进行实验B . 步骤分析:置于阳光下可以使实验现象更快出现C . 现象解释:袋内的小水珠主要由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水液化形成D . 实验结论

2、:气孔是植物散失体内水分的“门户”3. (2分)下列叙述与图中的实验装置不符合的是( ) A . 甲验证有机物是通过树皮自上而下运输的B . 乙验证蒸腾作用散失水分C . 丙验证水是光合作用必要的原料之一D . 丁验证呼吸作用消耗氧气4. (2分)西湖藕粉是杭州特产。莲藕的维生素C含量高,含有比较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富含膳食纤维,可以消暑清热,是良好的祛暑食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清炒藕片”的藕片由子房发育而来B . 莲藕根吸收的水分约90%参与蒸腾作用C . 莲藕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往“藕片”D . 莲藕中的膳食纤维能在肠液、胰液的共同作用下被人体消化但无法被吸收5.

3、 (2分)在橡胶林里,经常看到工人们将树皮割破后在树皮的伤口下挂一小桶,用来收集从树皮中流出的乳白色液体。流出这种液体的结构( )A . 树皮B . 导管C . 筛管D . 木质部6. (2分)下列关于被子植物、人体运输结构和运输动力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被子植物的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B . 人体的心脏和血管输送血液,血液中的白细胞运输氧气和少量二氧化碳C . 被子植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运输主要靠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和根吸水产生的推力D . 心脏是推动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7. (2分)在暴风雨中,大树有时会连根拨起,而树干却折不断,这是因为( )A . 木质部发达B .

4、韧皮部发达C . 树皮较厚D . 韧皮纤维多8. (2分)关于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分生区B . 植物通过茎中的筛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分C . 植物吸收的水分绝大多数保留在植物体内,参与各项生命活动D . 水分散失的“门户”是气孔,主要通过蒸腾作用实现9. (2分)水稻、小麦等植物的茎不能逐年加粗,是因为它们的茎中没有( )A . 形成层B . 韧皮部C . 木质部D . 筛管10. (2分)生物体的许多生命活动过程都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下列归纳不正确的是( ) A . 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根茎叶B . 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动脉

5、毛细血管静脉C . 肾脏产生的尿液排出:尿道膀胱输尿管D . 胚胎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母体胎盘和脐带胚胎11. (2分)打针输液是人们生病时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而今也常应用于果树栽培和树木移植过程中,给植物“打针”输入的液体中主要由哪些物质( )有机物 水 无机盐 维生素A . B . C . D . 12. (2分)不同作物缺少不同的无机盐,表现出不同的性状。大白菜矮小瘦弱,叶色发黄;油菜只开花,不结果;向日葵秆细茎弱,易倒伏;玉米苗长得特别矮小,夜色暗绿色,叶片出现紫红色。上述作物分别缺少的无机盐是( ) 硼氮钾磷A . B . C . D . 13. (2分)CCTV-10科教频道大“真

6、”探“野外求生”栏目深受大家的喜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饮用海水不仅补充不了人体需要的水分,反而加快脱水而死亡B . 登山杖的主要作用可维持身体平衡,并减轻地面对人膝部的冲击C . 在进入洞穴时要点火把,可探试洞穴内氧气是否充足D . 塑料瓶装水后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可作起火装置二、 填空题 (共6题;共27分)14. (2分)在城市、校园等的绿化中,移植大树时常采用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剪去大部分树叶,树干捆上稻草绳和防晒网;种植时用几根打孔的大塑料管通往根部,在树根培上厚土层,并用三脚架固定;必要时可像医生给病人输液治病一样,给树木输送各种营养液、杀虫剂、生长素等

7、请回答下列问题:(1)剪去大部分枝叶,树干捆上稻草绳和防晒网,从而大大减弱了树木的_,减少了水分散失,提高树木成活率(2)移栽时用几根打孔的大塑料管通往根部,让根部更加通风透气,有利于根进行呼吸作用,给树木输送各种营养液和生长素,促使根细胞的_,尽快长处新根15. (4分)如图是茎横切和纵切示意图,据图回答:(1)标号为_,它的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分裂形成的新细胞向外形成_,向内形成_。(2)在植物的茎里,和构成了植物的输导组织。负责运输_,负责运输_。16. (7分)下图为某植物茎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该示意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中1所在位置主要含有起运输功能的结构是_;图中3所在的位置

8、含有起运输功能的结构是_。 (2)图中2所示结构为_,这层结构向内分裂形成新的_,向外分裂形成新的_,使植物的茎不断长粗。 (3)图中箭头4表示的是_。 17. (4分)在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中,某研究小组在密封的容器A中充人足量的含有同位还应具有的生物成分是素14C的“14CO2。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现该植物的不同器官相继出现了同位素C(如图甲,黑色部分表示检测到同位素C的部位),据此回答(1)14CO2主要是通过图乙中_结构,进入到叶片中.(2)写出“14CO2在叶肉细胞中被合成有机物的文字表达式_.(3)叶片中的14C主要是通过茎中的哪一部分结构送到该植物的根部_(选填“外树皮”“木

9、质部”“韧皮部”或”髓”)(4)一段时间后,研究小组在容器A外的空气中发现了14CO2,请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_18. (6分)如图是果树的一段枝条,长有大小相同的两个果实。图中已对枝条的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了环剥。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果实中,不能继续长大的是_。 (2)该实验还说明枝条上部的叶片不会因树皮环剥而枯萎,这是因为水分通过茎的_向上运输。 19. (4分)农技人员设计并建造了日光温室大棚,请回答: (1)大棚内同种植物的总和称为一个_。 (2)沼气池中微生物发酵可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植物通过_(填器官名称)吸收无机盐。 (3)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沼气池中的

10、微生物是属于_。 (4)农技人员研究温度对某种蔬菜产量的影响,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图曲线。图中面积S1、S2、S3、S4可表示某部分有机物的量。当温度从t1上升到t3期间,该蔬菜积累有机物的量为_。 三、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12分)20. (4分)植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的同时还会不断地向外散失水分,水分的散失受多种因素影响。小刚同学想:叶片面积会影响植物散失水分吗?针对这一疑问,他设计了如下实验: 在一株生长健壮的樟树上选取两段枝叶相似的枝条,A 枝条保留全部叶片,B 枝条去掉大部分叶片。用量筒量取 500 毫升清水,分别注入编号为甲、乙的两个锥形瓶里。把 A、B 枝

11、条分别插入甲、乙锥形瓶里,并用脱脂棉塞紧瓶口。将两个实验装置至于相同光照下照射相同的一段时间。取出锥形瓶中的脱脂棉和枝条,用量筒分别测量两个锥形瓶中剩余的清水量:甲 325毫升,乙 490 毫升。(1)实验步骤中,用脱脂棉塞紧瓶口的目的是_。 (2)分析实验数据,小刚能得出结论:_。 (3)为使实验结果更具普遍性,请提出一条改进建议:_。 21. (5分)如图甲是研究植物蒸腾作用实验的示意图。 (1)该实验的关键在于保证装置的密封性,尤其是橡皮管与U形管连接处的密封性。实验中,判断此装置的密封性良好的依据是_。 (2)人们大多选用阔叶的法国梧桐的枝叶而不是松树的枝叶进行实验,其原因是_。 (3

12、)实验结束后,在此茎的基部上方横切,观察到其中只有B部分呈红色,如图乙。那么图中的A是植物茎中哪一部分结构?_。 (4)随着蒸腾作用的进行,植物体内的水不断发生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会吸收周围大气的热量。 22. (3分)为研究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选取两枝带有较多不定根和叶的枝条。用刀片对其中一枝进行树皮环割处理。环割部位离不定根的距离约为4厘米,环割树皮时去掉约2厘米宽的树皮(如图)。把它们的根分别浸在土壤浸出液中,土壤浸出液液面在环割处下方。放在阳光下培养,两周以后进行观察。(1)实验中对两枝枝条进行不同处理的目的是_。 (2)实验中该同学“对树皮进行环割处理”基

13、于的假设是_。 (3)两周后,可通过观察枝条上的不定根或_的变化来判断假设是否成立。 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3题;共26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二、 填空题 (共6题;共27分)14-1、14-2、15-1、15-2、16-1、16-2、16-3、17-1、17-2、17-3、17-4、18-1、18-2、19-1、19-2、19-3、19-4、三、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12分)20-1、20-2、20-3、21-1、21-2、21-3、21-4、22-1、22-2、2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