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中考二模试卷C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550395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中考二模试卷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中考二模试卷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中考二模试卷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中考二模试卷C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中考二模试卷C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中考二模试卷C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中考二模试卷C卷.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中考二模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12题;共12分)1. (1分)如图所示,“狼外婆”叫门时,小白兔能分辨出门外不是自己的外婆,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 . 音调B . 响度C . 振幅D . 音色2. (1分)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如图所示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 . 春天,雾绕群峰B . 夏天,雨笼山峦C . 秋天,霜打枝头D . 冬天,冰雪消融3. (1分)(2016连云港)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B . 影子的形成说明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C .

2、 红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D . 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4. (1分)下列四个图中发生的现象,其中,有一个的形成原理与其它三个不同,这个图是( ) A . 草原犬鼠挖有多个洞口,有的平坦,有的有土堆B . 展开双翅的鸟在空中滑翔C . 打开冷水龙头时,从喷头出来的是温水D . 挤压钢笔的皮管,墨水就进入管内5. (1分)甲、乙两同学站在滑板上相对而立,如图所示,当甲用60N的力推乙,甲静止不动,乙向后退,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 甲对乙的推力为60N,乙对甲的推力小于60NB . 甲受到的推力与甲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 . 甲的质量可能小于乙

3、的质量D . 如果最初是乙用60N的力推甲,仍然是甲静止不动,乙后退6. (1分)小亮同学利用气球和圆柱形水杯做了一个小实验。把气球内灌入一定量的水封口制成水球(如图甲)。先将水球放入冷水中,水球漂浮(如图乙)。把杯中冷水换成热水,再次把水球放入热水中,发现水球沉在水底(如图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水球在冷水中所受浮力小于热水中所受浮力B . 水球在冷水中排开水的重力等于水球的重力C . 冷水的密度小于热水的密度D . 在冷水和热水同一深度处压强相等7. (1分)如图所示,已知m1m2m3 , 在同样大小的力F的作用下,三个物体都沿力的方向移动S,则力F所做的功( ) 甲 乙 丙

4、 A . 甲情况下最多B . 乙情况下最多C . 丙情况下最多D . 三种情况下一样多8. (1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目前人们直接利用太阳能的方式只有一种即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如太阳能热水器B . 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 . 绕地球飞行的飞船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D . 列车匀速运动时,火车头拉车厢的力大于车厢所受的阻力9. (1分)按照物体的尺寸从小到大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 地球 太阳系 宇宙 银河系B . 地球 太阳系 银河系 宇宙C . 宇宙 银河系 太阳系 地球D . 宇宙 银河系 地球 太阳系10. (1分)体育运动蕴含着丰富的

5、物理知识,对下列运动涉及的物理知识的解释或理解错误的是( ) A . 押加比赛处于僵持状态时,乙对甲的拉力与甲对乙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 . 撑竿跳高是利用撑竿弹力对运动员做功把撑竿的弹性势能转化为运动员的重力势能C . 冰壶运动员“扫冰”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的D . 赛艇船桨是费力杠杆,划船时手只要移动较小的距离就能使桨在水中移动较大的距离11. (1分)如图,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S,当R2的滑片P向右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压表V的示数变大B . 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C . 电压表V的示数与电流表A1的示数的乘积变大D

6、 . 电压表V的示数与电流表A1的示数的比值变大12. (1分)(2013南京)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6V不变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03V,定值电阻R1的规格为“10 0.5A”,滑动变阻器R2的规格为“20 1A”闭合开关,为了保证电路安全,在变阻器滑片P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阻R1消耗功率允许的变化范围为0.4W0.9WB . 电流表示数允许的变化范围为0.2A0.5AC . 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允许变化范围为220D . 电路消耗总功率允许的变化范围为1.2W3W二、 填空题 (共4题;共4分)13. (1分)将一根铁丝用手快速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

7、会发热,内能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个实验说明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14. (1分)秋天,稻子“笑弯了腰”,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运动场上,运动员用头顶球,同时运动员感觉头疼,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 15. (1分)如图,工人利用滑轮组将200N的重物向上匀速提升到2m高的平台上,则他所用的拉力为_N,拉力所做的功为_J(不计绳重动滑轮重及摩擦) 16. (1分)某型号电饭煲有加热和保温功能,如下图甲所示为其内部电路原理图,当开关S接触点1时,该电饭煲处于_(填“保温”或“加热”)状态如图乙是该电饭煲工作时电功率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_,其大

8、小为_电阻R2的阻值为_ 三、 实验题 (共8题;共23分)17. (1分)雨后天晴的夜晚,人在月光下行走,如图所示,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甲同学迎着月光走应走_处;乙同学背着月光走,应走_处(均选填“亮”或“暗”)。因为若迎着月光走,月光射到水面上时,水面发生的是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反射光几乎全部射入人的眼睛。 18. (3分)有人猜想“浸没在液体中的固体所受浮力可能跟固体的形状有关”,请你为检验这个猜想设计一个实验,已提供的器材有:橡皮泥、烧杯、细线 若要完成实验,还需添加的器材或物品:_。实验步骤:用细线控住橡皮泥,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使橡皮泥缓慢完全浸没在水中,读出弹

9、簧测力计的示数F1_。实验结论:若_,说明浸没在液体中的固体所受浮力跟固体的形状有关若_,说明浸没在液体中的固体所受浮力跟固体的形状无关19. (2分)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丽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甲、乙、丙三次实验让铁球从同一斜面上某处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铁球与纸盒在水平面上共同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1)要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应保证铁球达到水平面的_相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所采取的具体操作方法是使小球_; (2)选用甲、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 (3)三次实验中,碰撞前动能最小的是图_(甲/乙/丙)中的小球,原因是_ (4)

10、若水平面绝对光滑,铁球与纸盒将做_运动 (5)该实验物体的速度是指小球从斜面上静止滚下与纸盒碰撞_的速度(选填 “碰撞前小球”、“碰撞后小球”、“碰撞前纸盒”、“碰撞后纸盒”),它是通过_来改变的(选填“高度” “质量)。 (6)若在实验中,由于木板较短,纸盒碰后滑出木板,在不改变原有器材的情况下,如何保证碰后纸盒能始终在木板上滑行?方法是_。 (7)小明同学联想到以前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时,也用到了斜面,让小车从同一高度下滑,在不同的表面,看滑行的距离远近,最终停下来后,小车在三个表面克服摩擦力做功是否相等,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理由是_。 20. (2分)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1、中: (1)甲图所示,让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f_cm。 (2)正确安装调节好实验装置后。小明开始实验。图乙是他某次的实验情景。此时他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生活中的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3)实验中当物距等于焦距时,某同学却发现在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看到了烛焰正立放大的像。对此下列解释合理的是_。 A . 因为烛焰有一定的宽度,实际上它的某些部分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B . 因为烛焰有一定的宽度,实际上它的某些部分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小于焦距C . 这是烛焰发出的光经凸透镜表面反射形成的像(4)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

12、实像时,小明用不透明的纸挡住透镜上半部分,则光屏上所成的像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 (5)如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时,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适当的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才能实现,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就是利用这种透镜矫正的。 (6)实验中,蜡烛在燃放中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_(选填“上”或“下”)移动。 (7)在探究成“等大的实像”时,小明所测像距为22cm,与理论20cm相差较大,若不是因为长度测量方法错误或者测量误差导致的,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 21. (4分)小刚用天平和量筒测金属块的密度

13、时,进行了下列操作。请回答问题: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金属块质量时,天平平衡后,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质量m =_ g。 (2)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放入装有20mL水的量筒内,水面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体积V =_ cm3 , 计算出金属块密度 =_ g/cm3。 22. (4分)某同学为了探究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的实验 烧杯号加热时间(min)液体质量(g)初温()末温()18水200202824水100202834煤油200202842煤油2002024请根据表中的实验记录回答:比较_记录,得出的结论是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比较3、4记录,得出的结论是_。比较1、3记录,得出的结论是物体温度升高时吸热的多少与_有关。该同学在本次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23. (4分)(2017咸宁)小华同学想用“伏安法”来测量定值电阻RX的阻值,于是他在学校实验室借了一些器材,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不变(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