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1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蚜.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547302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1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1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1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1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蚜.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1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蚜.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1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1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蚜.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1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蚜一、基础巩固(每小题3分,共15分)1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待人也轻以约约:简约B是周公教王遂过也 遂:于是,就C其锋不可犯,其末可乘 乘:利用D或,莫之见而意之 意:揣测【解析】遂:顺,迁就。【答案】B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三年博士,冗不见治B校短量长,惟器是适者C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D凡王者之德,在行之何若【解析】A项,“见”同“现”;B项,“校”同“较”;C项,“说”同“悦”。【答案】D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

2、见其尊己也。B吾尝试之矣,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C吾意周公辅成王,宜以道,从容优乐,要归之大中而已,必不逢其失而为之辞。D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解析】A项,众人:古义指一般人/今义指许多人。B项,尝试:古义指两个词,尝,曾经;试,试验、尝试/今义指试,试验。C项,从容:古义指行动、举止/今义指不慌不忙,镇静,沉着;也指时间或经济宽裕。【答案】D4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B日之状如铜盘 日之光如烛C道之难见也甚于日 而人之未达也D自盘而之钟 自烛而之昢【解析】A项,代词,指代“日”;代词,指代“生而眇者”。B项,结构

3、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C项,结构助词,用在主谓短语中,取消独立性,不译。意义和用法相同。D项,动词,到。意义和用法相同。【答案】A5下列词语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B不然,则其畏也C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其国家可几而理欤D犹且月费俸钱,岁靡廪粟【解析】A项,与:交往,这里指朋友。动词活用作名词。B项,畏:害怕,这里指害怕他的人。动词活用作名词。C项,说:陈述,解说,这里指所说的道理。动词活用作名词。D项,月:月月,每月。岁:岁岁,年年,每年。都是时间名词活用作状语。【答案】D二、阅读理解(3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4、完成69题。(19分)王祐,字景叔,大名莘人。祐少笃志词学,性倜傥有俊气。晋天福中,以书见桑维翰,称其藻丽,由是名闻京师。邺帅杜重威辟为观察支使。汉初,重威移镇睢阳,反侧不自安,祐尝劝之,使无反汉,不听。祐坐是贬沁州司户参军,因作书贻乡友以见志,辞气俊迈,人多称之。仕周,历魏县、南乐二令。太祖受禅,拜监察御史,由魏县移知光州,迁殿中侍御史。乾德三年,知制诰。六年,转户部员外郎。太祖征太原,已济河。诸州馈集上党城中,车乘塞路,上闻之,将以稽留罪转运使。赵普曰:“六师方至,而转运使以获罪闻,敌必谓储峙不充,有以窥我矣,非威远之道也。俾能治剧者,往莅其州足矣。”即命祐知潞州。及至,馈饷无乏,路亦无壅

5、,班师,召还。会符彦卿镇大名,颇不治,太祖以祐代之,俾察彦卿动静,祐以百口明彦卿无罪,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由是获免故世谓祐有阴德。继以用兵岭表,徙知襄州。湖湘平,移知潭州。召还,摄判吏部铨。时左司员外郎侯陟自扬州还,复判铨,祐判门下省,陟所注拟,祐多驳正。卢多逊与陟善,陟因诉之,多逊素恶祐不比己,遂出祐为镇国军行军司马。太平兴国初,移知河中府。入为左司员外郎,拜中书舍人,充史馆修撰。未几,知开封府,以病请告。太宗谓祐文章、清节兼著,特拜兵部侍郎。月余卒,年六十四。初,祐掌诰,会卢多逊为学士,阴倾赵普,多逊累讽祐比己,祐不从。一日,以宇文融排张说事劝释之,多逊滋不

6、悦。及普再入,多逊果败,与宇文融事颇类,识者服其先见。(选自宋史王祐传,有删减)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由是获免故/世谓祐有阴德/B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由是获免/故世谓祐有阴德/C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由是获免/故世谓祐有阴德/D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由是获免故/世谓祐有阴德/【解析】“五代之君”作主语,后面可断开,故排除AB两项,“以为”的宾语为“戒”,故应排除D项。【答案

7、】C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辟、拜、封”是表授予官职一类的词,“迁、转、徙”是表调动官职一类的词,“罢、除、黜”是表罢免官职一类的词,“判”则表高位兼低职。B古代纪年方法大致有干支纪年法、王公年次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等,文中“乾德三年”应属于帝王年号纪年法。C“受禅”是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文中指太祖被推举而称帝。D古代对人“死”的称呼不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礼记曲礼中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曰死。”【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A.“除”是授予官职一类,是除去旧职任新职。【答案】A8

8、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分析不正确一项是()(3分)A王祐很有才华,文章写得很好。桑维翰赞誉他的书信辞藻华丽,使他闻名京城,就连皇帝对他的文章也很嘉许。B王祐有政治才能,很受皇帝重用。太祖征讨太原时,因运粮车辆堵塞道路而治罪转运使,赵普劝说太祖原谅他,并举荐王祐去治理,果然形势很好。C王祐敢于直言,劝谏皇帝。在为符彦卿一事申辩时,他讽谏太祖不要像五代的国君那样,因为猜忌而斩杀无罪的人。D王祐不依附权贵,有政治远见。卢多逊多次劝他依附自己,但王祐没有听从;王祐用宇文融排挤张说的事劝说卢多逊,结果事情的发展果然与宇文融相似。【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赵普劝说太祖原谅他,并举

9、荐王祐去治理”错,文中表述为“赵普曰:俾能治剧者,往莅其州足矣。即命祐知潞州。”由此可见,王祐去治理并不是赵普举荐。【答案】B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祐坐是贬沁州司户参军,因作书贻乡友以见志,辞气俊迈,人多称之。(5分)译文:_(2)六师方至,而转运使以获罪闻,敌必谓储峙不充,有以窥我矣,非威远之道也。(5分)译文:_【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注意字字落实,尽量直译。(1)关键点:“坐”“贻”“见”“称”;(2)关键点:“闻”“窥”“道”“有以”“非威远之道也”(判断句)。【答案】(1)王祐因此被贬为沁州司户参军,于是他写信给同

10、乡朋友来表明自己的志向,文辞气概优异卓越,有很多人称颂他。(2)六军刚刚到达,而转运使因为获罪传闻出去,敌人必定说我们储备不充分,有用来窥探我们的依据了,这不是声威远播(威慑远方敌人)的办法。【参考译文】王祐,字景叔,大名莘县人。王祐年少时专心研究词学,性格洒脱有英气。后晋天福年间,通过书信见到桑维翰,桑维翰称赞他词藻华丽,因此闻名京城。邺帅杜重威征召他担任观察支使。后汉初年,杜重威移师镇守睢阳,反复无常内心不安,王祐曾经劝说他,让他不要反叛后汉,杜重威没有听从。王祐因此被贬为沁州司户参军,于是他写信给同乡朋友来表明自己的志向,文辞气概优异卓越,有很多人称颂他。王祐在后周为官,历任魏县、南乐二

11、县的县令。太祖接受禅让,任命他为监察御史,由魏县调任光州知州,又提升为殿中侍御史。乾德三年,任制诰。乾德六年,转任户部员外郎。太祖征伐太原,已经渡过黄河。各州的军粮聚集在上党城中,车辆堵塞道路,皇上听到这件事,将要按照拖延滞留加罪转运使。赵普说:“六军刚刚到达,而转运使因为获罪传闻出去,敌人必定说我们储备不充分,有用来窥探我们的依据了,这不是声威远播(威慑远方敌人)的办法。(如果)让能够处理繁重难办的事务的人,前去此州就足够了。”立即命令王祐为潞州知州。到潞州后,军粮不缺乏了,道路也没有堵塞,军队回来,召王祐回朝。适逢符彦卿镇守大名,治理很不当,太祖用王祐代替他,让他观察符彦卿动静,王祐用全家

12、来担保明辨符彦卿没有罪,并且说:“五代的国君,大多因为猜忌而斩杀无罪的人,所以他们享有国家的年数不长,希望陛下把这作为告诫。符彦卿因此获得免罪,所以世人说王祐有暗中做有益于别人的事的品德。接着因为朝廷用兵岭表,王祐改任襄州知州。湖湘平定,王祐调任潭州知州。召回朝廷,代理兼管吏部铨。当时左司员外郎侯陟从扬州回来,掌管铨选,王祐掌管门下省,侯陟选用的官员,王祐多有驳回纠正。卢多逊与侯陟友好,侯陟因此起诉王祐,卢多逊平素憎恶王祐不依附自己,就让王祐出朝任镇国军行军司马。太平兴国初年,王祐改为河中府知府。入朝任左司员外郎,任中书舍人,充任史馆修撰。不久,任开封府知府,因为有病请求告老。太宗说王祐的文章

13、和高洁的节操都著名,特地任命他为兵部侍郎。一个多月后去世,享年六十四岁。当初,王祐掌管诰命,卢多逊担任学士,暗中排挤赵普,卢多逊多次讽劝王祐依附自己,王祐不听从。一天,王祐用宇文融排挤张说的事劝说卢多逊,卢多逊更加不高兴。等到赵普再次进入朝廷,卢多逊果然身败,与宇文融的事很相似,有见识的人都佩服王祐的先见之明。(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9分)龚自珍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历览近代之士,自其敷奏之日,始进之年,而耻已存者寡矣。官益久,则气愈偷。望愈崇,则谄愈固。地益近,则媚亦益工。至身为三公,为六卿,非不崇高也,而其于古者大臣巍然岸然师傅自处之风,匪但

14、目未睹,耳未闻,梦寐亦未之及。臣节之盛,扫地久矣。非由他,由于无以作朝廷之气故也。何以作之气?曰:以教之耻为先。贾谊谏汉文帝曰:“主上之遇大臣如遇犬马彼将犬马自为也如遇官徒彼将官徒自为也。”兹训,炳若日星,皆圣哲之危言,古今之至诚也。窃窥今政要之官,知车马、服饰、言词捷给而已,外此非所知也。清暇之官,知作书法、赓诗而已,外此非所问也。堂陛下之言,探喜怒以为之节,蒙色笑,获燕闲之赏,则扬扬然以喜,出夸其门生、妻子。小不霁,则头抢地而出,别求夫可以受眷之法。彼其心岂真敬畏哉?问以大臣应如是乎?则其可耻之言曰:我辈只能如是而已。至其居心又可得而言。务车马、捷给者,不甚读书,曰:我早晚值公所,已贤矣,

15、已劳矣。作书、赋诗者,稍读书,莫知大义,以为苟安其位一日,则一日荣。疾病归田里,又以科名长其子孙,志愿毕矣。且愿其子孙世世以退缩为老成,国事我家何知焉?嗟乎哉!如是而封疆万万之一有缓急,则纷纷鸠燕逝而已,伏栋下求俱压焉者鲜矣。(选自龚自珍全集,有删改)【注】明良:明君良臣。气:知耻的精神。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官益久,则气愈偷偷,苟且B地益近,则媚亦益工 工:巧妙,精巧C皆圣哲之危言 危:危险D小不霁,则头抢地而出 霁:晴朗,引申为脸色好看【解析】“危”应为“正直、端正”的意思,例如成语“正襟危坐”中“危”字就是这个意思。【答案】C1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主上之遇大臣如遇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