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536665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秕谷(b) 龌龊(chu) 镶嵌(qin) 嫉妒(j)B . 虐待(n) 悄没声(qio) 蝉蜕(tu) 恣情(z)C . 颓唐(tu) 书脊(j) 鲜为人知(xin) 斑蝥(mo)D . 剔透(t) 憎恶(zng w) 抖擞(su) 赫(h)然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藏污纳垢 粗制烂造 崎岖不平B . 郁郁寡欢 鹤立鸡群 引人注目C . 正禁危坐 神密莫测 无所事事D . 黯然失色 麻

2、木不人 意趣盎然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趵突腾空”为“济南八景”之首,泉水日夜喷涌,络绎不绝。B . 作家曹文轩荣获儿童文学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消息传来,骇人听闻。C . 杨绛先生的离世,如巨星陨落,使中国文坛黯然失色。D . 漫步曲水亭街,我们用相机去捕风捉影 , 记录家乡的古风古韵。4. (2分)下面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纪念建党80周年活动的主题是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主旋律。B . 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认为:成功知识汗水灵感机遇。C . 谈到怎样教育青少年一代?这位教育家有独到的见解。D . 创造,是人类智慧高度

3、发展结晶;创造,也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5.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金砖合作得到快速发展的原因,是因为它找准了合作之道。B . 十九大的行动纲领、战略决策、重要部署,落实到一个个报告、一项项法案中,凝聚成亿万人民的共识和力量。C . 习近平主席鼓励科研人员推动中国创造向中国制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D . 不可不否认,改革进入深水区后,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二、 中国名著 (共1题;共10分)6. (10分)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A“有谁和你在一起吗?”“是的,先生。跟我一起去的是”“等一等等一等。 不必说出你同伴的名字。适当

4、的时候我们会让他出庭的。你去那里的时候带了什么东西吗?” “汤姆迟疑起来,看上去有点慌乱。“说出来吧,孩子别害怕。说真话总是让人敬佩的。带了什么去的?”“就带了一只呃一只死猫。”人们一阵哄笑。法官把他们喝止住了。B汤姆的白天是辉煌和欢乐的,但夜晚则充满了恐惧。印第安人乔每晚都闯进他的梦 中,每次眼睛里都含着杀机。每到夜幕降临,几乎没有什么事情能诱使他到外面去。可怜的 哈克处在同样苦恼和恐怖的状态中,因为在庭审的那个大日子的前一天晚上,汤姆把事情全 部告诉了律师,尽管印第安人乔的当庭逃逸让哈克免去了出庭受审的痛苦,然而,他依然非 常害怕别人知道这件事也有他的一份。可怜的小家伙让律师答应为他保密,

5、但这又怎么样呢?汤姆由于良心不安而不得不在夜里赶到律师家中,把可怕的实情从曾用最毒的毒誓封住的嘴巴里吐了出来,由此哈克对人类的信心就荡然无存了。白天里,看见莫夫波特感激涕零的样子,汤姆为自己说出了实情而高兴;但到了晚上,他又后悔自己没有把嘴巴封住。 (节选自汤姆索亚历险记)(1)A 选文中的“同伴”是谁? B 选文中“可怕的实情”具体指什么? (2)联系原著,说说 B 选文中汤姆为什么会感到既“高兴”又“后悔”? 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7. (10分)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问渠那得清如许,_。(朱熹观书有感)月下飞天镜,_。(李白渡荆门送别)子曰:“饭疏食饮水,_,乐亦在

6、其中矣。”(论语述而)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无丝竹之乱耳,_。(刘禹锡陋室铭)_,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春天似乎最能触动诗人那颗敏感的心。唐朝诗人刘方平在充满寒意的月夜,敏锐地感受到春天里万物复苏、生命萌动,于是闻虫鸣而抒怀:“_,虫声新透绿窗纱。”韩愈在早春二月却发现似无还有的草色,用天街小雨润如酥,_”刻画了如诗一样的早春。最令人称奇的是诗人王观希望友人鲍浩然要把春天留在身边,“_,_。”表达了对友人的诚挚祝福和诗人的美好情怀。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2分)8. (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倾听生命行走的声音秋日里,我从遥远的大山往公路边扛木头,一截黑乎乎的用

7、来做拐棍的干枯杨木桩,被我顺手捎回,插在了院子内的土堆上。之后,我很快便把它忘掉了。只有母亲,偶尔会把一个湿筐子或一块刚洗出的旧布挂在它上面晾晒,它干裂皱巴的躯体因而浸上了一层湿漉漉的水渍。过了一段时间,我突然惊奇地发现,这截木桩的到来,使院子里有了很大的改变。以前,院子里只有一棵小枣树,孤零零的。风刮来时,是一种寡不敌众很无奈且软弱无力的声音,听了,总叫人感到沮丧。现在不一样了,有天晚上,当尖利的吼叫声将我从梦中惊醒时,我还以为是凶猛的野兽呢。仔细辨听,才知是从杨木桩上发出的声音。它不像冬树那样弯腰曲膝,总想尽力摆脱风的肆虐,把落在自己身上的风再推给别人,结果是被风撕拉得披头散发,没有了往日

8、的形状。杨木桩不慌不乱,静立在那里迎接风的挑战,一副岿然不动的样子。它让风从身边溜过,又吸收着风,让风进入自己的毛孔,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它们是朋友而不是仇敌。杨木桩使得落在院子里的雨也仿佛有了灵性。多数情况下,雨会在院子的东西两边布出疏密不同的两种雨幕,每回西边的杨木桩被淋得直往下流水,东边的小枣树却干渴得蔫巴巴的没一点儿精神。母亲心疼小枣树,细心地用木棍围住它,给它浇水,还多次想在杨木桩旁为小枣树再造一个新居,因怕把枣树挪死,才终未为其迁址。大雪天,小枣树裹着棉絮,被冰雪盖得严严的,几乎看不见任何枝梢。而杨木桩却光溜溜、水亮亮的,冰雪一附上去即刻就化,从不积存。一样的雪,一样的严冬,却是

9、两种情景。是风有意所为,还是枣树和杨木桩内部的原因?困惑中的我总涌起太多说不清的神秘猜测。无风无雨的天气,我总能听出一种声音。这声音隐约而清晰,细微而执著,愈来愈深,就像是一个人在奋力行走:一会儿翻山,一会儿趟河,一会儿在清风丽日下奔跑,一会儿又走在烟雨迷蒙的山间小径。开始的时候,我怀疑是自己的耳朵在作怪,产生了误听。后来,无意中,当我的目光触到杨木桩上那几片嫩黄的叶芽,那饱胀着绿色汁液的肌体时,我似乎也看到那早已扎牢结实得再也拔不出来的根须,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由一截枯木桩成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这之间,是一种怎样的生命行走啊。固然是我捡拾了它,但如果它自己就此停止生命的脚步,树便永远只能

10、成为一个虚幻的影子了。小枣树依旧灰黑着,山风把它的枝梢摧折得七零八落,我轻轻地拍了拍它的枝干。此时,它还在沉睡,在被动地等待着季节的到来,看不出它对未来有什么特别的打算。这是许多生命共有的选择,是它们共同的生命方式,似乎也不应苛责,毕竟,成长太惨烈,抗争太艰难了。无喜无忧的杨木桩,静静地指向天空,指向天幕上一颗很明亮的星。我双手搂着它,如同在抚摸一个冬天的童话。(1)感知内容,说说文章是怎样从不同的角度表现杨木桩这一形象的。自身条件:_生存状态:在风霜雨雪中经受磨砺。内在精神:_(2)揣摩语句。作者在第段中说杨木桩和风是朋友而不是仇敌。你怎样理解? (3)具体分析第段画线的语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

11、用。 (4)杨木桩和小枣树有着不同的生命行走方式,作者赞颂前者,也不愿苛责后者。你如何看待生命的行走呢?请结合课外积累,说说你真实的感受。(100字左右。) 9. (25分)(2012镇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大师什么是大朱晖最早发现并引荐陈寅格这匹“千里马”的,是梁启超。上世纪20年代,清华国学院刚刚成立,梁启超向校长曹云祥力荐陈寅格。曹问:“陈寅格是哪国博士?”梁答:“他不是学士,也不是博士。”曹又问:“他有没有著作?”梁答:“也没有。”曹拒绝:“既不是博士,又没有著作,这就难了!”梁大怒:“我梁某算是著作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曹一听,十分震惊,这才同意聘

12、请陈寅格。陈寅格在国外陆续留学20余载,潜心读书和研究,不仅学贯中西,而且通晓三十多种文字。由于他始终对博士、硕士之类的学位淡然处之,所以连大学文凭也没拿过。幸亏梁启超慧眼识珠,才使得这位旷世奇才没有“遗于野”,也才成就了这位日后清华园里大名鼎鼎的“教授中的教授”。按理说,陈寅格对梁启超不说感恩戴德,至少也应该礼让三分。但是,因为一个古人陶渊明,他们之间的恩怨一度被传得沸沸扬扬。陶渊明出生在东晋末期,是我国古代著名诗人,也是有名的隐士。东晋灭亡后,陶坚决归隐,誓不与新政权合作。他的举动,关系到所谓的“名节”问题,也引发了后世的长期争论。作为史学大家的梁启超,自然也有自己的一家之言,他认为陶渊明

13、弃官归隐最主要的动机,是当时士大夫廉耻扫地,他纵然没有力量移风易俗,起码也不肯同流合污,把自己的人格丧掉。陈寅格提出了针锋相对的意见,认为陶渊明“耻事二姓”才是可信的。同时,针对梁启超本人“无论从政还是从教,都不在乎在清朝还是在民国”的做派,陈寅格批评他“取自身之思想经历,以解释古人之志尚行动”。应该说,陈寅格批评不仅力道十足,而且尖酸刻薄。有好友劝他:“梁公对你有知遇之恩,你这样做,就不怕别人说你忘恩负义?”陈寅格笑答:“错了,我这样做才是对梁公最大的尊重,也才没有辜负他对我的赏识和抬举。”那么,梁启超又会怎么想的呢?“饮冰室主人”生性洒脱不羁,当有人嘲笑他“引狼入室”时,他回敬了一句耐人寻

14、味的话:“无论是批评陈寅格还是讥讽我的人,都把我们看得太小了。”相对于梁启超所言的“小”,西方著名的社会哲学家马克思韦伯曾相应地表述过“大”。有学生问他:“您教书的目的是什么?”韦伯答:“是让后来的人超越自己。超越老师就是尊敬老师。”学生又问:“您就不怕学生超越了你反而瞧不起你了?”韦伯大笑:“孩子,这样想太狭隘了。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在做一件比他们自身还大的事,那就是学术。”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从17岁开始追随柏拉图。他对老师非常崇敬,曾写了一首诗赞美柏拉图:“在众人之中,他是唯一的,也是最初的这样的人啊,如今已无处寻觅!”然而,当亚里士多德思想日益成熟之后,在哲学思想的内容和方法上与柏拉图出现了严重的分歧。他勇敢而坚决地批评老师的错误和缺点,结果遭致众人的谩骂,说他背叛了老师。对此,亚里士多德回敬了一句流传至今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我们需要补充一句,这个真理被实践所检验、证明了得。到底何为大师呢?他既不是头顶的光环,也不是姓名前的头衔,除了的学问、广博的见闻、宽阔的胸襟,更需要一种超越个人荣辱成败和恩怨情仇的境界。大师者,是把学术看得远大于自身,心中超越一切的是对真理永不妥协的探索。(选自学习博览)(1)通读全文,你认为大师什么最大?(2)对陶渊明归隐的最主要动机,梁启超和陈寅恪各持怎样的观点?(3)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