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 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B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528450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 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学 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学 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学 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B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学 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B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 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B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 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B卷.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 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B卷一、 字词书写 (共1题;共8分)1. (8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材料一:【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材料二:农耕时代,当时没有现代技术,一切靠天吃饭,农田的耕作播种需要了解天象,预测天气气候。于是,我们的先人就发现可以通过观察日月星辰的变化来认识外界自然变化,认识一年

2、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慢慢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材料三:从科学角度上讲,“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也就是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也就是黄金零度出发,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24个节气正好360度。材料四:不仅古代,在现代“二十四节气”也已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清明节气的祭祖活动、冬至的吃饺子等;在农村,二十四节气仍然指导着农民朋友们的农事活动;中医的理论体系会要求医生考虑节气,也就是结合天气气候特点和病人的病症来看病,广大老百姓也会按照节气规律来改变作息饮食和养生。(1)根据材料一,马致远

3、天净沙秋思一曲中的景物应该在_、_等节气中。(2)后三组材料分别从“二十四节气”的_、_、_方面来介绍。(3)以下是征集到的传承“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的措施,其中不符合的两项是( )A . 鼓励种植、销售反节气疏果。B . 把节气列入课本,把节气故事编成民谣。C . 各大报纸设专版宣传节气知识。D . 各个单位定期举行相关节气的知识竞赛。E . 取消小长假,恢复“五一”长假。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2分)2. (12分)名句默写。 (1)山舞银蛇,_。 (2)足蒸暑土气,_。 (3)浊酒一杯家万里,_。 (4)陈涉世家陈胜最具鼓动性气势雄伟、扣人心弦的一句话是_。 (5)隆中对这篇文章的

4、文眼是_。 (6)出师表诸葛亮提出了严明赏罚的建议,这个意思的句子是 _。 (7)李煜的虞美人中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词句,武陵春中把“愁”写得更有分量,想像新奇而生动的句子是_,_。 (8)李白行路难中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诗句,破阵子中同样表达诗人雄心壮志的名句是 _,_。 (9)“香”在古代诗词中很常见,请写出古诗词中含“香”字的连续的两句:_,_。 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6分)3. (4分)指出划线字的本字。秦王不说_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_被坚执锐_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出于殿上_4. (1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成龙历官未尝携家属,卒时

5、,将军、都统及僚吏入视,惟笥中绨袍一袭、床头盐豉数器而已。民罢市聚哭,家绘像祀之。赐祭葬,谥清端。内阁学士锡住勘海疆还,上询成龙在官状,锡住奏甚清廉,但因轻信,或为属员欺罔。上曰:“于成龙督江南,或言其变更素行。及卒后,始知其始终廉洁,为百姓所称。殆因素性鲠直,不肖挟仇谗害,造为此言耳。居官如成龙,能有几耶?”(节选自清史稿于成龙传)(1)解释下面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变更_ 谗害_(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及卒后,始知其始终廉洁,为百姓所称。(3)于成龙素有“天下第一廉吏”之称。选文中哪一处描写最能体现其“廉”(用原文回答)作者详细描写了于成龙卒后百姓哭祭以及康熙皇帝的评语,这是一种什

6、么表现手法? 四、 中国名著 (共1题;共6分)5. (6分)名著导读 (1)水浒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里面怒杀阎婆惜、在浔阳楼题反诗的是为人仗义、善于用人的_(人名),他的绰号是_。小说中的花和尚是_,写出有关他的一个情节:_。 (2)假设下面作品中的人物路遇困窘者,最可能施以援手给予救助的是( ) A . 骆驼祥子中的刘四爷B . 朝花夕拾中的衍太太C . 童年中的米哈尔舅舅D . 水浒中的武松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6. (20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问题。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窗外天上北归的雁群,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

7、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这时候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时,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啦唰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

8、:“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

9、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开得正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1)文中一、三两段反复写母亲要推“我”去看北海的菊花,母亲为什么要这么做?(2)赏析语言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3)文中写到“我”坐在窗前看落叶,“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你怎样理解母亲挡住落叶的行为?(4)文中两次出现“好好儿活”

10、,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理解。7. (15分)阅读赵燮的磨难一文,完成文后题目。磨难有如一种锻炼,一方面消耗了大量体能,一方面却又强身健骨。对待磨难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主动迎接,一种是被动承受。古时的斯巴达青年,迫于风俗的压力,每年都要在神坛上承受笞刑,以增强忍受磨难的耐力,这同时具有主动和被动的两种因素。主动迎接磨难的人,在忍受磨难的痛苦时,内心多是坦然的,磨难使他好像刀剑磨出锋芒;被动承受磨难的人,在为磨难所煎熬时,内心多充满惶惑,磨难使他仿佛卵石愈见圆滑。过多的磨难,对于一个英雄来说,或许是件幸事,诚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

11、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却无论如何是一种不幸,中国的近代史已把这一点昭示得清清楚楚。古人言:多难兴邦。这只是一种狭义上的真理,而不是广义上的真理。英国作家希尔顿在他的小说失去地平线中,虚构了一个地名香格里拉。后人多把香格里拉喻为世外桃源。遗憾的是,人们命运中的香格里拉总成虚幻,而生命中坦塔罗斯式的磨难却是百分之百的真实。就人生而言,总是从平坦中获得的教益少,从磨难中获得的教益多;从平坦中获得的教益浅,从磨难中获得的教益深因此,若想做一个非常平凡的人,则是磨难少一些更好;若想做一个出类拔萃的人,则不妨多经历些磨难。人的容颜往往和磨难成反比,人的魅力

12、往往和磨难成正比。磨难能使人优秀。如果既想成为优秀,又想远避磨难,这样的事情几乎是极少可能发生的。(1)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_。(2)文章第自然段采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请就其中的一种,简要分析其作用。(3)在历史和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因经受磨难而获得成功。请为上文补充一个这样的实例。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4分)8. (4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以下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临”“竦峙”“澹澹”在诗里的意思分别是“登上”“耸

13、立”“水波荡漾的样子”。B .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写景时,先实写岛上的树木百草,海面上的秋风洪波,再虚写天空中的日月星辰。C . 这首五言律诗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洪波涌起”写的是动景,“百草丰茂”写的是静景。D .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为了合乐时所加的套语,与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现了大海_景象,表现诗人_的抱负。 七、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9. (5分)阅读下面一段话,结合你平时了解的有关知识,为同学们讲述一个有关人民英雄的故事,引起我们去参观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兴趣。又到了春意盎然的时节,很多家长都带着自己的孩子出门旅游

14、了,大家都会去有山有水,风景优美的地方。我想很少有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去参观北京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根据提示,按要求作文。八年级的生活丰富多彩,可能是因为整理头型引发的风波;可能是围绕手机发生的故事;还可能是因为板报,因为运动会,因为某次考试,因为引发了太多回忆、太多故事。请以 的故事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先完成题目,然后作文;要有真情实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字词书写 (共1题;共8分)1-1、1-2、1-3、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2分)2-1、2-2、2-3、2-4、2-5、2-6、2-7、2-8、2-9、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6分)3-1、4-1、4-2、4-3、四、 中国名著 (共1题;共6分)5-1、5-2、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6-1、6-2、6-3、6-4、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