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3月中考模拟语文试题.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469915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3月中考模拟语文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九年级3月中考模拟语文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九年级3月中考模拟语文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九年级3月中考模拟语文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九年级3月中考模拟语文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3月中考模拟语文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九年级3月中考模拟语文试题.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九年级3月中考模拟语文试题陆琴 狄袁辉一(2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15分)对于未知的风景,我们总抱着chng jng( )和好奇。那么,去旅行吧!旅行可以让你短暂地抛掉世俗的一切,追求自己想要的自由;旅行会让人qin bi( ),你会见到这个奇妙的世界中你所知以外的许多 A (不可理喻/不可思议);旅行是给平淡无奇的生活打开一道缝隙,这缝隙里弥漫着青草摇曳的身姿和花朵芬芳的气息;旅行是抓住生活的每一朵浪花,然后串成最美的回忆来zho yo( )日后荒芜的岁月。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在A处横线上。(1分

2、) A处应填 。3划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4滨江中学将举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系列活动,请你参加。(9分)(1)写一则标语。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不可与活动主题相同)。(2分) (2)做一个调查。为了解同学们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看法,学生会准备进行问卷调查。请你仿照示例设计两道问题。(4分) 示例:你平时经常读书吗?(A.经常读 B.偶尔会读 C.基本不读) (3)推一部名著。作为候选作品,你认为格列佛游记一书通过格列佛“行万里路”的奇遇,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社会的一些矛盾,揭露批判了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最适合在这次活动中推荐。请简述作品中一个情节对

3、此加以佐证。(3分) 5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1) ,长夜沾湿何由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3)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4)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5)饮酒中形容事物有真意妙趣,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诗句:“ , ”。(6)行路难中用历史典故表现诗人心存被启用的希望(表现人生遭遇变幻莫测的句子):“ , ”。(二)(62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67题。(6分)小重山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4、注】这首词作于宋朝南渡之后的绍兴八年(1138),宋金“议和”而不准动兵的历史时期。此时词人仍在抗金前线,但宋高宗和秦桧力主议和,坚决制止岳飞再与金国作战。寒蛩(qing):秋天的蟋蟀。旧山:家乡的山。6.请发挥想象,描绘上阕划线句中所呈现的画面。(3分) 7.下阕中词人“欲将心事付瑶琴”,请结合全词,说说词人有哪些心事。(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17分)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

5、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

6、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节选自苏轼石钟山记)【注】硿(kng)硿焉:硿硿地(发出响声)。莫(m)夜:晚上。莫,通“暮”。磔(zh)磔:鸟鸣声。心动:这里是心惊的意思。噌吰(chng hng):这里形容钟声洪亮。窾(kun)坎镗(tng)鞳(t):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无射(y):周景王二十三年所铸之钟,名“无射”。歌钟:古乐器。8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2分)于 乱 石 间 择 其 一 二 扣 之9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 (2)徐而察之( )(3)与向之噌吰者相应( ) (4)此世所以不传也( )10用现代

7、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1)古之人不余欺也!译文: (2)余是以记之。译文: 11这篇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告诉我们 的道理。(3分)12请从写作对象及写作技巧的角度比较甲、乙两段文字的相同之处。(4分)【甲】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节选自石钟山记)【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节选自小石潭记)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1316题。(17分)【A】 中学生对“工匠精神”认知度和认可度调查你听说过工匠精神吗你们学校开展过关于工匠精神的活动或讲座吗你认为有必要在学校呼唤“工匠精神”吗是62.7%有9.6%是27

8、.4%否13.4%没有78.2%否30.2%似乎听说过23.9%不清楚12.2%不清楚42.4%【B】你给我多少自豪,让我热血如潮;你给我多少力量,何惧那水涌山高?你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一路风雨,你给亿万人民捧回了骄傲!啊,中国工匠,唱一路凯歌,把胜利拥抱;啊,中国工匠,甩一腔豪迈,向世界报到!中国工匠,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节选自歌曲中国工匠)【C】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前后脚来到。过劳动节,媒体报道了一批工匠典型,过青年节的年轻人怎么看?提到工匠,在不少人印象中好像都是中老年人,对于学习“工匠精神”,好像也离青年人比较远。其实,年轻人不但应该学习“工匠精神”,而且还应该好好学习,因为这将使

9、其终生受益。年轻人火力壮,劲头足,热情高,这些都是优点。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也许正是由于年纪小的原因,有时他们比较浮躁,稳不下心来,做事靠三分钟热度,尤其是一遇到挫折就打退堂鼓,这时就要学学“工匠精神”,看看好工匠是怎样做的:好工匠讲究的是坚持,干工作要坚持不懈,勇往直前,要有一股韧劲,不轻言放弃,不达目的不罢休。年轻人干工作风风火火,但有时比较毛糙,对自己要求不高,工作标准较低。好工匠又是怎样的呢?好工匠讲究的是“认真”二字,追求的是精雕细刻,精益求精。所以,做工作必须严谨、细致,做到精细、精准,不能马马虎虎,不能“差不多就行”,不能有应付的心理。年轻人思想比较活跃,但有些人缺乏定力,一份工

10、作干不了多长时间,这山看着那山高,频频“跳槽”,结果导致“很失败”。这时,也要好好与好工匠比照一下,好工匠讲究的是专一,一个行当往往一干就是几十年甚至一辈子,干一行爱一行。只有专心了,才能出成绩。人都是这样,一个年龄段有一个年龄段的特点,有优势也有不足。年轻人最大的优势当然是年轻,未来的路还很长,可塑性很强,发展空间很大,在发挥自己优势的同时,有意识地克服自身不足,对日后成长极有裨益。显然,学习“工匠精神”,是提升自我的难得机会。作为一种“精神”,不是提提口号,说说就具有的,它需要一代代人传承、鼓励、培养,锲而不舍地追求。一方面,对现在“在岗”者(包括领导者),要“鼓励”(总理语),更要有具体

11、措施予以保证;另一方面,寄希望于未来,要有长远眼光,着眼于“后备军”的教育培养。也就是说,必须立即行动,大力宣扬“工匠精神”,拟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对年轻人开展“工匠精神”的教育培养。几十年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就指出:“惟独在劳力上劳心的人类,才能征服自然势力,创造大同社会。”“在劳力上劳心”,既有劳动习惯,又有书本知识,才能激发出最大的聪明才智,才能令“工匠精神”熠熠生辉。年轻人以好工匠为榜样,学习“工匠精神”,以“工匠精神”点亮自己的青春,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摘自2016年5月5日邢台日报,作者:坦熹)13.请写出你从材料【A】中获得的信息。(3分) 14.【B】【C】两则材料中的划线句表达方式及效果有何不同?(4分) 15.围绕材料【C】第段的观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下面两则材料哪一个更恰当?为什么?(4分) 材料一:在南坪万达步行街经营一家小面店的吴阿姨认为,把每一根菜洗干净、每一勺调料打好、每一碗面软硬刚合适,就是工匠精神。“我在这儿开店7年了,顾客吃饭图的就是好吃、卫生、实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