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B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459236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B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B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B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B卷.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共 20 题,共 40 分) (共20题;共40分)1. (2分)科学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 . 酒精灯使用完后,直接用嘴吹灭即可B . 实验室中的药品经确认无毒无害的,可以品尝一下以感受其味道C . 与滴瓶配套的胶头滴管使用完毕,清洗后放回原瓶D . 实验完毕后,及时洗涤所用器皿,仪器、药品归类整理,放在规定的位置2. (2分)同学们参加科学期末考试,你会紧张吗?请不要紧张,可以深呼吸缓和一下紧张的考试情绪。请问你呼出的这口气中,含量最高的是什么气体?

2、 ( ) A . 氮气B . 氧气C . 稀有气体D . 二氧化碳3. (2分)下面是李好同学用连线的方式对某一主题知识进行归纳的情况,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 性质与用途 氢气燃烧产物为水最理想燃料 熟石灰呈碱性改良酸性土壤 活性炭有吸附性做净水剂B . 元素与人体健康 人体缺氟易生龋牙 人体缺锌影响人体发育 人体缺碘甲状腺肿大C . 生活常识 取暖防中毒煤炉上放一壶水 防菜刀生锈喷水后悬挂起来 海鲜品保鲜甲醛水溶液浸泡D . 环保与物质的利用 减少水污染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减少汽车尾气污染使用乙醇汽油 减少白色污染使用可降解的塑料4. (2分)在煤矿的矿井里,为防止爆炸事故,常采取

3、的安全措施是( ) A . 进矿井应先做灯火试验B . 准备好灭火器材C . 通风并严禁烟火D . 戴呼吸面具5. (2分)下列示意图分别是实验室氧气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6. (2分)下列关于四个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拔罐”不仅能说明大气有压强,还能说明人体内部有压强 B . 某同学进行马德堡半球实验时,选用不同的直径的半球时,拉开半球所用的力不同 C . 如图所示的自制气压计,瓶内水柱升高说明外界大气压强减小 D . 医生用注射器给病人肌注抗生素是利用了大气压 7. (2分)t时,向一只盛有0.15 g熟石灰的

4、烧杯中加入50 g水,充分振荡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升高温度后,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B . t 时,熟石灰的溶解度为0.3 gC . 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小于50.15 gD . 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于0.3%8. (2分)下列是某同学对水的一些认识: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改变水循环环节中的蒸发;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夏季丰富,冬季欠缺;分别运用沉淀法、过滤法、蒸馏法得到的水,蒸馏法得到的水最为纯净;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多种物质可以在水中溶解。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9. (2

5、分)如图是人体呼吸运动的模型图,以下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 . 甲图表示吸气过程,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B . 甲图表示呼气过程,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C . 乙图表示吸气过程,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D . 乙图表示呼气过程,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10. (2分)下列有关燃烧、灭火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火上浇油: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B . 钻木取火:提高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C . 吹灭烛火:降低着火点D . 电器着火:用水浇灭11. (2分)下列物态变化的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B . 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

6、高C . 把一块10的冰放到0的房间里,冰会慢慢地熔化D . 水的沸点会低于或高于10012. (2分)生活中有许多物质会引起中毒,下列各项不属于环境毒物的是( ) A . 敌百虫B . 一氧化碳C . 氮气D . 工业用盐13. (2分)2016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下列做法或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 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119B . 扑灭森林大火,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C . 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一定会燃烧D . 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场所要严禁烟火14. (2分)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 A .

7、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B . 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C . 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D . 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15. (2分)要使一不饱和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但不改变其质量分数,正确的方法是( ) A . 加热蒸发溶剂后再降至原温度B . 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钾C . 降温至溶液刚好达到饱和D . 降温,使其析出部分晶体16. (2分)一把汤匙的质量是18.4g,体积是8cm3 , 则根据如下密度表,可以知道做成这把汤匙的材料可能是( )物质银铜铁铝陶瓷密度(kg/m3)10.51038.91037.91032.71032.3103A . 铝B . 铜C . 铁D . 陶瓷1

8、7. (2分)关于蒸发和沸腾两者的区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而只能在一定温度下沸腾B . 蒸发是在液体表面进行的,而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C . 液体蒸发和沸腾都需要从外界吸热D . 蒸发和沸腾时,如果不加热都不会继续进行18. (2分)课本中的图表、数据等可以提供很多信息。下面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可比较气体的密度大小根据不同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确定混合物的分离方法“酸、碱和盐溶解性表”是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依据之一根据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判断该元素原子核内中子的数目A . B . C . D . 19. (2分)

9、如图所示为证明动物需要呼吸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实验中属于对照组的是 A 组B . 本实验只能在无光条件下进行C . 本实验应控制两试管中的碱石灰等量D . 本实验用红色液滴移动来反映试管内二氧化碳含量变化20. (2分)农业上常用饱和的食盐水选种。在室温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饱和食盐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有少量固体析出。对此过程的描述,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二、 填空题(共 8 题,共 20 分) (共8题;共20分)21. (2分)下面是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a酒精能挥发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铁锈c水沸腾变成水蒸气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

10、变浑浊。 (1)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 (2)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填序号) 22. (4分)现有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稀有气体四种物质,请用上述物质的序号填空: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空气中的各种成分可以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其中约_占空气体积的78%,是工业上生产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人类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气体是_,燃烧也离不开它;_虽然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是也有很广泛的用途,如制造电光源等;_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物质。 23. (2分)下图是某同学利用易拉罐所做的两个实验,请分析回答: 甲 (1)如图甲,让易拉罐从同一斜面上不同高度静止滚下,碰到相同位置的同一木块上

11、。此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动能的大小与_的关系。 (2)如图乙,将装有少量水的易拉罐加热后倒立在装有冷水的水槽中,易拉罐内的水蒸气发生_,使得罐内的气压减小,易拉罐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发生形变。 乙24. (2分)如图甲所示,当烧瓶中的水沸腾以后,移去酒精灯,烧瓶中的水将_沸腾(填“继续”或“停止”),待水的温度降低一些以后将大注射器接到烧瓶上口上,如图乙,向外拉注射器活塞,看到的现象是_,这表明气压减小时水的沸点降低。 25. (2分)为探究CO2和NaOH是否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出了如图4种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出现的实验现象:_。 (2)某同学认为以上实验仍无法

12、证明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同学质疑的依据是:_。 26. (2分)我市一些街道边新安装的“太阳能垃圾箱”“头顶”光电池板,“腰挎”广告灯箱,“脚踩”垃圾桶。 (1)白天,太阳能电池板给蓄电池充电,将_能先转化为_能,再转化为化学能。 (2)废电池应该投入到其中的_垃圾桶(选填“可回收”、“有害垃圾”、“厨余垃圾”或“其他垃圾”),以防渗漏出的汞、镉、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27. (4.0分)如表是不同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表 温度()02040溶解度(g/100g水)13.331.663.9(1)称取30g硝酸钾固体时,在加一定量的硝酸钾固体后,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

13、右,接下来的操作是_,直到天平平衡; (2)要使20时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_的方法。(写一种即可) 28. (2分)下表是硝酸钾、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则 温度/0102030405060708090100硝酸钾13.320.93245.86485.5110138169202246氯化钠35.735.83636.336.63737.337.838.43939.8(1)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可通过_的方法提纯。 (2)对(1)中析出的晶体和剩余溶液描述正确的是 。 A . 剩余溶液一定是硝酸钾饱和溶液B . 该过程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C . 剩余的溶液一定是纯净物D . 析出的晶体中只含有硝酸钾(3)在一定温度下,将含69克硝酸钾、18克氯化钠的混合物完全溶解在50克水中。若要降低温度硝酸钾就开始析出,而氯化钠始终不能析出,则温度T()的变化范围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