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1-15课教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459091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1-15课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1-15课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1-15课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1-15课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1-15课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1-15课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1-15课教案.doc(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灯光 知识与技能:1读读记记“战地、围歼、茂密、突击、歼灭、注视、漆黑、陷入、憧憬、阻击、点燃、性命、焦急”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借助工具书用较快的速度阅读,引导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2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之后,教师可以提覆盖全文的问题,让学生自读自悟课文中的一些细节。作适当点拨引导,加深学生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教学重点:通过对人物言行、神态等描写的分析,

2、帮助学生体会郝副营长为了幸福的明天,宁愿牺牲自己生命的崇高品质。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及课文中心之间的联系。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时间: 2 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练说 、板书课题。 、练说。教师提问:你见过什么灯?它们的形状是怎样的?分别用在什么地方?这些灯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如果没有这些灯,生活会是怎样的?有了这些灯生活又变得怎样?二、理文,练说 、读课文,弄清人物间的关系: (“我”与郝副营长,虽然工作性质不同,但目的是一个,即消灭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 、读课文,弄清火光与灯光的关系: (这里教师可设计几个填空,辅助学生弄清这一问题。)战斗间隙

3、,郝副营长划着_,借着_看一本书,书上的插图画的是_。他充满了对未来的_。守敌的围墙被炸开一个_,突击连马上_,后续部队在黑暗里_,在这_的时刻,郝副营长划着火柴,点燃了_,_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战斗胜利了,现在孩子们能够在_学习,可他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_。 、读课文,弄清文中三个“多好啊”间的关系: (课文三次出现“多好啊!”这句话,可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来,标上序号,然后读一读上下文,找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说这些话时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了什么?然后通过小组交流、集体汇报的形式,帮助学生弄清这一问题。第一次说这话是对天安门广场“灯光”的赞叹,是引起我回忆的直接原因。第二次说这话

4、的是郝副营长,他看了书中插图后,对图上的孩子能在灯光下看书深感羡慕。第三次说这话的依然是郝副营长,他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三、激情,练读 、指导学生读回忆部分: (郝副营长的话要读出沉思、询问、回忆、憧憬的语气:激战部分要读出“猛烈”、“着急”;战斗结束部分,语速放慢,读出对战友无限崇敬之情。可采取指读、组内读、齐读等形式。) 、指导朗读课文首尾段: (这部分总的基调是流畅,读出对战斗深沉的怀念。) 、自由感情朗读全文: (学生在感情朗读当中自然感受到当前生活的幸福,联想到先烈的献身精神,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四、延伸拓展。 、简介作者,鼓励课外阅读。 、写出学习本文后的感想。

5、 五、布置作业。 、鼓励学生课外阅读七根火柴、三人行。 、练笔:仿照课文的叙述形式写篇作文,内容自选。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12 为人民服务知识与技能: 1读读记记“剥削、兴旺、解救、哀思、乱蓬蓬、炊事员、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等词语。结合课文理解“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的意思。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结合具体事例,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过程与方法:第一课时,充分让学生自读自悟,讨论课文围绕主要观点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初步了解议论文的表达方式。第二课时,可以让学生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研词析句,领悟语意。情

6、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字词句,能独立完成作业。教学难点:对文体(论述文)的了解,学会写作时要围绕中心论点进行写作的方法。教学时间: 2 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简介背景。二、学生自学字词。1、查字典,读准“鸿、鼎、铭、悼”的字音,掌握字义。2、查工具书,理解“鸿毛、哀思、五湖四海、死得其所、精兵简政”等词语的意思。三、学生质疑,教师析疑,释疑。学生对课文中的字、词、句提出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加以解决。 四、学生自读课文,理清层次。(带着思考题读课文) 毛泽东同志的这个讲话围绕什么中心讲?分几层意思讲?每层意思是什么?师生

7、通过讨论,拟出层次提纲:1、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重於泰山2、死的意义:为人民服务轻于鸿毛3、不怕批评,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4、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努力奋斗5、寄托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五、作业:1、抄写字词。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明确学习目的。 我们,上节课时我们预习了课文,初步明确了毛泽东同志这篇讲话的时代背景以及课文内容。本节课我们着重理解这篇讲话是围绕一个什么中心写的,是怎样围绕中心一层一层论述的,以及我们应该向张思德学习些什么。二、整体入手,明确中心。学生带着思考题自读全文:1、本文围绕一个什么样的中心思想来写的?2、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三、分层

8、详读,理解课文内容。1、讲读第一层。 (1)朗读第一层 (2)学生思考:这一层中的第1、2句是什么关系?(因果) (3)学生练习:用因果关系读第1、2句话。 (4)学生思考:哪些词具体说明了党和人民的密切关系? (5)板书:(宗旨: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3、讲读第二层: (1)指名读课文 (2)理解:“固”(本来)、“于”(比)、“重于泰山”(即比泰山重)、“轻于鸿毛”(即比鸿毛轻) (3)思考:为什么说“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4)小结:这一层中讲人死的两种不同意义,着重指出“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板书(死的意义

9、)3、讲读第三层: (1)第一大组读课文 (2)思考:为什么说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3)用词素分解理解“精兵简政”的意思。 (4)这段话句与句之间在逻辑上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先指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就不怕别人批评;再举例说明这样做的好处,强调我们务必这样做。) 板书(不怕批评,坚持好的,改正错的。)4、讲读第四层: (1)第二大组读课文 (2)理解“五湖四海、死得其所”的意思 (3)给这段课文划分层次:(学生动手,教师巡视,然后师生讨论订为4层)(4)思考:第1层与2、3、4层是什么关系?(因果)(5)思考:为了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们必须

10、怎样做?(6)利用学生对(5)的回答板书:(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努力奋斗)5、讲读第五层:(1)第三大组读课文。(2)理解:“哀思、寄托”的意思。(3)思考:为什么要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团结才有力量,才能实现共同的革命目标)(4)板书:(寄托哀思,团结人民)四、回归整体,总结全文:1、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本通过悼念张思德,讲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2、写作特点:(1)文章在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心思想论述时,注重摆事实,讲道理,条理清楚。(2)本文的语句在逻辑上结构严谨。五、课堂练习。六、课外练习。1、背诵课文中自己喜爱的章

11、节。2、完成练习册。 板书设计:1、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重於泰山2、死的意义:为人民服务轻于鸿毛3、不怕批评,坚持好的,改正错的4、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努力奋斗5、寄托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教学反思:13 一夜的工作知识与技能:1、读读记记“审阅、陈设、极其、转椅、隔壁、记录、浏览、思索、热腾腾”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领悟本课用朴实无华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高尚人格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尊重学生的不同感受。2、深入解读教材,正确引导学生“解疑”。3、抓住课文的难点进行教学。4、把引导学生理解内容和领悟表达方法结合起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从

12、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中,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借助中心句,正确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2、学生虽然学过几篇歌颂总理的文章,但总的来说,要培养对总理的热爱和敬仰之情有些困难。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感受周总理生活俭朴的崇高品质。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3、了解总理生活的简朴,并能仿写一段话。教学过程: 一、揭题。1、出示课题一夜的工作,读题2、读了课题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二、熟悉课文。1、自读课文5分钟,注意生字新词,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并了解你最想了解的东西。2、反馈:你了解了什么?顺带检查朗读情况。三、理解课文。1、把最后两节读二遍,比较一下这两段

13、文字,有什么联系?2、指导朗读最后两节(女同学,轻声的,男同学声音响亮地)3、带着“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这一句话,读读课文17节看看课文哪些地方写出了周总理生活的简朴?4、有感情的朗读。5、片断练写:把这些组合起来,(可以增加一些词句,删掉一些词句)以“周总理的生活是多么简朴”为开头写一段话。6、交流。7、小结:通过朗读,我们学习了语言,通过练笔,运用了课文语言,变成了自己的语言,这就是我们学习语文的方法。五、作业巩固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 1、感受周总理工作劳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2、学习描写总理工作劳苦的句段,并仿写一段话。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一、研读课文。1、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总理工作是多么劳苦?提示: (1)从工作时间上看:“我今晚上”“就听见公鸡哦哦地叫明了。” (2)从工作量上看:“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厚厚的一叠文件说:我今天晚上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 (3)从工作态度上看:“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有是停笔想一想,有时还问我一两句。”在研读中区别三组词的意思和用法。2、有感情朗读有关句段。3、把这些句段组合起来,(可以增加一些词句,删掉一些词句)以“周总理的工作是多么劳苦”为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