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一生十二个观念必看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342349 上传时间:2017-10-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变一生十二个观念必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改变一生十二个观念必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改变一生十二个观念必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改变一生十二个观念必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改变一生十二个观念必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变一生十二个观念必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改变你一生的十二个观念NLP 的 12 条前提假设 NLP 三字母代表的意思 NLP 包括的三个英文字有以下的意思:N -Neuro ( 字译为“脑神经” ,意译为“身心”) 指的是:我们的头脑和身体经由我们的脑神经系统连结在一起。我们的脑神经系统控制我们的感觉器官去维持与世界的联系。L -Linguistic ( 语法 )指的是:我们头脑与身体之间的联系机制所用的语言模式。我们运用语言与别人进行交流,经由姿势、手势、习惯等无声语言显示我们的思考模式、信念及内心的种种状态并产生相互影响。P -Programming ( 程序)指的是:借用计算机科学的“程序”去指出我们的意念、感觉和行为只不过是

2、习惯性的模式,可以经由提升我们“思想”的软件而得以改善。凭改善我们思想和行为的重复模式,我们便能在行动中取得更满意的效果。因此,NLP 就是“身心语法程序学” 。NLP 是研究我们的脑如何工作的学问。凭着知道脑如何工作,我们可以配合和提升它,因而使得人生更成功快乐。NLP 的理论及技巧构筑在一些前题假设上。当我们思考或者处理事情的时候,可以假定人、事、物的关系就是这些前题假设所说的一样,然后凭这些假设去设计自己的思考方向和行为。用这个方式,我们会发现思考和行为的效果更好。反复地运用这个方式,我们便不会陷入困境,而会更积极、有进步和提升。任何事情,若能符合这些前提假设,都会有良好的效果,可以说是

3、不会出毛病的。事实上,一个人若能事事做到以这些前提假设为思、言、行的基础,他的人生也因此会事事顺利、天天开心的了。1. 没有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没有两个人的人生经验会完全一样,所以没有两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系统会是一样。因此,没有两个人对同一件事的看法能够绝对一致。因此,没有两个人对同一件事的反应会是一样。因此,没有两个人的态度和行为模式会完全一样。因此,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事,不能假定发生在另一个人身上也会有一样的结果。因此,一个人会做的事,不一定另一个人会做。人与人之间的不同,造就了这个世界的奇妙多姿。尊重别人的不同之处,别人才会尊重你独特的地方。每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系统都是在不断演

4、变中,所以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两个人无须信念、价值观和规条一样,同样可以有良好沟通或者良好关系。给别人空间也就是尊重别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这样才能有良好的沟通和关系。同样地,自己与别人的看法不同,也是正常的事。当尊重别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的同时,我们也有权利要求别人尊重自己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2. 一个人不能改变另外一个人一个人不能改变另外一个人,一个人只能改变自己。每个人的信念、价值观、规条系统只对本人有效,不应强迫别人接受。改变自己,别人才会有可能改变。一个人不能推动另外一个人改变。每个人都只可以自己推动自己改变。找出对方的价值观,创造、增大或转移对方在乎的价值,对方便会

5、产生推动自己的行为。因此,一个人不能“教导”另外一个人,一个人只能引导另一个人去学习。因此,一个人不能希望另外一个人放弃自己的一套信念、价值观和规条,而去接受另外的一套。好的动机只会给一个人去做某一件事的原因,但是不能给他控制别人或使事情恰如他所愿的权利。不强逼别人跟随自己的一套信念、价值观和规条,别人便不会抗拒。同样地,我们只能自己推动自己。3. 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光强调做法正确或者有道理而不顾是否有效果,是在自欺欺人。在三赢(你好、我好、世界好)原则的基础上追求效果,比坚持什么是对的更有意义。说道理往往是把焦点放在过去的事上,而注重效果则容易把注意力放在未来。效果是制定计划的意义基础,亦

6、是所有行动的指南。因为没有两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是一样的,所以没有两个人的“道理”是一样的。故此,坚持道理,只不过是坚持一套不能放在另一个人身上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真正推动一个人的力量是在感性的一边,再加上理性方面的认同就会得到想要的效果。故此,有效果需要一个人的理性和感性上的共鸣。没有效果的道理,是背弃了信念和价值的规条,需要加以检讨。有效和有道理往往可以并存,但必先从相信有这个可能的信念开始。只追求有道理但无效果的人生,难以有成功和快乐的体验。4. 我们所了解的只是由感官经验塑造出来的世界,不是绝对的真实世界每个人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把资料摄入脑中,因为不能、亦不需要把所有资料捕捉,所

7、以感官的运用总是主观的、有选择性的。摄入的资料经由我们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过滤而决定其意义,然后储存在脑中。我们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是主观地形成的,故此,过滤出来的意义也是主观的。我们每一个人的世界,都是用上述的方式一点一滴地塑造出来的,因此是主观的。而我们只能用这个方式建立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没有其他的方法。因此,没有绝对的真实,只有主观的真实,或者相对的真实。因此,每个人的世界是在他的脑中。我们是凭大脑对世界的认知去处理每一件事。因此,改变一个人大脑中的世界,这个人对这个世界中事物的态度便会改变。因此,每个人都是用自制的地图在这个世界里生活。改变主观经验在大脑里的结构模式,便会改变事情对我们

8、的影响,和我们对事情的感受。因此,我们无须改变外在的世界(我们无法完全清楚它是怎样的),只须改变我们自己(脑中的世界),我们的人生便有所改变。事情本身不会给我们压力,压力是来自我们对事情的判断和反应。情绪也从来不是来自某人的言行、或环境里出现的转变,而是来自我们对这些的态度,亦即是我们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5. 沟通的效果取决于对方的回应沟通没有对与错,只有“有效果”或者“没有效果”之分。自己说得多“对”没有意义,对方收到你想表达的讯息才是沟通的意义。因此,自己说什么不重要,对方听到什么才是重要的。同样的话有不同的表达方法,能够使听者完全收到讲者想传达的讯息,便是正确的方法。沟通的效果,主要取

9、决于声调和身体语言,其次才是文字。在潜意识层面的沟通讯息的收发要比意识层面的多得多。没有两个人对同样的讯息有完全同样的反应。说话的效果由讲者和听者共同决定。改变说的方法,才有机会改变听的效果。沟通成功的先决条件是气氛和谐。听者的抗拒是对讲者不够灵活的指控。6. 重复旧的做法,只会得到旧的结果做法有所改变,结果才会有所改变。如果你做的事没有效果,就改变你的做法。希望明天比昨天更好,就必须用与昨天不同的做法。改变自己,别人才有可能改变。世界上的每样事物都在不停地改变中,不肯改变的便感到压力越来越大,终将面临被淘汰或失败的威胁。因此,只有不断地改变做法,才能与其他事物保持理想的关系。做法是手段,目的

10、是取得效果,把焦点放在取得效果上,就要灵活地不断修正做法。改变是所有进步的起点。有些时候,必须把全部旧的想法放下,才能看到突破的可能性。过分专注于问题本身,便会看不到就在周边的众多机会。7. 凡事必有至少三个解决方法陷入困境的人,通常认为事情只有一种做法,别无选择;对事情有两个做法的人也会陷入困境,因为他会分不清哪个做法对自己更有利,给自己制造了左右两难,进退维谷的局面。有了第三个做法的人,很快便能找到第四、五,甚至更多的做法。有越多的做法就是有越多的选择,就有更多成功的机会。至今不成功,只是说至今用过的方法都得不到想要的效果,要想成功,就要再换个方法试试!没有办法,只是说已知的办法都行不通。世界上尚有很多我们过去没有想过,或者尚未认识的方法。只有相信尚有未知的有效方法,才会有机会找到它和使事情改变。无论什么事情,我们总有选择的权利,而且不只一个。 “没有办法”使事情划上句号, “总有办法”则使事情有突破的可能。 “没有办法”既然对你没有好处,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