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3.6 地球表面的板块C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411758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3.6 地球表面的板块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3.6 地球表面的板块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3.6 地球表面的板块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3.6 地球表面的板块C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3.6 地球表面的板块C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3.6 地球表面的板块C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3.6 地球表面的板块C卷.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3.6 地球表面的板块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题 (共7题;共15分)1. (2分)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的原因是( )A . 陆地上大量的水土流失B . 岩石圈板块的运动C . 火山和地震D . 全球气候的变化2. (2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两个大陆板块相碰撞处常形成( ) A . 海沟B . 岛弧C . 巨大裂谷D . 巨大山脉3. (2分)读世界板块的分布图,回答:关于图中板块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板块是欧亚(亚欧)板块B . 板块是非洲板块C . 板块几乎全部位于印度洋D . 板块是南极洲板块4. (2分)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下

2、列有关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主要原因B . 地球是一个两极略鼓、赤道稍扁的球体C . 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并处于不断运动之中D . 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5. (2分)应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下列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 大西洋、北冰洋均由板块张裂而产生台湾山脉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而成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使古地中海一部分消失北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和弧状岛链是新大洋地壳的诞生地A . B . C . D . 6. (2分)下列有关板块构造理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六大板块中,唯一不与亚欧板块相接触的是南极洲板块B . 六大板块中,

3、几乎被海全覆盖的是太平洋板块C . 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大西洋的面积随着时间推移将减小D . 喜马拉雅山是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的7. (3分)2018年2月6日,我国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发生强烈地震,经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震级为6.5级,震源深度为11千米。 (1)从板块构造学说的角度看,台湾位于_两大板块的交界处,属于地震多发地带。 (2)地震对某地造成的破坏往往与地震强度、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因素有关。下列关于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有_。 A . 同级别的地震震源越深,破坏力越小B . 震中距是震源到震中的距离C . 现代科学发展水平还不能对地震做出准确、及时的预报二、 中档题 (共7题;

4、共21分)8. (2分)(2014杭州)下列表述符合板块构造学说的是( )A . 全球岩石圈由七大板块组成B . 地震和火山是引起地壳变动的主要原因C . 各大板块漂浮在地核上D . 由于板块的张裂,东非大裂谷未来可能形成一个新的海洋9. (2分)海洋形成的原因是( )A . 板块的碰撞B . 板块的张裂C . 板块的挤压D . 板块高低运动10. (2分)下列图按照大陆漂移的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A . B . C . D . 11. (2分)关于地球的有关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B .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中,最内层是地幔C . 火山地震是引起地壳变动的主要原因

5、D . 地球的岩石圈好像一整块拼好的“七巧板”,说明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12. (2分)下列与地壳运动和板块构造学说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B . 组成地球的板块会发生碰撞和张裂C . 火山喷发不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D . 发生地震时应快速跑入面积较大的房间13. (7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分为_大板块,我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杯称为“世界屋脊”,也是世界上比较年轻的高原。目前还在不停的生长。它生长的动力来自于印度洋板块和_之间的碰撞和挤压。同理,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张裂形成了_。 14. (4分)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上共有_大

6、板块。图甲实验中,用实验中的书本(纸张)表示地球上的板块,反映了板块的_(填“碰撞”或“张裂”)运动,这种运动在地球上会产生_(填“隆起形成山脉”或“形成新的海洋”)现象。 (2)图乙实验反映了板块的_(填“碰撞”或“张裂”)运动,这种运动在地球上会产生_(填“隆起形成山脉”或“形成新的海洋”)现象。 三、 拓展题 (共1题;共7分)15. (7分)在我国四川的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级是自2001年昆仑山大地震(8.1级)后的第二大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这次地震是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导致地震。高原物质

7、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属于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四川特大地震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持续时间较长,因此破坏性巨大。(1)北京时间是_区的区时。 (2)这次地震的发生是_两大板块的撞击、挤压导致的断层地震 。 (3)左图是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和六大板块示意图。通过观察,简要说出全球地震主要分布地区_。 (4)老师正在讲台上讲课,同学们正在老师指导下边学习边实验,若此时发生地震,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 靠教室墙站着不动B . 来不及外逃时,迅速躲到面积小的房间里C . 来不及外逃时,躲到桌子底下D . 快速有序的离开教室,跑到空旷操场去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题 (共7题;共15分)1-1、2-1、3-1、4-1、5-1、6-1、7-1、7-2、二、 中档题 (共7题;共21分)8-1、9-1、10-1、11-1、12-1、13-1、14-1、14-2、三、 拓展题 (共1题;共7分)15-1、15-2、15-3、1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