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素材的呈现方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358390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素材的呈现方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素材的呈现方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素材的呈现方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素材的呈现方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素材的呈现方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素材的呈现方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素材的呈现方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素材的呈现方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金坛市茅麓中心小学数学课题组执笔:倪海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素材的呈现方式”作为省立项课题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选择与呈现方式研究的子课题于2004年5月进行开题研究,并于2004年9月又申报为常州市教科所立项课题。两年来,我们以课堂为主阵地,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不断拓展并逐歩深化,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效果。一、课题研究背景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不仅要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在我们山区小学,经济和文化发展都相对落后,学校教学条件、学生家庭状况均比较薄弱,不能满足教材中一些教学内容呈现时所需

2、的条件;同时,教材的编者只能以普遍资源为切入点,而各个地方的独特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山区教师仍摆脱不了教材“至高无上”的权威性,过分依赖于教材的呈现方式,课堂中把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形成的技能通过静态的教学素材直接呈现和传递给学生,教学素材对学生很难具有吸引力和亲和力,抹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师生双边活动都比较吃力,教师觉得教学负担重,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没兴趣,直接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从而形成课内损失课外补的恶性循环。为此,结合目前学校教育状况,我们思考: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教师如何驾驭教学素材?怎样呈现素材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怎样呈现素材有

3、利于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怎样结合学生身边的生活呈现素材?怎样打造一个简洁高效的动态课堂?等等,我们力争通过实验研究解决这些问题,找到静态教学素材与动态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寻求一种高效的、丰富多彩的素材呈现方式,尽可能多的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大幅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二、课题研究理论依据1、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的根源在于普通的常识”。数学知识是对广阔现实背景的概括与提炼,教材呈现的往往是学术形态的知识,仅仅“照本宣科”般对数学知识进行反复,学生固然也能较好地掌握知识本身,但数学知识所内涵的巨大数学魅力和数学的价值等很难为学生所感

4、受和领悟。所以,教师决不只是充当知识的搬运工,而应想方设法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感悟知识的本来面目,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获得知识背后蕴藏着的某些更为重要更有价值的东西。“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弗赖登塔尔语)2、建构主义认为:课本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较为可靠的假设,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学习是在理解基础上对这些假设作出自己的检验和调整的过程。因此,知识可以视为个人经验的合理化,而不是说明世界的真理。3、目前教材存在一些不足:“结论预置”,压缩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空间;“方法暗示”,淡化了学生自主探

5、索的意识;“远离生活”,截断了学生的创造源泉;“抽象枯燥”,扑灭了学生的学习兴趣4、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的兴趣之火”。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老师的善于运用。” 数学课程标准中多处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过程性目标动词,刻画出数学课堂教学的动态过程。为此,我们提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素材呈现方式”的课题研究,力争使学生达到:乐于学习数学,学会学习数学,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数学学习能力;教师达到: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数学来源于生活,服

6、务于生活”的理念处理、呈现教学素材,打造一个简洁高效的动态课堂。三、课题研究计划及研究目标2004、22004、7对山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2004年9月申报市级数学课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素材的呈现方式”;2004、92005、1对课题内容进行初步探索,主要是丰富课题理论素养,形成积极的研究氛围;2005、22005、7对课题内容开展初步实验,在课题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开展课堂教学研讨;2005、92006、1对课题内容展开深入实验,矫正失误、总结经验并形成一定的研究模式;2006、22006、7总结课题研究得失,撰写研究报告。课题研究的目标:学生乐于学习数学,学会学习数学,掌握数

7、学知识的同时提高数学学习能力;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处理、呈现教学素材,打造一个简洁高效的动态课堂。四、研究过程1、山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为确保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大家放弃休息时间,翻山越岭走访当地学生、家长、教师、领导,调查、分析山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学生分布较散,学生习惯较差;家长多数在外打工,子女靠爷爷、奶奶生活,家庭教育氛围差;山区教师过分“依赖”教材,重结论、轻过程;山区经济条件落后,学校硬件设备没有2、建章立制确保课题研究顺利开展。课题组与每位组员签订了课题研究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教师要端正科研态度,学校提供

8、科研所需的时间及设备条件);学校设立教师教科研津贴(每月40元),制定了教师教科研工作月考核细则,并与年终评优评先相结合(一票否决制);面对挑战和机遇,大家热情高涨,从校长到教师共同学习、研究与反思,科研氛围越来越浓厚。3、加强理论学习,明确课题研究的内涵。作为课题研究的教师,唯有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才有改革可言。全体成员深感学习的紧迫性,平时以个人自学为主,大家利用网络、杂志、培训、听课等多种途径,学习、领悟“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了解课改的实质和方向,在丰富自身理论素养的基础上,收集、整理与课题研究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做好课题研究理论笔记(每人每学期均10000字以上),每月底进行组内讨论和交

9、流,做到资源共享、教学相长;每周四安排集中学习时间(1.5小时),采用教学沙龙、案例分析、论文写作多种形式相结合,抛弃专家或领导的“一言堂”, 注重教师的主体性和参与度,大家结合自已的教学实际,畅所欲言,相互交流、讨论,从而形成共识。网络已成为联接全球的纽带,课题组成员经常通过Inter网在更广的范围内进行学习、交流,同时把我们课题研究的思路、内容向外界扩散,寻求专家和学者的支持和帮助,获取更多的课题研究资料,更快、更好地完成课题研究。在为期两周的课件制作培训后,课题组成员已能制作简单的教学课件,并运用到数学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教学素材直观化、动态化成为可能。两年多来,我们开展了“比较与体悟”、

10、“预设与生成”的教学沙龙;认真学习了数学课程标准、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数学新课程与数学学习、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备课新思维和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等理论性文章;订阅了江苏教育中小学数学小学数学教师等十多种报刊。现在大家学习的意识非常强,一有空,不是在网上与全国各地的数学专家和老师交流,就是在阅览室中静静地吸收书中的“营养”,来充实和“武装”自己,外出学习归来,大家喜欢互相交流学习的心得体会,以求融会贯通,对课题研究有所帮助。4、走出去、请进来。为提高大家的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结合课题研究尽可能多的组织教师去杭州、苏州、盐城等地培训、学习,回校后集体讨论、交流了解

11、的教学理念,并结合课题内容和学生实际上研究课,做到资源共亨、共同提高;针对学校课题研究的一些薄弱环节,请教研室陈文主任、教研员谭云平、杨国华及市数学讲师团、市数学课题组来校指导和献艺。5、踏实、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研讨。 实验课就是在课题方案的指导下所进行的尝试。每学期大家集体分析、讨论教材,分块填写教材简析;搜集日常教学中学生学习存在的障碍,教师教学中遇到的困惑、问题及失败的典型个案,在一至六年级的课堂教学素材中有目的、有计划的选择相关内容等,针对某一素材提前一周进行多种假设,并进行反复设计、修改,力求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组织教学素材;结合社会发展状况充实教学素材;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呈现教学素材

12、;根据知识间的联系开放教学素材通过对课堂教学素材的加工重组,合理改变教学素材的呈现方式、时机、顺序和层次等,尽可能多的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培养、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反思:课后反思每节课后能积极撰写教学反思,从课题研究的角度分析教学设计,反思课堂操作;个案分析及时收集课题研究中的典型个案,并进行理性分析,积累课题研究的第一手资料;论文总结每学期教师要撰写课题研究小结和论文。6、教和研合二为一,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学期初,课题组成认真分析所教的教材在呈现方面有哪些特点?存在哪些不足?如何呈现有利于学生学习确定自己的实验

13、课课题,结合市教研室总课题组要求和学校工作安排,进行课题组内讨论、交流,确定学期课题研究和教研活动的整体计划,使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有机联系起来,把实验课和优质课、示范课结合起来。例如,倪海锁老师的圆的认识结合生活呈现素材获市数学评优课二等奖;韩小英老师上的片级示范课面积和面积单位以活动方式呈现素材获得与课教师的一致好评;邓云老师上的镇级公开课逻辑推理以童话故事呈现素材丰富了学生的眼睛等。每学期结合课题研究至少开展一次系列性的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在备课的基础上说设计意图课堂中实践组内评析、讨论每人从中选一节课为例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教学案例,把“教”与“研”结合起来,使“教”有了目的,“研”有了依

14、据,二者相得益彰。7、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拓展教学素材。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课堂,更需要课外的拓展和延伸,我们组织学生订阅“小学生数学报”187份,在学习的基础上定期出版“数学小报”;三、四年级每月写一篇“数学日记”,五、六年级每周写一篇“数学日记”;开展班级数学擂台赛,进行野外调查等活动,让他们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真正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理念。五、课题研究成果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2005年9月课题研究已进入深入实验阶段,一堂堂的课题实验课,一次次生动活泼的教科研论坛,一个个富有思想、蕴含新课程理念的总结交流活动,使课题研究取得了初步

15、成效,主要体现为:1、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能力得到发展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以游戏、故事、课件等方式呈现教学素材,课堂中学生再也坐不住了,纷纷积极、主动地去尝试、去体验,学生有体验就会有感悟、有思考、有话说;活动时敢于提出疑问,不愿意与别人的方法相同,总想另辟蹊径;平时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物,会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去判断、去猜想。课外,班级数学擂台赛中他们敢于争辩;编写“数学小报”时又能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实践活动安排的井井有条;数学日记写得有板有眼而富有个性如今大部分学生不仅乐意学习数学,而且知道怎样学习数学。2004年秋学期,五年级学生王智威、黄新同学被金城中心教改班

16、录取,六年级薛亮同学的数学日记“不妨到过来思考”在小学数学杂志上发表;2005年春学期,六年级金雨生同学在市华怀赛复赛中获三等奖,四年级徐长素、王清和五年级王春艳同学编写的“数学小报”分获金坛市贰、叁等奖。2、教师的科研素质、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在课题研究的两年多时间内,从校长到教师都直接参与到课题研究中,以课题研究的切身感受促进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由“教”教材到“用”教材,观念有了较大的变化,大家不再迷信、依赖教材,能从本校本班学生实际出发,结合地方特点,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加工、呈现教学素材,在关注结果的同时,更关注知识形成的过程。能结合学生实际、地方资源、现代媒体设计、呈现课堂教学素材: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呈现教学素材。课堂中,大家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