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练习(1).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331316 上传时间:2020-03-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练习(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练习(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练习(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2020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练习(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2020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练习(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练习(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练习(1).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练习(1)( ) 1、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最能体现该地区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应该是 A种植粟 B种植水稻 C人工取火 D住干栏式房子( )2、传说4000多年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有三位杰出的部落首领。一位教民农耕,是农业生产的创始人为了给人们寻找治病的草药,“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一毒”。他是A炎帝 B黄帝 C蚩尤 D大禹( ) 3、“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4、xx年5月,发生在南方的洪涝灾害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也引起了人们对水利工程的关注。战国时期

2、,泰国修建的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的水利工程是 A灵渠 B都江堰 C大运河 D会通河( )5、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大变革时期,秦国进行了以“以法治国”为主要特征的商鞅变法,下面商鞅的言论和采取的主要措施中最能体现“以法治国”思想的是 A建立县制 B鼓励农民开垦荒地C“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D“治国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6、春秋战国时期,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大变革,其根本原因是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C百家争鸣 D社会生产力发展,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7、“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诗经关雎)春秋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在湖北随州出土的钟鼓乐器中,最为珍贵的是 A编

3、磬 B鼓 C瑟 D编钟( ) 8、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会徽,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突显了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是古往今来治国兴邦的基本经验,我国古代思想家最早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的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墨子( )9、“知足常乐”源于古代“无为而治”思想,提出这一思想的学派是(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10、“地方推行郡县制,小篆成为规范字,焚书坑儒满专制。”这一顺口溜反映的是 实行的统治政策。(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 11、如你生活在秦朝时期,遇上了当时的一个官吏,你认为这位官吏说的哪些

4、话是可信的? 我刚刚拜会了我县的县令 官府用小篆字体发布了一个告示 朋友送给我一部伤寒杂病论 我下个月送儿子去太学读书A B C D( )12、汉武帝为解决诸侯国势力过大问题,曾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汉武帝是接受了哪位大臣的建议采取这项措施的? A董仲舒 B主父偃 C卫青 D司马相如( ) 13、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民族团结、民族友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事件反映这一主题的是 郑和下西洋 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鉴真和尚东渡日本 清朝设驻藏大臣,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A B C D( )14、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医药,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欢迎

5、。下列人物中,对中国古代医学做出重大贡献的是A张衡 屈原 B 宋应星 李时珍C蔡伦 张仲景 D张仲景 李时珍( )15、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下面哪幅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A B C D( )16、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 A促进了经济交流 B促成了贞观之治 C巩固了封建统治 D结束了分裂局面( ) 17、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开创于唐初,废除于清末 B通过分科考试选拨官员的制度C毫无公平公正性可言 D看重门第,不利于选拔人才( )18、xx年4月,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

6、地震后,全国各族人民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互助的赞歌。翻开历史画卷,不乏讴歌民族团结的光辉篇章。下列人物中,为民族团结做出突出贡献的是 A玄奘 B文成公主 C郑和 D戚继光( )19、南宋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这最能说明南方 A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B地理位置重要C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交通十分发达( )20、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要了解回族形成的历史,最早应追溯到 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21、“今我朝罢(废除)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牵制)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里的“我朝”应该是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22、

7、你认为下列历史事件中能体现我国对外友好交往传统的是 A雅克萨之战 B戚继光抗倭 C郑和下西洋 D郑成功收复台湾( )23、清朝政府为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措施有 实行三省六部制 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设立驻藏大臣 平定准噶尔、回部贵族叛乱A B C D( ) 24、在汉代,人们把玉门关、阳关以西,包括今天新疆以及更远的地区称为西域。下列属于中国古代政府加强对今天新疆地区管理的举措有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府” 汉武帝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清政府在该地区实施改土归流 清朝平定天山南路的回部贵族叛乱A B C D( )25秦朝实行“焚书坑儒”,明朝实行“八股取士”,清朝大兴“文字狱”

8、的共同目的是A加强思想控制 B大力发展传统文化 C鼓励读书人参政议政 D选拔听命于皇帝的官吏26、自古以来,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_朝。(2分)(2)在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中,各民族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请要概述鲜卑族孝文帝改革为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3分)(3)元朝时期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盛况。你认为出现这一盛况的前提条件是什么?(3分)(4)清朝前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时期。请你举出清朝前期为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统治而采取的重大措施。(4分)1、对中国人而言,19世纪

9、是一个危机的世纪,一个艰难的世纪,一个抗争的世纪。在这个世纪中,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转折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五四运动 2说明“清王朝已经完全沦为一个对内不能保护民众尊严,对外不能捍卫国家主权的腐朽没落政府”的事件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3、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 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诗中所说的“两劫”,其中“一劫”来源:中教网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另“一劫”发生在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中法战争期间来源:中教网4、康有为

10、在诗中写道:“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锚轩(古代使臣乘坐的一利轻车)出议和 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该诗中的“议和”与下列哪一条约的签订有关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5、 近代中闰的新陈代谢一书中介绍说,1840 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形成一个群体。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请判断,这里“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 的标志性事件是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公车上书 D新文化运动6、与1842年的南京条约相比,1895年的中日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阶段列强侵华的新特点,这主要体现

11、在A.割地赔款 B.开埠通商 C.协定关税 D.设立工厂马关条约签订后,为警醒世人,严复译著了天演论,书中宣传的观点是A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B实业救国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民主、科学7对下面图示解读准确的是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A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 B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C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历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8、有人用“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来形容洋务运动,这一运动没能挽救腐朽的清王朝,但在客观上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下列选项中最能促成“柳成荫”的是A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 B创建了三支近代海军,增强了海防力量C修建了

12、铁路,极大地提高了交通运输能力 D创办大生纱厂,成为实业救国的典型代表9、“109年(1840 -1949年)沧桑巨变,换了人间。北京天安门,曾在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在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949年的秋天,它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一代代中华儿女前赶后继,在这峥嵘百年中历经无数艰难坎坷。他们的业绩,将永远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复兴之路解说词请回答:(1)“109年沧桑巨变”,其开始和结束的标志事件分别是什么?写出其中一位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前赴后继”的民族英雄。(3分)(2)“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