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地理 暑假作业天天练11.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325142 上传时间:2020-03-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地理 暑假作业天天练1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2020年高二地理 暑假作业天天练1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2020年高二地理 暑假作业天天练1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地理 暑假作业天天练1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二地理 暑假作业天天练11.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高二地理 暑假作业天天练1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3题。材料1:2009年12月7日18日联合国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材料2:丹麦位置示意图(甲图)和大气受热过程图(乙图)。1近百年来,丹麦气候变化的主要趋势是()A气温升高,降水变少 B气温降低,降水变多C气温升高,降水变多 D气温降低,降水变少解析:选C。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近百年来丹麦的气温也在升高;同时,中纬西风的势力增强,西风将给丹麦带来更多的降水。2对照乙图,丹麦气温的变化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A增强 B减弱C减弱 D增强解析:选D。丹麦气温的升高,与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有关,该作用对应于图中大

2、气指向地面的箭头。3面对当前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人类应该()植树造林,扩大森林覆盖率 推广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 开发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关停高耗能产业,减少矿物能源消耗总量 A BC D解析:选A。针对全球变暖的趋势,人类可通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此外,还可通过植树造林,提高森林的覆盖率,让森林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侵入我国的寒潮,主要来自北冰洋和西伯利亚北部。从形成过程看,寒潮是冷性高压势力增强减弱再增强的过程。回答46题。4寒潮爆发最有利的条件是()A增大的气压梯度 B有利的大气环流形势C单一广阔的陆地表面 D广阔的高纬度洋面解析:选B。

3、上述A、B选项都有利于冷空气的活动,但一般寒潮的爆发更与环流形式的变化有联系,有利的大气环流形势更有利于寒潮的爆发。而C、D选项只是有利于冷空气的聚集,不一定是爆发寒潮。5寒潮爆发会造成()A洪涝灾害 B低温、大风、暴雪天气C南方沙尘暴天气 D水土严重流失解析:选B。寒潮是冬季爆发的快速南下的强冷空气,所以A选项不正确;如果冷空气前缘的暖气团比较干燥,往往形成大风降温天气,在北方会出现沙尘天气,南方则不会出现。水土流失与气温高低无关。6寒潮若在春秋季爆发,给华北地区造成的天气有()大风降温天气扬沙、沙尘暴天气暴雨洪涝天气干旱天气A. B. C. D. 解析:选A。寒潮无论冬季还是春秋季爆发都会

4、带来大风降温天气,而春秋季的华北地区,由于空气干燥,降水又少,又有沙源,往往产生沙尘天气,不可能产生暴雨现象,干旱是由于降水少,用水量大造成的,不是寒潮造成的。 7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材料1:世界自然基金会组织“选择地球”环保公益活动,呼吁人们选择“低碳生活”,而我国首次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预测:未来百年我国将继续变暖。为此,我国计划到本世纪中叶争取实现碳排放量的零增长乃至负增长。材料2:我国北方15个省(市、区)xx年1月气温距平及采暖耗能变化图。 (1)从图中看,北方大部分省区1月平均气温_(偏高或偏低);其中1月平均气温偏高明显且采暖耗能减少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_。(2)近年

5、来,我国北方许多城市逐步把由单位和住户的分散取暖改为市政集中统一供暖,主要目的是_。(3)为抑制我国气候变暖的趋势,实现本世纪中叶碳排放的目标,请你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献计献策。解析:第(1)题,从图中看出我国北方大部分省区1月的气温距平为正值,这说明1月均温偏高。其中采暖耗能减少最多的省级行政区由图可直接读出。第(2)题,由于我国北方城市供暖主要采取燃煤措施,故集中供暖一方面能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另外还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第(3)题,回答本题应注意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考虑。答案:(1)偏高青海(2)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3)发展并推广先进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使用新能源;积极发展高效、洁净、低碳排放的煤碳利用技术,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