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教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319069 上传时间:2020-03-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5.黄鹤楼送别【教材分析】 这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主题单元“走进名著”中的一篇课文。它是一篇“文包诗”体裁的课文,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故事是古诗的扩展和阐释,古诗是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文对照,情景同现,是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诗意和体会诗人情感的好文本。【教学目标】 1.检查一、二类生字词掌握情况;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自读全文,理解语言文字。体会文中三个“看”(“仰望”、“远眺”、“凝视”)词语之间的差别。 3.小组合作,自读感悟,表演,创设情境,究竟抓住重点句子体会诗人与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浓侬情谊。【教学重点、

2、难点】重点:通过文与诗的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和诗句的意思;突破方法:反复阅读课文,有文字展开联想和想象。难点:体会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突破方法:朗读课文,通过人物动作、语言体会人物情感。【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初步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语言的能力,这为本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学习基础。但本文所描写的情景里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而且人物的情感非常细腻,这是五年级的孩子很难体会到的。【课时划分】共两课时: 第一课时: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清文章脉络,初步理解诗意。第二课时:品词析句、精度深思,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促读感悟,感受李白和孟

3、浩然依依惜别的浓浓情意。【教发指导】为了达成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依据课标要求和本班学情,本课教学拟采用“情境创设法”、“启发提问法”、“点拨引导法”、“扣读导悟法”等教学方法。其中,点拨法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它是开启学生智慧、点燃思维火花、提高教学效率的一把金钥匙。【学法指导】1.圈点批注法,旨在养成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2.讨论交流法,旨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3.自主探究法,通过多处设疑,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积极思考,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习得读书方法,获得语文能力,如看课题质疑、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作者表达的

4、思想感情等。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3.能通过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教学重点 能通过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教学难点 体会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轻轻走入离别之境。1.离别是一首歌,是一首诗。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25课,一起读题。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课文写的是谁送谁?(板书:李白孟浩然)谁记得他们的诗篇?请学生各背一两首。3.也许是因为都是诗人的关系,他们成为了好朋友,他们曾一起游玩祖国的山水。我们猜想他

5、们在黄鹤楼会做些什么呢?(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4此时此刻,李白与孟浩然即将分离,他们心情如何?打开课文,快速浏览,哪个词语最能表达他们的心情?你同意吗?(板书:依依惜别)学习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5.依依惜别是什么意思呢?请你把这深厚的感情送进这个词,读这个词。依依惜别还可换成哪些词?过渡:此时,他们在黄鹤楼一会儿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二、扣文眼,初步感受惜别之情。1.出示第二自然段2.看屏幕,齐读“藏”。藏的是什么?对,藏的是深厚的友谊,离别的伤感。一个藏字包含了多么深厚的情意啊,谁能读出这种情意?过渡:离别之时,正值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此景此情,李白

6、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吟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1.出示古诗,朗读。2.自由读文,找出文中表示诗句的意思。3.检查、交流。三、品语言,深层理解深厚情谊。1.不忍别时终须别,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引读李白的话。(出示李白的话)2.离别之言,情真意切。自由读读李白的话,你能读出哪些感情?(很多同学都举起了手,不要着急。再次默读,用心触摸每个字词,你会有更多的体会,可以用笔在你体会深的字词下加点。) 3.读尽人物的语言,读进人物的心里。从李白的话中,读出来哪些感情?交流。(1)交流:从六个“您”和“夫子”体会出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仰慕、尊敬。指导朗读:加进人物的提示语读。谁能

7、读出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 (2)李白如此敬仰孟浩然,他敬仰孟浩然的什么呢?(诗篇人品)杜甫是这样评价清诗句句尽堪传。孟浩然的诗句句优美,每句都值得代代相传。所以李白说,您的诗篇李白不仅敬仰孟浩然的诗篇,还敬仰他的人品。李白这样赞美孟浩然出示赠孟浩然(包括注释),指名读诗。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注释:我敬重孟浩然先生的庄重潇洒,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高龄白首又归隐山林摒弃尘杂。结合注释,能看懂李白敬仰孟浩然的什么人格吗?齐读赠孟浩然。这样的孟浩然怎能不令李白敬仰呢?其实李白何尝不是如此呢?用王勃的话来说,他们是志同道合的知己,假

8、如你就是李白,送别你的兄长老师知己,读出你的敬仰之情!(3)读出了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你还能读出什么?(感情深,不忍离去)从哪儿知道的?指名读最后一句。我听到了一份离别的感伤,示范读,齐读。(4)指导朗读:这杯中盛的仅仅是满满的酒吗?一切的一切都在这酒中,再一次饱含深情地读读李白的话。同学们,你们就是李白,轻轻地站起来,举起你的酒杯。一只手不够尊敬,这是捧,再高点,面对你的兄长老师,你会深情地说(齐读)“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4.引读:孟浩然接过酒杯,一

9、饮而尽,然后说到“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孟浩然引用王勃的诗,言下之意是什么?孟浩然何尝忍心与好友分别,但作为兄长,此时更多的是在安慰李白。你来安慰一下李白,指名读。好一个永世不绝!除了安慰,你还读出了什么?既是说长江之水,更是说友谊天长地久,你来读孟浩然的话。好一个永世不绝!同学们渐渐走进诗人的心里。 5.分角色朗读。现在,这边的同学是李白,这边的是孟浩然,再次走进诗人的心灵深处,再次感受这份浓浓的离情别意吧!(配乐)四、巧练笔,真切体验依依别情。1.音乐继续,师范读第4节,2.同学们,知道什么是伫立吗?伫立前面还有个词(

10、依然)从中你体会到什么?李白是在欣赏江上美景吗?是在仰望蓝天白云吗?他站在江边干什么?3.这离别之情就在久久的伫立中,李白似乎还有许多话要对好朋友倾诉呢?闭上眼睛好好想一想。在书上写上几句。4.让我们一起听听诗人的心情。岸边杨柳依依,目送孟浩然的船越去越远,心里默默地说五、吟诗句,再次回味离情别意。1.老师不禁有个疑惑:长江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道,尤其在古代,为何江面上只有一只孤帆呢?过尽千帆皆不见,心中只有孟浩然。孤帆包含了诗人对孟浩然的深情。再来读读这首诗。2.配乐领读,谁想在音乐声中深情诵读?你读出了李白的心声,谁还想来读。真好,读出了李白对孟浩然的一片情意。在这烟花三月,送别好友前往扬州

11、,多想一同前往,面对滔滔江水,再次深情地吟诵到滚滚长江东逝水,千年已是人去楼空。但黄鹤楼见证了一场千古绝唱。登楼远眺,浮想联翩。如果你登上黄鹤楼,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两个人、你一定会想起一首诗、你一定会深情地吟诵到:“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自古多情伤离别,多少文人墨客因离情别绪而留下来千古名篇,六、这节课我设计了一个作业超市,让学生在下列菜单中选择其中两项完成: 必做题: 1、摘抄本课精彩片断;2、默写本课好词佳句;选做题:3、为课文配一段音乐,进行配乐朗读。4、向他人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故事。5、搜集有关送别的诗句。6、为自己设计其他创意作业。本设计兼顾了不同学生的多元智能特点,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利用自己的优势领域进行学习,体现了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思想,将作业作为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特长的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