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3-25看-有答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221611 上传时间:2020-03-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3-25看-有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3-25看-有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3-25看-有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3-25看-有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3-25看-有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3-25看-有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3-25看-有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有答案统觉:赫尔巴特的术语,指意识观念由无意识中选择那些能通过融合或复合而与自身合为一体的观念的同化过程。学校心理学:学校心理学是运用心理测量、诊断、咨询、行为矫正技术为学校提供服务的一门应用学科。统觉团:赫尔巴特的术语,指一个观念的统觉不仅使这个观念成为意识的,且使它被意识观念的整体所同化。该整体就被称为统觉团。教育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侧重于研究教育情境中的社会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学科。四段教学法:赫尔巴特根据其统觉思想,把教学过程分成四个阶段,即四段教学法:1.明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2.联想新知识要与旧知识建立联系;3.系统作出概

2、括和结论;4.方法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习题解答、书面作业等)。同这四个阶段相应的学生的心理状态是: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五段教学法:在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基础上,他的门徒将这四个阶段加以改造,发展为五阶段教学法,即1.预备唤起学生的原有有关观念和吸引学生的注意;2.呈现教师清晰地讲授新教材;3.联系使新旧知识形成联系;4.统合帮助学生进行抽象和概括,形成新的统觉团;5.应用以适当方法应用新知识。 教学心理学:研究教学情境中知识与技能习得规律的一门学科,目前已与教育心理学紧密融合在一起。哲学心理学: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以前,哲学家、教育家运

3、用思辨的方法对人的心理活动规律进行研究所得到的认识的总和。学习心理学:研究人和动物在后天经验或练习的影响下心理和行为变化的过程和条件的心理学分支学科。二、 填空 1.我国古代 一书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它提出的“教学相长”、“长善救失”等教学原则都体现了深刻的心理学思想。 2.赫尔巴特提出的四段教学法的四个阶段是(1) 、 (2) 、 (3)系统、(4)方法。 3.与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相对应的心理状态是(1)注意、期待、 (2) 、(3)探究、(4)行动。 4.实验教育学派产生于 ,是实验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 5.公认的教育心理学奠基人是 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 6.桑代克于1903

4、年所著教育心理学一书,是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7.桑代克早期提出的三大学习定律是(1)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8.一般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学习者心理,学习心理及其应用、(3)教学和课堂管理心理。 9.在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问题上,奥苏伯尔主张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把教师的教学 看作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外部因素。 10.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问题上,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盖奇主张以教师的教 为主线,教育心理学应研究教师教 的全过程。 ., 11.科学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走过的曲折道路可以描述为(1)单向道,死胡同,双向道12.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分三部分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

5、别差异及其原因13.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一书可称世界上最早的心理学著作。14.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三种灵魂分别是(1) 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人类的灵魂。15.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三种灵魂为教育的(1) _德育,智育,体育三方面提供了哲学心理学依据。16.赫尔巴特学派的5段教学法是赫尔巴特的4段教学法的发展。5段分别是(1) 预备、(2)呈现、(3)联系、 (4) 统合,应用。17.法国实验教育学派代表人物 .比奈,西蒙,他们编制了世界上最早的智力测验。18.在生成学习模型中,学习的4个主要成分是:(1)生成、 (2) 动机、(3) 注意,先前的知识经验 答案 三、选择 1.教育心理学的核心部分是 。

6、(1)学习心理学;(2)人格心理学;(3)普通心理学;(4)发展心理学。 2.学习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1)学生;(2)人和动物;(3)动物;(4)儿童。 3.贯穿本书学习分论部分的理论是 。(1)同化论;(2)信息加工理论;(3)知识分类学习论;(4) 反映论。 4.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分支学科诞生于 。(1)二次大战以后;(2)20世纪50年代;(3)20世纪60年代末;(4)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后。 5.“教学心理学”这个术语最早由 提出。(1)格拉泽;(2)加涅;(3)桑代克;(4)安德森。 6.关于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最宽泛的定义是 。(1)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2)普通心理学在教育

7、中的应用;(3)人类行为之研究与改进;(4)学习与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学规律。 7.最早提出“意识阈”和“统觉团”的人是 _。(1)冯特;(2)詹姆斯;(3)弗洛伊德;(4)赫尔巴特。8.学校心理学是一门为 _ 提供服务的应用心理学科。(1)差生;(2)学生和教师;(3)全体学生;(4)学校领导决策。9.教育社会心理学这门学科诞生于_。(1)二战以后;(2)20世纪50年代;(3)20世纪60年代;(4)20世纪80年代。 答案 四、研究与设计 1.找三本以上2000年前后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对这些书的目录与绪论章作如下分析: (1) 它们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的看法有何相同与不同?

8、(2) 比较它们的目录,分析各书涉及的内容范畴的异同以及它们与本书的异同。 2.设法找到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中译本教育心理学概论(陆志韦译),分析其内容目录并考察它对当代教育心理学体系与内容的影响。3.仔细阅读本教材新老版前言,找出新老版在体系和内容上的异同。4.设法找到三种以上不同作者的教育心理学著作,根据在本章学到的观点,对这些书的体系,内容选择和安排作出适当的评价。 答案 五、判断1.教育心理学虽然是一门应用科学,但它必须具有自己独立的体系和研究方法学。2.桑代克是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奠基人,对此西方各国学者不存在什么争议。3.教育心理学不仅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学与有效地教,而且要研究教育的科学

9、内容。4.在教育史上,赫尔巴特是第一个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的教育家。1.正确;2.正确;3.错误;4.错误;5.错误;6.正确;7.错误;8.正确5.教育心理学在西方也称“学校心理学”。6.从科学心理学发展历史来看,学习的科学研究先于教学的科学研究。7.科学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在我国古代就出现了。8.教育社会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中较晚出现的一个分支学科。 六、问答 1.从课本以外列举实例,说明我国古代教育家和思想家早已应用哲学心理学的知识从事教育工作。2.简述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是怎样为德、智、体三育提供哲学心理学依据的。3.简述赫尔巴特及其学派是怎样把教学过程模式建立在哲学心理学原理的基础上

10、的。4.简述实验教育学派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的影响。5.简述桑代克对教育心理学学科建立的贡献。6.简述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与任务的异同。7.简述教育心理学与教学心理学的关系。8.谈谈你对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几种不同观点的看法。9.简述教育心理学学科与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之间的关系。二、填空1.学记2.明了,联想3.注意,期待4.欧洲,实验5.美,桑代克6.1903 7.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8.学习者心理,学习心理及其应用9.学习,教学10.教师的教,教师教11.单向道,死胡同,双向道12.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别差异及其原因13.灵魂论14.营养的灵魂

11、,感觉的灵魂,人类的灵魂15.德育,智育,体育16.统合,应用17.比奈,西蒙18.注意,先前的知识经验三、选择四、研究与设计(答案略) 五、判断1.正确;2.正确;3.错误;4.错误;5.错误;6.正确;7.错误;8.正确六、问答1.略2.为顺应三种灵魂,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实施三方面的教育。首先,人有植物的灵魂,对人体进行肉体营养和繁殖,它通过体育锻炼后,肉体不断完善起来:其次,人有动物的灵魂,人有感觉、愿望、知识,因智育而达到真理的大门;最后,人有理性的灵魂,它通过德育达到完善的境界。3.赫尔巴特及其学派在其提出的教学过程模型中,根据其统觉理论,特别强调强调学生在过去经验中形成的统觉团在吸收有关新观念中的作用,主张教师不应只传授知识,而且应当唤起和刺激学生的统觉过程。4.实验教育学派是实验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是教育心理学的先驱。5.桑代克确立了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6.二者都研究学校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规律,但学习心理学还研究动物的学习,其成果可以用于动物训练、犯人改造、职业培训等,教育心理学除了研究学习之外,还关心学生的发展与个别差异,教师的教学以及学习的测量与评价等内容。7.二者都围绕学校中知识与技能的习得进行研究,目前二者已很难区分开。8.略9.教科书的内容来自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内容,但在组织教科书内容时,不同作者可有不同偏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