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化学真题试卷分类汇编:专题16 金属的化学性质 (含答案和解析)

上传人:英**** 文档编号:123175856 上传时间:2020-03-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中考化学真题试卷分类汇编:专题16 金属的化学性质 (含答案和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年中考化学真题试卷分类汇编:专题16 金属的化学性质 (含答案和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年中考化学真题试卷分类汇编:专题16 金属的化学性质 (含答案和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中考化学真题试卷分类汇编:专题16 金属的化学性质 (含答案和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中考化学真题试卷分类汇编:专题16 金属的化学性质 (含答案和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16 金属的化学性质1【2019年江苏省苏州市】工业用2Mg+TiCl42MgCl2+Ti来冶炼金属钛,该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答案】C【解析】由方程式:2Mg+TiCl42MgCl2+Ti可知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选C。2【2019年浙江省嘉兴市】科学兴趣小组对金属R的活动性探究时发现:将R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同时生成正二价的盐:将R放入ZnSO4溶液中无任何变化。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R+MgCl2RCl2+MgBR+2AgClRCl2+2AgCR+2HClRCl2+H2DAl

2、+RSO4AlSO4+R【答案】C【解析】将R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说明在金属活动顺序中R在氢的前面;将R放入ZnSO4溶液中无任何变化,说明R在Zn的后面。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在金属活动顺序中,R在镁的后面,R不能置换出氯化镁中的镁,故A错误;B、因为氯化银不溶于水形不成溶液,所以R不能置换出氯化银中的银,故B错误;C、在金属活动顺序中,R在氢的前面,在化合物中显+2价,R+2HClRCl2+H2能够反应,故C正确;D、铝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显+3价,与R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RSO4Al2(SO4)3+3R,故D错误。故选C。3【2019年青海省西宁市】现有甲、乙、丙三种

3、金属,甲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乙、丙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将乙、丙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在丙的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而乙表面没有变化,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A甲 乙 丙B乙 甲 丙C乙 丙 甲D甲 丙 乙【答案】C【解析】有甲、乙、丙三种金属,甲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乙、丙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说明甲的活动性最强,乙、丙的活动性较弱,即金属活动性甲乙、丙;把乙和丙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在丙的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丙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即丙铜;而乙表面没有变化,说明乙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即铜乙;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4、甲丙乙。故选C。4【2019年海南省】我国西汉时期,在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意思是可溶性的铜的化合物与铁发生反应得到单质铜。此为现代湿法治金的先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由该反应可推测出铜能与稀硫酸反应B该反应证明了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C若铁足量,溶液的颜色将逐渐变为无色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答案】B【解析】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以上反应说明铜与铁相比,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更强。故选B。5【2019年河北省】将一定量

5、的铁粉加入到含有Cu(NO3)2和AgNO3的废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B滤渣中一定不含Fe,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和Cu(NO3)2C滤渣中一定含有Ag,滤液中可能含有Cu(NO3)2和AgNO3D滤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滤液中可能含有Cu(NO3)2和AgNO3【答案】C【解析】向含有Cu(NO3)2和AgNO3的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由于金属的活泼性是:铁铜银。则铁粉首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硝酸银全部参加反应后硝酸铜与铁反应。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渣

6、中一定没有Fe,一定有Ag,可能有Cu滤液中一定有Fe(NO3)2,可能含有AgNO3、Cu(NO3)。故选C。6【2019年广西省梧州市】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记载的炼锡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SnO2+2CSn+2CO,该反应属于A置换反应B分解反应C化合反应D复分解反应【答案】A【解析】由SnO2+2CSn+2CO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选A。7【2019年甘肃省天水市】向AgNO3和Mg(N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Zn粉和Cu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关于该滤渣和滤液说法正确的是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B滤液中一定有

7、Cu(NO3)2、Mg(NO3)2和Zn(NO3)2C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Cu和ZnD滤液中一定无AgNO3,可能有Zn(NO3)2【答案】B【解析】A、得到蓝色的滤液,说明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铜,即锌完全反应,滤渣中含有银或银和铜,银和铜都不能和稀盐酸反应,不能产生气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滤液中一定有Mg(NO3)2、Zn(NO3)2、Cu(NO3)2、可能含AgNO3,该选项说法正确;C、滤渣中一定有反应生成的Ag,一定没有Zn,这是因为铜反应则锌完全反应,可能含有Cu,这是因为如果硝酸银不足,则铜有剩余,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得到蓝色的滤液,说明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铜,即

8、锌完全反应,所以滤液中一定有Mg(NO3)2、Zn(NO3)2、Cu(NO3)2、可能含AgNO3,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8【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将一定质量的硫酸和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加入到盛有锌和氧化铜的混合物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关于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渣中最多有三种物质B若滤液呈无色,滤液中的溶质可能有两种C滤液的质量可能小于原混合溶液的质量D若滤液中含有硫酸铜,滤渣中可能有两种物质【答案】D【解析】A、如果氧化铜和锌过量,滤渣中含有铁、锌、铜、氧化铜四种物质,故A错误;B、根据金属活动性,锌优先与硫酸铜反应,后与硫酸反应,最后与硫酸亚铁反应,当溶液

9、为无色时,说明硫酸亚铁已完全反应,溶液中只含有硫酸锌一种溶质,故B错误;C、溶液中可能发生的四个反应都会使溶液的质量增加,所以反应后溶液的质量都会增加,故C错误;D、根据反应的情况,溶液中含有硫酸铜,说明锌完全与硫酸铜反应,滤渣可能为铜和没有反应的氧化铜,故D正确。故选D。9【2019年北京市】用粗木棍在涂有蜡的锌板上写“明”“和”两个字,露出下面的锌板。向“明”字上滴加CuSO4溶液,向“和”字上滴加盐酸。(1)“明”字上的现象是_。(2)“和”字上产生气泡,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答案】(1)“明”字位置上逐渐出现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2)Zn+2HClZnCl2+H2【解析】(1

10、)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锌溶液和铜,“明”字上的现象是“明”字位置上逐渐出现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2)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溶液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10【2019年天津市】金属具有广泛的应用。(1)铁锅用来炒菜,主要是利用铁的_性(填“导热”或“导电”)。(2)图为洁净铁钉的有关实验。中铁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中铁钉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_发生化学反应。中铁锈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某炼铁厂要治炼1000 t含杂质3%的生铁,需要含Fe2O38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_t(计算结果精确至0.1)。(4)某金属粉末可能

11、由镁、锌、铁、铝、银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样品2.4 g,向其中加入100 g一定溶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2 g氢气,得到无色溶液,固体无剩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序号)。A样品中一定含有镁B样品中一定不含有银,可能含有镁C所得溶液中溶质总质量为12 gD加入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答案】(1)导热(2)Fe+CuSO4FeSO4+Cu水蒸气Fe2O3+3H2SO4Fe2(SO4)3+3H2O(3)1732.1t(4)BC【解析】(1)铁锅用来炒菜,主要是利用铁的导热性。(2)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铁钉锈

12、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3)需要含Fe2O3 8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x。Fe2O3+3CO2Fe+3CO2160 112x80% 1000 t(13%)x1732.1 t(4)A、如果是铝和锌,则2.4 g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大于0.2 g,2.4 g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小于0.2 g,因此2.4 g的铝和锌的混合物与稀硫酸完全反应可能生成0.2 g氢气,不一定含有镁,故A错误;B、因固体无剩余,一定不含银,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样品中可能只含镁、锌,故B正确

13、;C、反应生成0.2 g氢气,说明参加反应的硫酸质量是9.8 g,所以所得溶液中溶质总质量为9.8 g+2.4 g0.2 g12 g,故C正确;D、反应生成0.2 g氢气,说明参加反应的硫酸质量是9.8 g,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9.8%,故D错误。故选C。11【2019年广东省】某合金主要成分为Zn、Fe、Cu及这三种金属的少量氧化物。利用该合金制成的机械零件废弃物制取高纯度ZnO,其部分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已知:Zn(OH)2溶于强碱形成可溶性盐。(1)滤渣中一定有_。(2)加酸溶解废弃物时,需要通风并远离火源,其原因是_。此过程中Zn还能起到除铜作用,除铜的化学方程式为_

14、,此反应属_(填基本反应类型)。(3)调节pH可用NaOH,但不能过量,其原因是_。(4)焙烧Zn(OH)2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1)铜(2)生成的氢气具有可燃性Zn+CuSO4ZnSO4+Cu 置换反应(3)Zn(OH)2溶于强碱形成可溶性盐(4)Zn(OH)2ZnO+H2O【解析】(1)由于铜不和硫酸反应,所以滤渣中一定有铜。(2)加酸溶解废弃物时,需要通风并远离火源,其原因是锌和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具有可燃性,遇到明火会燃烧甚至爆炸。此过程中Zn还能起到除铜作用,除铜,是指铜的氧化物和硫酸形成的硫酸铜,所以是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CuSO4ZnSO4+Cu,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和新的化合物,符合置换反应的特征,属于置换反应。(3)调节pH可用NaOH,但不能过量,其原因是Zn(OH)2溶于强碱形成可溶性盐。(4)焙烧Zn(OH)2发生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