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四 实验与探究 2017年高中生物二轮复习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231436 上传时间:2017-06-04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十四 实验与探究 2017年高中生物二轮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专题十四 实验与探究 2017年高中生物二轮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专题十四 实验与探究 2017年高中生物二轮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专题十四 实验与探究 2017年高中生物二轮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专题十四 实验与探究 2017年高中生物二轮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十四 实验与探究 2017年高中生物二轮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十四 实验与探究 2017年高中生物二轮复习(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十四、教材实验专题复习(基础部分),第一类:显微镜观察类实验(8个)第二类:验证性实验(2个)第三类:探究类实验(7个)第四类:调查、模拟类实验(2个),第一类:显微镜观察类实验(8个),1.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1-P7)2.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1-P26)3.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1-P47)4.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1-P61)5.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1-P115)6.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2-P21)7.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2-P88)8.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1-P40),实验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1-P7),注意:1.显微镜下观察一般需要制作

2、装片,无色的需要染色;2.低倍镜使用:取镜安放对光放置装片下降镜筒调焦3.高倍镜使用: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高倍物镜调整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变亮调细准焦螺旋,直至物像清晰,实验二、观察DNA 、RNA在细胞中的分布(1-p26),吡罗红,甲基绿,红色,绿色,细胞核(主),线粒体、叶绿体,主要在细胞质,2.方法步骤:,盐酸处理:改变细胞膜通透性,使DNA与蛋白质分离,(先低倍镜下选择染色均匀、色泽浅的区域),(蒸馏水缓水冲洗),(吡罗红甲基绿现配现用),实验三、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1-p7),1.原理:(1) 叶绿体存在于细胞质中,一般呈绿色,为扁平的球形或椭球形,可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3、其形态和分布。(2)健那绿染液可专一性的使活细胞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2.叶绿体观察:,取材:,藓类叶片(黑藻叶或波菜叶稍带叶肉的下表皮),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将叶片放入,加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临时装片随时保持有水状态),先低倍镜找到叶片细胞,再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形态和分布(光强度的变化与叶绿体的位置关系),3.线粒体观察:,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健那绿染色观察,(注意保持细胞活性),(溶解在生理盐水中使用),实验四、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1-P61),紫色洋葱磷片叶(液泡大且有颜色)、,2.实验材料及试剂:,0.3g/ml的蔗糖溶液,1.原理:(1)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4、,且其伸缩性大于细胞壁(2)细胞液浓度 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质壁分离复原。,3.步骤:,制片,观察,观察,清水 处理,记录, 结论,蔗糖溶 液处理,观察,4.思考:,1)换成等浓度的硝酸钾溶液、盐酸溶液会出现什么情况?2)若未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原因有哪些?,实验五、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1-p115),(1)洋葱根尖培养(2)装片制作:解离漂洗染色制片(顺序不能交换)(3)观察绘图: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再用高倍镜观察染色体形态和分布,1.原理:(1)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细胞。 (2)分裂各时期染色体形态数目不一样,且细胞核内的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

5、着色。,2.步骤:,(2)不能看到某个细胞连续分裂的过程,因细胞在解离时已被杀死,3.注意事项:,(1)取材时取根尖的2-3mm(分生区),时间在上午10时至下午2时最佳(分裂旺盛),实验六: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2-p21),实验材料:蝗虫精巢精母细胞(染色体数目少,易观察),实验七: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2-p88),1.原理:低温处理植物分生区细胞,能抑制纺锤体形成,从而使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的子染色体不能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 能分裂成两个细胞,于是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2.步骤:,4 冰箱低温室诱导培养洋葱根尖36小时,取根尖约0.5-1cm,放入卡诺氏液浸泡以固定细胞形态,然后用

6、体积分数95%酒精冲洗2次,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同有丝分裂),假设正常洋葱体细胞为染色体数为2n,那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染色体的数目有哪些?,实验八、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1-P40),9.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1-p18) 10.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p97),第二类:验证性实验(2个),第三类:探究类实验(7个) 11.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1-p83) 12.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1-p91) 13.模拟探究细胞表面及与体积的关系(1-p110) 14.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3-p51) 15.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3-p68) 16.土壤中动

7、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3-p75) 17.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3-p112),探究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的区别:,探究实验的基本思路: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进行分析,探究某人是否出现糖尿,斐林试剂与可溶性还原糖作用呈现砖红色沉淀,相同(取尿液后加斐林试剂水浴加热,观察实验现象),出现砖红色沉淀,出现或不出现砖红色沉淀,出现砖红色沉淀,出现或不出现砖红色沉淀,糖尿病患者尿液中含葡萄糖,若出现砖红色沉淀,证明此人出现糖尿;若不出现砖红色沉淀,证明此人不出现糖尿。,验证某糖尿病患者尿液中含葡萄糖,实验九、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1-p18),实验十、叶绿

8、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p97)1.原理:(1)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无水乙醇中,故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2)分离:叶绿体中不同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扩散得慢。,2.实验步骤:(1)提取色素:一减二加三研磨 然后过滤要滤液(2)制备滤纸条(3)划滤液细线(4)分离色素(纸层析法)(5)观察与记录,实验十一、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1-p83),肝脏要新鲜,并要研磨充分滴加氯化铁溶液和肝脏研磨液不能用同一支滴管,可用同种酶作用于不同底物,也可用不同酶作用于同种底物不能用碘液来检验结果,不能用过氧化氢来做该实验不能用斐林试剂来检验结果应

9、先分别保温再混合,不能用淀粉来做该实验,2ml,90,2滴FeCl3,2滴肝脏研磨液,1、H2O2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酶的高效性,加2mL蔗糖溶液,加2mL淀粉溶液,分别加入2mL新鲜淀粉酶溶液,振荡,放在50左右的水浴中保温5min,分别加入1mL斐林试剂,振荡,放在60左右的水浴中保温2min,会出现砖红色沉淀,无砖红色沉淀,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具有专一性,2、探究淀粉酶对淀粉、蔗糖的作用酶的专一性,注入可溶性淀粉液保温5min,注入淀粉酶溶液保温5min,2ml,1ml,1ml,1ml,1,1,2,2 ,3,3 ,2ml,2ml,0,37,100,碘液检验,不变蓝,3、探究温度对酶活性

10、的影响,4、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注入肝脏研磨液,预期实验现象,每支试管各1ml,每支试管各2ml,无反应,用带火星的卫生香进行检验,无反应,迅速复燃,不同pH的处理,注入过氧化 氢溶液,1.实验原理:(1)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菌;(2)CO2的检测: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 液(BTB) 由蓝变绿再变黄;(3)酒精的检测:酒精与橙色的酸性重酪酸钾反应,变成灰绿色。,实验十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1-p91),2.实验步骤:,(1)配制等量酵母菌培养液置于A、B锥形瓶(2)组装如图装置,在适宜环境下培养8-9小时。(3)检测CO2和酒精的产生,测量结果(表),9:27,4:

11、8,1:1,结果:琼脂块的相对表面积随琼脂块增大而减小; NaOH的扩散效率随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结论: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增大。,实验十三、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1-p110),实验十四、探究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3-P51),1实验原理: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插条的生根有很大的影响,且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处理影响程度不同。2实验方法 浸泡法:把插条的基部浸泡在配制好的溶液中,深约3 cm,处理几小时至一天 沾蘸法:把插条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蘸一下(约5s),深约1.5 cm即可。,3. 注意事项:,温度等其他条件要一致。要设置重复组:即每组不能少于3个枝条。设置

12、对照:清水为空白对照,实验组有一定的浓度梯度,从而探究出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先进行预实验,找到最适浓度范围,再进行试验,注:1.进行预实验 2.空白对照、相互对照,在理想的环境下,酵母种群呈J型曲线;在有限的环境下,酵母种群呈S型曲线。 养分、空间、温度和有毒代谢物等是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2、实验用具:血球计数板, 液体培养基,显微镜等3、实验步骤: 配制液体培养基 灭菌 接种 培养 计数,1、实验原理:,4.计算取平均值,绘制增长曲线:(C/V)*M,实验十五、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3-p68),实验十六、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3-p75),1.调查方法:取样器取样

13、法2.统计方法:(1)记名计算法 (2)目测估计法3.实验步骤:(1)制作取样器,确定调查地点:记录调查点情况(2)取样:(3)采集小动物:使用诱虫器或吸虫器(4)观察和分类(5)统计和分析,实验十七、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3-p112)(略),第四类:调查、模拟类实验(2个),18.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2-p91) 发病率人群中调查、遗传病遗传方式患病家系19.模拟血糖的调节(3-P26)动态物理模型,调查类实验步骤:1.确定调查目的 2.制定调查计划,确定调查方式 3.实施调查研究 5.整理、分析资料 6.得出结论,撰写报告,遗传学调查群体调查、家系分析生态学调查样方法、标志重捕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