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复习学案抗争史.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2985815 上传时间:2020-03-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复习学案抗争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5复习学案抗争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5复习学案抗争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5复习学案抗争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5复习学案抗争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复习学案抗争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复习学案抗争史.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840至1900年间抗争史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和辛亥革命一、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1. 背景: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根本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两广地区的自然灾害。2. 经过(注意结合教材把握细节知识点)兴起和发展:1851年金田起义标志着开始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1853年定都天京(正式建立政权)全盛:1853年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进行了北伐、西征、东征,到1856年在军事上达到全盛转折:1856年天京变乱是其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后期防御作战和失败:天京变乱后,太平天国重建领导核心,颁布了资

2、政新篇,陈玉成、李秀成先后攻破江北大营、取得三河镇大捷、打破江南大营,后陈玉成牺牲、1864年洪秀全病逝,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3. 太平天国的两个纲领(1)天朝田亩制度(1853)【产生根源】社会根源:鸦片战争后人民身受双重压迫,清朝长期以来土地高度集中,广大农民无地、少地,负担沉重历史根源:“等贵贱,均贫富”、“均田免粮”等历史上农民起义中提出的斗争目标。阶级根源: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其纲领只能反映他们迫切的现实愿望,以及追求平等、平均和小私有制基础上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内容】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按年龄和人口平均分配土地;根

3、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实行圣库制度,实行绝对平均的产品分配制度;目标是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评价】具有强烈的革命性,突出反映了 农民阶级 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满足了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从而能够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具有空想性,实行绝对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的方案,违背了 社会发展规律 ,是根本无法实现的空想。落后性,此纲领是把小农自然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它主张小私有制废除商品经济,不符合国际和国内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性质】是太平天国建立理想社会的纲领性文件,是改造封建社会的政治方案,也是太平天国运动成为历代农民战争的最高峰的最主要标志

4、。【未能实施的原因】 根本原因是其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 ,是根本无法实现的空想;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保证方案的实施。(2)资政新篇(1859)【内容】政治上主张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经济上主张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文化教育上主张开设新式学堂等。【评价】资政新篇是先进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或者说是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纲领。【未能实施的原因】根本原因是当时不具备实施社会条件,19世纪中期,中国自然经济虽开始解体,但缺乏资本主义发展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市场等条件。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产物,不反映农民的愿望和要求;再加上当时军事斗争的严峻形势,太平天国也来不及实施。4.

5、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1) 原因: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和时代的局限性。具体原因:农民阶级提不出科学的革命纲领,不能形成坚强的、统一的领导核心。客观原因:被中外反动视力联合绞杀。(2)教训:农民阶级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5、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功绩性质:是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它揭开了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是农民战争的最高峰;第一个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二、义和团运动1、背景帝国主义侵略加剧,民族危机严重进步性:此口号的核心是“灭洋”,反映了

6、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具有爱国性质,能够对于身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广大群众起鼓舞和动员作用。教会势力猖獗,导致人民反抗2、序幕:1898年赵三多领导的冠县起义3、活动地区:山东、直隶等省4、口号:扶清灭洋“扶清灭洋”口号,应如何理解?局限性:但这个口号并不科学,“扶清”,说明义和团对清政府的反动本质缺乏认识,“灭洋”又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这也反映了农民阶级本身的阶级局限性。(1)“扶清”有何进步意义?(爱中国,争取官军)(2)“扶清”有何局限性? (放松警惕)(3)“灭洋”有何进步意义?(爱国,动员群众)(4)“灭洋”有何局限性?(笼统排外)5、失败:1900年8月北京陷落,义

7、和团运动失败6、失败教训和启示旧式农民战争抵挡不住帝国主义侵略无法阻止中国在半殖民地的深渊继续沉沦7、评价义和团运动是一次由农民群众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企图瓜分中国的美梦,也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由于农民阶级无法超越自身的局限性,加上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终归失败。三、辛亥革命1. 辛亥革命发生的背景和条件:辛丑条约的签订一方面加剧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另一方面也是人们认识到了清政府反动面目,应该被推翻;经济上,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思想上,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组织上,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尤其是同

8、盟会的成立,从此资产阶级革命有了统一政党的领导和明确的革命纲领。军事上,革命派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保路运动的发展是直接原因。(注意结合教材把握细节知识点)2. 爆发:武昌起义(1911.10.1010.12) 结果:成立湖北军政府,各省纷纷独立,清朝的统治瓦解。3. 中华民国成立(1)1912年1月1 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时间:1912年春内容:主权在民、国民的自由权利、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建立政权的原则是三权分立;政体是责任内阁制)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意义:具有反对封建专制

9、制度的进步意义。4. 结局(1)结局:被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最终失败。(2)失败原因: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充分导致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主观方面: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缺乏一个统一和稳定的领导核心。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革命和袁世凯的两面手法。(3)失败表现: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4)教训: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5)功

10、绩: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法制上,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用“主权在民”彻底否定了“君权神授”的思想,促进了法制现代化。推翻了“洋人的朝廷”,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利于革除社会陋习,改变社会风气,推动社会风俗的近代化。对近代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知识拓展1. 正确认识农民阶级的地位和局限性(1)地位:农民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在近代,农民由于深受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具有反抗压迫和剥削、要求自由平等的革命性,农民阶级人口的绝大多数,

11、这些就决定了农民阶级始终是近代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客观上延缓了中国殖民地化的进程。(2)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从经济上看,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目光短浅,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从政治上看,农民阶级不可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从思想上看,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的世界观,不能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自己的行动,而是多用迷信的思想鼓动和组织群众。从组织上看,农民阶级带有严重的自私性和分散性,很难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领导核心并保持领导集团内部的团结。2.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主要区别:产生的背景不同。制度是为巩固太平天国政权而颁布的革命纲领,此时

12、太平天国正处于强盛时期。新篇是改革太平天国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方案,此时太平天国已处于衰落时期。有关社会经济的主张不同。制度以改变土地制度为中心,要在小生产者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消灭私有制,建立以绝对平均主义为分配原则的理想王国。新篇则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即一个主张消灭私有制,一个主张发展私有制。群众基础不同。制度是广大农民平等、平均的政治、经济要求的理想化,是最大限度满足农民阶级利益和要求的革命蓝图,群众基础广泛。新篇没有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不是农民战争的必然产物,缺乏群众基础。作用不同:制度有利于太平天国革命斗争的蓬勃发展。新篇未能实行,对太平天国的斗争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反映了同一

13、时代的不同特点:制度提出了均分地主土地、财产的要求,体现了农民反封建的主张。新篇反映了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救国道路的迫切愿望,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虽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但脱离了现实斗争实际的需要。3. 太平天国运动表现出了哪些新特点?时代新: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任务新:反侵略反封建思想新:发展资本主义的新方案败因新: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地位高:是历代农民运动的最高峰 4.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反清斗争的比较相同点:都以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为主要斗争目标。都制定了革命的纲领,前者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后者提出了“三民主义”革命纲领。都采取武装斗争、暴力革命的斗争方式。太平天国同清朝

14、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斗争,进行了北伐、西征、东征和后期防御战等;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武装反清起义。都在南京建立了革命政权。太平天国定都天京;辛亥革命中在南京建立了临时政府。这两次革命都没有完成反侵略(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不同点:领导革命的阶级不同:太平天国是农民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的性质虽然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但太平天国运动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革命,而是处于新旧交替时代的农民战争,辛亥革命是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纲领不同。天朝田亩制度是要建立一个“有衣同穿,有饭同食,有田同耕,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带有空想社

15、会主义色彩的理想社会;“三民主义”是要建立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共和国。太平天国分配土地的办法与辛亥革命的“平均地权”也有质的区别,一是平均主义的,彻底否定了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一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没有从根本上触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发动群众的程度不同。太平天国主要依靠广大农民阶级进行反封建斗争,而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则脱离广大人民群众,不敢发动人民群众,仅依靠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以及会党和新军中的一部分人。斗争的结果不同:太平天国运动被清王朝勾结外来反动势力残酷地镇压了,而辛亥革命则在推翻了清王朝对中国的封建统治后被中外反动势力篡夺了革命果实。5. 注意天京变乱的发生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其必然性就是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农民阶级带有严重的自私性和分散性,很难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领导核心并保持领导集团内部的团结。6.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不是封建制度。7.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的近代化的贡献太平天国运动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