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道德讲堂教案(三).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2979171 上传时间:2020-03-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道德讲堂教案(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3年道德讲堂教案(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3年道德讲堂教案(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3年道德讲堂教案(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3年道德讲堂教案(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道德讲堂教案(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道德讲堂教案(三).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五医院“道德讲堂”教案(三)(主持人:院团委书记 李捷峰)时间:2013年2月20日(星期三)下午3:00地点:武汉市第五医院职工道德讲堂(门诊六楼大礼堂)一、 唱一首歌曲 曲目:唱支山歌给党听领唱:龚红萍(功能科主任) (6分钟)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旧社会鞭子抽我身,母亲只会泪淋林;共产党号召我闹革命,夺过鞭子揍敌人。共产党号召我闹革命,夺过鞭子,夺过鞭子揍敌人!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党的光辉照我心。二、 看一部短片 片名:感动中国2012年度颁奖晚会节选(20分钟) “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颁奖

2、典礼于2013年2月19日晚8点在央视一套综合频道播出,罗阳、林俊德、李文波、张丽莉、陈家顺、陈斌强、周月华艾起夫妇、何玥、高秉涵、高淑珍被选为年度人物。下面请跟我们一起走进爱与感动的海洋 “感动中国”人物拨动心灵深处的弦。 总有一种力量让人泪流满面。在2012年度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人物的节目录制现场,无论是观众,还是主持人、受访者,似乎都被一种无声的精神力量感动着,不经意间热泪盈眶。 2012年度的“感动中国”人物,有的是从事国家高科技研究工作的院士、工程师,有的是负责一方工作的人民公仆,更多的则是“小人物”。他们中有些人为国家、民族贡献出了全部青春甚至生命,更多的则是在看似波澜不惊的平

3、凡生活中赢得了尊重。 当物欲的强光让人迷失,当财富与权力霸占一席之地,当社会的价值取向被影响静下心来听一听这些人物的故事吧,他们用自己的生命热忱让你我重拾感动与感激之情,拨动你我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那根弦。三、诵一段古代经典 内容:中国古代经典赞美品德高尚的古文领 诵:郭 磊(审计物价科科长) (10分钟)1、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 元稹菊花)译文:倒不是百花中特别偏爱菊花,而是因为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花朵可赏了。句中隐含着对菊花独傲寒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2、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唐 杜甫丹青引赠曹霸将军)译文:丹青,朱红色和青色的颜料,借指绘画。这两句说,一生沉浸在

4、绘画艺术中而不觉得将近年老,富贵对我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淡泊。诗句赞扬了名画家曹霸潜心艺术,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3、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宋 程颢秋日偶成)译文:不为富贵所迷惑而安于贫贱,男子汉能达到这一境界才称得上英雄豪杰。今赋予其新的含义,形容志士仁人不谋名利的高尚品质。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译文:蹊(x):小路。桃树李树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它们那芬芳的花朵和甜美的果实,却吸引人们纷纷前去欣赏采摘,以至在树下自然踩出一条条小路来。此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自然会赢得人们的敬仰。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 蜀 诸葛亮诫子书)译文:没有恬淡寡欲的修养,就不能使志向清

5、白;没有宁静的心胸,不排除外界干扰,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诸葛亮认为,修身治学应该首先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切戒浮躁,方能成才。四、讲一组道德故事内 容:“绑着”母亲上班的孝子陈斌强讲解员:李清(产科护士) (15分钟)每到周末,从磐安县城到当地冷水镇的30多公里道路上, 都会看到一辆奇怪的电动车。骑车的是一名戴眼镜的青年,他身后坐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两人紧紧挨着,一根又粗又长的布带将他们拴在一起,最后在青年腰间打了一个蝴蝶结。这是一对母子。儿子叫陈斌强,36岁,冷水镇中心学校初中语文教师,他身后60岁的老母亲患了严重的老年痴呆症,为了照顾她,家住县城的陈斌强每周去上班时,都会将母亲带上,平时

6、住在学校宿舍,到了周末,又带回县城。这样的日子,他已经度过了5年。陈斌强幼年丧父,母亲带着他和两个女儿改嫁东阳,算上继父 的两个孩子,一家7口生活得很不容易,后来,母亲和继父也离婚了。2002年,师范毕业后回到磐安工作的陈斌强将母亲带在身边,悉心照顾,希望能让她享享清福。但平静的日子实在太短暂。2007年9月,陈斌强突然接到派出所电话,说在路上看到他母亲。从那一天起,一向健朗的母亲常常找不到回家的路,经医生诊断,她得了老年痴呆症。此时,摆在陈斌强面前的现实是:姐姐已经远嫁湖州,妹妹在东阳打拼,妻子是县城一个幼儿园的临时教师,一边要上班,一边还要照顾年仅2岁的孩子和90岁的太婆。而他自己,周一到

7、周五都住在学校,在校时间远远多过在家时间。陈斌强想了又想,决定带着母亲去上班。但母亲的病情还是不可逆转地加重了。三年前,母亲常常认不出儿子;两年前,吃饭不能自理;一年前,她情绪越来越不稳定,甚至会把衣服撕烂,塞到马桶里。如今,母亲已经不知道饿了要吃饭,晚了要睡觉,冷了要添衣,渴了要喝水,大小便要脱裤子5年间,妻子曾经劝说陈斌强,将母亲送到养老院去,但他只说了一句话:“我舍不得。”陈斌强向妻子解释说,一来养老院照顾得肯定没自己细心,二来中等养老院每个月也要1800元左右,请个保姆每月更是至少2500元,家里根本负担不起陈斌强每月工资大约3000元,而妻子只有1400元。曾有人向他们表达捐助的意愿

8、,但陈斌强的妻子说,不用的,我们的情况还不算太糟。由于母亲睡觉很不安稳,又常出现破坏行为,陈斌强只好狠狠心,和母亲分开居住。好在学校领导体谅他的难处,给老人安排一间单独的房间,里面除了一张床外,一个马桶,几乎没有什么陈设。但陈斌强丝毫没有疏忽对母亲的照顾。他的一天是从凌晨1点开始的叫醒母亲,上一次厕所;5点半,再次上厕所;6点,陪学生早读;7点左右,给妈妈喂早饭、梳头几乎每个课间,陈斌强都会赶回宿舍,看看老人。到了傍晚,他还要陪母亲散步,然后自己去晚自修,一直到晚上10点,服侍老人躺下睡觉。由于母亲大小便失禁,洗裤子洗床单对陈斌强来说是常事,有时天气不好,陈斌强只能将床单放在电热器上烤烤,结果

9、一进教室,学生们都说,老师身上有股怪怪的味道。考虑到陈斌强的特殊情况,学校给他设立了特别考核,但他在教学上并没有懈怠,他教的两个班,语文成绩已经连续多年蝉联当地联考的第一名。周五,陈斌强结束了一周的工作,又绑好妈妈,骑上电动车,回到县城的家。家里的困难,陈斌强都记在心里,每个周末,他都抢着做家务,收拾东西、做饭、洗衣服因为要照顾妈妈,这么多年来,一家三口从来没有出去旅游过。好在7岁的儿子很懂事,只有看到陈斌强回来了,才会撒撒娇,嚷嚷着要爸爸喂饭。这个时候,陈斌强一定会满足儿子的愿望,对于他来说,这是最幸福的时刻。五、点评人员:党、团员代表5人(一)参加“道德讲堂”后有何感想?我们今后应该怎么做

10、?(二)对此次“道德讲堂”内容和形式的评价。(三)5名党、团员进行点评发言:1、武汉市卫生局授予的“武汉市十佳社区医生”-翠微社区全科医生陈先哲发言:“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母亲的养育之恩是一生一世也报答不完的,所以自古以来都认为“百善孝为先”,故事中的主人公陈斌强老师将这个“孝”字诠释得淋漓尽致。有句俗话叫“久病床前无孝子”,平心而论,独自照顾老年痴呆的母亲,还要兼顾工作和自己的家庭是殊为不易的,光照顾患病的母亲几乎占用了他大部分的休息时间,如此的不容易而他却坚持了整整五年,陈斌强老师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不报怨、不放弃,尽力做事,尽心做人。为人子,当如是也。他的事迹也感动了身边每一

11、个人,他的学生曾在日记中写道“我要做像陈老师这样的人”此刻人性的光辉在闪光,此刻中华民族的美德得到了传承,他真正做到了言传身教,他无愧于人民老师这个光荣的职业。五年如一日的坚持,没有影响到他的工作,尽管学校对他有所照顾,但他没有懈怠,相反更加努力工作,并且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做到了生活工作两不误。虽然他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成绩,但我认为这就是一种成功。我觉得象陈斌强老师学习的不仅是孝顺的美德、敬业的精神,以及直面人生的态度,还有很多、很多2、团市委授予的武汉市优秀团员-肿瘤一区护士袁雅琴发言:通过观看道德讲堂,我深深地感受到道德讲堂对于社会的发展、对于个人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

12、静下心来思考,为自己构建一个清晰和自信的道德框架,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公关爱,要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与人为善、服务他人,努力感受幸福,快乐的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学习并让自己保持一颗博爱的心,与世界同性。3、医院星级服务标兵-普外二科医生冯加锐发言: 首先很荣幸今天能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来参与道德讲堂活动。通过刚才讲解员为我们介绍的这则“绑着“母亲上班的孝子-陈斌强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今天我们道德讲堂所讲的主题是“尊老、敬老、爱老和孝老”。关爱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百善孝为先,孝为人之本”。父母养育了我们一辈子,等到他们岁数大了,也就到了我们做子女尽孝的时候。可能大

13、家都知道应该对自己的父母尽孝,但是,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面临目前越来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面对我们医院越来越多的老年病患,我们有没有想过如何去面对他们,如何才能对我们的老年病患做到“尊老、敬老、爱老和孝老”呢。在这里,我想谈谈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如何对待老年病患的体会。人,一旦岁数大了,生活中总有很多的困难和不便之处,更有各种各样的疾病缠身。当他们因为某些疾病来找我们就诊时,心情总是焦虑的。究其原因,首先,绝大多数的老年患者对自己的疾病过分关心,患病后常变得异常敏感,他们往往陷入对“莫须有”疾病的极度恐惧和焦虑中而无法自拔。其次,老年人患病后,常需要他人帮助才能生活,自尊心受到挫折,有时还会无缘无故

14、地大发脾气,或向医护人员发泄内心的怨恨。再者,老年人在家中往往处于主导地位,而生病后必须听别人的“摆布”,容易产生失落感,由此而不愿接受别人的意见。有的老年患者不服从治疗,不配合护理,并且对医护人员的语言、态度特别敏感。还有一些经济条件不好的老年患者,担心医疗费用无法承受,担心自己的疾病给子女带来沉重的经济重担,常因害怕花钱而拒绝合理的治疗。甚至还有一些常年患病,病情时好时坏的老年病患,看到治疗效果不明显,完全丧失了治疗的信心。对待这些老年患者,我们医护人员更应该处处体谅他们,尽可能地给予照顾,为他们排忧解难,为他们送去欢乐。一小会耐心的倾听,一句关心和鼓励的话语,一段详尽的解释,可能就会让他

15、们重塑信心,更有可能对我们的治疗起到莫大的帮助。把病人当亲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想一想陈斌强绑着母亲去上班,想一想自己的父母为自己操劳一生,想一想老年患者对我们的期待和信任,想一想自己也有变老的那一天,我相信,大家只要愿意付诸行动,关爱老人的传统美德必将在中华民族继续发扬。4、医院优秀志愿者获得者-企划部柏璟发言:本雅明曾说:“经验告诉我们,讲故事的技艺正在消失。”今天,大家在此相聚,一边看视频,一边听故事,有讲故事的人,有这个真实的故事,还有故事里的陈斌强。陈斌强厚厚的镜片下是他对人生的无限憧憬,老妇斑白的发迹记录着母亲一生走过的路痕,一根布带将他们紧紧栓住预示着这对母子此生不可分割的命运,而腰上那个蝴蝶结则告诉我们转角会有新的希望。2岁的孩子,5年的陪伴,30多公里的路程,36岁的儿子,60岁的母亲,90岁的婆婆,这些数字压着我们喘不过气来,而陈斌强却用简单的四个字“我舍不得”,埋过了一切的苦与痛。望着老年痴呆症的母亲和茁壮成长的儿子,幸福来临的就是这么简单。换之我们,有父母的陪伴,有孩子的照顾,这就是最幸福的时刻!想到这里,关于老年痴呆症,这也是我们每个人老去时都会面对的难题,我也推荐一则关于老年痴呆症的好故事,它叫恋恋笔记本。听完故事,回归“道德讲堂”,相信大家都明白了今天的主题。我想,这就是生产力,把一个真实的好故事放入机器,几番冲撞思考后就是我们每个人值得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