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季版)三年级品社下册《心里想着他们》导学案 鄂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2888970 上传时间:2020-03-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春季版)三年级品社下册《心里想着他们》导学案 鄂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年(春季版)三年级品社下册《心里想着他们》导学案 鄂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年(春季版)三年级品社下册《心里想着他们》导学案 鄂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年(春季版)三年级品社下册《心里想着他们》导学案 鄂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年(春季版)三年级品社下册《心里想着他们》导学案 鄂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春季版)三年级品社下册《心里想着他们》导学案 鄂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春季版)三年级品社下册《心里想着他们》导学案 鄂教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春季版)三年级品社下册心里想着他们导学案 鄂教版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关爱、帮助特殊的社会群体是社会进步,人类文明的表现,虽然现在政府对于这一群体有很多优待政策,但是由于很大部分公民素质还有待提高,因此生活中还是存在很多歧视残疾人、不善待老人的现象。 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这是一个孩子们似陌生又不陌生的话题,由于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年龄不大,且孩子们往往习惯了被人关爱,而不懂得去关心别人,甚至更不懂得去关爱、尊重那些需要帮助的社会群体,因此还不能体会到他们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需求以及他们为克服困难所付出的努力。 因此,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感受

2、残疾人及老年人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对他们有同情心和爱心,尊重并愿意尽力帮助他们。教学难点是:理解残疾人和老年人的情感需求,由对残疾人的同情转化为对他们的理解和尊重,并能采取适宜的方法帮助他们。 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教学的实效性关键在于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为一个情感的体验过程,使外部的文化结构、社会需求、道德意识等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激发其内在需要,从而内化为良好的品格。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引导孩子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努力使教学走进生活,贴近学生,创设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而不是概念、道德的灌输。在体验活动中要注意活动

3、氛围的营造,要做好活动前的铺垫。活动不仅目的性要明确,而且要设计得实在、有效,让活动真正进入每个孩子的心里,让学生能从中有所感,有所悟,能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获得思想的升华。而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让情感体验成了游戏而偏离了最初的设计目的。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生活体验,增进学生对残疾人和老人的关爱之情;能够理解和尊重残疾人,并对他们在困难面前自强不息的精神持有敬佩之情;能够理解老人的情感需求,尊重并愿意尽力帮助他们。 能力:培养学生体察他人观察社会事物和获取社会信息,增强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讨论、体验,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知道残疾

4、人生活中的不方便,以及他们为克服困难所付出的努力。在必要能采取适宜的方法帮助他们。教学重点 感受残疾人及老年人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对他们有同情心和爱心,尊重并愿意尽力帮助他们。教学难点 理解残疾人和老年人的情感需求,由对残疾人的同情转化为对他们的理解和尊重,并能采取适宜的方法帮助他们。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搜集残疾运动员的比赛画面、残疾人生活的视频、舞蹈千手观音制成课件。 2.搜集残疾人专用设施的图片或资料。 3.搜集有关老人的文字资料,生活视频 学生准备:1.课前收集残疾人自强不息的先进事迹资料;了解残疾人超出常人的地方。 2.初步了解社会生活中各种为帮助残疾人设置的设施,以及帮助残疾人的做

5、法。 3.到社区中去调查或是通过网络了解残疾人专用设施的使用情况。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29-P30页内容,话题为“走近残疾人”。 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31-P32页内容,话题为“别让盲道生盲点”。 第三课时完成教材P33-P34页内容,话题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走近残疾人活动一情境导入,走近残疾人。 1.课件出示一组残疾人在残奥会上的参赛画面,配上背景音乐。最后将画面定格。 师:从刚刚的画面中,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交流 2.师:在我们生活的大家庭里,有一类特殊的人群,他们被称作为“残疾人”。 (板书:残疾人)提起残疾人,你首先能想到的是什么呢?(学生

6、可以交流自己的感受,也可谈自己所知道的有关残疾人的总类。如果学生谈到残疾人的类别,教师就相机进行归纳: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 师小结:残疾人就是精神上、智力上、身体上有缺陷的人。现在我们称他们为残障人或弱势群体。他们因为先天或后天的原因而造成生理缺陷,有的一辈子生活在无声世界,有一辈子生活在黑暗世界,还有的要一辈子坐在轮椅上在我们的身边也有一些残疾人,你了解他们吗?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近残疾人的世界,去看看他们是怎么生活的?(完整板书:走近残疾人) 【设计意图:通过一组图片的展示,把学生带入残疾人的生活中,唤起孩子们对残疾人的敬仰之情,引发学生对这一特殊群

7、体的关注热情,进而将话题引入关注残疾人、走近残疾人,了解他们的生活,并适时板书课题:走近残疾人。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活动二模拟体验,感受残疾人。 1.体验盲人 一部分同学用红领巾蒙住眼睛,从自己的座位出发,绕教室一周再回到自己的座位,另一部分同学可以选择搀扶他们,或是在自己的座位上静静的观看。(体验3分钟。有的孩子在别人的搀扶下回到了自己的座位;有的孩子找不到方向,焦急的摸索;有的孩子差点摔倒。当然也可能有孩子出现嬉笑的现象,教师不用急于制止,而是用语言启发。 2.交流感受 刚刚同学们体验了3分钟盲人的生活,相信一定有很多感受吧!谁愿意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与我们分享

8、?学生自由交流。 刚刚通过体验残疾人的活动,你们就有这么多想法,试想一下,如果把你的眼睛蒙一天呢?蒙一年呢?如果你真的失明了,成了盲人,将会怎样? 是啊,失去了眼睛,多不方便呀,可是,盲人就整天生活在黑暗里。其实在我们的身边生活着许多残疾人,目前全世界十分之一的人口是残疾人,我国有6000万残疾人,也就是说平均20个人中有一个是残疾人。这么庞大的一个群体不应当被我们忽视,他们一样渴望生活,拥有梦想。那么你们知道残疾人真实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吗? 3.生活中的残疾人 出示残疾人生活的视屏:用脚写字、吃饭,用手触摸辨认人民币,用手杖探路等 学生交流感受。 师小结:我们感觉到对正常人来说很容易做到的一件

9、小事对残疾人来说却是非常不容易。想想,他们在生活中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呢?学生交流。 尽管残疾人遇到那么多的困难,但是他们却像我们正常人一样地学习、工作、生活。他们所承受的身体和心灵上的痛苦又是我们常人所无法想象的。 小结:孩子们,所有的残疾朋友都和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他们的不幸,值得我们同情;但他们的精神,更让我们感动!有些残疾人更是身残志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设计意图:模拟体验后,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起初,学生们有可能感到活动有趣,发笑不止,但随着体验活动的进展,学生们就会感到在他们看来很容易做到的事情,残疾人却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完成,感受到残疾人生活的困难。这时过渡到“生活中的

10、残疾人”这部分内容,将录制好的影片放给学生们看,进一步感受残疾人生活、学习过程的艰辛,引发他们的爱心、同情心。】活动三欣赏榜样,关注残疾人 1.边小结边起音乐,滚动播放开课时的画面。 看到这一副副感人的画面,相信此时,你们一定有更多的感触吧!你想对这些残疾人说什么,你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学生自由交流。 他们用自己的血汗为我国体育事业争得了荣誉,为我国xx年残奥会赢得了主办权。你还知道哪些优秀的残疾人的事迹? 2.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学生汇报交流搜集到的身残志坚、自强自立的事例。(相机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30桑兰自强不息的故事) 教师小结:是啊,这些生活的强者,凭着超人的毅力,通过自己的顽强的努力

11、,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他们是一群生命的强者,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3视频:舞蹈千手观音 刚刚同学们欣赏的舞蹈叫做牵手观音,是xx年春节晚会上的一个节目。欣赏完这个舞蹈你有什么感受?(学习交流:舞蹈很漂亮、动作很整齐) 那你们知道这些演员是什么人吗?(聋哑人)这些舞蹈演员生活在没有音乐的无声世界里,要练出这么绝美的舞蹈,是要付出多少艰辛啊!他们的舞姿曾经感动了中国,在xx年雅典残疾人奥运会上的演出,更是赢得了世界人民的掌声,震撼了全世界。他们是用生命真心的拥抱生活,也让自己的生命美丽起来。 4.其实残疾人这个群体他们虽然有着身体的残缺,但他们也有着强于常人的地方,你们知道吗? 师启发,生交流:听觉更

12、好,触觉更强,平衡感更强等 【设计意图:此环节中,我先让同学们展示自己课前收集的残疾人自强不息的先进事迹资料,然后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残疾人的舞蹈作品千手观音展示完毕后,再让学生充分地谈谈自己的感受,让学生在心灵上受到震撼,并适当进行点拨、提示,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体验的结果。最后再引导学生共同去发现残疾人超出常人的地方,让学生的情感由最初的同情,转化为尊重、钦佩。突破教学难点。】活动四升华情感,理解与尊重残疾人 1.老师谈自己的感受:过去,老师和同学们一样,觉得自己是一个健全人,离残疾人的生活很遥远,也只是在远远的观望他们,觉得他们很不幸,甚至可能看到他们还有些害怕。今天当我们走近了残疾人,亲自

13、体验了残疾人的不便,看到他们在困难面前所表现出的自立自强的精神,老师和你们一样被他们乐观的生活态度和顽强的意志深深的打动了,特别是他们其中不乏佼佼者,他们同样对社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现在你们对他们有没有新的看法、新的感受? 2.他们和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今后我们该如何对待他们呢? (学生发言,老师根据学生发言板书:关心、帮助、尊重) 当学生提到尊重时,追问:如何做到尊重? 3.教师伴随爱的奉献歌曲总结:我们的社会是个温暖的大家庭,虽然残疾人他们是不幸的,但是只要我们之间平等相待:一句友善的话语;一点由衷的关爱;一份真诚的帮助,这都将改善残疾人的生活。同学们,关爱残疾人,帮助残疾人,是社会的

14、进步,人类文明的表现。就让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伸出友爱的手,献出自己的爱心,去关爱身边每一个需要特殊关注的人,将世界变成爱的乐园。 对这些残疾人,党和政府又会怎样关爱他们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只有源于学生生活的实践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这种学习获得的知识最直接,最有效。这种参与活动也在潜移默化、层层递进中降低了知识的难度,有效突破了难点,突出了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在最后,我提出问题:今后我们该如何对待他们?通过学生回答,引出残疾人虽然身有残疾,但却有着美好幸福的人生。人生与残疾毫无关系。使他们从对残疾人的同情转化为对他们的理解和尊重。并追问:尊重具体体现在哪里?注重

15、了行动的落实,避免空喊口号。最后的小结语使学生这种关爱残疾人的思绪一直延续下去。】板书设计2心里想着他们走近残疾人关心 帮助 尊重第二课时 别让盲道生“盲点”活动一梳理旧知,导入新课 播放一组残疾人日常生活的图片 通过上节课的活动,我们知道在我们的身边,生活着许多残疾人,他们要像我们正常人一样地学习、工作和生活,要克服许多我们正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通过模拟活动,同学们也有了一些感受和体会,并且愿意发自内心的去尊重、关心和帮助他们。其实不光是我们有这样美好的愿望,残疾人已受到全社会的关注。 【设计意图: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上节课的延续,通过承上启下的导入,在梳理了上节课学习内容的同时,唤起了学生的感受,并很自然地过渡到了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中。】活动二关注社会,关爱残疾人 1.残疾人专用标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