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的有关知识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22863418 上传时间:2020-03-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的有关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诗歌鉴赏的有关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诗歌鉴赏的有关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诗歌鉴赏的有关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诗歌鉴赏的有关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的有关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的有关知识(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歌鉴赏的有关知识常见古典诗歌的分类 一、古典诗歌按格律(形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古体诗(古诗、古风、诗经、楚辞、乐府诗)与近体诗相对 特点:句数自由(四言古诗、七言古诗、杂言诗),字数、平仄、用韵、对仗自由。体例: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行(琵琶行)、引(李凭箜篌引)、吟(秦中吟) 近体诗(今体诗,格律诗)形成于唐代 1、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排律)特点:八句四联(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一韵到底,二、四、六、八字押韵且押平声韵(一可押可不押),颔颈联对仗(首尾不论)。2、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2、。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小令只含一支曲子,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二、古典诗歌按题材(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种:(一)、怀古诗 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 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

3、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其次要体会意图、感情,再次要品味技巧手法。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2.内容特点: 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

4、之情; 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但由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二)、咏物诗 1.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以物象为题;咏(题、赠、赞)+物象 2.内容特点: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3.分析角度:物与人的相同点(物我合一的结合点),赏析时要重点把握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寄托什么志。 (三)、写景诗

5、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这类诗抒情上常常是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写法上常常是白描、衬托。 1.内容范围:一般写景诗和山水田园诗; 2.写法特点:借景抒情,融情入景; 3.分析重点:景物特征; 4.山水田园诗得主题: 归隐田园,钟情山水;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 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四)、战争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仍,统治者重武

6、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1.形式标志:题目中朵出现“塞”、“征”、“军”等字眼;也有用乐府旧题的,如凉州词、少年行、关山月、从军行等; 2.基本主题: 建立功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3.分析重点:鉴赏边塞诗要结合作者的生平思想和诗歌创作的具体时间,体味诗人在诗中写的是什么,抒发的哪一类型的情感,要注意富有边塞特征的景物和富有战争特征的事

7、件、心理。 (五)、行旅诗和闺怨诗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雁、笛、柳),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鉴赏这类诗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确定情感类别;抓住意象,构建图景;抓住关键词语,体味艺术特点。 行旅诗:主要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闺怨诗:一是表现妇女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鼓励丈夫建功立业的情怀;二是表达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

8、女子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三是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处境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六)、送别诗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 ,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2.基本主题: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

9、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3.感情色彩: 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 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忧国伤时 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如: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2、反映离乱的痛苦 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同情人民的疾苦 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 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如: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

10、聊为梁父吟。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进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全诗即景抒情 建功报国 1、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 2、保家卫国的决心 如:王昌龄从军行 3、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4、山河沦丧的痛苦 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 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如:杜甫兵车行 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如:屈原涉江 思

11、乡怀人 1、羁旅愁思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温庭筠商山早行 2、思亲念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3、边关思乡 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4、闺中怀人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生活杂感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2、昔盛今衰的感慨 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3、借古讽今的情怀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4、青春易逝的伤感 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5、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2、6、告慰平生的喜悦 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 长亭送别 1、依依不舍的留念 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2、情深意长的勉励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3、坦陈心志的告白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评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郎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诗歌表现手法(表达技巧、艺术手法、艺术技巧)归类整理1、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

13、写、抒情。2、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事抒情、用典抒情、曲笔抒情)3、描写手法:正面侧面(直接间接); 动静(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 以动写静 以静写动);虚实(虚实结合 以虚衬实);渲染、 烘托、衬托(正衬、反衬、以乐景衬哀情);声色(绘声绘色)抑扬(先抑后扬、欲扬先抑);白描(粗笔勾勒)、 细描(工笔描绘)、细节描写;点面结合 4、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比、反复、设问、反问、通感、化用、互文、双关、对偶、排比5、结构手法:开门见山 开篇点题 曲笔入题 卒章显志 先写景(叙事、咏古)后抒情(议论) 总分得当 层层深入 过渡照应 起

14、承转合 伏笔铺垫6、语言技巧:叠词 意象(名词)组合 谐音 炼字 诗眼 活用 倒装7、其他表现手法:赋、比、兴 象征 对比 用典 想象联想诗歌鉴赏问题类型及答题模式一 、分析形象型(一)提问方式:这首诗(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二)解题分析:诗歌的人物形象有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二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三)行话术语: 心忧天下 忧国忧民 忧国伤时 寄情山水 热爱自然 归隐田园 闲适恬淡 乐观开朗 积极向上 怀才不遇 仕途失意 壮志难酬 孤独寂寞 抑郁不得志 矢志报国 慷慨愤世 送别友人 思念故乡 誓死抗敌 保家卫国 反对征伐 厌恶战争 杀敌报国 建功立业 不慕权贵 豪放洒脱 傲岸不羁孤寂傲世 超凡脱俗 清高离世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向世俗献媚(四)答题范式:明特征(用二三个词概括形象特点)+述内容(扣与形象有关的诗句分析)+析感情(形象在诗中流露的感情)二、 分析意境型(一)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二)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 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