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杜甫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273857 上传时间:2017-10-1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9.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杜甫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试论杜甫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试论杜甫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试论杜甫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试论杜甫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论杜甫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杜甫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论杜甫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杜甫是唐朝现实主义诗歌最耀眼的一颗明星。杜甫的诗歌继承和发展了从诗经以来中国古代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放在自己的艺术熔炉里加以提炼、铸造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诗风:“沉郁顿挫” ,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手法上都达到空前的高度,为后代诗人指出一条通向现实主义、通向人民生活的创作道路。一、在思想内容上,杜甫诗歌现实主义核心是关注人民疾苦,主题是忠君、 爱国、 爱民。(一)关注民生疾苦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核心内容。杜甫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的诗歌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人民性,是中国古典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典范。他敢于接近劳动人民,也喜欢劳动,甚至愿为广大人民的幸福而牺牲自己。在安史之乱前后

2、的特定历史背景下,杜甫的仁政爱民思想是通过忧国忧民的特殊形式表现出来的。他的喜忧是随着时势的变化而显露出来。诗人在春望中透露出强烈的爱国情感。 洗兵 马对国家整体形势的转危为安表示无比的兴奋和乐观。诗人在担任左拾遗时,更是忠于职守,勤于国事,如春宿左省“ 不寝听金钥,因 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 问夜如何?” 在蜀相中缅怀诸葛亮“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抒发壮志未酬的悲伤。 诸将五首和秋兴八首,痛感朝廷没有远见,将帅平庸无能,并对藩镇拥兵割据的现实深怀忧虑,悲叹自己“不眠忧战 伐,无力正乾坤 ”(宿江边阁)。十年长安的蹉跎困顿生活,使杜甫更能深入地体察民疾。在他的诗行中形象地描述了

3、百姓遭受苦难的根源:一是赋税太重,二是官吏贪污盘剥,三是统治者奢侈浪费。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也更加深了杜甫的忧虑。(二)忠君、爱国、 爱民的儒家思想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思想主题。杜甫虽 然也写了“ 唐尧真有圣,野圣,野知” 、“天子多恩泽, 苍生转寂寥!”等诗 句直接讽 刺皇帝,但仍接受了儒家的忠君思想, 对皇帝存在着很大的企望,希望通过皇帝“下令减征 赋” 来“各使苍生有环堵” ,使国家走向强盛。杜甫在多年饥寒的生活体验中,更同情人民。有时一想到人民的痛苦,他就忘记了自己,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在“幼子饥已卒 ”的情况下,他想的却是:“ 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默思夫业徒,因念远戎

4、卒” 。当茅屋为秋风所破 时,他发出了宁愿“冻死” 来换取普天下 穷苦人民的温暖 这样的宏愿。二、在表现手法上,杜甫诗歌现实主义创作的艺术特色重在抒写现实人生,感事与写意有机结合,形成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一)以小见大,通过细节描写来揭示生活的本质,呈现社会历史的整体风貌。例如, “三吏” 、“三别” 以组诗的形式,通过具体事件来显示世情。 石壕吏 描述了动乱年代官府用非常手段“夜捉人” 去“急应河阳役” 的特殊事件。反映了一家之中三男戍,二男死, 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 夜往的悲惨现实生活。在安史之乱时期,不仅村野老妇要上战场,连 十八以下的中男(新安吏), “子孙 尽亡尽”的老翁(垂

5、老别),刚从 战场“ 归来寻旧蹊”,又遇“ 家乡既荡尽” ,“人身无家别”的独身汉(无家别), “暮婚晨告别”(新婚别)的新郎都要上前线,一个个具体的事件组成一幅巢代倾无完卵的社会文体图景,形象地呈现了安史之乱中唐朝的社会现实。杜甫诗歌以小见大的写法体现在经细节描绘来揭示生活本质。(二)因叙声感,因感生议,感事与写意有机地结合。杜诗因事生感,推己及人及世。诗 人在回奉探家时,耳 闻 目睹华清宫内君臣宴乐而联想到“寒女 ”的置帛 纳税;由听说达官贵 人生活的骄奢而概括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贫富对立的社会现象;又由自己“入门闻号啕,幼子 饥忆卒” 的遭遇联想到自己享受“生常免租税,各不隶征

6、伐”的待遇还如此辛酸,平民百姓的遭遇可想而知,因而“ 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 又呈吴郎替打枣的寡妇向吴郎求情。他将心比心,深切地感受到四海涂炭的时运给百姓造成的灾难。他富感于叙。如兵车行诗人对统治者开边政策的否定和对民生痛苦的同情,完全寄寓在咸阳桥边送别征人, “道旁过者”与“ 行人”的问 答,青海边古战场新鬼喊冤旧鬼哭的描写叙述之中。如在春望一诗中,诗人把安史之乱长安陷落的国事虚化为一年一度的春景,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端。(三)百转千回、反复咏叹的内心、思想情怀抒情方式,形成了以沉郁顿挫为主导的艺术风格。如北征)自己离别朝庭的忧虑,沿途所见田野的荒芜,战争白骨遍地,百姓受难的景象,家中饥

7、寒交迫的情形,思虑国家借用回纥兵力平叛以求时局的变化,表达对肃宗中兴的期望,感情深沉复杂,忧虑中有讽刺。 自京赴奉先县五百字、 壮游、洗兵马、 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等,都通过这种百转千回的抒情方式抒发出丰富复杂、深沉博大的思想情怀,形成了杜甫诗歌的沉郁顿挫的主导风格。三、在文学史上,杜甫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典诗歌“ 缘事而发”的现实 主义精神,占有 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杜甫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优良传统,并把现实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更高更成熟的阶段。杜甫继承了古体诗的创作成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摆脱了乐府古调的拘束。在表现 手法上,

8、大量运用描写、叙述、议论 的表达方式,概括典型事件的场景,描写真实的生活细节和刻画人物的心理,记叙与议论相结合,溶抒情于叙事中等。他掌握和利用了当时所有的一切诗体,创造性地发挥了各种诗体的功能,为各种诗体树立了典范。胡震亨唐音癸签卷十说杜甫七律与诸家异者有五,其中之一则是“杜诗无所不入” ,凡是别人能写文章的素材,杜甫都可以用 诗的形式来写。他还广泛地吸收前人成功的艺术经验来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撷取了诗经、楚辞到汉魏六朝以及同时代的文学成果,总结丰富的社会人生阅历,使诗歌内容博大精深。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学习古人,本着汉乐府“ 缘事而发 ”的现实主义精神开创 新题,直接开创了中唐新

9、乐府的先声,为后代诗人指出了一条通向现实、通向人民生活的创作道路。 四、杜甫是我国封建时代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继承了诗经、乐 府以来现实主义诗歌的优良传统,并将其加以发展和提高。他以进步的儒家思想和精湛的艺术,深刻地、多方面地反映了国家的重大事件,描写了各个阶级和阶层的生活真实,表达了广大人民的意志和要求,从而揭露了自开元、天宝以来将近四十年间的那个动乱时代的历史面貌,为我们创造了“千汇万状”的诗歌作品,把我国现实主义的诗歌艺术推上一个新的高峰。有人认为像杜甫这样伟大的诗人,就创作方法上说,恐怕不是某一流派所能够概括的。诚然,杜甫自己在论诗时就说过:“ 窃攀屈宋宜方驾” ,又说过:“别裁

10、伪 体亲风雅。 ”(戏为六 绝句)在赞美陈子昂时也说自己“有才 继骚雅,哲匠不比肩。公生 扬马 后,名与日月悬。 ”(陈拾遗故宅) 可 见杜甫对于我国古典诗歌中代表 现实主义传统的风、 雅和代表浪漫主义传统的屈原、宋玉,都曾经给以很高的评价。同时,我们在杜甫少数的作品中,也看到他们具有浪漫主义的某些因素或者具有浪漫主义的精神,或者具有它的表现手法。如望岳中的“ 会当凌绝顶,一 览众山小” ,表现了唐代强盛时 期知识分子奋发向上、藐视一切的精神;如房兵曹胡马中的“所向无空 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以及高都护骢马行中的 “此马临阵久无敌,与人一心成大功。青丝络头为君老,何由却

11、出横门道?”等处,作者都以托物咏怀的手法,表现了驰驱沙场、建立功业的英雄壮志。这也就是他在前出塞九首中所明白地说了出来的“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的那种精神;在 饮中八仙歌中,他通 过对八个放纵不羁的酒徒的描写,以生动的形象表现了当时知识分子藐视封建礼教和等级制度、要求个性解放和返于自然的精神;在洗兵马中,他说:“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 在蚕谷行中,他又说:“焉得铸甲作农器,一寸荒田牛得耕。 ”在昼梦中,他更说:“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 ”在这些地方,他是幻想着在没有消灭阶级 之前能够消灭战争和剥削制度,出现“ 男谷女丝行复歌”的和平劳动的社会;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他

12、本着儒家“己饥己溺”的精神,激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美好理想。杜甫在上述 这些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和理想,虽然有一些是在阶级社会中不可能实现的空想,但它们无疑地体现了封建社会中广大人民的美好的理想和愿望,都是鼓舞人心的,都是积极浪漫主义精神的表现。杜甫也有运用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的作品,但为数更少:如在凤凰台和朱凤行中,利用神话传说的幻想因素来创造形象,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在梦李白二首中,通过梦境的描写来表达自己与李白的真挚友谊和对于李白不幸命运的同情。他偶尔也运用夸张的手法,如在古柏行中,所描写的古柏是“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这样 高大的柏树在现实世界里是

13、不可能有的,但在 艺术世界里,却完全可以允许它存在。尽管在杜甫的少数作品中,或者在精神上,或者在表现手法上,曾经出现过浪漫主义的因素,但是,在杜甫的绝大部分作品中,像屈原的离骚,或者像李白的那些浪漫主义的名作,在精神上和表现手法上都充分地是浪漫主义的作品,却断然是没有的。他像世界文学史上许多伟大的作家一样,在他们自己的作品中,往往包含着人类艺术中两个主要流派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因素。然而,我们如果从杜甫一生对于现实的态度来看,从他在艺术道路上的主导倾向来看,从他绝大多数作品的创作方法来看,他却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者,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中现实主义流派最杰出的代表。他对于现实主义的精神和表现手法

14、两方面都有很大的丰富和发展。他这种成就和贡献,在我国古代诗人中是无有比肩的。二、我们考察杜甫对于现实主义的成就和贡献,是要从他诗歌作品的现实主义精神和表现手法两方面来考察的,也就是从他的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造诣两方面来考察的。为了探索杜甫对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思想内容方面继承了什么,并且发展了什么,需要把从诗经以来现实主义诗歌传统作简略的叙述。我国现实主义诗歌最早结集的诗经中的作品,它们绝大多数的作者是无从考证的,概括地说,包括两类作品:一类是人民的创作,又一类是文人之作。广大人民在诗中歌唱自己的劳动和爱情,以及描写他们被压迫、被剥削和参加战争的生活。这些作品深刻地、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现

15、实面貌,是诗经中较优秀的篇章。尤其是那些反映劳动人民对被压迫、被剥削的生活的不满,对统治阶级表示强烈反抗情绪的作品,如伐檀和硕鼠等,虽然数量甚少,但由于它们揭露了阶级社会中阶级对立的本质,因而在思想质量上说,它们是诗经中最高的。文人之作的部分作者,或者是当时政府中卑小的职员,或者是境遇坎坷的知识分子,他们或者写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的艰难困苦,或者写爱情上的痛苦和欢乐,或者写自己被上层统治集团所排挤所损害的愤怨,他们通过对自己所处阶层的生活描写,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如召南中的小星、 邶风中的式微和北门、 小雅中的正月和北山等等,在数量上是相当多的。这两类作品是诗

16、经中的精华,也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最早的两支源流。所以,千百年来,我国进步的诗人们总是推崇和提倡风、 雅,把它们作为自己创作上的方向和范本。汉、魏、六朝的乐府民歌是诗经中人民创作这支源流的延续和发展,其中有许多优秀的作品。自秦、 汉统一中国以后,封建制度日益巩固,统治 阶级对于人民在意识形态上和文化、文艺上的束缚和压制,比之封建社会的初期和它以前的时代,自然更加严密和残酷。这种情况,既会影响到人民在文艺创作中不能自由大胆地表达自己的阶级意识,也会影响到由统治阶级搜集起来的乐府民歌的本来面貌。现存的乐府民歌,大部分是经过当时政府的音乐机构“乐府” 收集、写定的,即使有一部分是依靠私家的传习而保存下来,但有能力养蓄倡优的私家,自然是“ 豪富吏民”,他们仍然是统治阶级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