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互动”策略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225055 上传时间:2017-06-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互动”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谈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互动”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谈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互动”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谈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互动”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谈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互动”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谈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互动”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互动”策略(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谈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互动”策略【摘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实现教学互动是课堂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点。予学生以适当启迪、诱导,教予他们对问题正确的思考方法,是关系到能否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维护学生求知欲,实现教学互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最终达到教学目的的关键。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学互动内因外因启迪诱导 教学互动,是指教与学两个要素围绕课程目标针对同一个事实包括现象、问题、事物、案例等,独立、主动参与、积极交往沟通和相互作用的规则性运动形式。素质教育的落实,主战场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如何体现素质教育呢?我认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实现教学互动是其中一个重点。在政治课课堂教学中,较普遍地存

2、在着忽视学生的年龄及思维发展水平,过高估计学生的判断、分析、综合能力而开展教学活动的现象。反映在课堂教学中是教师只是重视知识内在结构的传授和巩固,停留在能否把知识点和知识点之间联系讲清楚,要求学生在一系列的测验考试中能否再复制出来。没有把重点放在教与学双边活动的设计、开展,或者是引导学生学习时提出的问题范围太广、难度太大,一步到位,缺乏思维训练的层次性、渐进性。于是,一方面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知不觉陷入了一味灌输,包办替代的误区;另一方面学生被请上了听众席,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与学的效果自然是事倍功半。长此以往,学生失2去了学习的兴趣,失去了探究的原动力,教师亦失去了学生的共鸣,教与学的关系只

3、能是恶性循环。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终究由学生完成。予学生以适当启迪、诱导,教予他们对问题正确的思考方法,是关系到能否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维护学生求知欲,实现教学互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最终达至教学目的的关键。初中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它对学生逐步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重要的作用。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难题之一是信息来源的单一化,以本为本,以教师讲,学生“听讲+”的

4、方式进行,教学互动的主要形式是语言、体态的交互和师生感情的交流,这种互动所传达的教学信息具有某种程度的模糊性。教师和学生双方的感情交流,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主要因素。教师面对的是一个班的学生,他不可能过多地和某一个学生交流,所以,从整体上说,课堂教学的互动比较低。 没有 “教学互动”的课堂,是一个不完整的课堂。现代教育已把培养学生主动发展和主体意识放在一个极重要的位置上。上海市“二期”课改要求教师一定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把学校变成学生乐学的场所,把课堂变成学生主动求知的舞台。怎样激发学生主动发展意识,促进学生进步?我们在近一年来的思3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教与学互动策

5、略,增强了政治课的吸引力,提高了教学效果。所谓“教学互动” ,就是教师在重视学生主体作用意识的指导下,把课堂教学作为师生、教材与情境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把教学活动看作是师生之间进行情感交往、知识对话、实践合作和人格培养的交流平台,师生共同演绎出乐学乐教的和谐的教学过程。 一、教学互动的依据及实施的条件。 90 年代以来,由瑞士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发展而来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我国的学习和教育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角度来看,一是强调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应该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二是强调应该使学生通过积极的思考和活动,主动地建构知识。课堂教学互动是在教学情境中师生相互

6、交流信息、思想、感情和共享信息的人际沟通活动,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途径之一。课堂教学互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互动主体心理环境的影响。通过互动不仅要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领会和掌握,而且要促进学生心理发展和良好个性的形成。思想政治课教学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性学习等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搜集资料,组织学生开展演讲、辩论、表演等活动,通过师生之间的情意沟通以引起心向或目标的一致性,使师生处于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互动之中,可见,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双向或多向的、交互作用的过程,学生之间的互动是“合作 竞争”的过程。 4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学生之间交叉联系着,学生的学习

7、活动会不断受到他人的评价影响。实力不相上下的学生可以增强彼此的竞争心理,提高学习成绩。实力差距较大时,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往往怀有强烈的戒备和自卑心理。因此,教师必须认真组织教学互动,推进教学交往,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不仅是传输教学信息(知识、技能) ,而且应对教学情境和学生互动不失时机地进行教学调控,维持学生的学习欲望,保持学习兴趣。尤其在知识巩固、应用阶段,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相应层次的,或通过交互可以出现提示,甚至可以进入与题相仿的相关教学内容中重新学习,或将以 FTP 文件传输形式发送给老师,及时反馈。老师随时把握学生的学习进程,这对学生自主学习有很大的

8、帮助,也能照顾了个别差异,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信息,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智能和个性品质。 二、确立主体意识,制定“分层”目标,是实施教学互动策略的前提。 首先,教师要牢固树立学生主体意识。 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主动发展精神,是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它关系到我国为应对 21 世纪的挑战,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战略性问题。作为教师一定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努力转变教育观念,真正把教学的中心和出发点转移到打造学生潜能,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轨道上来。教师树立了观念,就会力免情绪化、时段化,5会坚持做下去,逐渐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其次,要制定可行实用的“分层”教学目标。 教师面对的是

9、几十上百名学生,他们身心、个性各有特点,知识基础不一,在这样的条件下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进步,必须得有一个周到具体的“分层”教学计划。这个计划要体现两点:一是要出发于全体学生,从满足所有学生求知需求为出发点,而不是以看教师讲了多少知识,是否完成教学进度为主要评判依据;二是落脚于“分层”施教,教学要求应处于各层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超过或低于都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建立平等师生关系,创设良好课堂氛围,是实施教学互动策略的基础。 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平等、尊重能使人轻松愉悦,在这种气氛下,人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思维比较活跃,易主动接受外界信息;相反,在“不平等”被压抑的情况下,人的思维活跃度下降

10、,行为处于不愿“动”状态,不利于对信息的主动接受。以往的教学是教师讲学生默默地听,教师的“权威”不容挑战,学生不能随便“动” ,几无“平等”可言。正是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何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 第一,教师要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宽容学生之“动” 。中学生青春活泼无拘无束,爱“动”是他们的天性,但由于缺乏控制力,有时也会“动”得出“格” ,超出了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教学计划,弄6得教师不知所措,由此使得特别是缺乏经验的年轻教师不敢太放开。这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有序而“动” ,在老师的指挥下与教师互动,与同伴联动。但教师也不必顾忌学生的“乱动” ,更不能责怪和批

11、评他们,应当以宽容和赏识的情怀去引导他们。 第二,教师要特别善待和尊重“后进生” 。 “后进生”心理比较脆弱,往往与教师“互动”不起来。对此,教师对他们更要加倍呵护,努力创造互动的情境和良好氛围,帮助他们树立自尊和自信,诱发其学习热情,切莫把他们看成“另类” 。 第三,教师要允许学生大胆质疑,甚至和教师争论问题,这是激励学生愿意“动”起来很重要的一招。创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观念转变。教师应把学生看成是与教师平等、具有独立意识的人,做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参与者、倾听者和指导者。教师要主动激发和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让他们觉得有“话”要说,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状态,主动地去探索求知。

12、实践表明,学生只有在平等民主的氛围里,在被感受尊重的心理状态下,才会愿意与教师进行思想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师生良性互动;也有利发挥学生的主体和创造精神。四、巧设问题,激活学生思维,是实现教学互动策略的基本条件。 中学生正处于成长期,可塑性很大,且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只要教学得法,都能够成才。教师要充分相信他们,给他们热情的关怀和鼓励,以唤起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还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尽可能多地创设答问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个7性特长。 1、重视教学中的提问。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问题意识是个体思维的起点,是推动个体思维发展的动力。 ”问题也是教学的核心,是“互动”的基

13、本前提或条件,没有提问的课堂是学生主体缺失的课堂,没有师生互动的教学是乏味的。教学活动实际上就是围绕着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进行的。提问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教师向学生提问,另一个是学生向教师请教问题。现代教学要求教师努力把“问”的权利更多地给予学生。经验告诉我们,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必然会产生解决问题的内在需求,学习的主动性会大大增强;教师有意识地“布惑”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让学生做问题的主人。 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一定要马上作答,甚至也不一定就是教师回答,应尽量先让学生自己解决,这时教师的角色是引导和启发,鼓励学生一起来探索和分析问题,激发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同时,转变对学生的评价

14、方式,重过程,不要太计较结果怎样。评价的内容也可以是多方面,除了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外,还要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既要积极纠正学生对问题思考的偏差,又要给予足够的鼓励,坚持鼓励与纠正相结合的原则。 3、教师要用心设计问题。 教学中需要向学生提问,但问题的设计要做些思考。比如:在教初三政治导入第三课“增强综合国力”内容时,可以有两种问法,8一种是直问:“一个国家的国家地位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另一种是巧问:“有人说,一个国家的国家地位是由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来决定的。你觉得是这样的吗?”显然,前一种问法平淡、缺乏激励,后一种问法给了方向性提示但留下了想象空间,有思考,有激励,让人跃跃欲试欲罢不

15、能,从而能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实现师生交流互动的目的。教师提问应多选择后一种设计,因为这种提问体现了问题的提示性、规范性和激励性特点,可引起学生积极思考。五、摆脱应试教育影响,灵活多样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实现教学互动策略的关键。 我们所看到的是还未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主要原因,一是上级主管部门还没有完全“放开”政治课教学质量检测方式;二是在实施“教学互动”策略刚开始一段时间里,较难控制教学时间和教学进度,使得“互动”教学难以持续进行下去,心存顾虑。因此,在教学中,应尽快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指导下,真正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把教师的主导作用落实在

16、导学上,把教材变为基本参考例材,变以教师为主的“教 学”课堂被动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教学”主动学教模式,让教与学真正“互动”起来,师生和谐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政治课教学内容并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和身边的生活事例,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如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创设让学生思维层层展开、步步深入9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辩论、分组讨论,使学生的以“我”为主意识得到充分发挥;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通过撰写小调查报告、小论文、小总结等各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让学生获得多种体验,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教师既要注意合理安排角色,又要使全班学生动起来,这需要教师很了解学生的个性特长。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开发人的智力潜能为特征的教育。政治课课堂教学要落实素质教育,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不应简单地要求学生接受什么、牢记什么,而是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