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螟的发生特点是什么怎样防治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122466 上传时间:2016-11-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玉米螟的发生特点是什么怎样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玉米螟的发生特点是什么怎样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玉米螟的发生特点是什么怎样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米螟的发生特点是什么怎样防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样防治? 玉米螟的发生特点是什么?怎样防治?(1)发生特点:玉米螟在我国一年可发生 16 代。以老熟幼虫在寄主的秸秆、穗轴或根茬内越冬。成虫飞翔力强,有趋光性。幼虫具有趋糖、喜湿和背光特性,因而所危害和存活的部位多在心叶丛、雄穗苞、雌穗顶花丝基部及叶腋处;幼虫还具有趋触性,即幼虫要求身体尽量保持与危害部位的植物组织接触或贴近,因而 4 龄前表现为潜藏,4 龄后为钻蛀。越冬基数大,一代卵量大,被害株率高,说明越冬基数与+代发生程度有很大关系。春季雨水充足、相对湿度高、气候温和有利于玉米螟大发生。春季越冬后的老熟幼虫必须咬嚼潮湿的秸秆或吸食雨水、露滴,取食足够含水食物后才能化蛹。成虫羽化后,必须饮

2、水才能正常产卵。成虫多选择在播种早、生长茂密、叶色浓绿、植株高大的玉米上产卵。玉米螟的天敌较多,有相当的控制作用。国内已发现的玉米螟天敌有 70 余种,其中主要有寄生卵的赤眼蜂、黑卵蜂,取食卵块的瓢虫,寄生幼虫及蛹的黄金小蜂、茧蜂、寄生蝇和白僵菌等。我国许多地区在玉米后期尤其是进入雨季后,对卵块的寄生率往往可高达 90100%。在山东、河北等地赤眼蜂发生早、寄生率高的年份,第三代玉米螟往往可以不治。玉米品种及作物布局与玉米螟发生有密切的关系。经研究证实。某些玉米品种植株内含有“丁布”抗虫素,初孵幼虫很难在这些品种(系)株内成活,因而形成了品种间危害的差别。作物布局也可影响到玉米螟的发生程度,如

3、压缩春玉米面积后,第一代玉米螟缺乏繁殖场所,第二代危害显著减轻。(2)防治方法:玉米螟的防治方法较多,各种方法也较配套。如从成虫的诱杀、早春秸秆处理、田间各个时期的幼虫药剂防治和生物防治都有成熟的方法,关键是抓住以下几点:早春处理越冬寄生。玉米螟以老熟幼虫,在秸秆、玉米芯、根茬内越冬,春季 4 月下旬前要尽量处理完选这样可起到压低越冬虫口基数的作用。在以秸秆、玉米芯作烧柴的地区,要先烧虫量大的秸秆,后烧虫量少的。留作饲料的秸秆要铡细、铡碎。用作沤肥垫圈的秸秆要铡短、压碎、沤烂;早春晦僵菌封垛,按每立方米秸秆 100 克白僵的要求,喷到秸秆垛内小而后用泥封垛,一般垛内杀虫效果可达到 80%。心叶

4、末期颗粒剂防治。春、夏玉米心叶期药剂防治,是防治玉米螟的关键时期,也是保产的重要环节。花叶株率达到 10%防治指标时,一定要掌握在心叶末期进行颗粒剂防治。可用 硫磷颗粒剂或 硫磷颗粒剂,即用 50%对硫磷乳油 斤拌到 100 公斤颗粒内,或用 50%辛硫磷乳油 斤拌到100 公斤颗粒内。颗粒可选用 2060 筛目煤渣或砖渣,先用少量水润湿颗粒,而后将药液拌入即成。也可选用工业成品颗粒剂,如 硫磷颗粒剂或 5%甲基 1605 颗粒剂。每亩颗粒剂用量为 5 公斤。穗期防治。所用药剂同心叶期防治时药剂。防治时期为卵孵化盛期,颗粒剂撒施部位为“一顶四叶”。一顶即雌穗顶端花丝基部,四叶即雌穗上 2 叶腋、 叶腋及雌穗叶腋。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