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职教育科学发展观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22397547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高职教育科学发展观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我国高职教育科学发展观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我国高职教育科学发展观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我国高职教育科学发展观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我国高职教育科学发展观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高职教育科学发展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高职教育科学发展观(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观 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之一,也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通观人类社会,也就是一部经济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历史。就整体而言,古人的发展意识也许不象现代人这么明确和自觉,然而对于发展的设计与谋划却是相同的。人类富于思维、充满智慧、憧憬未来,总是为自身发展谋划美好蓝图。正因为如此,人类才发展到了今天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党的“十六”大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发展教育是四大目标之一: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

2、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注:六大报告.)这一目标的实现,将使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由目前8年提高到12年,在我国教育史上将出现一次伟大的飞跃。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科学的发展现。那么,什么是高职教育科学的发展观呢?从哲学的意义上讲,“一般思想的原则:批判。批判与任何否定或肯定都没有关联,它就是划分边界。边界是一个事物本身的起点和终点。在边界之处,一物与它物相区分,而规定自身。”(注:彭富春.漫游者说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按照这一思想原则,坚持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观,就在于划分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下高等教育发展范畴中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代教育体系链条中的

3、高职教育发展,以及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等等。一、宏观背景:高职发展研究的逻辑起点1、政策环境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对发展的目标和教育在发展中的地位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到本世纪中叶,我们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开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离开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不可能完成。(注:江泽民.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1-4-29.)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始终坚持,不能动摇。(注:江泽民.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N.人民日报.1994-6-14.)“十六”大报告指出:

4、“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加强职业培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注:十六大报告.)由此,我们明确了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宏观上对人才培养质与量上的要求和职业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步伐,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各类职业技术人才。(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是我国第十个五年计划教育发展规划的

5、五项重点任务之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颁布,给高职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一是中央政府和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给高职教育提出了具体的发展任务。决定提出:“十五期间,职业教育要为社会输送2200万名中职毕业生、800多万名高职毕业生。”(注: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陈至立同志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必须有很大的发展”。客观上,中职教育的发展必然带动高职教育随之发展。同时,决定提出了“十五”期间,职业教育的4项任务: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促进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

6、、农民”服务,为推进西部开发服务。(注: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为高职教育铺就了更为广阔的用武之地和发展空间。二是对职教管理体制实行改革。决定规定,国家将“逐步建立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自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注: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6)新的管理体制,加强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领导和统筹的力度,明确了各级政府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具体职责,调动了方方面面支持和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从目前初步情况看,其一国家加大了职教资金的投入;其二劳动准入制度逐步规范和加强、“双证沟通”工作进入试点、证书培训市场显示出广阔前景,其

7、三职业教育与劳动市场联系进一步加强;其四现代水平的骨干示范院校建设力度加大,其五教育立交桥逐渐贯通,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必将得到发展。2、人口基本状况与预测根据2001年人口测算,我国总人口约为12.76亿,其中文盲约占8%、小学约占36%、初中约占38%、高中约占12%、大专以上约占6%。约在20302035年之间,全国人口将出现历史最高峰16亿。入学人口预测:单位:万人 年份2008 2022 2033 2050入学人口120009000 近100008500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 年份2002 2003200420102020毛入学率14%约15% 15%以上 22-24%35-40%注:199

8、5年世界平均毛入学率为22%。从人口运行的趋势来看,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有较大的发展空间。3、加入WTO的影响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教育趋向国际化。这种变化已经给高等教育包括高职教育带来了几方面的变化:一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目标上的变化。就是教育必须适应全球化的挑战,培养出具有全球化视野的、具有国际交流能力、能够把握国际经济、政治和科技发展趋势的全球化、国际化人才。与此相适应,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教学内容、教育方法都要相应改变。二是对教育质量的要求更高。总体讲,教育供求数量上的矛盾有所缓解,但质量上的矛盾更加突出,这个形势是

9、很严峻的。三是抢占教育市场份额的竞争更趋激烈。需要指出的是,这种竞争与争夺不只限于国内,而是国际间的。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一部分教育市场对外开放,国际教育资本随之进入我国教育市场。当然我们也可以、也应该走出去,但我国的优质教育资源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不具备显在优势,这就更加增强了竞争和发展的严酷性。4、科技挑战世界科技正在进行新的革命,出现了新的重大突破,为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广阔前景。新的科技革命对教育的冲击也是很明显的,基因工程、纳米技术、IT技术等重大技术的突破,一方面必然带来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另一方面对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高职教育的影响十分明显。突出的影响有三个方面:一是教学内

10、容的更新。教学必须跟踪新技术的发展,及时引进科技革命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在现场教学中使用新的解释模式,而不必使学生负担许多过时而不必要的知识。二是对信息的处理。当今社会受良好教育的标志不再是占有知识的多少,而是对知识形成过程的习得,将分析,评估等思维能力和有关技能的养成作为良好教育的标志。三是现代教育手段的应用。远程教育,尤其是网络课程发展迅猛。如美国,已有两千多所院校开设了远程教育课程,占整个美国高校数的50%,这其中有60%的院校开设了5.4万门网络课程,主要集中在外语、工商管理、金融、会计等专业,占网络课程总数的70%。(注:岑建君.中国教育报.2002-1-18(5).)我国加入

11、世贸组织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许多大学急于开拓我国的网络教育市场。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供求矛盾突出,优质教育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引进和充分利用国外先进网络课程技术,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缓解和弥补我国教育供求矛盾和资源不足。5、高等教育大众化驱动我国高等教育趋向集约化、交叉化、综合化。所谓集约化是指质的方面,主要是国家级重点院校以更高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所谓交叉化和综合化又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科的交叉、综合,单科性大学向多科性大学发展,多科性大学向综合性大学发展;一是教育种类的交叉、综合,主要表现为师范类院校向综合院校发展,普通院校向职业技术教育渗透。这一崭

12、新局面的出现,既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长期积累发展的结果,也是二十世纪末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行重大改革带来的新气象,同时,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新一轮大发展的开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高校持续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开始进入大众化阶段,其间高职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整个高等教育中撑起了半壁江山,为我国高等教育初步进入大众化阶段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至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共计1214所,占全国高等学校总数的66.96%;在校生454.51万人,占高校在校生总数的49.96%。”(注:朱振国.高职高专路在何方N.光明日报,2002-1-24(B2).)另据中国教育报2002

13、年11月1日1版报道:“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发展迅速,到2001年年底总数已达1314所,仅2001年就增加202所”。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认为,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还只是刚刚拉开序幕,随着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大戏还在后头。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进程中,高职教育必然充当更加重要的角色。以湖北省为例,“高等教育的发展将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要途径和主要形式,将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基础,新增招生计划主要用于发展高职教育,在校生规模力争达到35万人左右(目前在校生规模15万人)。重点建设10所职院,建设一批高职教育重点专业,探索发展本

14、科层次的高职教育。”(注:湖北省职业教育发展决定)二、时代需求:局职发展的根本动因1999年4月26日至30日在汉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届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明确了“技术与职业教育作为终身学习的组成部分,应在新时代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职业教育是实现和平文化与有益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以及国际公民的有效手段。”(注:刘京辉.第二届国际职教大会对我国职教教学改革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0,(7))。1、高等教育发展的现代趋势创立于中世纪的大学是一种独特的教育机构,他深深地根植于各自所处的国家之中。起初,大学的目的在于传播知识并为少数关键性行业提供训练,同时大学还具备重要的政

15、治功能。现代大学在为日益增多的各类专业训练方面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1809年由威廉冯洪堡(Wilhelm VonHumboldt)倡议建立的柏林大学是以后研究型大学的开始。在19世纪中叶,统一伊始的德国利用大学进行国家建设,在威廉冯洪堡的领导下,承担了以国家发展和工业化为目标的科学研究职责。与德意志大学不同,美国高等教育以特有的实用主义精神走出了一条极具本土风格的办学道路。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摩雷尔土地捐赠法”,以威斯康辛大学为代表的社区大学(学院)不再把高等学校看成是学术的“圣殿”和文化的“象牙塔”,而是强调大学的社区服务性功能。自二次大战以来,高等教育取得了显著的发展。1975年马丁特罗(Martin Trow)提到了在工业化国家中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再到普及型高等教育的转变。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高等学校招收了30%左右的适龄青年入学,而欧洲国家大都不到5%;到了60年代,欧洲国家有5%或更多青年入学;到1970年瑞典的高等学校入学率为24%、法国为17%、而美国此时为50%,接近普及型水平;到90年代,大多数欧洲国家入学率为30%以上,而美国也增长了几个百分点。(注:PhilipGAltbach.将凯译.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由此得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