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2395480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3.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对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认识和分析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标志着,小学科学课程在培养目标、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方面都将发生重大的变化。二、教学要求本册的教学内容主要由“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和“水和空气”这四个单元组成。1“植物”这个单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大树和树叶的活动;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利用课外时间在校内外进行一些观察植物和搜集树叶的活动;让学生在对大树和美丽的树叶的观察研究活动中产生情感体验,对学生进行“爱护草木,保护环境”的教育。组织和指导学生在有

2、结构的观察活动中,获取关于叶的颜色、形状、大小、构成、叶脉、叶柄等多方面的知识。2“动物”单元引导和推动学生开展寻访调查小动物的活动;鼓励学生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在课外或校外进行一些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并以活动经历和体验的形式进行爱护小动物,珍惜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组织和指导学生在有结构的观察活动中,获得关于动物的观察特征、分类特征、动物的多样性、动物的运动、动物和食物、动物和环境、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丰富的直接认识。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联系来自其他渠道的信息,发展自己的认识。3“我们周围的材料”单元能有顺序、有目的、仔细地观察。能用文字、图画、表格等多种形式记录和呈现观察结果

3、。对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从材料角度进行分类。总结木头、纸、金属和塑料等材料的物理性质。4“水和空气”单元学生能利用自己的感官和简单的器材(瓶子、脸盘等),通过观察、对比等方法收集整理关于水的资料,发现和提出关于水的相关问题,并能用多种方法(语言、文字、符号等)将通过观察所发现的现象表述出来。进一步认识水的基本物理性质,懂得液体的含义,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液体,能够用多种方法区分各种溶液并比较溶液的多少。通过本册的学习,将重点发展学生想办法解决一些简单科学问题的能力;进行持续、细致、有联系的两两对比观察的能力;多次重复,进行简单对比实验的能力;综合运用观察和实验所得证据,经过思维加工并尝试进行解释的能力

4、。在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力方面,希望学生能认识到,将观察和实验结果用于科学讨论和解释,更具有说服力;探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因此有必要重复实验;运用工具会帮助我们更精确地获得事实。四、具体措施1钻研课程标准、教材,发挥教师的能动性,提高课程目标意识和识别知识课程潜能的智慧,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2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将教学建立在学生的兴趣、需要和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追求学生对科学知识和科学本身深层次的理解,善于把各种目标综合地看成一个整体。3培养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的“四动”能力。同时选择学生乐于探究的事物作为教学内容,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使用学

5、生易于理解的表达方式,营造学生喜欢的课堂氛围,采用图文并茂且富有动感的电化教育手段,多方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益。4注重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辅导后进生立足于课堂,并为他们多提供实验的机会,促使他们去动脑、去学习、去练习,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到自己在进步,增强学习的信心。5拓宽学生知识面,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利用时间补充一些课外知识,充实学生的课堂学习。增加学生亲历活动,使学生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真正地动手动脑学科学。五、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学期三年级科学教学进度表周次日期上课内容备注19.19.3始业教育我看到了什么29.69.10校园的树木大树和小草39.139.17观察水生植物植物的叶49

6、.209.24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植物有哪些相同的特点59.2710.30第一单元练习寻访小动物610.110.7国庆休假710.810.15蜗牛(1)蜗牛(2)810.1810.22蚯蚓蚂蚁910.2510.29金鱼动物有哪些相同特点1011.111.5第二单元练习期中复习检测1111.811.12我们周围的材料哪种材料硬1211.1511.19比较韧性它们吸水吗1311.2211.26材料在水中的沉浮砖瓦和陶器、瓷器1411.2912.3给身边的材料分类第三单元练习1512.612.10水水和食用油的比较1612.1312.17谁流得更快一些比较水的多少1712.2012.24我们周围的空气

7、空气占据空间吗1812.2712.31空气有重量吗第四单元练习191.31.7期末总复习201.101.14期末考试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来源:网络来源 时间:2010-11-13 8:44:00 点击:4693今日评论:0条摘要: 一、对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认识和分析 标准明确指出: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这标志着,小学科学课程在培养目标、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方面都将发生重-一、对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认识和分析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亲身经历以探究

8、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标志着,小学科学课程在培养目标、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方面都将发生重大的变化。教材具有以下特点:1、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力图从教材设计的角度提高科学课程的教学效益,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获得更大的发展。2、体现整体效益的结构,构建了以活动为基础的整体框架,将内容间有独特联系的典型活动,组成一个教学单元,使它们在教学目标方面形成一个有序列、有结构的整体,从而使学生认识的发展、探究能力的形成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成为逐渐发展的过程,并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3、强调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教材注意从小学生的

9、现有经验出发,尽可能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喜欢科学课,建立起学习科学课的信息。二、班级情况分析我任教三(1)班,本班共有学生36人。“科学”是学生都很喜欢的一门学科,学生的兴趣浓厚,有着强烈的参与意识和探究意识。我班学生是比较活跃的,思维发散性强,有着良好的纪律性,能很好的参与课堂学习,理解能力较强。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利用学生对学科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科学探究的新领域。同时,由于科学学科的特点,在让学生探究实验的同时,应加强纪律教育,避免出现“课堂热热闹闹,课下无所收获”的现象。三年级学生的年龄偏小,因此在组织实验和外出观察的时候,安全教育是头等

10、大事,要坚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这就必须从一开始严格实验纪律,规范操作程序,既保证实验效果,又防止意外的发生。三、教学要求本册的教学内容主要由“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和“磁铁”这四个单元组成。1“植物的生长变化”这个单元立足于引领学生认识植物整个生命过程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变化,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现象。组织学生亲自种植植物,在学生种植活动的过程中,引领学生关注植物生长过程所发生的变化,引发学生对植物生长变化的思考,研究根、茎、叶在植物生长变化过程中的作用。初步认识到植物的生长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各个器官的结构是与功能相适应的,植物在成长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是为了满足植物

11、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同时希望学生在种植、管理植物的过程中,在经历了单元设计的一系列活动之后,能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2“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以指导学生认识动物的生命周期为目的,让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了解蚕从卵中孵化,经过生长变化成蛾,然后产出卵,最后死亡这一生长变化的生命全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动物生命周期的模型,并运用这个模型去认识各种动物以及人的生命周期现象。3“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主要以水为例(水是学生最为熟悉的物质),引导学生探究温度和物质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水的各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集中研究水在融化、蒸发和凝结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

12、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认识,同时,通过对水的三态循环的观察和感知,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概念。4磁铁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很多学生都见过、玩过磁铁,对磁铁有一定了解,他们对继续研究磁铁有很强的兴趣,这是进行“磁铁”单元探究学习的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本单元将从学生交流知道的磁铁知识开始,安排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研究磁铁的性质,了解人们对磁铁的应用。本单元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磁铁的用途与它的性质是密切联系的,磁极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我国古代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感受到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教学时要重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和实证意识的培养。5通

13、过本册的学习,将重点发展学生想办法解决一些简单科学问题的能力;进行持续、细致、有联系的两两对比观察的能力;多次重复,进行简单对比实验的能力;综合运用观察和实验所得证据,经过思维加工并尝试进行解释的能力。在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力方面,希望学生能认识到,将观察和实验结果用于科学讨论和解释,更具有说服力;探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因此有必要重复实验;运用工具会帮助我们更精确地获得事实。四、具体措施1钻研课程标准、教材,发挥教师的能动性,提高课程目标意识和识别知识课程潜能的智慧,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2 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将教学建立在学生的兴趣、需要和原有经验的基础

14、上,追求学生对科学知识和科学本身深层次的理解,善于把各种目标综合地看成一个整体。3 培养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的“四动”能力。同时选择学生乐于探究的事物作为教学内容,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使用学生易于理解的表达方式,营造学生喜欢的课堂氛围,采用图文并茂且富有动感的电化教育手段,多方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益。4 注重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辅导后进生立足于课堂,并为他们多提供实验的机会,促使他们去动脑、去学习、去练习,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到自己在进步,增强学习的信心。5 拓宽学生知识面,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利用时间补充一些课外知识,充实学生的课堂学习。增加学生亲历活动,使学生多种感官协

15、同活动,真正地动手动脑学科学。五、课题名称1课题名称:学校课题:农村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效整合的实践研究研究子课题: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有效整合的实践研究2目标要求:标准指出:在一切有条件的地方,科学课程的教学应尽可能地运用诸如各种音像资源,计算机软件、网络等现代化教育技术为教学内容服务。科学信息技术集图片、动画、音效、语言、解说于一体,能起到优化课堂环节、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及实施要求如下:通过研究,寻求信息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最优应用的一般规律及其具体操作方式;寻求提高整合教学有效性的方法、经验和管理评价机制。通过研究,培养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意识,促进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育理念的理解,并提高教师驾驭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操作能力、协作能力、探究能力,促进学生乐学、爱学、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