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明代试题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22307107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明代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中国古代文学明代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中国古代文学明代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中国古代文学明代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中国古代文学明代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明代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明代试题(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三国演义的思想主旨(三国演义主题纷争): 1、“正统”说 ;2、“忠义”说 ;3、“拥刘反曹反映人民愿望”说 ;4、“反映三国兴亡”说; 5、“歌颂理想英雄”说; 6、“赞美智慧”说; 7、“天下归一”说;8、“讴歌封建贤才”说;9、“悲剧”说 ;10、“总结争夺政权经验”说;11、“追慕圣君贤相鱼水相谐”说 ;12、“宣扬用兵之道”说;13、“人才学教科书”说;14、“向往国家统一歌颂忠义英雄”说;15、“总结历史经验”说;16、“无固定主题”说等。三国演义主题概括: 三国演义以儒家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也糅合着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的愿望,鲜明地表现出“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其中既有对明

2、君贤相、清平世界的赞美与渴慕,对昏君贼臣、天下大乱的痛恨与厌恶,又有由于最终理想幻灭、道德失落、价值颠倒的惨痛现实所带来的悲怆与迷惘。(一)明君贤臣理想 1、政治上行“仁政 ”刘备 “仁君”典范:“仁”为赢得民心手段: 理政新野:“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 当阳撤退:携民渡江:“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 兵进西川:“秋毫无犯”,百姓“焚香礼拜”。“仁”为安身立命准则:宁失军师不强徐庶所难;不顾幼子唯恐赵云有失;三让徐州而不受,出入荆州而不夺,兵临西川不忍取。三国演义第60回刘备说:今与吾水火相攻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若以小利而

3、失信于天下,吾不忍也。2、人格上重“忠义” 诸葛亮 “忠”的楷模 对蜀汉“竭尽忠诚,至死方休”(卷2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辅佐刘备:忠心耿耿,克尽臣职守。辅佐刘禅:力撑危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二)“拥刘反曹”倾向 1、“拥刘反曹”的具体表现: 内容上,把刘备写成“仁君”、将曹操写成“奸雄”。 结构上,把刘蜀放在首位,而曹魏显居其次。 语言上,多称刘备为玄德、皇叔、豫州、先主;而对曹操直称其名算客气,多称小名阿瞒,甚至称“贼”、“汉贼”、“国贼”。2、“拥刘反曹”的思想实质 (1)从官方史学看,“拥刘反曹”表现的是 关云长“义”的化身 3、才能上尚“智勇” (为偏安王朝争正统的

4、封建正统观念 (2)从民间文艺看,“拥刘反曹”表现的主要是反抗异族、“人心思汉”的民族情绪 (3)从三国演义看,“拥刘反曹”既有拥护仁君仁政、反对暴君暴政的人民性,又有不满异族统治、要求“还我大汉”的民族性,还有某些封建正统观念的陈腐糟粕。(三)总结斗争经验与智慧。诸葛亮“隆中对”、赤壁之战、七擒孟获。六出祁山。料事如神、谋略超人;上晓天文,下知地理;深谙政治,精通军事,善于外交。(四)道德悲剧意识用“道德价值”去压制、克服“政治利益”,决定了蜀汉悲剧的不可避免。刘备悲剧:“仁”辞荆州而备受困扰;“践义”伐吴而造成彝陵惨败。 关羽悲剧:“义”释曹操,认敌为友,贻误战机;傲视东吴,化友为敌,酿成

5、失荆州、走麦城、被擒俘、遭杀戮悲剧。 诸葛亮悲剧:“才”与“德”矛盾而以“德”为先,使事业受阻;“生命”与“奉献”、“天命”与“人事”矛盾而选择后者,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鞠躬尽瘁,积劳成疾, “出师未捷身先死”。 庞统说:“离乱之时,用兵争强,固非一道;若拘执常理,寸步不可行矣!宜从权变” 道德仁义,只会到处碰壁。 “君不仁,臣不忠,则可以霸王矣!”(韩非子六反)(五)揭露统治阶级内部斗争及战争灾难。2、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一、 历史演义小说的成功范例。“七分事实,三分虚构”(章学诚丙辰札记)渲染史实,创造性格;增加人物,改变史实;补充情节,增加细节。二、出色的战争描写:1、犯中求避,同中见

6、异,千变万化,特点鲜明。三大战役都是以弱胜强的火攻,但官渡之战是烧粮草;赤壁之战是烧战船;彝陵之战是烧营盘。烧粮草在平原,烧战船在水上,烧营盘在山林。2、注重表现战争中的“智谋” 。官渡之战,袁绍败于无智;赤壁之战,孙、刘胜于斗智;彝陵之战,东吴显是智胜。 3、注重在战争中写人。详写战前谋划;详写主动、得胜方。4、注重场面气氛渲染,多用张弛结合、动静结合手法。 三、生动典型的人物塑造艺术。“三绝” 毛宗岗读三国志法:“吾以为三国有三奇,可称三绝。诸葛孔明一绝也,关云长一绝也,曹操亦一绝也。”诸葛亮智绝(“智”的代表)1、三顾茅庐:见单福作歌而以为孔明;闻报水镜来而以为孔明;见崔州平而以为孔明;

7、见石广元、孟公威而以为孔明;见诸葛均、黄承彦而以为孔明;毛评:正如永夜望曙者,见灯光而以为曙也,见月光而以为曙也,见星光而又以为曙也。又如旱夜望雨者,听风声而以为雨也,听泉声而以为雨也,听漏声而又以为雨也。西厢曲云:“风动竹声,只道金珮响;月移花影,疑是玉人来。”玄德求贤如渴之情,有类此者!孔明即欲不出,安得而不出乎?此卷极写孔明,而篇中却无孔明。盖善写妙人者,不于有处写,正于无处写。写其人如闲云、野鹤之不可定,而其人始远;写其人如威凤、祥麟之不易睹,而其人始尊;且孔明虽未得一遇,而见孔明之居,则极其幽秀;见孔明之童,则极其古淡;见孔明之友,则极其高超;见孔明之弟,则极其旷逸;见孔明之丈人,则

8、极其清韵;见孔明之题咏,则极其俊妙。不待接席言欢,而孔明之为孔明,于此领略过半矣。2、隆中对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3、赤壁之战舌战群儒,智激孙权和周瑜,草船借箭,定计火攻,七星坛祭风,智算华容。周瑜只是诸葛亮的侧面陪衬,蒋干中计、苦肉计都被诸葛亮识破,此后三气周瑜,周瑜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料事如神,谋略超人;下知地理,上晓天文。深谙政治,精通军事,善于外交。4、七擒孟获毛宗岗评:孙权之兵,曹丕所欲借以攻蜀者也;孟获之兵,亦曹丕所欲借以攻蜀者也。孔明之通吴,非注意于东,而注意在北;孔明之征南蛮;以非注意于南,而注意在北也。5、六出祁山骂死王朗;空城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造木牛流马;上方谷

9、地雷阵;死诸葛吓走生仲达等。司马懿屡屡称诸葛亮是“天下奇才”,“吾不如孔明也”。诸葛亮临终前说:吾本欲竭忠尽力,恢复中原,重兴汉室,奈天意如此,吾旦夕将亡矣。作者的理想是仁政、明主、贤相、英才相结合的理想社会。但这个理想在强大的“天意”面前被击得粉碎,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的幻灭,道德的失落,价值的颠倒所感到的一种困惑和痛苦。诸葛亮最后壮志未酬,饮恨而终,成了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在诸葛亮身上,寄予了作者的理想。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国演义也是一部悲剧。关云长义绝( “义”的化身)毛宗岗读三国志法:“青史对青灯,则极其儒雅;赤心如赤面,则极其英灵;秉烛达旦,人传其大节;单刀赴会,世服其神威;独行千里,报主之

10、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下邳降曹:曹操赞曰:“财贿不足以动其心,爵禄不足以移其志”,“事主不忘其本,乃天下之义士也;来去明白,乃天下之丈夫也”。华容释曹:后人诗赞:“彻胆长存义,终身思报恩。威风齐如日,名誉震乾坤”;“拚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功名”。曹操奸绝曹操“奸绝”表现之一:政治上玩弄权术 黜袁术僭(jian)号之非而愿为曹侯,则有似乎顺; 不杀陈琳而爱其才,则有似乎宽; 不追关公而全其志,则有似乎义; 窃国家之柄而姑存其号,异于王莽之显然弑君; 留改革之事以俟其儿,胜于刘裕之急于篡晋;曹操“奸绝”表现之二:奸诈残暴、嗜杀成性: 坑杀降卒;血洗徐州;“衣带诏”株连家族,勒死孕妇;恩

11、将仇报杀吕伯奢; 疑而杀人:水军都督蔡瑁、张允 梦中杀人:贴身侍卫 佯醉杀人:乐官师旷。 借刀杀人:名士祢衡 伺机杀人:行军主簿杨修借“物”杀人:管粮官王垕具体手法:抽出一点,加以渲染;反复皴染法;夸张、对比、烘托法。四、雅俗共赏的语言艺术。既吸收了史志文言的精华,又受讲史话本通俗化的影响,半文半白,既利于营造历史气氛,又能使读者“易观易入”,雅俗共赏。二是侧重叙述而简于描写,这是由于小说从讲史而来,叙述往往以简笔勾勒见长,简洁明快,生动有力,洋溢着一种阳刚之气。三是语言以开始注意个性化。如曹操的出言吐语,无不含诈;孔明的言谈声貌,处处有智;张飞的语气口吻,逼现出豪气;关羽的音容语态,包藏着傲

12、骨。但总的说来,比起善用口语乃至方言的水浒、金瓶梅来,三国演义人物语言个性化还是有一定的差距。3、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及对其思想艺术地影响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就是各种不同版本的“三国文化”的交融、整合过程。(1)三国志(包括裴松之注)乃是三国演义最重要的史料来源。 (2)尽管三国志(包括裴注)为三国演义提供了最基本的史料,但作为一部纪传体的史书,它以人物传记为主,重在记叙各种有代表性的人物的生平业绩,而表现历史的总体面貌和各个局部的互动关系则非其所长,同一事件往往分散记于多篇纪传中,其前因后果往往不够明晰,有时甚至互相抵牾。因此,它没有也不可能为小说三国演义提供一个比较完整的叙事框架。承担这一任务

13、的,主要是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 (3)由于三国志为三国演义提供了最基本的史料,嘉靖元年(1522)本三国志通俗演义等部分明代三国版本又有“晋平阳侯(相)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的题署,有的学者便说:三国演义是“演”三国志之“义”。我认为,这一说法是不够确切的。首先,从成书过程来看。三国演义固然以史书三国志为主要的史料来源,但同时也大量承袭了民间三国故事和三国戏的内容;就褒贬倾向、主线设置、叙事时空处理等方面而言,后者的影响可能更大。尽管罗贯中原作书名可能包含“三国志”三字,但这只是表明了作家对陈寿的敬重和借史书以提高小说地位的愿望,绝不意味着小说是在亦步亦趋地演绎史书三国志。综观整部小说,

14、是在史传文学与通俗文艺这两大系统长期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双向建构的基础上,通过作家天才的创造,才成就了这部煌煌巨著。 其次,从思想内涵来看。我曾经指出:“三国演义是一部中国封建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具有极其博大而深厚的思想内涵。罗贯中以三国历史为题材,融汇自己的切身经历,进行了深刻的历史反思。总之,三国演义犹如一个巨大的多棱镜,闪射着多方面的思想光彩,给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人们以历史的教益和人生的启示。”其主要内容,可参见我上面对第三个问题的回答。可以说,三国演义站在特定的历史高度,博采传统文化的多种养分,融会宋元以来的社会心理和道德观念,“演”的是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文化之“义”,而不仅仅

15、是史书三国志之“义”。 再次,从艺术成就来看。我曾经指出:尽管罗贯中十分重视抓住历史运动的基本轨迹,再现史实的基本框架和发展趋势,“然而,在具体编织情节,塑造人物时,罗贯中却主要继承了民间通俗文艺的传统,大胆发挥浪漫主义想象,大量进行艺术虚构,运用夸张手法,表现出浓重的浪漫情调和传奇色彩。”“这种粗看好象与历史相似,细看则处处有艺术虚构、时时与史实相出入的情况,在整部作品中比比皆是。这种虚实结合,亦实亦虚的创作方法,乃是三国演义的基本创作方法,是其最重要的艺术特征。”这种创作方法和美学风格,更不能说是“演”三国志之“义”。 总之,我们既要充分重视三国志对三国演义的影响,又不应过分夸大这种影响。只有这种,才能对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及其思想艺术成就作出科学的评价。对于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平话的关系,我的看法是:三国志平话汇集了宋代以来民间讲史“说三分”的成果,第一次将众多的三国故事串连在一起,为三国演义的创作提供了一个简率的雏形。然而,三国演义却决非对三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