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 正确使用词语(讲学案)-备战2015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 (原卷版)

上传人:摇**** 文档编号:122305400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4 正确使用词语(讲学案)-备战2015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 (原卷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专题04 正确使用词语(讲学案)-备战2015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 (原卷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专题04 正确使用词语(讲学案)-备战2015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 (原卷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专题04 正确使用词语(讲学案)-备战2015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 (原卷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专题04 正确使用词语(讲学案)-备战2015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 (原卷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04 正确使用词语(讲学案)-备战2015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 (原卷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4 正确使用词语(讲学案)-备战2015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 (原卷版)(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考纲解读】实词辨析主要是同义词、近义词的辨析。要求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利用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来认识不同词语的表达效果,它考查的是词语的“动态”。正确使用虚词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一个能力点,一是辨析句中虚词使用的正误,二是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又以近义虚词为主。本节介绍实词和虚词的使用。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实词和虚词的考查有以下特点: 1题型丰富多样。 从近几年高考命题来看,以客观题为主,也有主观题。其中客观题的设问一般是较为固定的两种形式:一是大部分省市区的试题都采用“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的形式;二是“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的形式。 2考查综合性强。 从近

2、几年高考命题看,有时单独考查实词和虚词;有时也把二者结合在一起考查;或把正确使用实虚词与熟语结合起来考查。3考查重点固定。 从近几年的命题来看,本考点侧重考查实词。实词又侧重对词义轻重、大小、褒贬色彩等差异的考查,词语的适用对象、范围、搭配对象等方面也是考查重点。虚词考查相对较少,有时与实词结合命题。虚词考查主要侧重对句子结构和句间关系的理解,其中关联词、介词、副词是主要考查的重点。4考查题型多样。 高考对熟语的考查以客观题为主,但也有主观题。有下面四种常见题型:一是判断辨析型选择题,这是大部分省市采用的主要题目形式;二是填充辨析型选择题,这种题型是实虚词结合考查时的常用题型;三是替换辨析型选

3、择题,替换或比较的对象可以是成语,也可以是俗语、谚语、歇后语,如2009年浙江卷;四是填充式的主观题,如2008年高考天津卷第23题。 5考查重点明确。 从近年的考查情况看,熟语中的成语是考查重点。大部分试题的命题点主要是成语,但也有些省市会涉及一些常见俗语、谚语、歇后语等。 6考查综合程度较高。 熟语既可单独设题考查,也可结合实虚词、古诗句等其他考点综合设题考查。 【重点知识梳理】一、实词和虚词汉语的词语十分丰富,从语形式看,有单音词、多音词;从词的构成看,有单纯词和合成词,从词的意义看,有单义词和多义词;还有同义词和反义词;从语汇包含的成分看,有通用词语、文言词语、方言词语和外来词语等。要

4、从丰富的词汇中选用最恰当的词语来表达意思,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怎样选用词语呢?1要恰切地了解词语的含意。现代汉语中近义词语的数量比较大,使用这一类词语是要留心辨别其相同与不同之处。辟如亲密、亲切、亲热,它们的共同语素是“亲”,亲近;不同之处在另外的语素“密”、“切”、“热”。亲密,着重指关系,感情密切,没有隔阂;亲切,着重指感情真挚、恳切;而亲热,着重指亲切而热情。有了这样的辨析,再根据语境来选用,就不会用错。2要了解词语的使用范围有些近义词语有不同的使用范围和搭配习惯,使用时也应当注意辨别。如“雄伟、宏伟”,意思相近,但“雄伟”可用于形容山峰、富有历史意义的大型建筑,也可以指乐曲、绘画的雄壮

5、;而“宏伟”指大型建筑或计划的宏大。如“宏伟的计划”、“宏伟的蓝图”,一般不能说“宏伟的乐章”。再如“严密、周密”,前者侧重于严格、紧密,没有疏漏,多用于防范方面;而“周密”着重于周到、完备、细密,多用于思考、计划、安排等方面。如果不注意它们的使用范围和搭配习惯,就会用错。3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词语的感情色彩有的很鲜明,高考一般不会涉及这一类词语;有的感情色彩比较含蓄、隐蔽,使用时要特别留心。譬如“修饰、粉饰、装饰”,修饰指梳妆打扮或修整装点,使外表整洁美好;也可以指使语言文字生动鲜明,如“修饰语言”。它不会褒贬色彩。而“粉饰”常指装点门面,掩盖实际,带有贬义,如“”。而装饰,泛指点缀,也不含

6、贬义。同样是贬义词,但分量有轻有重,也要留心。譬如“唆使、指使”,唆使,指挑动别人去做坏事,有很强的贬义;指使,表示出主意叫别人去做某一件事,语言较轻。”4要分辨词语的语体色彩语体色彩是指词语适用于不同语体的风格色彩,口头语体用词通俗易懂,生动活泼;书面语体用词庄重典雅,讲究分寸。有些专用词语只适用于某一类文体。如果不注意词语的语体色彩,用得不合适。会使人感到很不协调。如“启程”与“动身”意思相同,但前者书面语体色彩浓,后者是口头语体色彩浓;又如“商量、商榷”,前者口头语体色彩浓,后者书面语体色彩浓,这一类词语,如果不分场合、不分对象、不分语体,随意使用,就会不协调,甚至引人发笑。不过,词语的

7、感情色彩、语体色彩,有时为了追求某种特定的表达效果是可以活用的;还有庄词可以谐用,谐词庄用。这些都属修辞方面的问题,另当别论。5要注意词语的音节配合恰切地理解词语的含意,留心使用范围、感情色彩、语体色彩,是为了使表达准确、鲜明。注意音节配合,是为了发挥汉语的音韵之美、读起来上口,听起来悦耳,增强表达效果。注意音节配合,就是要注意句子内部词语音节的匀称。一般说来,单音节与单音节配合,双音节与双音节配合,而不要交叉配合。实词是有实在意义、能够充当句子成分、单独用来回答问题的词。实词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1名词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时间、处所、方位等的词。名词的语法特点是

8、:前面一般可以加数量词修饰,如“一辆汽车”、“四名青年”;一般不受副词的修饰如不能说“很桌子”,“太学校”;除有的时间名词能重叠外。一般名词不能重叠,如可以说“天天向上”,不能说“土地土地”或“土地地”;一般不能带时态助词“着、了、过”;在句子中常作主语、宾语;表示人的名词后可以加“们”表示复数,如“朋友们”、“女士们”。2动词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存在、消失、可能、意愿、趋向和判断等的词。动词的语法特点是;前边能加副词修饰,后面多数不能带程度副词;在句中能够作谓语,动词中的及物动词能带宾语;一部分动词能够重叠,双音动词的重叠方式为“ABAB式,如“劳动劳动”;一般

9、动词能带时态助词“着、了、过”,如“劳动着”、“战斗过”;表示能愿的动词,常用在动词、形容词之前作状语;表示趋向的动词常附在动词或形容词后作补语;能用肯定否定相叠的方式表示疑问,如“会不会”“干不干”。3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形态、性质、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状态的词。形容词的语法特点是:大部分能受程度副词“极”“很”等修饰,如“极腐败”、“很廉洁”;在句中多作定语、谓语,有的也作状语、补语;一般不能带宾语;一部分可以重叠,重叠后表示程度的加深,单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形式是“AA”式,如“细细、圆圆、高高、亮堂堂、热呼呼、火辣辣”等,双音节形容词的重叠方式是“AABB式,如“干干净净、清清楚楚

10、”等;可以用肯定、否定相叠的方式表示疑问。如“好不好”、“清楚不清楚”等。 4数词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表基数的,如“一、103”等。表示序数的,如“第一、第八”等。表示分数的,如“三分之一、50”等。表示概数的,如“五千左右、接近一万、七八斤”等。表示倍数的,如“三倍、五倍”等。数词的语法特点是:经常与量词组成数量短语;可以单独充当主语和宾语;数目增加可用倍数或分数表示,数目减少只用分数表示;“两”、“俩”和“二”用法不同。5量词量词是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的词。表物量的,如“尺、寸、斤、两、元、个,件、双”等;表动量的,如“次、回、趟、阵、下、遭”等;表复合量的,如“人次、架次、立方

11、米每秒”等。量词的语法特点是:一般不能单用,常与指示代词或数词连用;量词经常出现在数词后边,组成数量短语,在句子中作定语、状语、补语;单音节的量词一般可以重叠,相当于“每”,如“朵朵红花向阳开”、“颗颗红心向北京”。来源:学。科。网Z。X。X。K6代词代词是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和数量词的词。它包括人称代词(我、你,他、我们、你们、他们等),指示代词(这、那、这些、那样等),疑问代词(什么、哪里、怎么、多少等),物主代词(它、它们等)。代词的语法特点是:一般不受其他词的修饰;可作句子成分,可独立成句;在句子中代替哪类词就有哪类词的功能。正确使用实词的考查,一是考查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12、,二是考查能根据具体语境正确选用近义实词。二、熟语1高度重视积累,确切掌握词义在积累方面,首先要对课文中出现的成语,尤其是各册教材附录“现代汉语词表”中的成语及课文注解中的成语,要做到读得准确,写得无误,用得自如。其次,把平时学习和复习中用错的成语进行梳理归纳,每隔一段时间分批分类复习一次,并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加以巩固。再次,要注意收集成语,注意积累报刊及其它课外读物中一些正确使用成语的例句或成语使用不规范的病句。积累是为了运用,确切地掌握词义尤其关键。首先要弄清成语的字面意义和整体意义。现代汉语中大部分的成语的字面意义和整体意义并不一致,它们的意义并非字面意义的简单相加,往往是通过引申或用本义

13、作比喻而产生的整体意义。其次要注意成语中某些字的古义,了解成语的出处有助于对成语的理解。成语主要来自神话寓言、历史故事、诗文名句和口头俗语。比如:汗牛充栋、望洋兴叹、目无全牛、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刎颈之交、破釜沉舟、狡兔三窟、青出于蓝、登堂入室、屡试不爽、一衣带水、东施效颦、请君入瓮等成语,如果不追其本源,简单的照现代意义去理解,就会弄错成语的含义,以致误用成语。2掌握错误类型,提高辨误能力使用成语,就表明成语是处在一种“动态”之中的。巧扣语境,就是要对上下文的内容有清楚的理解,只有理解上下文的内容,才会知道所用成语的语境意义是什么。也要注意熟语本身的词素所具有的含义和感情色彩与使用范围,还要

14、注意这些熟语与上下文语境之间的相关性与融合性,否则就会出现前后语境不合的错误。如:如果你身临其境地替他想一想,你会觉得他们的表演实在是太逼真了。(“身临其境”与“想一想”不合); 郑刚去演艺公司学过表演,他演得最栩栩如生的角色是警察。(不合语境)。另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1)语义重复。如:除了对阿联的看好外,雄鹿队不愿意交易阿联,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难言之隐的苦衷。(2) 语义相左。如:当黑客循环不断地测试可能的顺序号时,访问被拒绝词条将一个接一个地出现,纷至沓来。(3) 前后矛盾。如:桃花开放的岁月里,姹紫嫣红,我忽然觉得心里有无限渴望,一如每天升起的朝日,总是灿烂着它的微笑。(4) 顾

15、此失彼。如:被列为经济开发区后,各地投资商,均来此建厂,带动了本地的经济,使本地人民过上了小康生活,真是否极泰来。该句不包含“否极”之意) (5)成分误用。如:这篇诗作,实际上具有魏晋南朝文学批评史的意义,要将它作为批评史上的存而不论接受下来。(“存而不论”是动词性熟语误用作名词)3避生就熟,巧妙排除每年的熟语试题都可能考查到较生僻的熟语,但绝大多数还是常见的,我们做题时,需要避生就熟,巧用排除法处理。一般来讲,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是容易排除的,另外的两个就要避开生疏的熟语,因为越是生僻的就越不易出错,否则会引起争议。这样,抓住似懂非懂的一个选项,最后再进行揣度判定,就可以提高答对率。【易错提醒】一、常见易混近义实词辨析汉语中音同音近的词语很多,有些意思相近,有些则意思迥异。如果分辨不清,就会把词用错。这也是造成错别字的重要原因。下面举些应当注意分辨的例子。 1暴发爆发 两个词都有突然猛烈地发作的意思,但前者强调突然性,后者强调爆炸性,如“山洪暴发”、“火山爆发”。 2抱负报复 两词意思相去甚远,前者指远大志向,后者指对别人反击。例如:“有抱负”、“打击报复”。3变幻变换 如果变的内容或方式等不固定、不规则,则用前者,后者指事物由一种形式或内容变成另一种。例如“风云变幻”、“变换手法”。 4窜改篡改 前者指文字上的改动;后者不限于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