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跨文化心理学理论探索实证与研究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22241937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区域跨文化心理学理论探索实证与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国区域跨文化心理学理论探索实证与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国区域跨文化心理学理论探索实证与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国区域跨文化心理学理论探索实证与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国区域跨文化心理学理论探索实证与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区域跨文化心理学理论探索实证与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区域跨文化心理学理论探索实证与研究(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区域跨文化心理学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张海钟1 姜永志2 赵文进3 安桂花4 张小龙5 张鹏英6(1 兰州城市学院教育学院,甘肃兰州,730070;2 内蒙古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003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甘肃合作,747000;4 河西学院教育学院,甘肃张掖,7340005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学生工作处,西藏林芝,860000;6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摘 要 中国区域跨文化心理学以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人文地理学、社会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比较研究中国城乡区域、地理区域、历史区域、行政区域、生态区域等文化区域居民的个体

2、心理和群体心理共同性和差异性。其学科归属为跨文化心理学,采用系列问卷,先后三次对甘肃省河西、河东汉族为主的地级市属各个县市区城乡居民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发现,区域文化同一性和差异性以及具体的生态环境、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政治体制、社会结构、教育水平、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差异,是影响区域居民心理健康、性格特质、社会态度、刻板印象等心理机能的重要变量和因素。许多进口的问卷需要进一步本土化修订。通过老乡观念问卷编制和实验设计研究,认为老乡观念的本质是祖籍族群认同,中国人的老乡观念表现在离开家乡到外地后对家乡的怀念、对家乡人的依恋、对家乡方言的认同、老乡之间的相互帮助行为、乃至老乡之间的组织行为。老乡观

3、念是形成区域心理性格的基础,也是区域文化差异与人格差异相互作用的重要标志。老乡观念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心理基础。但在民族、国家内部人口规模流动的跨文化适应中也是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老乡认同的核心是社会文化认同,而社会文化认同以语言认同为内核。老乡认同效应由语言认同、文化认同、情感认同、习俗认同、地域认同等成分组成,必备条件是由中心因素和外围因素,中心因素包括离家在外、地缘切近、文化趋同和相互扶持。今后的研究将着力进行学科理论完善和省际、县际比较研究,更好的运用田野工作等方法,揭示区域文化与心理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形成理论模型,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理论依据,为本土心理学建设和心理学

4、的本土化而努力。关键词 中国区域跨文化心理学;甘肃文化;同一性;差异性;老乡效应分类号 B8491 中国区域跨文化心理学学科建设中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各个区域不仅地理环境、历史人文、经济发展水平、民族构成不同,而且在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等方面也有巨大差异。20世纪80年代以来,结合心理学本土化研究,中国心理学工作者已做了许多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万明钢, 刑强, 1998; 叶浩生, 2004; 张海钟, 2006; 李炳全, 2006; 谭瑜, 2011),但绝大多数研究都是民族跨文化心理学研究,没有将地理区域、行政区域、历史区域、生态区域等文化区域作为变量来研究区域跨文化心理学或者区域心理差

5、异的跨文化研究。这显然不符合跨文化心理学的定义中“比较研究两个或多个社会或文化背景中,个体或群体心理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万明钢, 1996)的要求,因为多个社会或者文化,显然应该包括不同地理、生态、历史、行政等文化区域,也更不符合中国心理学本土化的要求。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就已经成立了区域心理学协会,而这个协会所指的区域主要是全世界的不同国家、不同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先后产生了区域经济学、区域教育学等学科,为区域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样本和参照。我国1995年也在广州成功举办了区域性的国际会议及亚非区域心理学大会。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跨文化心理学、区域经济学、区域教育学、心理学

6、全球化以及国际区域心理学发展的影响,林崇德教授在2000年就提出开展中国的区域心理学的研究(张世富, 2005; 郝寿义, 安虎森, 1999; 焦瑶光, 2004)。同年,林崇德、黄希庭等人就倡导应积极开展不同省区,市区的民众社会性格的研究。在2005年5月20日召开的“中国心理学与西部大开发”第四届学术研讨会大会报告中,林崇德再次倡导心理学界积极开展不同区省区、市区的民众社会性格研究(张海钟, 2006; Dawn, 2001)。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哲学的文化学转向,心理学也出现了后现代心理学转向,主要表现为心理学的全球化,多元文化论的兴起及文化心理学和跨文化心理学的复兴,而跨文

7、化心理学兴起的意义并非在于开辟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而在于为心理学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论,为人类行为的理解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Fowers & Richardson, 1996; Iijima, 1997; Kim, 2001)。它从一个新的角度提供了对行为的解释,使得心理学家可以从文化的视野看待行为,有助于对行为本质的理解。但是 80 年代以后,跨文化心理学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如:不同的社会环境中有不同的文化,同一个社会环境也存在不同文化,这些多样性的文化都是在悠久的历史传统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根据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而产生和发展流传的,不存在优劣之分。比如东方社会从总体上讲是集体主义

8、社会,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和个人对于家庭、群体、社会的贡献;西方社会是个体主义的社会,更注重发挥个人的作用,强调个人的独立,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所以,就有批评者们指出,跨文化心理学的目标有三:(1)传播心理学的知识,把现行的西方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其他文化条件下并加以检验;(2)在其他文化中探索和发现心理现象新的方面,从本土文化的角度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3)综合这两种方式取得的研究成果,确立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学。但是,长期以来,跨文化心理学实际上仅仅重视了三个目标中的第一个(叶浩生, 2004)。因此,许多学者指出,摆脱欧美中心主义的偏见,把普遍性研究策略与特殊性研究策略结合起来,把跨文化

9、的研究模式与文化心理学和本土心理学结合在一起,才能使跨文化心理学走出困境,成为真正的“文化”心理学(张海钟, 蔡丹丰, 刘芳, 2009)。跨文化心理学的局限其实就导致了心理学全球化的兴起,心理学全球化强调文化等值性,这也就说明不同文化有其存在的必要性,这种必要性往往被西方心理学所忽视。在此观点上,张海钟(2005)针对其权限,认为跨文化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人群的心理差异,没有把不同省或者不同区域人群的心理差异研究纳入研究范围,而中国区域跨文化心理学则是将不同区域的人群的心理共同性和差异性作为研究对象。中国区域跨文化心理学也可以简称为中国区域心理学、区域心理学,其理论假设是不同区

10、域的文化存在很大差异,因而其心理也必然存在很大差异,因为文化是影响社会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张海钟, 2007; 姜永志, 张海钟, 2009)。中国区域跨文化心理学就是以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人文地理学、社会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比较研究中国城乡区域、地理区域、历史区域、行政区域、生态区域等文化区域居民的个体心理和群体心理共同性和差异性,为跨文化心理学和理论心理学提供学科建设基础资料和理论成果支撑,同时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心理学的决策参考。中国区域跨文化心理学的提出,既是社会现实的需要,也是中国心理学学科发展的需要。中国区域跨文化心理学的核心是文化心理问题,它立足于传统,主

11、张多角度、多维度阐述传统及传统文化与人的心理的关系,致力于用有效的研究方法,如人类学、文化学、历史学、地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深入的心理学研究。它不仅关注传统文化影响下的观念对中国人心理与行为的影响与构建,它还注重现实情境下,中国当代文化转型情境下的社会现实对中国人心理与行为的影响与构建。因此,中国区域跨文化心理学是以文化心理研究为依托,借助交叉学科的多种研究方法,对区域文化影响下的区域心理差异及其人格构建、影响因素的研究,它的研究内容正在以更加贴近现实的人文主义关怀不断波及心理学的各个层面,其理论建构也是以中国本土化心理学理论构建为目标,最终形成独特的研究中国人区域心理与行为

12、差异的学科分支。2 中国城乡跨文化心理学理论探索在中华民族的大文化背景下,由于历史的时间原因和地理的空间原因,形成了近现代以来中国特有的乡土农业文化和都市工业文化两种不同文化类型的异质并存,相对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和相对过大的人口密度,地理条件和发展水平的参差不齐,使沿海和内地、东部和西部、南方和北方形成了社会心理特质各异的文化圈。在这些文化圈里各种区域性文化心理又纵横交错;城市里的小群体文化以及各具形态的副文化现象层峦叠嶂。体制原因造成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导致了两种不同的文化土壤,在这些文化土壤上根植出各自的社会心理特征和价值观念体系。中国城乡文化差异的形成乃是在适应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文化变迁

13、所导致的文化分化。文化分化的历程使民族大文化经历了无数次痛苦的适应性裂变(张明远, 1990)。而今,社会的发展又要求对城乡文化做有意识的整合,这就必然在两种文化中累聚起来的文化心理特征之间形成无法避免的文化冲突,这种冲突既是文化的、社会的,更是心理的(姜永志, 张海钟, 2009; 张海钟, 姜永志, 2010)。 当代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城市人口的膨胀、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城市结构承受着失业的威胁;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潮水般涌进各大城市,造成了能源、交通、教育、计划生育等方面的诸多困难;精神文明建设的滞后,使市场经济下的竞争机制成了享乐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温床(周晓虹, 1998; 程

14、贵铭, 2000)。群体观念失衡和心理偏常正在城市向农村蔓延。乡村的封建主义意识和城市的资本主义精神同时侵扰着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和共产主义道德信念。因此生态环境整治的同时,更大的工程将是心理环境的整治,这个工程显然不能排除社会心理学工作者的参与,文化学家和社会学家早已意识到这一点,而心理学家却仍然对城乡二元文化所造成的社会心理差异缺乏重视。 张海钟认为(2005, 2006)许多社会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成果只停留在城市文化圈,而没有或者很少关注这些在城市“实验室”里总结出来的原理、规律是否在乡村文化中有它的适用性。比如众所周知的智力测量,显然考虑到中西文化有本质的差别,因而我们并没有盲目照搬西方心

15、理学家制定的各种测量表,但在移植各种量表的过程中,却没有考虑中国特有的城乡文化心理差异。由于城乡文化属于不同的历史层面,城乡儿童心理的发展在速度上有优先和滞后的落差。因而虽然从总体来看,某一文化背景中某一群体的儿童智商成正态分布,但因其测验对象都是以城市儿童为主体,这就不能不使人怀疑其信度和效度。不言自明,乡村儿童相对于城市儿童来说确实存在着心理发展特别是智力发展的后滞现象。这些问题必须从城乡跨文化心理学的角度予以阐释。中国城乡文化差异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丁广阔的实践场所和丰富多彩的环境变量,充分利用这些差异将对心理学的研究有正反两方面的意义。 基于以上不足,张海钟(2005)认为中国城乡跨文化

16、心理学研究的提出,就是将城市和乡村作为两大区域做比较研究,母体是跨文化心理学。它旨在探讨城乡两种亚文化背景中的社会结构、思想观念、生活准则、价值体系、行为方式、民俗习惯、神话传说、宗教信仰以及语言特点等方面的共同文化心理特质和文化心态差异,其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个体或群体在城乡两种亚文化背景中心理活动的普遍规律,以期获得文化学和心理学两方面的意义。中国的城乡跨文化心理学要在描述和分析中国文化共同社会心理特征的基础上,着重揭示城乡两种文化背景下个体或群体社会心理的基本差别(姜永志, 张海钟, 2009),并因此为心理学提供研究原则和方法方面的启示,进而为乡村城市化过程中各种问题的解决查明心理学上的依据。张海钟等人进一步提出,中国城乡跨文化心理学研究的第一个角度是分析城乡两种文化心态的总体差异。比如在政治心理方面,乡村是圣贤期待心理占优势,而在城市则是独立自主意识占优势。再比如,以礼代法与有法无“天”的伦理法制心理差异(杨伯峻, 2006; 张海钟, 朱海娟, 2009; 姜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