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翻译论文

上传人:游客 文档编号:122232852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汉翻译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英汉翻译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英汉翻译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英汉翻译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英汉翻译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英汉翻译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汉翻译论文(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 要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需要翻译工作者具备多方面的文化素养。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任何语言都体现一定的文化特征,故文化因素对不同语言的翻译具有重要的影响。汉语与英语都是承载着浓厚文化底蕴的语言,只有将翻译与文化自然融合,才能达到民族间的真正交流。本文在阐述文化和翻译概念的基础上,试从中西文化的相似和差异性,包括不同的文化内涵、生活方式、认知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指出两种语言翻译中应注意的文化问题。关键词:英汉翻译 文化因素 影响 .-目 录内容摘要I0 引言11 绪论11.1 文化的概念11.2 翻译的概念32 分论32.1 文化内涵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2、32.1.1 宗教文化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42.1.2 历史文化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52.2 生活方式的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62.3 民族情感心理、认知方式的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72.4 价值观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83 结语9参考文献11.-0引言英国文化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出来:“文化是一种复杂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作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在各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差异对其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在英汉翻译的过程中必须引起足够的重

3、视。英汉的一切翻译理论、方法和技巧都建立在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上。语言和文化又是密不可分的,这注定了翻译与文化的密切关系。限于篇幅,就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个论述。1绪论在论述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造成哪几方面的影响之前,先对文化以及翻译的概念进行一个简单表述。1.1文化的概念什么是文化?“文化”一词在西方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原义是指农耕及对植物的培育。自15世纪以后,逐渐引申使用,把对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也称之为文化。在中国的古籍中,“文”既指文字、文章、文采,又指礼乐制度、法律条文等。“化”是“教化”、“教行”的意思。从社会治理的角度而言,“文化”是指以礼乐制度教化百姓。汉代刘向在说苑中说:“

4、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此处“文化”一词与“武功”相对,含教化之意。南齐王融在曲水诗序中说:“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其“文化”一词也为文治教化之意。文化一词的中西两个来源,殊途同归,今人都用来指称人类社会的精神现象,抑或泛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历史学、人类学和社会文化概念的界定 文化一词尚无统一的定义。在近代,给文化一词下明确定义的,首推英国人类学家EB泰勒。他于1871年出版了原始文化一书。他指出:“据人种志学的观点来看,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和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任何其它能力

5、和习惯。” 英国人类学家BK马林诺夫斯基发展了泰勒的文化定义,于20世纪30年代著文化论一书,认为“文化是指那一群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而言的,这概念包容着及调节着一切社会科学。我们亦将见社会组织除非视作文化的一部分,实是无法了解的。”他还进一步把文化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即所谓“已改造的环境和已变更的人类有机体”两种主要成分。 用结构功能的观点来研究文化是英国人类学的一个传统。英国人类学家AR拉德克利夫布朗认为,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群体或社会阶级与他人的接触交往中习得的思想、感觉和活动的方式。文化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获得知识、技能、体验、观念、信仰和情操的过程。他强调,文化只有在社

6、会结构发挥功能时才能显现出来,如果离开社会结构体系就观察不到文化。例如,父与子、买者与卖者、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只有在他们交往时才能显示出一定的文化。法国人类学家C列维斯特劳斯从行为规范和模式的角度给文化下定义。他提出:“文化是一组行为模式,在一定时期流行于一群人之中,并易于与其它人群之行为模式相区别,且显示出清楚的不连续性”。英国人类学家R弗思认为,文化就是社会。社会是什么,文化就是什么。他在1951年出版的社会组织要素一书中指出,如果认为社会是由一群具有特定生活方式的人组成的,那么文化就是生活方式。美国文化人类学家AL克罗伯和K科拉克洪在1952年发表的文化:一个概念定义的考评中,分析

7、考察了100多种文化定义,然后他们对文化下了一个综合定义:“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的和外显的模式之中,借助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与传播,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式样,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通过历史衍生和由选择得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克罗伯和科拉克洪的文化定义为现代西方许多学者所接受。 从广义上说,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等社会科学以及各种自然科学的成果,集中反映了人类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从狭义上讲,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涵盖了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思

8、维方式等。文化具有民族性,通过民族形式的发展,形成民族的传统,人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均自觉不自觉地反映了一定的文化。 1.2 翻译的概念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而翻译则是一种语言交际活动。它通过把一种语言(即原语),表达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即译语)再现出来的方式帮助译语使用者了解原作者意欲传达的信息内容并获得与原语使用者大致相同的感受,以达到帮助操不同语言的交际者进行信息与情感交流的目的。它包括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和同一种语言内的翻译。翻译理论家张培基说:“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美国的翻译理论家Eugene A. Nida 则把翻

9、译定义为:“翻译就是在译入语中再现与原语的信息最贴近的自然对等物,首先就意义而言,其次是就文体而言。”虽然他们的措辞不同,侧重点不同,但是这些定义有一个共同点,即翻译是翻译意义的过程。中西文化有其共同点,比如对人要有礼貌,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说话可用命令式;而反之则不能用生硬的方式,应用更委婉、礼貌的语言形式。同时,中西文化因其产生的条件的不同,又必然存在差异。如按中国传统文化,晚辈不能直呼长辈的名字,但在西方文化中则不同,不仅小辈可直呼长辈姓名,而且可以取和长辈相同的名字。在实际翻译中往往碰到的困难不是语言本身的问题,而是英汉两种语言中涉及的文化因素问题。可见,要想成为一个出色的翻译者,除

10、精通相应的语言形式外,还要扎实地学习该语言对应的文化知识。2分论2.1文化内涵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翻译之所以困难,是因为语言反映文化,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并受文化的制约。一旦语言进入交际,便存在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表达问题。这就要求译者不但要有双语能力,而且还有双文化乃至多文化的知识,特别是要对两种语言的民族心理意识、文化形成过程、历史习俗传统、宗教文化以及地域风貌特性等一系列互变因素均有一定的了解。正是以上这些互变因素,英汉民族的语言文化体现出各自特有的民族色彩。2.1.1宗教文化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宗教是不同文化的表现形式,反映出不同的文

11、化特色和文化背景,体现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多有“玉帝”、“菩萨”、“佛祖”等宗教词汇,与此有关的习语也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了一切。西方文化传统是在基督教文化中得以整合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了解基督教文化,才能了解西方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渊源。 在宗教词汇方面,虽然汉语和英语中都有对应的词汇,但它们所蕴含的宗教文化信息却不同。例如,“龙”与“dragon”虽然本义相同,但其引申义和蕴含的宗教文化信息则大相径庭。在我国文化中,“龙”象征着“神

12、圣、高贵吉祥”。在一定意义上,“龙”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五千年文明史的象征。而英语中的“dragon(龙)”是一种没有地位的爬行动物,象征着“怪物、魔鬼、凶残”。因此,如果在翻译时遇到此类词汇就应该要注意,尽量避免造成误解。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道教的“玉帝”,佛教的“阎王”,而这些概念在欧美文化中并不存在。欧美人多信仰基督教,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世上的一切都是上帝安排的。例如:苦中作乐、五体投地、现身说法、天花乱坠等。如果我们不了解宗教文化背景,势必会给翻译带来困难。这是中西宗教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之一。 把红楼梦中的 “ 阿弥陀佛 ” 译成了 “ God bless my soul ”,把

13、上帝拿来代替佛教的无量寿佛,这很可能让西方人以为中国人也信奉上帝。这样的译文大大地削减了中国文化内涵。把 “ 天诛地灭” 译成了 “stand condemned by God ” 这一成语运用“ 天 ” 、“ 地 ”作为最高权力的象征,但它只能适用于深受天道观影响的中国,故不能用反映基督教信仰的 “ God ”取代。2.1.2历史文化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某些含历史感情色彩的词语的翻译也是一个难点。仅仅懂得单字和句子原意是不够的。只有对语义对等后面的文化含义和历史背景给予充分的重视,才能真正达到音、形、意三方面都“天衣无缝”的翻译境界。回顾人类历史的发展,对民族文化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地壳变迁、民族

14、迁徙、民族的征服与同化和民族之间的战争。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历史文化的痕迹主要残留在习语当中。罗马人征服不列颠四百多年,英语习语中“D0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一入乡随俗,“Rome was not buiIt in a day”一伟业非一日之功“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等都是这段历史文化的影子,如果对历史文化不熟悉,在翻译中就会遇到很多困惑。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都是不同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历史文化也不相同,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由于历史文化差异而出现的难题。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体现为历史典故,它具有浓厚的

15、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最能体现不同历史文化的特点。例如史记的典故“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外国人根本不知道项庄和沛公是什么人,当然也就不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而如果借用英语成语,译成“to have an axe to grind”,不仅能使外国人了解这一成语的意思,其中内含的“别有用心”也就表达出来了。 如“Do you know anything about Boston Tea Party?”,如果你知道1773年底波士顿居民为反对英国垄断茶叶贸易而集会抗议,并袭击了停泊在港内的三艘英国货船,将船上的数百箱茶叶倾倒入大海中的事件,就会把“Boston Tea Party”译为“波士顿倾茶事件”,而不是什么“波士顿茶叶党、茶话会”之类了。汉语中的 “鸿门宴”应译为 Hong men feast with a trap for the invited ,若不了解中国楚汉相争时的历史背,就可能会直译为 Hong men Feast,此译法就会令西方人士莫名其妙,不能确切理解。我们只有在熟悉这些习语中具有的浓厚民族、地方色彩的文化知识后,才能找到让读者准确理解的表达方式。2.2生活方式的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由于英语国家的地理位置特征,无论是历史传统还是现实生活中,英语民族的生活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