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顺差原因对策分析论文

上传人:游客 文档编号:122218546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顺差原因对策分析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双顺差原因对策分析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双顺差原因对策分析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双顺差原因对策分析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双顺差原因对策分析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顺差原因对策分析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顺差原因对策分析论文(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双顺差的原因及对策分析论文摘要:多年来,中国国际收支一直持续双顺差。它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也日益显现,贸易摩擦、人民币升值压力、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减弱、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巨额外汇储备风险加大等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双顺差的成因可以从分析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状况得出。具体既有历史原因,也有体制和政策等方面的原因。一、引言 从发展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发展中国家应该面临两重缺口的约束。一是实现目标经济增长率所需投资与国内储蓄之间差距构成的储蓄缺口;二是经济增长所需进口与出口能力之间差距形成的贸易缺口。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中国的国际收支除了在特殊的1998年出现了逆差外,其余各年均以双顺差示

2、人。近四年更是呈现了明显的增长趋势。尤其在2006年,这一数据达到了2498.66亿美元,比上一个年度增长了55%。像中国这样的大型经济体出现显著的双顺差本已罕见,持续多年一直保持显著的双顺差更是绝无仅有。当前,双顺差已经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很多问题。首先,外汇储备的增加使得基础货币的投放量加大,尽管央行有采取措施回笼资金,但还是有不少人认为双顺差是我国流动性过剩的一个主要原因,并且由此导致了股市、房地产过热、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等问题;其次,双顺差使中国面临着极大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双顺差的详细解释即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都呈现顺差。其中,国际收支经常项目指货物进出口收支、服务收支、收益项目

3、收支、经常转移收支等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指各种形式的投资项目,如直接投资、证券投资等。双顺差指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顺差 其中, 经常项目: 是指国际收支中经常发生的交易项目,经常项目反映本国与外国交往中经常发生的项目,包括贸易收支(也就是通常的进出口)、劳务收支(如:运输、港口、通讯和旅游等)和单方面转移(如:侨民汇款、无偿援助和捐赠、国际组织收支等)。是最具综合性的对外贸易的指数。 资本项目: 包括长期资本往来和短期资本往来两个子项目。 长期资本往来指偿还期超过一年或未确定偿还期的资本往来。主要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外国政府贷款、银行贷款、地方部门借款、延期收付款、加工装

4、配补偿贸易中应付客商作价设备、租赁、对外贷款等。直接投资是指外国和港澳台地区在我国内地以及我国内地在外国、港澳台地区的投资。证券投资是指外国、港澳台地区购买我国内地在境外发行的或在境内发行的以外币计价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以及我国内地购买外国、港澳台地区发行的有价证券等。 短期资本往来是指即期付款或偿还期为一年以内的资本往来,主要有短期银行借款、地方部门借款、延期收款付款等。“双顺差”是一种不合理的国际收支格局,中国的“双顺差”更是同各种制度缺陷、价格扭曲、宏观经济不平衡相联系的。“双顺差” 已经并且正在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福利损失。作为世界的第三大资本净输出国,中国的投资收益一直是负数(200

5、5年是例外)。与此相对照,作为一个资本净输入国(拥有大量外债),美国的投资收益却一直是正数。这一对比的意义值得我们深思。事实上,世界人均收入排名第128位的中国正在每年给美国提供数百亿美元的补贴。从长期看,随着外资存量的增加,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外国投资收入汇出的数量会不断增加,中国在未来可能不得不进一步扩大贸易顺差以便维持经常项目的平衡。届时,中国的GDP和GNP的差距将越来越大,我们的后代子孙可能会背上支付FDI投资收益汇出的承重负担。从中期来看,中国的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出口模式和国际分工参与模式是否是中国实现产业升级的有效路径也是需要深入讨论的。从短期来看,“双顺差” 是当前流动性过剩的

6、最主要根源。外汇储备的持续增加给中央银行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困难。此外,中国的外汇储备正在迅速接近1万亿美元。由于美国经常项目赤字的不断增加,2002年以来美元已经开始了所谓“战略性贬值”的过程。一旦美元大幅度贬值,中国外汇资产将会大幅度缩水。总之,中国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尽快纠正“双顺差”的局面。当然,我们也不应该慌不择路地鲁莽行事。国际收支双顺差是指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简单来讲就是指1、经常项目顺差,指进出口贸易、出口大于进口2、资本项目顺差,指入出境投资、外资流入大于本国资本输出。在理论上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是互补的,所以不可能同时出现顺差,但在我国却出现了双顺差的现象

7、。双顺差的影响1.积极影响: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处于经济高速增长和体制转轨时期,国内外都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对外部门表现强劲,外汇储备充足,人民币汇率稳定,有利于增强国际清偿能力,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对外信誉,提高海内外对中国经济和人民币的信心;有利于应对突发事件,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有利于发挥稳定国际金融市场的作用,提升中国的国际政治和经济地位。此外,外汇储备是优质的国际金融资产,可以带来一定的投资收益。2.消极影响:一是跨境资本流动形成冲击。尽管由于实行资本管制,国际意义上的纯粹投机资本大量流入我国还不大可能。但是,资本的趋利性使得很可能在未来本外币利差、汇率预期等有

8、所变化时,资金又转为较为集中的大规模流出。正如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资本大进大出很可能引发货币金融危机,进而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损害。二是外部均衡对内部均衡的影响。首先购买外汇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影响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主动性。过分宽余的货币供给,如果集中在商品市场,就是通货膨胀;集中在资产市场,就可能形成泡沫经济。我们更不希望两者同时发生。其次金融资本大量回流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可能意味着一定程度的经济资源闲置。目前我国居民、企业和国家持有大量外汇资产,在境外运作。中国已成为资本净输出国,成为发达国家重要的资金供应者。这无疑对稳定国际金融市场,促进国际经济复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对

9、中国来讲,利弊尚需分析比较。此外,外汇资金数量巨大,也增加了经营的难度和风险。最后延缓结构调整,影响国际竞争力提高。企业对价格竞争力依赖较大,必然会影响产品升级换代和技术更新改造的积极性,影响品牌创造、市场营销、相关服务等非价格竞争力的提高。结果,发达国家一方面通过进口中国商品享受巨大的“价格剩余”好处,另一方面却不断利用“反倾销”等手段为中国的外贸出口设置障碍。三是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外汇储备的增长为中国的外债安全提供了进一步的保障,但同时也使得人民币继续面临升值压力。国内专家看双顺差像中国这样,连续15年基本保持双顺差,而且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还将保持这一状况,值得我们深思并采取有力措施 中

10、国26年来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与此同时,中国经济也出现了一些严重的结构性失调。 长期的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双顺差是中国经济结构性失调的一个重要表现。中国连续15年的双顺差是同各种制度缺陷、价格扭曲、宏观经济不平衡相联系的。作为世界第三大资本净输出国,中国的投资收益一直是负数(2005年是例外)。与此对照,作为一个资本净输入国(拥有大量外债),美国的投资收益却一直是正数。这一对比的意义值得深思。事实上,世界人均收入排名第128位的中国正在每年给美国提供数百亿美元的补贴。从长期看,随着外资存量的增加,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外国投资收入汇出的数量会不断增加,中国在未来可能不得不进一步扩

11、大贸易顺差以便维持经常项目的平衡。届时,中国GDP和GNP的差距将越来越大。从中期看,中国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出口模式和国际分工参与模式是否为实现产业升级的有效路径,也需要深入讨论。从短期看,双顺差是当前流动性过剩的最主要根源。外汇储备的持续增加给央行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造成越来越大的困难。此外,中国的外汇储备正在迅速接近1万亿美元。由于美国经常项目赤字不断增加,2002年以来美元已开始了所谓“战略性贬值”过程。一旦美元大幅贬值,中国外汇资产将会大幅缩水。总之,中国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尽快纠正双顺差局面。当然,我们也不应慌不择路地鲁莽行事。 为了纠正双顺差,降低中国外汇储备的增速,应该考虑的政策包括:

12、 增加旨在完善社保体系、医疗体系以及教育体系的公共支出,以降低居民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从而降低储蓄。通过财政和其他手段(如法律、法规),缩小城乡、地区和阶层收入差距。深化国内金融市场、投融资体系改革,使国内储蓄能够顺利转化为国内投资。允许人民币更多地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决定汇率。对内、外资实行国民待遇。取消鼓励出口导向的优惠政策。采取有力措施,制止地方政府为引入外资而进行恶性竞争。制止地方政府把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引入状况作为政绩考核标准。取消中央政府有关规划中的进出口和外资引入量指标(仅做预测)。进一步推进价格体制改革,使价格能够充分反映国内资源的稀缺性。各级政府制定应急预案,为出口企业的

13、结构调整做好充分准备,把结构调整对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的冲击降到最低限度。适当放松资本管制。但是坚决不放弃用管制的办法遏制投资资本的流入。鼓励企业在国内上市,鼓励三资企业利用国内金融市场筹集资金。实行与WTO不相冲突的产业政策,限制外资对某些特定产业的进入。增加政府旨在支持企业的公共支出。 不少人对人民币升值、减少贸易顺差对就业的影响十分担心。国际经验证明,对就业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经济增速,而不是贸易顺差的增速。事实上,就业增长最多的年份可能恰恰是净出口增长较慢的年份,因为在净进出口增长较慢的年份往往是经济增长较快的年份。升值可能会对出口部门造成较大冲击,盈利性较差的企业可能会陷入破产。但这种调整

14、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由于经济的总体增速较高,局部失业问题较易解决。缓调、微调固然有其好处,但其害处也十分明显。缓调、微调不足以扭转结构日益恶化的趋势。矛盾的积累将使未来调整更困难。由于调整不到位,在预期的引导下,外资的源源流入将刺激资产泡沫的发展,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空间将被逐步挤压。 中国经济已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为了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我们必须对中国的发展战略、经济结构进行调整。所谓提高开放水平,就是要提高中国在全球中进行资源配置的效率,唯其如此,中国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增长。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不应一味追求经常项目顺差;FDI的流入应该转化为相应的贸易逆差。中国的双顺差是当前中国经济内外部

15、失衡的集中表现。失衡的经济结构已形成,校正这种失衡显然无法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如通过财政、货币政策刺激内需等)在短期内实现。中国必须尽快调整外资、外贸和产业政策,加速市场化进程。宏观经济政策应与上述调整相配合,并能促进这些调整的进行。现状,原因及对策际收支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居民之间的全部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所产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记录。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主要由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决定,而经常账户的盈亏取决于一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金融账户则主要决定于金融市场的利率、风险、投资报酬率与其他非经济因素的变动。从动态上讲,国际收支活动描述了一种经济现象,反映了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

16、部对外往来的货币收付活动。就静态而言,国际收支描述了一国与其他国家之间货币收支的对比结果,把这种结果加以系统地记录,就形成了国际收支平衡表。 我国国际收支模式非常特殊,自20世纪90年代,除个别年份外,呈现出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特别是21世纪以来,双顺差规模出现迅速扩大的趋势。正是由于这种国际收支双顺差所引起的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导致了我国目前一段时间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是对冲银行体系过多的流动性。近两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失衡日益引起国内外相关学者的关注。 一、近几年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 根据国家外汇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货物贸易顺差大幅度上升,2005年经常项目实现顺差1608.18亿美元,同比增长134.23%,占我国国际收支总体顺差的比例上升为72%,主要是因为货物贸易顺差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