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园区平台建设内容

上传人:万**** 文档编号:122116853 上传时间:2020-03-01 格式:DOC 页数:74 大小:4.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慧园区平台建设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智慧园区平台建设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智慧园区平台建设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智慧园区平台建设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智慧园区平台建设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慧园区平台建设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园区平台建设内容(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智慧园区平台建设内容智慧园区平台总体构架3.1. 智慧园区云平台建设智慧园区规划建设着重突出“生态、智慧”两大主题特色,在智慧园区建设方面,围绕“园区行为数据化”这一核心理念,融合先进信息与通信技术,借助云计算、物联网、地理信息技术、三维虚拟化等高科技手段,建设了集地上地下、室内室外一体化的二三维地理信息平台,并定制开发了智慧楼宇、智能监控、智慧交通、智能指挥、环境监测等服务体系,为园区管理者、入驻企业和个人提供全方位智能服务,打造国内一流的高质量“智慧园区”。 基于”云-管-端”架构,提供一站式云数据中心、园区网络、视频监控、云联络中心、融合会议、桌面云解决方案,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企业、办公

2、、地块、资产之间的信息互通和共享,实现统一管理,打造面向未来的智慧园区云平台。3.2. 智慧园区基础数据库建设针对园区管理对地理空间信息在覆盖面、现势性、精细化以及业务协同应用等方面提出的高要求,园区地理信息资源遵循“权威部门产生权威数据”、“共建共享”原则,保证数据的准确、权威、一致。当前已建设的园区地理信息资源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现状基础数据:覆盖园区的全系列比例尺全数字地形图;覆盖园区的解析宗地、红线、建筑单体数据;覆盖园区的数字行政区划和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覆盖园区的功能用地、权属单元和城市建设工程数据;覆盖园区的地下管网数据;覆盖园区地的名地址信息;重点地区城管部件数据;精细化三

3、维模型数据;覆盖园区的历年航天或航空影像等。(2)规划编制数据: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各种管线、交通、教育、土地、公共服务等各专项规划数据。(3)日常管理审批数据:各类法定审批许可发证数据,如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规划设计条件、用地许可证、建设工程许可证、土地证、房产预售许可证、建筑使用证、道路管线施工许可证等,以及相关的图件信息,如总平面图、效果图、建筑单体平立剖图、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室内室外给排水图、电气专业图、暖通专业图以及竣工测量图等。(4)行业专题数据:专题建设的行业部门数据,如管网运维数据、环境监察数据、交通事故数据、道路设施数据、教育医疗数据、企业法人数据、人口普查数

4、据、经济普查数据、水利普查数据等。园区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与更新维护方面遵循“业务系统实时采集更新为主、定期增补测为补充”的原则,主要建设与更新维护方法如下:(1)汇集日常测绘项目成果,建立跟踪服务体系:园区的城市建设、管理所需的地理空间数据均由园区测绘统一生产,通过整理、校核、汇总这些日常成果,一方面为管理部门提供地理空间信息,另一方面实时同步更新地理信息资源库。(2)以业务系统为数据采集窗口,汇集管理部门的权威法定数据:按照“权威部门产生权威数据”的指导原则,分析各管理部门、各审批阶段产生的各类数据,将该部门该阶段具有权威性、法定性的那部分数据实时推送到共享的地理信息资源库,供共享应用。(3)

5、历史数据一次采集建库,日常数据实时同步更新:针对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应用建设时所需的大量信息建库问题,园区在制定标准的基础上,首先确定日常数据的更新办法、更新环节与更新时间节点;其次按照新要求,立项对历史数据一次性采集建库。这样有效解决了当前普遍存在的地理数据更新成本高、周期长以及数据更新主要靠普查获取带来的数据不权威等问题。3.3. 智慧园区管理系统智慧园区管理系统是为园区管理量身订造各种丰富的信息化业务应用智慧园区管理平台,是智慧的核心。通过对各个业务子系统有效集成衔接,并信息汇集、分析、传递和处理,从而实现系统最优化的控制和决策达到高效、经济、节能、协调运行态。3.4.1. GIS可视化应用

6、与服务信息平台地理空间与可视化(视频)系统,是将地理空间信息(GIS)电子地图和可视化监控视频图像进行整合,将视频摄像机监控点的位置标绘在园区GIS相应的园区管理、园区治安管理、园区应急指挥调度等电子地图图层上,实现多重异构信息的联动和快速展现,方便事件信息的查找、事件信息的定位和跟踪,以及监控图像对事件现场的实时动态展现。地理空间信息可视化技术是智慧园区重要的技术应用。信息平台园区管理和服务各应用系统的展现都离不开地理空间信息的应用。通过园区二维或三维景观电子地图,可以实现园区管理信息、园区治安管理信息、园区应急指挥调度信息和智能化系统监控信息在GIS电子地图上进行位置定位、属性标绘,景观展

7、示、信息查询、状态分析等,还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传统的信息数据符号及视觉变量表现为动态、时空变化、多维和多时相的交互虚拟环境,提高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复杂变化过程和分析的洞察能力。通过对园区内的空间地理信息测量及整合,将园区的建筑、公共设施、单位标注、监控设备位置、区域标注等数据,在GIS系统上展示,可直观在GIS系统上查看园区内所有设备的情况。根据不同情况可进行标注修改、维护等工作。地理空间信息可以应用在园区以下管理中:l 与城市级”一级平台”信息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交换。l 与电子政务内外网业务。l 园区综合监控与管理(包括:数字城管、环保节能、市政市容等)。l 园区应急指挥调度。l 园区治安

8、监控与管理。l 园区道路交通监控与管理。l 园区基础设施监控与管理。l 园区服务(包括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商业服务、物业服务等)。l 园区建筑物、居住区、企事业单位物业与设施管理,安全监控等。3.4.2. 智慧园区综合管理查询3.4.2.1. 地块信息管理园区土地使用信息管理。园区土地使用规划、用地计划、征用、性质变更、使用、存量、各年度变化,已开工建设用地进度管理、用途监管、土地闲置、土地使用者信息等方面的记录,查询。3.4.2.2. 企业信息管理园区对园内企业信息的管理及查询。包括企业的经营状况信息、注册资本、主营业务、法人代表、企业用地情况、企业租赁情况、企业安全防火、税收情况、面积、经

9、济数据,用电量、用水量、人员情况、进出物流车辆、企业项目建设进度掌握情况、违章建筑监督等情况综合管理。3.4.2.3. 道路交通信息管理园区道路交通一体化指挥是一个基于网络环境的、实时的、可视化的交通管理信息服务平台。以GIS系统为基础,以地理信息综合数据库和电子地图为工作平台的主要界面支撑,通过规范的系统接口,集成交通信号灯控制、视频监控、交通信息采集、交通诱导、电子警察、智能卡口、交通事件及交通违法检测等系统,实现音频、视频、数据及各种交通管理信息集成整合,深化处理和增值服务,使各种动、静态公安信息浑然一体、相互补充,便于指挥人员迅速决策、快速反应与处警,使广大交通出行者全面掌握监控区域的

10、交通状况,及时修正交通计划,保证交通的安全与畅通。3.4.2.4. 管网信息管理地下各类管网、管线是一个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它不仅具有规模大、范围广、管线种类繁多、空间分布复杂、变化大、增长速度快、形成时间长等特点,更重要的它还承担着信息传输、能源输送、污水排放等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功能,也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城市地下管线二维管理模式,已根本无法满足当今人们对地下管网、管线大数据信息分析、表达、应用的实际需要迫切需要建立三维管线管理系统,全面实现了地下管线数据信息的二三维一体化,以及动态更新与专业属性数据的整体同步。系统还可融地理信息、业务办

11、公和辅助决策等地上、地下建筑规划管理模块于一体,采用虚拟仿真技术一揽子解决地下管线管理中所发生的诸多问题。不仅有助于避免市政建设过程中道路的多次开挖,而且还可大大降低施工中地下设施的矛盾与事故隐患,提高管线工程规划设计、施工与管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大量节省规划审批中挖路断面、确定管线走向的时间和费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因规划失策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另外,系统还可根据管网空间数据,实现城市三维地下管线的可视化管理,支持城市地下管线的漫游和三维成果自执行文件格式汇报,且可满足城市管线管理人员和技术专业人员的规划设计、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等不同阶段的需要。1.数据建库:解决了如何将海量管线实测数据和历史数

12、据进行整理入库,形成三维可视化的、具有详细属性信息的地下综合管网。(1)将管线数据导入CAD中,通过管线检测工具对其进行综合检测,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或修改。(2)在地下综合管网系统中,导入整理过的管线数据,系统自动生成三维地下管线、管点及附属设施,并可通过点击查询相应的属性信息。 2.功能应用:在三维可视化的管网数据之上,系统提供了统计、查询、专题应用等多种专业的分析功能,实现对决策基础数据资源的数字化、可视化管理。通过全新的GIS技术,将地图元素和地下空间信息融入到管理系统之中,真正意义上实现城市决策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和可视化,充分体现出辅助决策的科学性和先进性。(1)管网编辑:快速

13、调整管网颜色或材质,编辑管点及附属设施位置或者大小。系统还提供标准尺寸、规格的模型库(例如法兰、流量计、弯头、蝶阀、止水阀等),既方便用户在指定位置添加管件,又可大大节省建模的时间。(2)管线统计:通过绘制区域范围来统计当前范围内所需要的管线、管点类别。也可以直接统计整个场景内的所有管点管线数据。(3)纵横断面分析:在无需实地开挖管道的条件下,系统可根据任意选取的两点上直接生成地下管线纵横断面分析图,并从主视图中查看到该位置上的管道材质、埋深、管径、长度、历史年代信息及管线间距等信息,且支持图层、数据的EXCEL文件导出和打印等功能。(4)流向分析:可根据官网中各设施的开闭情况以及管线的拓扑信

14、息,由管网系统自动计算出每根管线中的介质流向,并将流向标注在三维场景中。(5)爆管分析:城市压力管线发生爆管现象是一个时常发生的灾害性事故,如若处理不及时或出现过失时,将会给城市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和给社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系统充分考虑了管线设计与道路设计、总图设计之间的密切关系,借助众智道路、总图的设计成果和管线拓扑信息技术以及爆管的具体点位,自动快速分析和识别出受影响的管段和地区,并显示出收到影响的用户情况和需要进行调压的片区,同时高亮显示受影响的管线/关闭受影响的管线/关闭需要关闭的阀门等整体处置方案。3.报建更新:对于规划设计阶段的管线,系统支持快速导入并生成模型,实时的与周边现状

15、管线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多种检测来确保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从而完成了地下综合管网系统的报审工作,对于管线的审批和更新提供宏观的辅助决策。(1)导出管线设计条件图:通过二三维联动功能,在管网系统中的平面模式下,对现状管线进行标注,并快速导出,作为设计条件图。(2)管线报建:将管线设计图纸导入系统中,和现状管线进行分析检测,快速生成不适建范围,并由软件自动调整到最近的合适位置,最后精确的显示该管线的调整数据,智能的完成整个管线报建的全部过程。4.数据共享:综合管网系统的数据支持多种格式导出(DWG、shp、xls),为多种平台提供数据交换服务和接口。并可通过互联网进行WEB发布,充分的保证了地下综

16、合管网系统数据的兼容与共享。(1)通过软件打开由综合管网导出的shp格式数据,可以快速识别管线类别并查询其属性信息。(2)通过互联网发布地下综合管网系统,让更多的用户进行浏览和体验,完美的实现了数据的共享。3.4.3. 一卡通管理一卡通是基于网络的智能卡应用系统,实现不仅在企业内部,同时在园区内的电子货币、综合结算、金融管理,身份验证、出入口门禁管理、访客身份识别,路径管理,车辆运行监控等诸多功能。有力地推进园区的网络化、信息化过程,为园区的集中管理与分散操作、高效运作提供了有效的工具。3.4.3.1. 出入管理根据人员所属部门、级别及需要设置人员出入权限,门禁系统根据设置进行出入识别和授权。3.4.3.2. 考勤管理依据考勤制度,灵活设置上下班时间,并根据人员出入打卡记录自动生成考勤记录及报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