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之内蒙古生态屏障构筑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122111225 上传时间:2020-03-0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38.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学之内蒙古生态屏障构筑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生态学之内蒙古生态屏障构筑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生态学之内蒙古生态屏障构筑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生态学之内蒙古生态屏障构筑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生态学之内蒙古生态屏障构筑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学之内蒙古生态屏障构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学之内蒙古生态屏障构筑(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从森林生态角度构建内蒙古 生态屏障 学 院:林学院专 业:风景园林姓 名: 甘勇学 号:2015212030065指导教师:高润宏提交日期:二一五年十二月摘 要2013年3月6日,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君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按照中央的要求,着眼长远发展,找准发展定位,统筹考虑内蒙古的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发展条件、发展优势,加快“五个基地”的建设和推进,加强“两个屏障”的巩固和发展。内蒙占自治区自然环境口益恶化,存在多个生态环境问题,如气候干旱化、上地沙漠化、水上流失及草场退化,严重影响了内蒙占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影响到了“三北”地区的生态环境.

2、因此,对内蒙占生态环境构建一道生态屏障尤为重要。关键词:内蒙古 生态屏障 “8337”战略 生态AbstractMarch 6, 2013, attended 12 session national NPC once Conference of autonomous regions Secretary of the, and Standing Committee Director Wang in considered government work report Shi pointed out that, according to Central of requirements, looks

3、at long-term development, find associate development positioning, and Manpower consider in Inner Mongolia of resources endowment, and development based, and development conditions, and development advantage, speed up five a base of construction and advance, strengthening two a barrier of consolidati

4、on and development. Yi deteriorate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of the autonomous region of Inner Mongolia, there are multipl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such as climate, land desertification, water erosion and grassland degradation, seriously affecting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5、 region, but also affects the three North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region. Accordingly, the inner Mongoli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barrier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Key words: Inner Mongolia ecological barriers 8337 strategic ecology目 录1.引言12.“8337”战略构建内蒙古生态屏障12.1 ”83

6、37”战略的解读22.2“8337”建设规划33从生态角度构筑内蒙古生态屏障43.1内蒙古概况43.2地理概况53.3生态现状54.结语6致 谢8参 考 文 献9 构建内蒙古生态屏障 71.引言内蒙古自治区是国家重要的森林基地之一。全区森林总面积约2080万公顷,占森林总面积的11%,居中国第1位。森林覆盖率达17.57%,高于中国13.4%的水平。森林总蓄积量12.9亿立方米,居中国第四位。树木种类繁多,全区乔灌树种达350多种,既有寿命长、材质坚硬的优良用材林树种,又有耐旱耐风沙运作防护林的树种,还有经济树种和列入国家保护的珍贵树种。内蒙古森林资源大部分集中在大兴安岭北部山地,原始森林就占

7、全区林地面积的50%,林木蓄积量占全区林地活立木蓄积量的75%以上,被誉为祖国的绿色宝库。按照“十二五”规划,我区以构建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为目标,以统筹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管理措施、经济措施和体制机制改革,实施综合治理为手段;强化生态恢复性建设,促进保护性利用,提高生态自我修复能力,构建生态综合治理建设与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全面提高自治区生态综合治理效益;努力做到当前与长远、整体与局部、发展与保护的有机统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图1 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示意图2.“8337”战略构建内蒙古生态屏障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在全区传达贯彻全国

8、精神干部大会上,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全国精神,扎实做好我区各项工作,提出了“8337”的发展思路。“8337”发展思路,贵在“实”上,亮在“新”上,无论是发展定位、发展路径,还是工作重点、主要任务,既切合实情,又提出实招;既体现了形势任务的新变化,又回应了入民群众的新期待。 。“8337”发展思路,符合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全国精神,符合中央对内蒙古的贯要求,符合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的总体部署,保持了发展战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8337”发展思路,着眼于在我国西部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立足于内蒙古欠发达的基本区情,抓住了内蒙古推动科学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具有

9、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是内蒙古当前和今后个时期发展的目标方向和重要遵循。2.1 ”8337”战略的解读8337是指2013年3月19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在自治区贯彻全国精神大会指出的对内蒙古自治区发展进行系统阐述时提出的发展思路。概括起来就是:“八个建成”、“三个着力”、“三个更加注重”、“七个重点工作”。 “8337”中的“8”一、要把内蒙古建成保障首都服务华北面向全国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二、要把内蒙古建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三、要把内蒙古建成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和现代装备制造等新型产业基地。四、要把内蒙古建成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五、要把内蒙古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

10、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六、要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七、要把内蒙古建成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八、要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充满活力的沿边开放带。从资源条件看,我区煤炭储量超过8000亿吨,天然气储量1.67万亿立方米,煤层气储量10万亿立方米,石油储量6亿吨以上,其中煤炭和天然气储量分别居全国第一位和第三位;风能技术可开发量超过3.8亿千瓦,占全国一半以上,居全国第一位;光能资源仅次于西藏,居全国第二位。保护好内蒙古生态环境,既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需要,也是实现我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内蒙古东西狭长、地跨“三北”,国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2.3%,拥

11、有13.2亿亩草原、3.5亿亩森林、6639万亩水地湿地,草原、森林面积都居全国之首,水面、湿地和沙漠、沙地面积也居全国前列,不仅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系统,而且是众多江河水系之源、北方大陆性季风必经之地和国家主要的林业、牧业基地,在国家生态安全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西部大开发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各级政府的精心组织下,我区相继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退牧还草、天然林资源保护等生态重点工程,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但是,我区生态环境仍属于脆弱型平衡,正处在建设与破坏相持、良性与恶性相互可逆、好转与退化的关键时期,确保自治区生态环境继续朝着良性方向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要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

12、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在价值取向上,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重要位置,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在工作实践上,我们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 “8337”中的“3”一方面在工作重点上,明确了“3”个“着力”:一、着力调整产业结构。二、着力壮大县域经济。三、着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另一方面明确了“3”个“更加注重”:一、更加注重民生改善和社会管理。二、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三、更加注重改革开放和

13、创新驱动。 “8337”中的“7”,指的是七项重点工作:一、要全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三、做好“三农三牧”工作。四、推进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五、改善民生和社会管理创新。六、深化改革开放和推动科技进步。七、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8337”发展思路,贵在“实”上,亮在“新”上,无论是发展定位、发展路径,还是工作重点、主要任务,既切合实情,又提出实招;既体现了形势任务的新变化,又回应了入民群众的新期待。“8337”发展思路,符合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全国精神,符合中央对内蒙古的贯要求,符合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的总体部署,保持了发展战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8337”发展

14、思路,着眼于在我国西部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立足于内蒙古欠发达的基本区情,抓住了内蒙古推动科学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是内蒙古当前和今后个时期发展的目标方向和重要遵循。2.2“8337”建设规划 我区拥有13亿亩草原、3.5亿亩森林、6000多万亩水面和湿地,草原、森林面积均居全国之首,不仅是祖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系统,而且是众多江河水系之源、北方大陆性季风必经之地和国家主要的林业、牧业基地。从资源条件看,我区是全国唯一的国家实施六大生态建设工程全部覆盖的省区。自1998年国家陆续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三北”防护林四

15、期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工程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以来,我区每年承担着全国人工造林1/10的任务。退耕还林工程全面实施后,我区承担的全国人工造林任务居全国之首。“十一五”期间,我区完成退耕还林工程投入138.85亿元,涉及退耕户153万户、597万人;近5000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共植树3.8亿棵。截至目前,全区林木蓄积12.9亿立方米,林业用地面积4.9亿亩,占总土地面积的27.6%。从生态建设基础看,沙漠化扩展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十一五”时期,内蒙古5年累计投入生态建设资金322.8亿元,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草原建设总规模5亿亩,禁牧休牧面积7.8亿亩,林业生态建设总面积5000多万亩,6000万亩农田和8000万亩基本草牧场受到林网保护。据全区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2004年至2009年,全区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4671平方公里,年均减少934平方公里。同时,在内蒙古境内的巴丹吉林、腾格里等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