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2020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2109770 上传时间:2020-03-01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衡水市2020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北省衡水市2020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北省衡水市2020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河北省衡水市2020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河北省衡水市2020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衡水市2020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衡水市2020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中学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中学 2017 20182017 2018 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一 选择题 每题 2 分 共 70 分 1 下图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背面图案 图中各地貌景观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 甲 流水沉积 B 乙 风力侵蚀 C 丙 流水溶蚀 D 丁 断裂下陷 下图为某河流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 2 3 题 2 甲处地貌的形成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A 中游落差小 B 地转偏向力作用 C 河流含沙量大 D 入海口潮差小 3 造成乙现象最终消失的原因是 A 地壳运动 B 风化作用 C 侵蚀作用 D 堆积作用 4 宁夏沙湖位于银川市以北

2、集江南水乡与大漠风光于一体 南沙北湖 湖润金沙 沙抱翠 湖 形成沙湖南部沙丘的主要外力作用最有可能是 2 A 冰川沉积 B 风力沉积 C 流水沉积 D 湖水沉积 5 2016 宁波五校高三测试 橘子洲位于湖南长沙市区湘江之中 绵延 5 千米 是湘江下游 众多冲积沙洲之一 在橘子洲上 有一座巨大的人物雕像 32 米高的青年毛泽东头像 其 外表材料为材质坚硬的花岗岩 形成橘子洲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风力作用 B 流水作用 C 冰川作用 D 风化作用 图甲为 某地貌景观图 为解释该景观的主要成因 教师在教学时进行了如图乙的演示 读 图 完成 6 7 题 3 6 该景观的地质构造类型是 A 地堑 B

3、地垒 C 断层 D 褶皱 7 教师演示了 A 板块挤压碰撞 B 岩块断裂上升 C 岩层水平挤压 D 外力侵蚀搬运 读图 完成 8 9 题 8 9 题图 8 图示箭头中 代表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的是 A B C D 9 表示大气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箭头是 A B C D 10 读右图 下列各点关系正确的是 A 图中 4 点气压 A B C D B B 高空中空气由 D 处流向 B 处 C 近地面 A 处温度高于 C 处 D A B C D 之间没有可能形成热力环流 4 海子写过一首诗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现在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 在海风吹 拂下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 甲

4、 乙两图分别是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环流 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 据此回答 11 12 题 11 甲图中 四处气温最高的是 A 处 B 处 C 处 D 处 12 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 如果你是导演 你会选择什么时间段完成拍摄 A 16 时至次日 8 时 B 8 时至 16 时 C 18 时至次日 6 时 D 6 时至 18 时 2017 年 1 月 10 日 进入采暖季后的京津地区全部处于雾霾笼罩之下 PM2 5 测量计 爆 表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 13 14 题 13 下列说法不利于雾霾形成的是 A 大量燃煤采暖 B 多大风天气 C 城市汽车拥有量大 D 天气晴朗风力微弱 14 雾霾笼

5、罩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面辐射增强 B 大气对流旺盛 C 大气保温作用增强 D 大气削弱作用减弱 下图中箭头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 图中 M 点海拔为 241m N 点海拔为 480m 读甲 乙两 幅图 完成 15 16 题 5 甲 乙 15 图中气流运动体现的地理现象是 A 海陆风 B 焚风 C 山谷风 D 季风 16 下列关于图中地理现象的描述 正确的是 A 甲图发生在白天 乙图发生在夜晚 B 甲图发生在夜晚 乙图发生在白天 C 甲图发生在冬季 乙图发生在夏季 D 甲图发生在夏季 乙图发生在冬季 利用 温室效应 原理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可以采用大棚种植蔬菜 花卉等作物 据 此回答 17 1

6、8 题 17 下列不属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的是 A 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光能 提高大棚内的温度 B 有利于保持 调节大棚内空气的湿度 C 有利于提高光照强度 增强农作物光合作用 D 有利于保持 调节大棚内土壤的水分 18 当大棚的门打开时 门口处空气流动情况与下图中示意的空气流动情况相同的是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报告中指出 1880 年至 2012 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 了 0 85 1901 年至 2010 年平均海平面升高 19 厘米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据此回 答 19 20 题 6 19 根据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判断地表平均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A B 增强

7、B E 增强 C G 增强 D K 增强 20 为解决材料中所述问题 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 夏季调低空调的温度 B 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C 开发可再生能源 D 保护并扩大雨林面积 读形成某半球近地面的气压场及各种力的示意图 回答 21 22 题 2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示气压场位于北半球 B 图中 F2 是使风力增强的地面摩擦力 C 图中等压线数值 L1 L2 D 图中 F3 是使风向向左偏的地转偏向力 22 图中促使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 A F1 B F2 C F3 D F2 F3 的合力 读北半球某地等值线示意图 图中数值 回答 23 24 题 7 23 若该图为等压线示意图

8、则在 a b c d 四点中风力最大的是 A a B b C c D D 24 若该图为等风速线示意图 则图中 a b c d 四点风速由大到小的排序为 A a b c d B d c b a C d a b c D c b a d 25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近地面等压线 图中 N 地气压高于 P 地 N 地风向为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 26 如下图所示 一架飞机在北半球自东向西飞 飞机左侧是高压 可判断 A 顺风飞行 B 逆风飞行 C 风从北侧吹来 D 风从南侧吹来 读下图 回答 27 28 题 8 27 图中正确指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A A B B C C D

9、D 2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平气压梯度力不能影响风速 B 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的速度 C 高空大气运动受摩擦力作用不明显 D 摩擦力只影响风速 不影响风向 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 热力原因形成 示意图 回答 29 30 题 29 关于图示甲 乙 丙 丁四地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气温 甲 乙 丁 丙 B 海拔 丙 丁 甲 乙 C 密度 乙 甲 丁 丙 D 气压 甲 乙 丙 丁 30 此时 图中 M 地吹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 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 M N 为等压线 其气压值分别为 PM PN M N 之间的气压梯度相 同 是只考虑水平受力 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

10、 O 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 读图 回答 9 31 32 题 31 若此图表示北半球 PM PN 则 O 点风向为 A 或 B 或 C 或 D 或 32 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 PM PN 则 O 点风向为 A 或 B 或 C 或 D 或 33 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下图为北半球某气压场受力平衡时的风向图 图中气压单位为百帕 读图 回答 34 35 题 34 图中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和风向的代表字母依次是 A abcd B abdc C badc D cbad 35 图中影响风力大小的力主要是 10 A a d B c d C a c D b d 二 综合题

11、36 读图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每空 2 分 共 10 分 1 图中 A 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 地区 是由 作用形成的 2 图中 F 为流动沙丘 则该地盛行 风 3 图中断层左侧地壳垂直运动的情况是 4 D 岩石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 可能形成 地貌 36 下图为北半球高空气压分布图 图中 MN 为等高面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每空 2 分 共 10 分 1 甲乙两处地面冷热不均 甲 乙中受热的是 处 2 图中 A B C D E 五处 气压最高的是 处 气压最低的是 处 3 若此图是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环流侧视图 则 处是城市中心 若此图是海洋 和陆地之间夜晚热力环流侧视图 则 处是陆地 填甲或乙

12、 37 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 回答下列问题 10 分 11 1 图中 A B C D 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 2 图中 两处就气压分布状况而言 地比 地 3 图中 两处相比 气流上升的是 4 图中 A C 两处相比 处风力较大 其原因是 河北安平中学 2017 2018 学年上学期 期中考试地理试卷答案 1 C 2 A 3 C 4 B 5 B 6 D 7 C 8 D 9 C 10 C 11 D 12 B 13 B 14 C 15 C 16 A 17 C 18 A 19 C 20 A 21 D 22 A 23 D 24 A 25 A 26 B 27 D 28 C 29 D 30 A 31 A 32 C3 3 D 34 B 35 A 36 1 西北 风力侵蚀 4 分 2 东北 2 分 3 上升 2 分 12 4 喀斯特 岩溶 2 分 37 1 甲 2 分 2 A C 4 分 3 甲 乙 4 分 38 1 C 2 分 2 低 2 分 3 2 分 4 A 等压线密集 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4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