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人才培养体系课程建设及实训室建设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122105591 上传时间:2020-03-01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人才培养体系课程建设及实训室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职人才培养体系课程建设及实训室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职人才培养体系课程建设及实训室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高职人才培养体系课程建设及实训室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高职人才培养体系课程建设及实训室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职人才培养体系课程建设及实训室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人才培养体系课程建设及实训室建设(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才培养方案体系 课程建设及实训室建设 二 一五年十月 提纲 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 教育思想指导下 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 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 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 内容 1 培养目标和规格 2 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 3 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 4 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 方法和手段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性指导文件 人才培养方案是一所学校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 人才培养方案反映了学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上的指导思想和整体思路 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高职院校人才培

2、养方案的设计与制订直接涉及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最核心的一项工作 专业建设 同时它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 工学结合 为导向重构人才培养方案 可以说既是高职院校所有改革与建设工作的 总纲 也是专业建设能否取得实效的基础性工作和能否取得事半功倍效果的根本保证 人才培养方案的特点 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为中心 以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目标 突出 育 的功能 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推行研究性教学 形成师生互动 共同探求真理的教学过程 从政策上加以引导以实现教学向教育的转变 人才培养方案的特点 以教师为中心突出 教 与 授 以学生为主体突出

3、育 与 学 专业建设的核心工作 人才培养方案 以教育思想 观念改革为先导 以教学改革为中心 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 注重提高质量 努力办出特色 适应生产 建设 管理 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2004 1号文件 提出 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重大观点 根据这个思想 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措施 如推动教师到企业顶岗学习和培训 聘请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兼课 重视实训基地建设 开展定单式培养 推行 双证书 制度 当时 一些新建的高职院校不安心办高职教育 把工作中心放在学校升格上 有的学校甚至提出 二年通过筹建 五年达到优秀 六年升上本科 的工作目标 办学思路非常浮躁 急功近利的思想

4、十分明显 要扭转一些高职院校过多强调学科性的倾向 扭转一些院校盲目攀高升格倾向 提出高职教育也能办出一流教育的观点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中明确指出 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 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 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 引导课程设置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该文件不仅对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 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也为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构提供了指导性的原则 1 人才培养目标 以服务为宗旨 人才培养目标应与当地经济 行业经济的发展要求相符合 2 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校企合作 突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校外实

5、践的时间应与企业生产时间相吻合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5点基本要求 3 课程目标 以职业岗位 群 能力分析为基础 课程目标与职业岗位知识 能力和素质的要求相符合 4 课程体系 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及其过程为依据整合和优化课程内容 重构专业的课程体系 5 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工学结合的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 改革实践教学内容 办学模式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 课程模式基于工作过程 教学模式项目导向培养等 高职教育模式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程序 教务处 专业带头人 教研室 校企专家 教学委员会 企业专家全程参与 负责 制定 组织 把关 修改 审定 课程模式 基于工作过程设计教

6、学过程 以企业的工作过程及工作过程中的任务 环境为基础 设计学习性工作过程及工作任务 学习性工作环境 工学结合 的 工 就是 工作过程 工学结合 的 学 就是 学习过程 工学结合 工作过程 学习过程的集成 1 课程设置 本课程是什么专业类别中的什么课程 核心 必修 限选 专业技术 专业基础等 说清楚开设本课程的客观依据 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及作用 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的衔接和配合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2 课程设计 本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教学内容的选取及依据 教学模块的分配 学时学分的分配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安排等 重点 难点的确立及解决办法等 3 教学实施 本课程教学组织及学习情景

7、设计 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考核方式与评价标准 4 教学资源 选用教材情况 数字化教辅资源建设情况 实践教学条件 师资队伍情况等 5 教学效果 学生能力 素质培养目标的实现 同行 督导 学生等对课程的教学评价 学生学习本课程所取得的成绩 职业资格考证通过率等 6 课程特色 本课程在课程开发设置 教学设计 资源建设等方面的改革与成效 工学结合 教 学 做 一体化等方面的创新与探索 7 改革思路 针对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热点等 提出课程改革目标与思路 四 安防专业的课程建设 四 安防专业的课程建设 四 安防专业的课程建设 四 安防专业的课程建设 五 安防专业的实训室建设 Thank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