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们的汉字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22099237 上传时间:2020-03-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我们的汉字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我们的汉字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我们的汉字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我们的汉字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我们的汉字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我们的汉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我们的汉字(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文化史作业 浅谈我们的汉字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文字,也是世界各古文明中唯一仅存的意音文字。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不仅有利于学习中国文化史,而且有助于提升我们自身的文化内涵。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则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汉字的字形和意义有密切的关系,分析字形有助于了解字义。关于汉字的形体构造,传统有六书的说法。六书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叙对六书进行了解释

2、,并举了例子。他说:“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为,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讬事,令长是也。”许慎的解说,是历史上首次对六书定义的正式记载,这成为一千多年来六书说的依据。后世对六书的说解,仍以许义为核心。虽然六书不能包括所有汉字的造字方法,但大部分文字都可以用六书分析。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大致的演变过程是: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草书行书 。以上的“甲金

3、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汉字七体”。下面就分别谈一下这七种字体:甲骨文是发现的人们能够辨识出的最古老的文字。古代用写或刻的方式,在龟甲、兽骨上留下文字,其内容多为“卜辞”,也有少数为“记事辞”。 甲骨文大部分是象形字或会意字,形声字只占20左右。甲骨文象形程度高,且一字多体,笔划不定。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最为典型,是甲骨文的代表。甲骨文引导炎黄子孙走上使图形记号表示意义而不约束其读音的文字发展历程。这既造就了绵绵数千年统一的文化意识,也导致汉民族语言扩张乏力。金文是上古时期人们铸造或雕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前人也称钟鼎文。周代的金文是金文中的代表,也是甲骨文后的又一种字体。金文所使用的单字比甲骨文

4、多,尤其是形声字多,已充分体现了形声构字的原则。形声字在汉字发展史里取得优势性的地位,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同时,金文笔画明显减少,书写比甲骨文简练、规范,也体现了汉字发展原是由繁到简的这样一个原则。大篆,据传为周朝史籀所创,故又称籀文、籀篆、籀书等。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大篆散见于说文解字和后人所收集的各种钟鼎彝器中,其中以周宣王时所作石鼓文最为著名。大篆是古字向小篆过渡的一种汉字字体。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令李斯等人制定推行的规范汉字。相对于大篆而言,小篆简明、规正、协调,笔势匀圆整齐,符号性大大增强,还保留着一定的象形意味。从大篆到小篆的文字变革,其在中国文字史上具有极重大的意义。在小篆通

5、行不久,民间又创造一种比小篆更为简便、更为定型的新书体。这就是“隶书”。 隶书的出现是中国文字的又一次大改革,使中国的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奠定了楷书的基础。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巧。到东汉时,撇、捺等点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化,具有书法艺术美。风格也趋多样化,极具艺术欣赏的价值。楷书又名真书、正书、今隶。包含了古隶之方正、八分之遒美及章草之简捷等。这种字体一直沿用至今,被视为标准字体且为世人所喜爱。楷书有一种稳重而衍生出宁静之感;文字因个人书写的方式、性格之异,而有不同风格的同一字体。草书,又称破草、今草,由篆书、八分、章草,沿袭多种古文字变化而成

6、。章草进一步发展而成为今草,即通常人们习称的一笔书。今草大部分较章草及行书更趋于简捷。草书给予观者豪放不羁、流畅之感。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运笔自由的一种书(字)体。行书不同于隶、楷,其流动程度可以由书写者自由运用。行书表现出浪漫唯美的气息。在汉字发展的历史上,也存在诸多弊病。比如随着人们使用汉字日益频繁,后来又出现了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等,其笔画繁多,结构复杂,不易书写。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5笔以下的只有118个,多的达17笔,未简化之前的汉字,平均笔画在1112笔之间。汉字数量太多,极难掌握。东汉说文解字收字9353个,金代五音集韵收字53523个,清代康熙字典收字49030

7、个,后来又出现不少新字怪字,汉字的数目越来越庞大。清末民初开始,就有激进的知识分子将汉字视同小脚、辫子,主张废除。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钱玄同喊出了“汉字革命”的口号,认为“从汉字的变迁史上研究,汉字革命,改用拼音,是绝对的可能的事。”废除汉字、改用拼音字母的极端之论并未被社会认同,大多数语言学家主张先从“补偏救弊”做起,于是,汉字走上了改革之路。汉字简化是汉字改革的第一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精简字形笔画,二是精简字数。字形的精简即将传统的繁体字简化为简体字(旧称破体、小写、简易字、口头字、俗体字)。字数的精简始于20世纪50年代。目前,通用汉字的总量约为6000多个,常用汉字约为3000多个。

8、汉字的拼音化道路始于晚清。部分来华的传教士利用西文罗马字母对汉语尤其是方言进行标音,作为识读汉字的捷径,并用于出书、印报,颇具影响、一部分中国知识分子也参照外国拼音文字,发动了切音字运动。福建人卢憨章仿拉丁字母创造了一种“中国切音新字”字母,于1892年出版一目了然初阶,这是清末汉语拼音的最早方案。辛亥革命后,1913年召开全国读音统一会,通过了一套注音字母,1918年由政府公布,作为给汉字注音和推行“国语”的工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十分重视汉字改革,1952年成立了“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在提交的几种汉语拼音方案中,选取了拉丁字母的拼音方案,于1958年颁布实施。目前汉字系统已经基本稳定

9、,但汉字的规范化、生僻字的自然消亡仍在继续进行。而且随看文化事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在西方文字体的影响下,又出现了黑体、美术字体等多种新的字体,如海报(POP)体、综艺体、勘亭流、少女字体等,及更多的宋体之变形,如仿宋、扁宋等。并将各类汉字电脑化,运用的范围更加广泛。但是,汉字发展的前景不免有些令人担忧。年轻网民为求方便或彰显个性,开始大量使用同音字、音近字、特殊符号来表音的文字。由于这种文字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文字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并且文法也相当奇异,所以亦称火星文。目前我国亿网民中未满岁的学生网民占到总数的。值得深思的是,如果这个庞大的网民群体大范围使用“火星文”会否带来“母语危机”?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表示,网络语言的混乱,是对汉语纯洁性的破坏,语言文字工作者应对此类现象加以引导和批评。其实,要规范网络语言文字的使用,只靠教师、语言专家是远远不够的,网民群体应该提升自身的素质,注意分场合地使用网络语言文字,共同维护我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语言,只有这样,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才能得以传承和推广。汉字的影响此消彼长,风云诡谲,汉字词汇的表现神出鬼没,气象万千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热爱自己的语言文字,将汉字保护与传承下去。参考资料:中国文化史、古代汉语(上)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