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耕不辍】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5课辛亥革命教学素材岳麓版必修1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2078493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7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耕不辍】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5课辛亥革命教学素材岳麓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常耕不辍】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5课辛亥革命教学素材岳麓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常耕不辍】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5课辛亥革命教学素材岳麓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耕不辍】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5课辛亥革命教学素材岳麓版必修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5课 辛亥革命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背景是 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清政府内外交困 清政府拒绝任何形式的改革 义和团运动失败A B C D2同盟会政治纲领中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实质含义是A反对民族压迫 B反对满族统治 C反清复明 D反对清朝封建统治3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是A驱逐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4三民主义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主要矛盾?A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B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C资产阶级与封建专制的矛盾 D中国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5“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A反封不彻底,反帝不明确 B没有反映人民的政治民主要

2、求C没有表达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要求 D没有提出反对封建土地制度的纲领6 “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 武,今年又杀宋教仁,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洪述祖,我说确是袁世凯。”这幅挽联中提及的事件最终引发了 A护国运动 B武昌起义 C五四运动 D二次革命7孙中山曾提及,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时,“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到1900年惠州起义失败,“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人们对革命党人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维新变法运动失败 B对清政府 失去信心C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D革命党人势力壮大8.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 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

3、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只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A天赋人权 B. 主权在民 C君民共主D. 民贵君轻9东王杨秀清对英国驻华公使文翰说:“天下本一家,四海皆兄弟。尔远人愿为藩属,天下欢乐,天父、天兄亦欢乐。既衷心归顺,是以降旨尔头人及众兄弟,可随意来天京,或效力、或通商,出入城门,均不禁阻,以顺天意。”文中主要渗透了 A与外国平等往来的愿望 B联合洋人共同反抗清朝C继续坚持传统理藩外 交 D太平天国统治符合天意10.一个剧团在排练有关辛亥革命的剧目时,有如下几个场景,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A.街头上出现“民主共和”的标语 B.孙 中山在灯下阅读民报C.外国军舰开赴武汉向革命党施压 D.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11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A南京条约和太平天国运动 B马关条约和戊戌变法C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D大革命失败和南昌起义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