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22073781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PDF 页数:34 大小:899.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四川农业大学 2015 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 第一章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概况 一 基本情况 四川农业大学是一所以生物科技为特色 农业科技为优势 多学 科协调发展的国家 211 工程 重点建设大学 学校前身是 1906 年创办 的四川通省农业学堂 历经四川高等农业学校 1912 年 四川公立 农业专门学校 1914 年 公立四川大学农科学院 1927 年 四川 省立农学院 1932 年 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 1935 年 四川大学 农学院 1950 年 等多个历史发展阶段 1956 年四川大学农学院整 体迁至原西康省 1955 年撤销 省会雅安独立建校为四川农学院 1985 年更名为四川

2、农业大学 2001 年四川省林业学校整体并入 学校于 20 世纪 50 年代末开始招收培养研究生 1978 年首批恢 复招收研究生 经过近 40 年持续稳定发展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取得 长足进步 现有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近 4000 人 博士生导师 232 人 硕士生导师 547 人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 特色鲜明 涵盖农学 理学 工学 经济学 管理学 医学 文学 教育学 法学 艺术学 10 大 学科门类 现有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 4 个 部省重点学科 19 个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专业 10 个 二级学科 41 个 硕士学 位授权一级学科专业15个 二级学科71 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 个 获得

3、了在 7 个学科类别 16 个领域招收硕士专业学位及高等学校教师 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权限 二 目标与定位 学校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 2 精神 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教育方针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以建设有特色高水平一流农业大学为目标 以兴中华之农事为己任 始终坚持人才培养是立校之本 科学研究是强校之路 社会服务是兴 校之策 文化传承创新是荣校之魂的办学理念 牢固树立学生为本 学术为天 学科为纲 学者为上的治学理念 秉承追求真理 造福社 会 自强不息的校训 弘扬爱国敬业 艰苦奋斗 团结拼搏 求实创 新的

4、 川农大精神 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科学发展道路 着力为区域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贡献 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以立足四川 面向西南 辐射全国 创造 性地发展研究生精英教育和多元化教育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 适应区 域经济发展的高层次 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不断努力统筹配置教育资 源 激发学校 学院 学科 学生的创新热情 积极优化研究生教育 类型结构 动态调整学术型研究生与应用型研究生的比例 体现适应 经济社会发展对学术型 应用型不同类型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多样化要 求 本着因材施教原则 完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 构筑导师 研究 生 培养环境三者相辅相成 互协互助 和谐推进的制度结构 健全 以科学研究为导向的导师负

5、责制 强化职责 明确权利 改善研究生 培养条件 形成有利于激发研究生创新热情和创新实践的培养机制和 资助机制 培养创新精神 增强创新意识 提升创新能力 建立研究 生培养质量的长效保障体制和内在激励机制 促进研究生学科知识 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 特色与成效 一 以学科为纲 学科整体实力稳步提升 大学的主要使命就是研究高深学问和培养高层次人才 而这两项 使命的完成都取决于学科建设 简言之 大学的生机源于学科的活力 因此 学校明确把学科建设摆在 龙头 重中之重 的位置 始终 坚持 以学科建设为纲 真正把它作为工作的中心 常抓不懈 结合 3 211 工程 国家重点学科 省重点学科 学位授予

6、体系建设 学 校学科领域有较大拓展 学科层次更加鲜明 学科在学术队伍 科学 研究 人才培养 条件建设等方面也均有了较大进步和明显的改善 学校 2011 2012 年组织作物学 畜牧学 林学 兽医学 风景园 林学 草学 6 个一级学科参与了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 织的第三轮学科评估 各学科的整体水平评分排名分列第四到第七 表明学校一级学科的建设水平在同类学科中具有一定的实力 与此同 时 学校学科在国际学科排名中也崭露头角 2015 年 根据美国 ESI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基本科学指标库 7 11 月公布的最新 数据显示 学校农业科学 植物学与动物

7、学 2 个学科的 ESI 排名进入 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前 1 具体排名见表 1 1 10 年间 2005 年 1 月 1 日至 2015 年 8 月 31 日 被 SCI 和 SSCI 收录论文 2881 篇 论 文总被引次数 14533 次 篇均被引次数 5 04 次 这标志着上述 2 个 学科已进入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 ESI 的学科排名充分表明学校以农 业科学 植物学与动物学为代表的学科建设已步入又好又快发展时期 科研实力和学术影响力进一步显著提高 为推进一流农业大学和一流 学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表表 1 1 2015 年年 9 11 月月 ESI 学科排名情况学科排名情况 学科名称学科

8、名称 检索时间检索时间 全球排名全球排名 论文数论文数 总引用率总引用率 篇均引用率篇均引用率 农业科学农业科学 2015 9 665 14 428 14 1694 113 3 96 0 13 2015 11 651 442 1807 4 09 植物学与植物学与 动物学动物学 2015 9 664 7 826 37 4197 254 5 08 0 08 2015 11 657 863 4451 5 16 二 以育人为本 研究生培养体系形成特色 在巩固 优化 提升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 为推进分类培 养制度的改革 针对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 学校制定了一系列新的培 养模式改革措施 推进双导师制 强

9、化实践教学环节 为应用型人才 培养开发更多的导师和教学资源 优化课程体系设置 体现知识的宽 4 广性 综合性 实用性和前沿性 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 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加快创新实践平台建设 推动教育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 建设校内研发基地 与地方共建的校外实践基地 与地方政府联合建 设的农业科技园区等 强化职业能力培养 实现校企 校地等的全面 协助培养 有效地提升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 以质量为重 研究生培养质量持续提高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转变研究生培养模式 保证培养 质量显得越来越重要 决定着研究生教育能否健康 持续发展 近年 来学校坚持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 采取一

10、系列措施 全面推进改革 调整研究生培养体系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一是适时修订并分类制 定研究生培养方案 规范不同类型研究生的招生 培养 学位授予等 一系列工作 二是强化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监督 管理与指导 三是 坚持和完善学位论文盲评制度 启用 学位论文在线评阅系统 规 范学位论文管理 同时利用 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 进 一步从制度和技术方面建立学术道德保障体系 四是致力于提升学位 论文质量 加强优秀学位论文推选 五是完善激励机制和奖助机制 鼓励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六是支持研究生到国外和国内高水平学科或 院所进行交流和培养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 四 以学者为上 研究生导师队伍不断壮大

11、 导师队伍建设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关键 导师的综合素质和创 新能力直接关系研究生培养质量 为进一步充实导师队伍 学校积极 实施了 人才工程 通过引进 培养 合作等方式扩大队伍规模 提升队伍素质 首先 制定了 引进高层次人才培养实施办法 年 均投入 500 余万元用于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使其成为学科领军人物 或骨干力量 提升科研整体水平 其次 把培养高水平学术带头人作 为学术梯队建设的首要任务 加大了挖掘内部潜力和对在职教师的培 养力度 先后出台了 四川农业大学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和学术骨干 5 选拔培养实施办法 四川农业大学关于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 通知 四川农业大学高层次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等

12、 不断地为年 轻教师提供学习深造的机会 鼓励学术交流 出国培训等活动 此外 还通过聘请兼职教授 客座教授和邀请专家短期讲学等灵活形式来培 养研究生 增加研究生教育的多元化和开阔性 截止 2015 年底学校 研究生导师队伍初具规模 全校拥有博士生指导教师 232 名 硕士生 指导教师 547 名 实现了研究生导师的持续快速增长 导师队伍的学 缘结构 年龄结构也得以明显改善 绝大部分导师科研经费逐年增加 科研课题档次提高 为提高培养质量和提升创新能力创造了条件 五 以条件为基 质量保障体系不断健全 本着 一切为了研究生 为了一切研究生 为了研究生一切 的 管理工作理念 研究生院在管理机制和体制改革

13、创新方面进行了很多 有效尝试 2007 年 2012 年 2014 年 2016 年四次大规模的制 修 定相关规章制度 规范完善了 博士研究生管理办法 研究生导 师管理办法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管理办法 非全日制硕士研 究生管理办法 等 4 个主体文件 通过近十年的实施和细则调整 这 些规章制度在管理工作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也体现了制度的 灵动性和执行力 综合研究生培养规模扩大和培养质量提高的现实要求 学校更加 注重保障研究生培养的软件条件与硬件条件的改善 近年来通过 211 工程 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等经费投入 通过 学校对科研平台和公共服务体系的持续建设 大多学科都建立

14、完善 了相应的实验室和实验基地 重点学科实验条件总体上达国内一流水 平 极大地改善了科学研究和研究生论文研究工作的条件 同时 覆 盖 3 校区的快速迅捷的校园网络 数字化图书馆 条件一流的研究生 宿舍及配套设施 既满足了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现实需要 而且 在一定程度上也适应了其未来的发展需求 6 第二章 基本信息 一 学科基本信息 一 学位授权学科 学校现已形成博士 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士多层次多类型的学 位授予体系 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10 个 二级学科 41 个 含 自设学科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15 个 二级学科 71 个 含自设 学科 专业学位授予类别 7 个 1 博士招生博

15、士招生学科学科 学校 2015 年进行招生的一级学科博士点共 10 个 二级学科博士 点共 31 个 含自设学科 其分布与结构如表 2 1 所示 表表 2 1 2015 年博士招生年博士招生学科学科分布与结构分布与结构 序号序号 学科门类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 二级学科代码及名称二级学科代码及名称 备注备注 1 07 理学 400710 生物学 一级学科 071001 植物学 2 071002 动物学 3 071005 微生物学 4 071007 遗传学 5 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6 071011 生物物理学 7 0713 生态学 一级学科 0713 生态

16、学 8 08 工学 0834 风景园林学 一级学科 0834 风景园林学 9 09 农学 0901 作物学 一级学科 090101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 10 090102 作物遗传育种 11 090121 药用植物学 自设学科 12 0902 园艺学 一级学科 090201 果树学 13 090202 蔬菜学 14 090203 茶学 15 0902Z1 园艺产品采后科学 自设学科 16 0904 植物保护 090401 植物病理学 17 0905 畜牧学 一级学科 090501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18 090502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19 090504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20 0905Z1 畜产品质量与安全 自设学科 21 0906 兽医学 一级学科 090601 基础兽医学 22 090602 预防兽医学 23 090603 临床兽医学 24 0907 林学 一级学科 090701 林木遗传育种 25 090702 森林培育 26 090703 森林保护学 7 2 学术学位硕士招生学术学位硕士招生学科学科 学校 2015 年进行招生的学术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点 15 个 二级学 科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