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复习资料新阅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122044296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复习资料新阅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复习资料新阅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复习资料新阅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复习资料新阅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复习资料新阅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复习资料新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复习资料新阅(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第五篇 宋代文学第一章 北宋初期的文风与诗风北宋初有复古主义文论的:柳开、田锡、穆修田锡:(1)田锡论诗,主“性情”,主“意”,强调自然和有生气,主张熔豪健、雅丽于一炉。(2)他只是一位过渡性的作家,在文论中发扬了韩、柳求通变的文学精神,这是他在文学以展史上的功绩和贡献。1、论宋初的复古思潮 (1)复古守正、以求出新,是宋初文学发展的一种趋势。(2)不同的作家对从学韩到弃韩这一宋初时代课题的认识、接受和参与的途径是不一样的。(3)柳开是最初对北宋复古革新思潮有所觉醒的儒者代表。在他身上既显示了“文”“道”之间与生俱来的联系,同时也预示了两者本质上的某些对立和最终必然的分裂。

2、(4)田锡更具备文人气质,他在文学思想上接受韩、柳的影响,代表了五代文气习染较深的文学文士对改革文风的自觉。(5)穆修在搜求韩、柳文集方面功不可没,于古文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6)复古思潮在北宋初期并未成为主潮,仅处于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少数几个作家先驱自觉的阶段。2、宋初“三体诗”:据方回送罗寿可诗序所说,主要有“白体”,学习白居易,作诗通俗,代表人王禹偁;“昆体”,学习李商隐,代表人杨亿,影响最大;“晚唐体”,学习贾岛,代表人林逋。西昆体和晚唐体的繁盛,均在真宗一朝,在它们之前风靡了近半个世纪的诗风则是以当时文坛巨子李昉、徐铉及他们的后起之秀王禹偁为代表的白居易体。3、王禹偁对宋初诗风、文风

3、转变的促进作用 (1)王禹偁早年喜爱白居易的诗,侧重于闲适唱和的一面。(2)贬官商州之后,学习白居易的讽谕诗,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的作品。(3)他进而学习杜甫,所谓“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他很重视和推崇杜甫的诗歌。学杜是宋诗别开生面的一条重要途径,在这方面,王禹偁可谓得风气之先,在文学史上有积极、深远的影响。(4)他以诗歌较为著名,他的五、七言古诗,有意效法白居易的平易诗风,近体、绝句则不乏平淡清远格调。(5)格调方面确与西昆体的华瞻典雅有别。4、王禹偁的散文和方论对宋初文学的促进作用 (1)他尤致力于倡导古文,改变五代以来的华瞻之气,开始作淡雅之作。(2)其文章不

4、仅多反映现实政治内容,而且继承了韩愈古文“文从字顺”一方面,表达恰当明白。(3)他的古文开创了平易自然的文风,成为欧阳修改革文风的先声。(4)在文以传道之外,要求文以明心,于“传道”外,提出“明心”,于“有言”外,提出“有文”,这是王禹偁在理论上的一种贡献。实质上是要求文道合一,和文行合一,并偏重在文的方面。5、西昆体:以杨亿等人为代表的西昆体,是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它有广狭二义,狭义的西昆体单指其近体律诗,广义的西昆体兼指其四六文。“西昆”之名是因创始诸人在秘阁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取玉山、册府之意。西昆酬唱集共收诗人十七位,而以杨亿、钱惟演、刘筠为魁首。作诗宗主李义山,讲究辞采,

5、以偶丽为工,好用事,以表现才学和工力。 6、昆体功夫是西昆体在艺术上的表现(1)以杨亿为代表的西昆体作家在艺术上讲究藻饰、多用故事。 (2)作诗注意修辞,重格律和借代,颇具李商隐的“沉愽绝丽”之风。 (3)大量用典 第二章 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1、欧阳修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的贡献 (1)欧阳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他的文论与创作实践对当时以及后代的影响很大,足以与韩愈想媲美。(2)为纠正雕刻过甚的昆体之文弊,他实践了自己“其道易知而可法,其言易明而可行”的创作主张,撰写了大量平易生动的古文。(3)在知贡举时,利用政治手段,极力排抑“太学体”,擢拔文章晓畅的二苏、曾巩。(4)将建立流利流畅自然,

6、平易婉转的风格作为宋古文运动的基本目标。由此开创了一代文风,使宋代古文形成一种平易自然,济的成熟风格。(5)确立了散体文的地位,从而发扬光大,避免了重蹈覆辙。(6)以宋诗发展的角度看,当时有不少诗人团结在他的周围,朋辈如梅尧臣、苏舜饮,后学如曾巩、王安石、苏轼等,继承了发展诗文的创新精神。(7)他大力彰扬的是梅尧臣的“诗穷而后工”的奇峭以及苏舜饮诗的豪放,他自己写诗也带有韩愈那种浩荡变怪的散文化倾向,好议论,重气格,开始了宋诗自具面目而有别于唐诗的时代。北宋诗文革新:宋仁宗后期,以欧阳修为领袖,以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的古文运动和汉魏诗以及唐诗的成功经验,反对形式主义,提倡内容充实,健

7、康活泼的诗文,后人把这种文学思潮和创作实践活动叫做北宋诗文革新运动。2、欧阳修散文的特色 (1)欧阳修的文学创作中,以散文成就最高,影响也最大。(2)学韩愈而能自出变化。(3)欧文委婉含蓄,欧阳修摒弃了韩愈文怪奇的一面,以展了其“文从字顺”的一面,建立起平易流畅,委屈婉转的文章风格,这是他对诗文运动最大的贡献。(4)其文章叙事简洁,议论有致,多用语助词,不用冷僻之字,大量化用骈文句的长短变化,语句的停顿,以加强文句之间的联系,使语句轻快,文气畅达。(5)欧阳修散文的基本风格是平易流畅中富于曲折变化。(6)欧阳修散文的佳处在于:从平易近人处出发,从具体事物出发,从极平凡的道理出发,描写一些寻常景

8、物,但写得婉转曲折,其文章自始至终蓄含着惊人不凡的道理。六一风神:是欧阳修散文的美学风格,“六一”是欧阳修的号。他的散文措辞平易,用当时通行的语言写,不用古奥的文字,但用词造句精炼而有变化,显得畅达,切近自然。常着眼于感情的抒发,情意深长。另外文章结构层次上的参差错落有致,语言层次上的平易自然,都是“六一风神”的构成要素。3、欧诗的散文化倾向 (1)用古文的章法写诗,讲究顿挫,句子长短不拘,故意做得似对非对,诗歌调子。(2)诗中常用语助词,或散文式介词。(3)他利用诗歌议论时政,探讨学术问题,鉴赏文物书画,歌咏日常常见的事物,在命意上追求创新,透过表面现象进一步表现他对事物的认识,对生活的态度

9、,以议论为诗。(4)在诗之由唐而宋的转变过程中,欧诗实为枢纽。叶燮原诗认为,开宋诗一代之面目者,梅尧臣、苏舜钦二人。4、梅尧臣诗的特点 (1)题材非常广泛,其内容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反映现实人民的疾苦,另一类是写个人日常生活的琐碎事物。(2)常以哲理性的人生思考贯穿其间,使之有理趣,如食橄榄,耐人咀嚼,这也是宋诗的特色。(3)诗歌创作经历了由前期的清丽平淡到后期的古朴深远转变。(4)以朴素的语言表现真实的感情,从而有耐人咀嚼的艺术吸引力。(5)梅尧臣做诗追求“苦硬”、“瘦劲”,喜欢平淡的风格,其实是要求平淡其表,而深邃其里的。梅诗的“平淡”具备这样的特点,构思奇巧而取材平平,用意深远而出之淡然

10、,感情浓厚而语句平淡,寓意峭工朴素,淡而有味,这不仅是梅尧臣的创作追求,也是宋诗的一种审美倾向。5、苏舜钦诗的特点 (1)他力主改革弊政,忧国忧民的政治热情,悲愤的生活经历,豪迈刚烈的性格,都促使他用豪犷激切,直抒胸臆的方式写诗。(2)作诗充满激情,其诗歌作品的主要风格是豪犷雄放。(3)他的观察力虽没有梅尧臣那样细密,情感比较激昂,语言比较畅达,只是修辞上常犯精糙生硬的毛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有临川先生文集。带有鲜明的功利主义,主张为文要“以适用为本”,“务为有补于世”,主张文道合一。王安石的散文特色:(1)他的散文大致贯彻了他的文学主张,笔力雄健,文风峭刻。(2)以议论说理见长,有些文

11、章给人以一种形象性、艺术感染力较弱的感觉。(3)语言简炼明快。6、简析王安石早晚诗风的不同 (1)早年诗多直抒胸臆,不少咏史诗或怀古的诗篇寄托了他远大的政治抱负和批判精神。(2)语意求新,语句求工,语调求劲峭。(3)晚年罢相隐居后,人情世故看得多了,去掉了浮躁之气,感慨的怀抱趋于冷淡,而艺术修养却更进步了。(4)他绝句小诗的特色,以轻倩之笔写淡远之思,形成了“深婉不迫”之风格。7、简述王安石的“王荆公体”诗有何特点 (1)王安石题张司业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中的“奇崛”,似瘦劲刚健为特征,是王安石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但进入老年后,却视奇崛为平常了。即寓悲壮于闲淡,既有清新闲

12、适,又有沉郁悲壮,被称为“半山诗”。半山,是王安石晚年在江宁居住的地方,他这个时期的诗歌被编諚为半山集亦称“半山诗”,主要体裁是绝句。(2)“王荆公体”即“半山诗”或“半山绝句”,指王安石晚年的诗歌创作而言。特点是重炼意,如登飞来峰通过写登临山塔远眺,反映出诗人高瞻远瞩、不畏艰险的胸襟气魄。又重修辞,如泊船瓜州,还有用事、造语、炼字等。主要载体是其晚年雅丽精绝的绝句。“王荆公体”的长处是下字工、用事切、对偶精,既有深婉不迫处,也有生硬奇崛处,为江西派的先驱。 8、曾巩散文特点(1)在宋代古文作家中,曾巩的理论和创作最接近欧阳修。(2)更强调儒学作为封建正统思想的地位与作用。(3)后代古文家看来

13、,曾贡与欧阳修一道,是开文章“义法”的人物,但曾巩一般多引经据古,明白详尽之作。素以“古雅”、平正见称。(4)他的书序、杂记和书札写得较有特色。开书序将记述重心由书转移到人的风气。(5)在写作上,曾巩借圣人之学加强文章底蕴,追求典雅风格,无论叙事、议论都冲和平淡,布局完整,节奏舒缓不迫,语言干净,思致明晰,文章平易理醇,规矩严密,所以在唐宋“八大家”中是最便于学习的。第三章 苏 轼苏轼人格创作上的特点:贬谪黄州,是苏轼思想和创作的重要转折点,前期以儒家思想为主,写了大量的政论、史论和有为而作的诗歌,充满了积极入世的精神和社会历史;后期旷达情怀,那种经历磨难而始终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创造性逍遥、随

14、缘自适的创作个性,是在贬滴黄州这后者真正树立起来的;苏轼的思想,主要是儒家思想,又兼纳了道家和佛家的学说,显著特点是“杂”,他所倡导的蜀学就是融合佛、道、儒三家的杂学,又大致以“外儒内佛”的形式把两者统一起来。1、试述苏轼散文的艺术成就 苏轼各体散文众多,分为议论文、记叙文和小品文等,这些散文的出现标志着宋代古文运动的最高成就和完全胜利。 (1)议论文,以政论、史论为突出。他的议论文多雄辩滔滔气势纵横,议论与文采交融,感情与理智并注,语言明快畅达,长于形象的说理,颇具文学价值。 (2)记叙文包括碑传文、记体文及文赋等,而以其中的山水游记和亭台楼阁记为代表。凭借议论为文章辟出新的境界,善于表现对

15、自然景物的赏会与人生哲理领悟之间的融合。山水游记,如前、后赤壁赋,表现出借景立论的特点。亭台记,如喜雨亭记先叙为亭作序之由,次则记雨,再渲染人之喜乐,文章如水波层层荡开去,文理自然。记叙文多数是文学性散文,将叙述、描写、抒情错杂并用,随意挥洒。 (3)小品文,篇幅短小、写作随意的书札、题跋、杂记和随笔为主要文体样式,最能反映作者的真性情、真思想。杂记和随笔、记述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见闻和感受,如记承天寺夜游。这类小品文,不拘格套,独抒性灵,写作特点是信手拈来,漫笔写成。 2、苏轼散文的艺术特色 (1)“辞达”、“通脱”,有圆活流转、错综变化和自然真率之美。 (2)善于用比喻,多形象思维。如前

16、赤壁赋 (3)有诗化倾向,以情感和才气为文,富于想象。 3、苏轼诗歌的内容(1)社会政事诗:反映民生疾苦和时政得失的诗篇,如荔枝叹。 (2)山水景物诗:将人生感悟融入山水写景中的抒怀遣兴之作,写流动景色的江上看山;写奇幻烟云的登州海市;写景寄怀升华的人生感悟日哲理高度,或寓有浓厚的身世之感,如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 (3)和陶诗:寄情山水,以自适为趣的意味更浓,如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平浅而有深味,在艺术上把握了陶诗豪华落尽见真淳的特色,能够将亲身经历的生活场景予以真切、平淡自然的描写,达到了“神似”陶诗的地步。 (4)题画诗:把画景转化为诗境,善于写出画面的动态,并就画意进行艺术联想,揭示画外之韵味,如惠崇春江小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