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论文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22028414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我国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我国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我国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我国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论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增长课程论文我国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我国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摘 要:根据卢卡斯的人力资本外部性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且人力资本水平具有显著的外部性和较高的产出弹性,在此基础上,对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关键词:人力资本;经济增长;卢卡斯模型20世纪3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作为经济学中一个基本理论课题,其重要性已受到普遍关注,并且越来越成为了一个重大的实践性课题。各国均把取得持续的经济增长作为国家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不仅对发达国家,而且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在实际意义上已成为一国成长的标志。1. 引言1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是

2、以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由哈罗德(R.Harrod)和多马(EDDomar)分别创立,被后人称为哈罗德多马模型为起点开始的。哈罗德多马模型是资本决定论的代表和核心,它的一个重要结论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在于资本的积累,资本积累越多,经济增长速度就越快。进入20世纪50年代,人们针对资本决定论,尤其针对哈罗德多马模型存在问题的争论和批评,要求放宽哈罗德资本系数是常数这一条件和引入含技术进步因素的模型。以索洛提出的含技术进步因素经济增长模型为代表的技术进步论开始占领经济增长理论的主导地位,使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出现了一个高潮。然而,经济增长中存在的若干重大理论问题并未得到解决,特别是技术进步的产

3、生以及如何在经济增长模型中体现出来的问题仍然困扰着经济学界。为此,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W.Schultz)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才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他以劳动力要素分析为中心,研究的主要内容在于阐述了人力资本的概念、形成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但把人力资本作为外生变量,也没有建立定量模型。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以知识经济为背景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在美英等发达国家兴起,并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理论的主流。这种以技术进步内生化为特征的新经济增长理论把人力资本纳入模型之中,在经济增长模型中阐述了人力资本理论,其代表人物是卢卡斯(RLucas)。卢卡斯于1988年

4、在货币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论经济发展机制一文,建立了一个人力资本内生化经济增长模型。其模型由两个模式组成:一个是“两时期模式”,该模式将资本区分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种形式,将劳动划分为“原始劳动”和“专业化人力资本”,认为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才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由于该模式中的人力资本完全是在生产过程以外形成的,不能代表人力资本获得的全部情况,因此,卢卡斯又提出了建立在“实践中学习”思想上的第二个人力资本模式:“两商品模式”。该模式认为人力资本的获得有两种途径,通过学校教育和通过实践中学习,专业化的人力资本主要是通过“干中学”获得的。他进一步指出:产出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是生产某一种商品所需的特

5、殊的或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即专业化的劳动技能)。他将人力资本作为一个独立要素纳入经济增长模型,运用更加微观的方法把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概念和索洛(MSolow)的技术进步因素具体化为“每个人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由此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一国的经济增长不需要外生力量(如人口增长)就能实现持续增长,增长的源泉是人力资本的积累。同时,在一个有效率的经济中,较高的物质资本积累需要有较高的人力资本积累相对应。人力资本增量与已有存量成正比关系,人力资本存量高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要快于人力资本存量低的国家和地区,人力资本投资能够带来一国或地区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进而带来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2 . 模型假定2

6、.1 卢卡斯人力资本外部性内生生产函数2 (1)式中, 分别表示实际的国内生产总值、技术、实际物质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水平(用平均受教育年限表示); 和分别表示物质资本的产出弹性和人力资本水平的产出弹性.同时,假设每个人的人力资本水平一致,并均以相同的时间提供相同的劳动量,则有将式 ( 1) 两边同时取自然对数并变形得到 (2)后面将利用式(2)采用OLS估计的值. ,的值。2.2 新经济增长模型下要素分析为了准确判断和估计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和作用,一个重要的途径是计算人力资本水平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份额,即贡献率.而计算人力资本的贡献率,则需要含人力资本水平变量的生产函数.

7、因此,将以卢卡斯生产函数为依托来证明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具体作用.对式 (1) 两边分别对时间t求导并且两边同时除以式(1),得到 (3)为了将式(3)应用于离散数据,可将它变换成差分方程 (4)式中,分别表示经济增长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物质资本增长率、人力资本存量增长率和人力资本水平的增长率。则,)分别表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水平的贡献份额,它们分别除以所得的商就是各自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3. 数据的采集3.1 物质资本的采集物质资本将采用固定资本存量加流动资本。a. 固定资本存量。在估算1978一2001年固定资本存量时,采用公式 (5)式中,指t年的固定资本存量;指t

8、一1年的固定资本存量;指t一1年的折旧;指t年的资本形成额.由于资料的限制,假定我国初始资本存量在1952年全部形成3而且1952年固定资本存量相当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下文均用表示)的3倍4,约合1978年价的2309.7亿元。b. 流动资本。流动资本是一年内生产所消耗的原材料、燃料和储备物质等存货及生产单位生产的产成品、在制品和半成品存货量的价值.在我国该资本指标的统计是存货增加.存货增加即是流动资金平均年末余额,本文将以此作为流动资本。c. 资本投人模型.根据假定的资本存量涵盖范围,资本投入的模型为 (6)式中,和分别表示第t期的物质资本存量和流动资本存量.根据式(6)可求出1978一20

9、01年我国的总资本,具体数据见表1固定资本存量、存货增量和总资本存量均为1978年的价格的不变价值。3.2 人力资本存量的采集根据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和人口统计年鉴(2000年)上提供的1978-2001年从业人员的总量,可计算得到我国从业人口的人力资本存量(见表2)为从业人口,见“中国统计年鉴2002”; 为从业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是与的乘积。3.3 的采集的采集公式: (7)式中,表示t年的价格指数(1978年的价格指数为100);为第t年实际国民生产总产值,表示t年的。根据上式可求出1978一2001年为,具体数据详见表3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24. 结论将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10、、资本存量 (亿元)、人力资本存量 (万人年)和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人均资本存量) (年)四变量时间序列数分别取自然对数,得到四列新数据,继而得到,三列数据,进行OLS估计,结果见表4表4 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的OLS估计检验式(2)的估计得到计量模型整体通过检验,显著程度高,并且有较高的拟合度(R2 = 0 .98 9);常数项和自变量的估计系数的检验也具有较高的显著程度.表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Y,、资本存量K,、人力资本存量H,和人均人力资本存量h,的时间序列数据符合卢卡斯的人力资本外部性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此模型可在我国得到应用。根据表4的标准化系数,可得到标准化生产函数 (8)现计算出人

11、力资本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以此判断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物质资本仍然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1978一19%年间物质资本的贡献率为51.32 %,1990-2001年间的贡献率上升到61.31%;人力资本的总贡献率由1978-1990年间的32.78 % (24.8%+7.98%)下降到1990年一2001年间的22. 30 %(16.28%十6.02%),这并不能肤浅地理解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大,情况上正好相反,由于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的力度不足,人力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水平的增长率仍处于低水平,使得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很小。5政策建议结

12、合中国的国情现状,选择合理地推动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本开发战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5.1普遍提高国民对人力资本开发重要性的认讥切实有效地贯彻实施中央提出的“教育立国”、“科教兴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人力资本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达成共识,认识到人力资本开发是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阳光产业”。在我国目前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刻,更应该尽决转变思想观念,认识到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尤其是教育)的重要贡献,将经济增长切实转变到依靠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物首上来。在宏观上要大力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劳动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更好地利用人力资本,在微观七要充分调动劳动者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

13、性,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与精神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5.2 加大教育投资,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力资本质量。现代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发展教育,重视人力资本的积累是许多国家和地区迅速实现工业化的成功经验。教育作为增加人力资本积累的最主要的形式,是一种人才一生产二过程,要想充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种人力资本的不断需求,就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中国人口众多,人力资本数量巨大,但总体素质较低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必须更加彭见教育事业的发展。发展教育事业,可以主要从以下几点着手:1)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可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通过多种途径宋提高教育经费,尽快缩短中国

14、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以吸纳更多的教育适龄人口入学。2) 在增加教育投入总量的同时,也要注重教育资源结构的优化,使教育资源得到合理配置。要贯彻执行“全面普及基础教育,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稳步发展高等教育”的原则。在发展基础教育的同时,也要发展成人教育,加强劳动力的职业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开展多层次、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培育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而且,还要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和世界高新技术发展的趋势,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全面提高劳动力素质。3) 改善教育结构,优化教育设施。在我国教育体制中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我国模仿发达国

15、家的教育体制,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上严重重脱离我国国清,进而导致学生毕业后难以学用一致,造成人力浪费。学校又盲目追求高分、高升学率,社会片面追求文凭学历,扭曲了教育本身的目的,也降低了教育质量。因而应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体系。另一方面,也要不断注重教育设施的优化与改善。当前我国学校普遍存在教育设施落后、老化的现象,极不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各级政府部门应该给予学校大力支持,改善学校的教育条件,创造更好的学习的环境,以更好地提高教育质量。4) 重视在职培训,加大培训支出。要想劳动者基础知识全面更新.跟上科技的发展要求,就必须使劳动者始终处于一个动态的培训中。而我国在职工培训上重视度较差,企业中普遍缺少对职工的培训计划,导致劳动者生产率不高,效率低下。因而建议企业对员工要定期开展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的素质水平。5) 要理顺教育投资的成本与收益的关系,改变“脑体收入倒挂”的现象。在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过程中,应该将原来的计划调节下的教育体制逐步转变为市场调节,转变为市场经济运行模式,使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与成本相挂钩,使投资收益法真正成为调节教育供求总量与结构平衡的杠杆,从而避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