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我国政治合法性基础构建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22022666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3.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型期我国政治合法性基础构建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转型期我国政治合法性基础构建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转型期我国政治合法性基础构建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转型期我国政治合法性基础构建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转型期我国政治合法性基础构建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转型期我国政治合法性基础构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型期我国政治合法性基础构建(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目录【摘 要】2【关键字】2【Abstract】2【Key words】2一、政治合法性基础的内涵和研究意义3(一)政治合法性基础的内涵3(二)政治合法性的研究意义4二、政治合法性基础的变迁4(一)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合法性基础4(二)近代以来我国政治合法性基础的变迁5三、转型期我国政治合法性危机的形成原因和表现6(一)政府认同危机的形成原因与表现6(二)执政党认同危机的形成原因与表现7(三)理想信念危机的形成原因与表现8四、解决当代中国政治合法性危机的路径选择9参考文献12转型期我国政治合法性基础的构建朱宏飞【摘 要】合法性是现代政治学领域的核心概念,是政治统治得以稳定和持续的前提和基础,

2、任何政治统治的存在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合法性基础之上。传统政治合法性基础奠定在超越性的秩序之上,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合法性的内容和形式也更加复杂和广泛。当前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政治统治的基础也受到前所未有挑战:如政府认同危机、执政党认同危机及理想信念危机等。如何构建政治合法性的基础,增强国人对政治统治的心理认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键字】转型期;政治合法性;构建The construction of transitional period of Chinas political legitimacy foundation【Abstract】Legitimacy is

3、 a core concept in the field of modern political science, is the premise and foundation of political rule to stable and continuous, the existence of any political rule must be based on a certain legitimacy. Traditional political legitimacy foundation establishes above the transcendence order, with t

4、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political, economic, the legality of the content and form is more complicated and extensive. Before the current our country is in transition period, the foundation of the political rule has also been an unprecedented challenge: such as the government identity crisis, the ru

5、ling party identity crisis and ideal faith crisis, etc. How to build the foundation of political legitimacy, and enhance the people for the political rule of psychological identity, relationship to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in China.【Key words】transformation peri

6、od;political legitimacy;build 权力是政治的核心,而合法性,则是政治的价值判断。法国政治学者马克思古德指出:“合法性事实上与治权有关。合法性就是对治权的认可。”,“合法性形成了治权的基础,是法治体制中开展政治活动的基础。合法性作为政治利益的表述。它标志着它所证明的政治体制是尽可能正义的。”【1】这意味着,政治权力要想持久并被人们自愿服从,就必须具有合法性,否则,政权就会出现危机。从人类政治发展的历程来看,政治合法性总是受到具体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是与特定阶段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这就表明没有一成不变、万世久安的政治合法性,对于正处在转型期的中国,随着经济、政

7、治、社会的发展必然伴随着政治合法性基础的变迁。1美SM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义(一)政治合法性基础的内涵合法性(Legitimacy)又译正统性、正确性、合理性或正当性,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政治概念。所谓政治合法性是指政治统治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即大多数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统治的认可,对于政治统治行为的心理认同、忠诚与遵从以及政治统治在社会中获得正当性的资格与权利。政治合法性基础则是政治系统赖以维持其政治统治所依据的原发性和继发性的条件之和。政治合法性是政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近代西方政治哲学史的主思想,许多就是对政治合法性问题的探讨。霍布斯的利维坦,卢梭的公意

8、说,洛克的契约论,盂德斯鸠的法的精神等实际上都是关于政治合法性问题的哲学探讨。不过学术界公认的,第一个真正把政治合法性当作一个核心概念来进行解读的是德国政治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韦伯看来,任何形式的统治都必须有其合法性根据,人们服从的基础不仅包括习惯、个人利益、理想动机或休戚相关的纯粹情感,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对统治合法性的信仰。任何礼会关系中的社会行动都受到行动者自己对于合法性秩序的信念支配,只有当人们认为统治具有正当理由的时候,才具有合法性。马克思韦伯把合法性基础分为三种:即传统型合法性、魅力型合法性和法理性合法性。美国政治学家李普塞特认为:“政治合法性就是政治系统使人们维持和认为现有的社会制

9、度是最适合的制度的信仰的能力。【2】”李普塞特把政治合法性建立在民众对政治制度的信仰之上,而这种信仰来源于政治的有效性。合法性理论的另一经典阐释者阿尔蒙德认为:“如果某一社会的公民都愿意遵守当权者制定和实施的法规,而且还不是因为若小遵守就会受到惩处,而足因为他们确信遵守是应该的,那么这种权威就是合法的”【3】。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政治合法性是政治共同体成员,对政治系统价值是否与其成员的价值一致作出判断,并依此来确定是否认同和服从国家对个人的安排。当国家的安排都得到共同体成员的认同,并且在行动中积极配合政府的这种安排,而这种认同和剐合并不足或并不只是出于个人功利的目的,甚至有时不惜牺牲自

10、己的利益,那么该政治系统具有合法性。2燕继荣. 政治学十五讲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3陈凤芝.试论法治合法性的道德基础J,天府新论,2004,政治合法性是直接关涉国家政治体系能否保持长治久安的普遍问题,从人类政治生活的现实过程来看,希图获得统治权的任何政治集团都在宣告现存政权的非法性或已丧失合法性,宣称自己是唯一合法的,统治者们在掌权后都力图取得群众的服从、认同、信任和支持,建立并维护自己统治的合法性系统。拥有一定的合法性才能保证政治秩序的稳定和政治权力的运行,合法性的减弱和丧失就会导致政治秩序的震荡、政治体系的崩溃和政治权力的更迭。合法性被认为是政府行政的最基本条件,如果一

11、个政府缺乏必要程度的合法性,它将很快地崩溃瓦解。最早研究“合法性”问题的马克斯韦伯认为,若要维持统治的持久存在,必须唤起合法性的信仰。罗伯特达尔谈到合法性时,也将其比喻为一个蓄水池:只要它能够保持在一定的水平线上,便能保持稳定。如果它一旦低于这个水平,将身处险境。政治权力要想持久并被人们自愿服从,就必须具有合法性基础,否则,政权就会出现危机。正如美国政治社会学家利普塞特所说:“任一民主国家的稳定不仅取决于经济发展。也取决于它的政治制度的合法性与有效性。”【4】很显然,只有当政府获得人民自愿的拥护时,其统治才更有效力,更能保持政局的稳定。相反,如果统治的合法性受到怀疑乃至否定,政府的动员和贯彻能

12、力将会被削弱,最终导致政治动荡。 4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下卷)M,商务印书馆,1997, (一)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合法性基础 与古代西方的政治思想相似,传统中国的政治活动也是建立在神圣的基础之上的,抽象的“道”、“天”成为建构理想政治秩序的合法性来源,天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人类秩序都是源于“天”的安排。在政治统治过程中,“天命”所在就是统治的合法性所在,政权因此就会稳如磐石。但是“天命靡常”,怎样才能拥有天命而具有统治的合法性呢?通过考察中国传统政治历史,具体有如下途径:其一,殷周以来的“事天”。皇帝是天子,受命于天,替天行道,代天养育万民,通过祭天、祀天、封禅等仪式来证明统治的合法性。其

13、二,正统。正统成为通过合法途径建立政权或通过合法途径继承政权的代名词。历代王朝都是通过五德终始说、三统说来证明天命所归,论证统治的合法性。其三,明德。君主通过明德来获得天命,君主必须修德、明德才能“协合万邦”,是实现国家治理的前提。大学中就是把“明德”放在了首位,是治国平天下的第一步。君主应该努力地体认天道,加强自我修养,德性与“天”合一,从而获得统治的合法性,甚至在危机时刻通过发布“罪已诏”,承认德行有亏,来修缮统治的合法性。其四,保民。“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5】 天心与民心是一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这样就会得到人民的拥护,顺民心,合天意

14、,获得合法性。当然还有其他如神迹、符瑞等比较粗糙的迷信方式来鼓吹统治的合法性。总的来说,我国传统社会以“天”、“天命”等超越秩序作为政治合法性基础是不容质疑的。政治合法性基础奠定在超越性的秩序之上,是传统政治秩序的共同标志。5庞天佑. 秦汉历史哲学思想研究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传统政治文明是人类摆脱了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进入到文明时代的产物,是人类政治发展中的重要阶段。随着人类实践和认识能力的提高,人类认识到了单单依靠武力和强力等手段来进行统治只不过是暴力政治,是不具有合法性基础的。在文明社会中,暴力不是合法性的基础,而只是获得合法性的某种途径。我们可以从历史中看到,在发

15、动任何暴力活动之前,都进行了合法性论证;而在暴力革命胜利后更加注意合法性获得的非暴力方式,“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不是依靠赤裸的暴力而是依靠文明的方式来建构和论证政治的合法性,是人类政治生活中“辟草莽而臻文明”的一大进步。(二)近代以来我国政治合法性基础的变迁清帝的退位,标志着中国政治体系面临着彻底转型的危机,任何新的政治统治已不能循先前的原则建立,而是必须在竞争中说明和论证自己的合法性。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经历了由个人魅力型到政绩合法性再到现在正在寻求的新的政治合法性的转变。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以个人魅力型为主。以毛泽东为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

16、了浴血奋战,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主权完整。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我党的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赢得了广大民众的支持,也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提供了合法性基础。同时,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凭借其非凡的个人魅力为广大人民所接受,并成为了人民群众崇拜的对象。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马克思主义成为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党和政府在建国后进行了广泛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经过宣传教育,广大人民普遍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合法性的诉求转向了政绩合法型。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一系列经济和政治体制的改革。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