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游戏指导-教案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22009674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1.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游戏指导-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幼儿游戏指导-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幼儿游戏指导-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幼儿游戏指导-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幼儿游戏指导-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游戏指导-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游戏指导-教案(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学前儿童游戏教程电子教案 学院名称: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年 月 日word范文 .备课资源目录第一章 学前儿童游戏的基本理论3第二章 学前儿童游戏的观察与指导10第三章 角色游戏15第四章 建构游戏21第五章 表演游戏30第七章 亲子游戏38第八章 民间传统学前儿童游戏46第十章 学前儿童游戏评价49第十一章 学前儿童游戏治疗52第一章 学前儿童游戏的基本理论【教学目标】理解并掌握学前儿童游戏的概念、特征与种类。理解并掌握学前儿童游戏的价值。初步掌握影响学前儿童游戏发展的因素。【技能目标】用科学的游戏理论分析学前儿童游戏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并能正确运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游戏。【教学方法

2、】课堂讲授、课堂活动、案例分析【教学准备】教学设备齐全的多媒体教室;【教学重难点】重点:1. 握学前儿童游戏的概念、特征与种类2. 掌握学前儿童游戏的价值难点: 能正确分析学前儿童游戏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并运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游戏。【教学内容】第一节 学前儿童游戏概述一、学前儿童游戏的概念二、学前儿童游戏的特征游戏的特征是游戏本质属性的反映,了解游戏的特征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认识游戏。综合学前儿童游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我国教育工作者一般把游戏的特征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1. 游戏具有愉悦性2. 游戏具有主动性3. 游戏具有虚构性4. 游戏具有非功利性三、学前儿童游戏的种类(一)从学前儿童认知发

3、展的角度分类从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角度对游戏进行分类,最早始于皮亚杰。游戏理论是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皮亚杰认为,学前儿童的游戏水平受其认知发展水平的影响,并与认知发展阶段相适应。学前儿童在不同的认识发展水平上会出现不同水平、不同类型的游戏。1. 感觉运动游戏2. 建构游戏3. 象征性游戏(符号游戏)4. 规则性游戏这是一种由两人以上参加的,按游戏规则判胜负的竞赛性游戏,包括智力性质的竞赛(如下棋、打牌)和运动技巧方面的游戏(如拔河、跳房子等)。规则性游戏多在四五岁以后开始萌芽,其大量出现发生在学前末期以后的具体运算阶段。当然,带有感知运动特点的简单的规则性游戏在学前儿童初期就出现了,

4、如猫捉老鼠、老鹰捉小鸡等。(二)从游戏社会性的角度分类社会性发展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美国心理学家帕顿根据学前儿童(2 6 岁)在游戏中的社会交往水平,将游戏划分为六类。1. 偶然的行为2. 游戏的旁观者3. 单独游戏4. 平行游戏5. 联合游戏6. 合作游戏(三)我国幼儿园的分类我国幼儿园通常采用下面的游戏分类方法第二节学前儿童游戏的价值一、游戏与学前儿童身体的发展1. 游戏促进学前儿童基本动作的发展2. 游戏促进学前儿童运动能力的发展3. 游戏促进学前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二、游戏与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认知是个体认识活动的信息加工过程,包括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几方面。在游戏中,学前

5、儿童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通过扮演角色、操作物品等活动,对周围环境中的人和事物进行感知、观察、分析、比较。在这个过程中,学前儿童不断地接触、探索新的事物,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促进了他们知识的增长,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其感知觉、想象和思维能力的发展。1. 游戏促进学前儿童知识的增长2. 游戏促进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3. 游戏促进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发展4. 游戏促进学前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三、游戏与学前儿童创造力的发展创造力是运用已知信息创造出新思想、新事物的能力,它与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以及创造性想象相联系。对创造力的研究表明,人的创造力大小与主动自愿的动机、宽松的气氛和灵活多变的形式有着密

6、切的联系,这些正是游戏的性质和特点。游戏在学前儿童创造力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 游戏促进学前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2. 不同性质的游戏对学前儿童创造力的作用不同四、游戏与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1. 游戏促进学前儿童语音的发展2. 游戏促进学前儿童词汇和语法的发展3. 游戏促进学前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五、游戏与学前儿童情感的发展1. 游戏能丰富学前儿童积极的情绪体验2. 游戏能宣泄学前儿童消极的情绪体验3. 游戏能丰富学前儿童的成就感和美感六、游戏与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1. 游戏有助于学前儿童发展社交能力2. 游戏有助于学前儿童克服“自我中心”的观念3. 游戏有助于学前儿童学习社会角色4.

7、 游戏有助于学前儿童掌握行为规范5. 游戏有助于学前儿童增强自制能力第三节学前儿童游戏的影响因素一、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物理环境因素物理环境因素是指游戏中物的因素, 主要包括游戏场地、玩具材料、游戏时间等几个方面。(一)游戏场地. 游戏场地的空间密度对游戏的影响2. 游戏场地的空间结构对游戏的影响3. 游戏场地的地点对游戏的影响4. 户外游戏场地的类型对游戏的影响(二)玩具材料1. 玩具的种类影响学前儿童的游戏行为2. 玩具的数量及其搭配关系影响学前儿童的游戏(三)游戏时间二、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是指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人的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同伴、传媒和课程等因素。(一)家

8、庭1. 亲子关系2. 育儿态度3. 家庭结构4. 家庭氛围(二)同伴学前儿童在游戏中结成的伙伴关系是学前儿童世界的人际关系。学前儿童有无同伴、同伴的熟悉程度、同伴的年龄以及同伴的性别都会对学前儿童的游戏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1. 有无同伴2. 同伴的熟悉程度3. 同伴的年龄4. 同伴的性别(三)传媒1. 印刷媒体2. 广播媒体3. 电视媒体4. 电脑媒体(四)课程三、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个体因素(一)性别差异(二)个性差异(三)年龄差异(四)认知风格差异(五)健康和情绪等其他个体偶然因素【拓展案例】拓展案例1 设计意图与目标深入了解学前儿童的情感发展。活动准备与过程请结合案例分析教师的做法。早晨入

9、园时,豆豆抱着妈妈哭闹着不肯进入教室。王老师和妈妈相互配合,使豆豆进入了教室,但是豆豆仍然伤心地哭泣着。此时孩子们都在吃早饭,王老师就把豆豆带到旁边的休息间,微笑地拉着豆豆的手,同时看着他的眼睛:“豆豆,我们俩说说话,好吧?”豆豆这时的情绪已经有所缓和,仍在抽泣,但已经努力在控制自己的情绪。“豆豆,幼儿园里有好多玩具,还有这么多小朋友很喜欢与你一起玩,老师也很喜欢豆豆。小朋友都在吃饭呢,豆豆和老师一起去吃饭,好吗?”豆豆逐渐不哭了,无助地看着王老师,王老师顺势说:“教室里有好吃的早饭等着你呢,现在去吃好不好?”豆豆很爽快地对着老师点了点头,然后又很安静地开始吃饭。王老师用和蔼的语气说:“早饭好

10、吃吗?明天高高兴兴地来幼儿园吃早饭”没等王老师说完,豆豆高兴地一直点着头,说:“老师,我明天来不哭了。”拓展案例2设计意图与目标深入理解学前儿童游戏的特征。活动准备和过程结合我国对学前儿童游戏基本特征的认识,试分析下面案例中的活动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游戏活动。 某教师在语言活动“小乌龟开店”的基础上,组织了一次表演游戏。教师一一出示早已准备好的道具。介绍完道具,配班教师带领全班学前儿童“开火车”离开活动室去“剧场”看表演,主班教师忙着在活动室里布置场景:一家花店、一家书店、一家气球店。场地布置好了,学前儿童由配班教师带领进“剧场”。主班教师提问:“谁愿意上来表演?”“哗!”几十只小手举了起来。教

11、师挑了五个没有举手而上次语言活动表现又不好的学前儿童上来表演。表演时,教师不停地提示孩子们对话,做动作。第二轮,教师请了五个“做得好的孩子”上来表演。五个孩子表演同一个角色。教师还是不时地按照故事情节规范语言,纠正孩子们的动作。好多孩子忙着摆弄有趣的道具,忘了表演,教师又不停地提醒【教学拓展资源】拓展资源1电视对学前儿童幻想游戏的影响 辛格(Singer,1974)做过一次关于电视与幻想游戏的研究 a ,他把学前儿童分为四组来研究电视对学前儿童幻想游戏的影响。一组:学前儿童看电视节目。二组:由一个成人指导学前儿童看与一组内容相同的电视节目。三组:学前儿童不看电视节目,但有一个成年人与其一起玩幻

12、想游戏。四组:学前儿童既不看电视也不玩游戏。 结果表明,有成人参与的两组学前儿童表现出更多的幻想游戏行为。 这个结果给我们的启示:成人的参与和指导有利于学前儿童游戏的发展,而电视并没有对学前儿童游戏起积极的促进作用。拓展资源2一、单项选择题1. 游戏能够满足学前儿童在现实生活中所满足不了的愿望,能够适应学前儿童身心发展 的需要和水平,这符合学前儿童游戏的( )。A. 主动性 B. 虚构性 C. 愉悦性 D. 非功利性2. 在游戏中,学前儿童可以把椅子当马骑,也可以当火车开。这些游戏可以促进学前儿童( )。A. 感觉的发展 B. 知觉的发展 C. 想象力的发展 D. 思维能力的发展二、简答题1.

13、 简述学前儿童游戏的价值。2. 简述学前儿童游戏的特征。3. 学前游戏可以分成哪些类别?三、论述题分别阐述一下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因素。第二章 学前儿童游戏的观察与指导【教学目标】初步掌握学前儿童游戏观察的方法并能简单应用。理解并掌握学前儿童游戏指导的一般方法。【技能目标】具备初步对学前儿童游戏进行观察和记录的能力。具备制订学前儿童游戏的指导计划的基本能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活动、案例分析【教学准备】.教学设备齐全的多媒体教室;【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学前儿童游戏观察的方法并能简单应用。难点:理解并掌握学前儿童游戏指导的一般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 学前儿童游戏的观察一、学前儿童游戏观

14、察的内容(一)游戏主题的选择(二)学前儿童知识经验的水平(三)游戏规则的制定(四)游戏场地的大小(五)游戏材料的投放(六)学前儿童在游戏中的表现二、学前儿童游戏观察的方法学前儿童游戏观察的方法有很多种,本书主要介绍几种常用的观察方法和观察量表。(一)常用的观察方法1. 取样法2. 定点观察3. 追踪观察(二)常用的几个观察量表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的学前儿童游戏观察量表及其使用方法。1. 帕顿的社会性观察量表2. 帕顿/ 皮亚杰量表3. 豪伊斯同伴游戏观察量表4. 斯米兰斯基社会角色游戏量表第二节学前儿童游戏的指导一、学前儿童游戏指导的内容(一)丰富学前儿童的相关经验(二)帮助学前儿童理解游戏规则(三)为学前儿童提供适宜的游戏材料(四)指导学前儿童评价游戏二、学前儿童游戏指导的方法(一)把握教师介入的时机(二)确定教师介入游戏的方式1. 平行游戏法2. 合作游戏法(三)确定教师介入游戏的方法1. 言语指导的方法2. 非言语指导的方法(四)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